满级大佬回村搞事[八零](43)

作者:己亥之冬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挑, 挑, 你好好挑。”车行老板信心十足:“你看这车身,多漂亮。你看着车把,都是不锈钢的。你看……”

季海明指着三轮车后面翻斗的把手说:“你看这里掉了一块漆。”

“这不影响用。”

“不行,掉漆了容易生锈。”

季海明又看另一辆。

凑近车把边缘,用手指使劲擦了擦,不行,上面有锈斑。

第三辆……第四辆……

季海明把车行里有的三轮车都看了个遍,这里有毛病那里有瑕疵。

“你到底买不买。”车行老板有点不高兴了。

“当然买。”季海明说:“钱都给你放那儿了,这么贵的东西, 我还不能挑一挑了。”

“挑,你挑。”车行老板看看天色:“最好挑到晚上,等人家政府下班,你今天上不了牌!”

季海明不高兴了:“嘿——,你这人怎么这样?!”

“我这人怎么样。”车行老板不甘示弱,一副爱买不买的架势,“卖方市场”时候的供货方就是这么牛掰:“我好心告诉你晚了没法上牌。你看看你在我这儿多久了,造车也没有你这么慢。”

“你再说一遍!”

被人说到脸上,还当着几个小辈,季海明觉得没脸。

天大地大没有面子大,季海明开始撸袖子……

“好了好了好了。”季小冬赶紧拦住季海明:“你看中哪辆了?”

季小冬随手指了一辆:“我看这辆就不错。”

“这辆。”季海明凑到季小冬指的那辆旁边,仔细看了看,跟季小冬说:“你看,这里油漆漆的少。”

季小冬:……

“没事儿,挂了牌挡住了。”

“也是。”季海明点点头,跟车行老板说:“听我姑娘的,给我开这辆。”

“真的?不改了?”

车行老板揭下覆盖的塑料层,倒上机油,从三轮车后箱里拿了根“Z”字形铁棍,蹲下身子把铁棍插到左下方一个孔里,铆足了劲儿甩开膀子一通摇。

腾楞楞楞楞楞。

“瞧瞧,你瞧瞧。”车行老板跟季海明说:“这动静,多带劲!”

季海明连连点头:“带劲,带劲!”

边说边坐到驾驶位,朝季小冬他们大喊:“你们让一边儿去,我把车开出去。”

太带劲了。

瞧这壮实的跟小孩儿胳膊一般粗的车把手,油光发亮的黑皮套,铮明瓦亮的不锈钢,舒舒服服的皮革座椅。

当当当!敲敲车厢,铁皮的声音又脆又响。

季海明原来只见过人家开三轮,一开始是公社的三轮,轮不到他开。后来公社没了,大家搞家庭承包,公社的财产都“平均”分给公社成员,三轮被分到公社书记家。

别人更是连摸也摸不到了。

“快上来!”

季海明把三轮,自己的三轮,开到路边,招呼季小冬他们仨上车。

“砰!”

季小冬跳进去,砸的车厢底下的铁板砰砰响。

“你慢点!你慢点!”季海明心疼的心都快滴血,赶紧拉上手刹,绕到后面伸头往车里看。

“瞧这大鞋印子。”季海明说季小冬:“你爱惜着点。”

季小冬:……

有了季小冬这一遭,常松年和齐北辰上的时候就没敢这么“粗暴”,先跳上车斗两侧伸出来的一点横粱,坐在上面,把身子转进去,慢慢悠悠的踩下脚。

旁边紧张盯着的季海明松了一口气。

季海明带着他们去上了牌,天色晚了下来。

季海明问:“小齐,你家在哪里?先送你回家,我们再走。”

“不用,季叔。”齐北辰说:“这离我家很近了,几步路。现在天短,太阳快落了,你们赶紧回吧。”

“几步路也是路啊。”季海明非拉着齐北辰上车要送他。

季小冬开玩笑似的说:“上来吧。我爸正兴头上,恨不得开着小三轮满世界兜风。”

“哈哈。”

齐北辰见拧不过,只好上又上了车。

季海明又弯下腰,拿出大铁棍哐当哐当甩了一阵子,把三轮发动起来。

“小齐,你家在哪儿?”

齐北辰往前指了指:“就前边那个市委大院。”

季海明:……????!!!!

“啥?市委大院?”

“对啊。”齐北辰疑惑的点点头,季叔咋反应这么大,我以为你早知道了?

季海明满脸震惊的看向季小冬求真相,我这几天使唤跑腿的小伙计,是个……是个领导家的公子?

季小冬一脸平静,显然早就知道的样子。

“嗨,你看这事儿闹的。”季海明不停搓手:“那个,小齐,你也不早说,季小冬这丫头也没说。你说这,你说这……”

“爸。”季小冬催促:“你还送不送啊。”

“送,送送。这就开这就开。”

季海明坐上车开了百十米,离市委大院的铁大门越来越近。

我咋还看着有站岗的呢。

站岗的咋还往这瞅了一眼。季海明心里给自己加戏,是不是不让三轮过。他左右看了一眼,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行人都安安静静,没有比他这三轮声音大的。

“那啥。小齐。”季海明停下车:“再往前叔心里有点发虚,要不,就送你到这里吧。”

“行,谢谢季叔。”齐北辰跳下车,给他们招招手往家走。

季海明也掉转车头回家。

一路走一路埋怨季小冬:“你也不跟我说!你咋不早跟我说。”

“早跟你说了,你还好意思使唤他帮忙。”季小冬毫不留情的“戳穿”季海明:“咱这几天多缺人手。”

季海明教育季小冬:“人家干部身份,跟咱不一样。你以后可得注意点。”

“有什么不一样的。”季小冬说:“谁不是一个鼻子两个眼。”

常松年也非常不喜欢大人们这种通过人的出身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的说法,听了季小冬的话,在后面猛点头。

季海明说:“人家以后能接班。就你原来那同学,老孔家孩子,叫啥来着?”

“孔思莲。”

“对对对!孔思莲。人家在村里的时候就不怎么跟咱村里人接触,你看人家,最后回城了吧。”

“这有啥关系。”季小冬表示季海明这些都是歪理:“哪儿跟哪儿。”

季海明有一套自己的逻辑:“人家是不是跟你们上的一样的初中,是不是还不跟你们玩。城里孩子,跟咱农村的不一样,哪里能处到一起去。”

“处不到一起哪里是因为城里农村。”季小冬说:“照你的说法,颜颂不是城里的,齐北辰不是城里的。出不出的来看性格和人品,哪里有看户口的!”

常松年眼瞅着季小冬爷俩对话越来越呛,马上要吵起来。

他也不敢冒头打圆场,只好转移话题,对季海明说:“叔,你想放水不?要不咱前面停一下?”

季海明自认在学问挣钱方面不如季小冬,能教育教育她的只有做人交友方面了。结果他说一句季小冬杠三句,眼看着连做人交友方面他说话都不算了,这还得了。以后还能不能管得住,还能不能听家里话。

季海明被顶得火气往上拱,听了常松年的话,咣当一下拉了手刹。

季小冬和常松年在后面坐着,突然一个前倾。

“你能不能慢点。”

“好了好了,二叔。”常松年赶紧拉着季海明往地里走:“走走走,让季小冬在这里看车。”

季海明被常松年拉走,季小冬坐在车里百无聊赖。

太阳渐渐下沉,日光也失去了明亮橘黄的温暖色,变得白惨惨的。

冬天的路上,只有零星的人,伴着回巢的鸟雀和呼呼的北风,给周遭增添一些生气。

“叮铃叮铃叮铃。”

又是一阵自行车的响铃声由远而近。

季小冬站起来看了一眼,没想到这次的人竟然认识。

她想起老人们常说的,宁泽地邪,你要在背后说人家啊,人家准来。

你看,这可不,整整一个假期没有看见孔思莲了,自己活动路径跟孔思莲的也一点儿都不重叠,结果刚刚提了她,这就碰到了。

“季小冬。”

季小冬以为孔思莲会装看不见直接过去,毕竟大冬天包的严严实实,说看不见或者没认出来都情有可原。

没想到孔思莲竟然会停下来给她打招呼。

“季小冬,过节好啊。”孔思莲一直打量着季小冬旁边的这辆三轮车,上面的蓝色油漆崭新崭新,一点儿泥土都没有。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