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朵的花艺小店+番外(94)

作者:离野古道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田新从入职开始就跟着冯书记算算也有三四年了,他由一个职场小白成长到现在的左右逢源,对冯书记的行事风格和手段不说明白十分,七、八分还是有的。这个女人看起来圆滑,柔软,可内心也冷静、机敏,还有着一丝不为人察觉的冷酷。她轻易不会对任何事情表态站队,可真到了该表态的时候,也往往一针见血让人印象深刻。

这些被别人看笑话的话题田新不好和米朵说,就连他自己心里也是怀疑居多,被冯书记如此看重的项目就是眼前的小姑娘要投资的?那能靠谱吗?整个村庄几万口人,就一个小小的园艺花店,想承包几亩地种植几株花就能解决了?

田新的想法如何不重要,那些爱看热闹和冷眼旁观的人如何想就更不重要了,米朵已经从和田新的聊天中察觉到了轻视与怀疑,她也明白了冯月娥当前的处境看起来并不是那么的好,但是她对自己有信心,对系统出品的花种有信心,甚至对那个不过接触了几次韧性十足也风情百变的冯书记有信心。

有这么多的信心已经足够了,这一趟的考察项目必定会将扶贫之花开在那漫山遍野的枝头,助需要之人扶摇直上。

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不过眨眼间就过去了,路标已经遥遥的指向路头镇新庄村,再有10几分钟,她们这一行五人就会达到此次的目的地。

司机赵挺将车停在路旁的加油站,大家都解决一下个人问题,顺便活动活动筋骨。冯月娥也睁开了眼睛,狭长又带着天然上挑的眼角平时总是一副似笑非笑的和蔼模样,这会儿双目圆睁又精神奕奕的样子,平添了几分凌厉和冷硬。

米朵随着她一起下车打算活动一下身体,却冷不丁的听到对方说:“一会儿下车去换身衣服,找些成熟的,看起来稳重的,到了目的地后不要轻易表态,更不要一个人单独行动。酒桌上量力而为,不要被灌倒了,自己多长点心眼。”

虽然没有指名道姓,可车里就自己和她两个人,那这些话是对本次考察的提点啰?米朵顺从的从后备箱挑出一件蓝黑色显得老成的小西装去洗手间穿上。看着镜子里一身衣服在配上脚上的黑色皮鞋,她有种自己改行卖保险的感觉。

等所有人再次上车后,田秘书打量着换了身衣服的米朵,还有似乎哪里发生变化的冯月娥。冯书记的眉毛好像更粗更黑了,眼神也越发的有力,整个人气势都带着一种冲劲,让人也有一种跟着向前闯的精气神,看来她是休息好了!

就这样大家在8点半准时到达了新庄村路口,那里挂着横幅以及几个领导模样的人正在路边等候,一看苏名市牌照的车过来,路边就是一阵叮叮铛铛的锣鼓声响,在空旷的路口扩散出很远。

冯书记带着大家一起下车,两边的人也各自进行了介绍,新庄村这边的接待的领头人是濉溪县主管农业的副县长谷玥,路头镇长李铜,村支书林山和村里的会计李波。

谷玥在50岁上下,他面目黑红身形矮小,一对外八字的腿以及一张占据了半张脸的大嘴显得他整个人很有特色,让人见之难忘。别看古县长人有些不好形容,可却是技术员出身,田间地头的活计他可是“大拿”,在濉溪县这十几个村镇声望斐然。

见过谷玥之后,再见镇长李铜,那简直就是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一个人,几乎毫无特色的脸孔除了记衣服根本记不住他的长相。好在他也知道自己的样子太过平凡,所以在衣领处别了一个颜色鲜艳的毛巾,既可以擦汗还能让别人己住自己,可谓一举数得,所以他有个外号叫“李方巾”。李方巾最大的本事就是记忆力强,十里八村的各种人和事就没有他不知道的,所以一般有上级考察的话,同行队伍里必然少不了他。

接下来就是本次目的地新庄村的支书林山和会计李波了,这两还算正常,都在40岁上下,支书林山身材魁梧,但略微有些驼背,整个人带着一种悲苦相,就连笑也是苦涩的。

会计李波眼睛泛着灵活,人也清秀,只不过右腿有些跛,走路一高一低的打着晃配上单薄的身形,好似一阵大风就能被刮走。

这么一组奇形怪状的接待团,让别说米朵觉着新奇,就连善于左右逢源的田秘书,表情也带着一丝丝的裂缝。

现场镇定自若的或者说表情管理特别到位也只有冯月娥和张园了,冯月娥那是之前在资料中已经将一切人和事有了充分的了解,所以这些都在她的预料之内,没什么好奇怪的;张园纯粹就是机器人审美,人类长的都差不多,是美还是丑,又或是怪异有特色,这些对他来讲并没有区别。

寒暄过后大家就直奔新庄村而去,米朵这边一行五人还是上自己的商务车,对面的四个人也坐上了他们的别驾-敞篷的拖拉机,轰轰隆隆的向村子里驶去。

拖拉机的轰鸣声传的很远,可行驶的速度却很慢,清晨的阳光还缓缓的行走在方砖之上,整个村落除了偶尔的鸡鸣与犬吠声,一片安宁。沿路而过的古老房屋白墙青瓦,许多大敞四开的破落建筑让人觉得萧瑟又充满了矛盾的意境,就像是一个经历了众多岁月的老人将无数的故事掩埋在转角方砖之处。

越往村子中心走,道路变得越发狭窄,一排排以砖、木、石为原料,木构架为主的精致建筑整齐的排列着。虽然有些年久失修的苍凉,可那种古老的马头墙、小青瓦,以及石雕和木雕带给人的山水清灵之感就像是一座“画里的乡村”。

司机赵挺将车停靠在路边,以冯月娥为首的众人纷纷下车驻足观看,一贯以贫困著称的村庄,居然有如此造型别致、工艺精湛的建筑群,村子中心参天的古树,依傍着碧水的栏杆,配以清晨柔和的阳光,那种静谧、旖旎、繁盛之感扑面而来。

“这里不开展旅游业真是暴殄天物呀”,米朵地喃喃自语惊醒了冯月娥这个梦中之人,“是啊!鲜花种植、采摘业、旅游业、农家乐、土特产,这是一个多么完美的芬芳产业链呀?这么明显有特色的地方怎么就从来没被人发现呢?究竟是什么限制了大家的思维?”

村支书林山看见大家站在原地观望,也颇为自豪的挺起胸膛,“我们新庄村是这十里八乡古建筑保存最完整的,这都是先人留下来的古屋,可不能随意推掉重建的,像前面的莲禾村,古建筑十不存一,都被那些小辈推到了建别墅,别墅虽然富丽堂皇,可哪有咱们祖宗的亭、台、楼、阁、塔、坊”有人情味呀!人心不古,人心不古呀!”

旁边的李方巾接过话说:“老哥你也别说这风凉话,你们新庄村倒是也想建别墅,那也得有钱才能建不是?就你们村这贫困的帽子将咱们整个濉溪县的水平都拉低了,还总抱着老观念不松手,啥时候能富起来哦!”

热血一下涌上了林山的脸,就因为新庄村贫瘠落后,庄子里的人纷纷外出,见识过外面大城市的花花世界后再回来的人寥寥无几,老人、妻子、孩子都通通被抛在脑后,多少家庭四散分离。

明明他们新庄村以前是那么的繁华,从这古建筑群中就能窥视一二,怎么现在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这么衰败、凄凉而又没有生气,这一早上拖拉机的轰鸣声都没有引起多少村里人的关注,可见大家心里上的麻木和漠然,生活好像就是一潭死水,饿不死就行,就这么得过且过的混着吧。

这些年政策一直在好转,各种扶农、助农的政策也频频的向下传递,可是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就像隔靴搔痒。

今日在考察队来之前,林山就一直被大家抢白,说去年就因为新庄村的拖累,县里的任务指标没有完成。今年已经过半,如果在不把脱贫的帽子摘掉,到时候大家都会受影响…。

林山也不想让家乡如此穷困,他们也向往新生活,可那些破坏环境,改变庄子里风水的事情做不得,会被祖宗所唾弃的。

没有支柱产业,村里劳动力不足,后继无人结果就会是一潭死水,波动不起来。他只能满怀希望的等着考察队带来新的生机。

只不过考察队的带头人怎么是个女人?这好像一瓢凉水泼在了心头。当初寄予了多大的希望,现在就有多么的失望。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