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命这么好我也很尴尬呀!+番外(130)

贾母瞪了她一眼,笑道:“你太太这几年少问事,才松快些你就推三阻四的把事情扔给她,哪里有你这样的儿媳妇。该打!”

王熙凤“哎呦”两声,伏在贾母膝头笑着撒娇。

贾政陪着坐了片刻,心中便有些不大耐烦,见王夫人脸上皱纹横生,才两年多不见,竟似老了十岁一般,心里更觉不喜。耳边听见贾母说到宝玉今日的功课,恰好听到贾母笑着夸他记性好,许多诗词看了一遍就能记住。嘴角便露出了一抹冷笑,宝玉如今都是十五岁的大人了,读的书却还不如一个孩子。焉知贾赦的长孙贾荀都能把《诗经》倒背如流了。

这样一想,更加不耐久坐,拱手向贾母辞去。

贾母也不多留,只当他外面还有公务,只笑了笑让鸳鸯送他出门。转头向王夫人道:“前些日子南安太妃还和我提起过,等到了五月想请咱们府上的姑娘们去他们府上赏花。我想着三丫头她们年纪小,素日里不大去别人家做客,只怕失了礼数。如今你身子既好了,也该打叠起精神来,我这里支出二百两银子,叫个外面手工好的给姑娘们都做些新衣服穿。”

王夫人点头应了一声,贾母又叹道:“咱们家原有针线上的人,只是手艺虽好,到底比不得外头的花样子新鲜。也不拘那一家的店铺,叫了裁缝娘子来给姑娘们裁剪两件春衫,两件夏衫。倘或穿着好看,下半年还叫她们来把秋冬二季的衣裳也定下才好。”

王熙凤笑着说:“可不是,偏从前只觉得外头的不如咱们家的俭省,故而不大往外面的店子里逛去。老太太既这么说,我回去就叫林之孝家的去外面看看哪家的衣裳最好看。只是老太太可不能太偏心了,只给三妹妹她们做新衣裳,难道我和宝玉竟没有?”

贾母点了点她的鼻尖,呵呵笑道:“你呀你,半点不饶人。既这么着,越性儿我拿出三百两,给你,给宝玉,再给兰哥儿都做两件新衣裳穿岂不好!”

说得众人都笑了起来,一时上房欢声笑语,王夫人虽有心奉承,偏她榆木一般坐着,因为在佛堂里待得久了,人也有些不大灵便,只干干的在一旁陪笑。贾母看了两眼,心中懒怠,众人又说笑了一会儿子方散了。

等到了五月里,南安太妃果然打发了人来贾府下帖子。不单探春姐妹几个,就连王熙凤也接了一张。也邀请了贾政和宝玉二人,宝玉兴致勃勃,可贾政却不耐交际,只回说偶感风寒,不便赴宴。次日一早,王熙凤梳洗一番来到上房,服侍了贾母吃了早饭,就见宝玉兴冲冲地跑了进来。

“老祖宗,您看我这一身可还行?”

只见他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光彩照人,模样秀美,竟把满屋子的姑娘们都比下去了。

跟在他身后进来的探春、慕春、惜春以及含春都笑着上前给贾母请了安,见贾宝玉兴高采烈的样子,探春捂嘴笑道:“幸而二哥哥生来是个男子,倘或生个女儿身,只怕要抱怨他轻狂了。”

“饶是这么着,也把咱们都比下去了不是?”

经探春和慕春俩人一打趣,宝玉总算收敛了几分,笑着坐在一旁和她们说话。贾母饭毕,向王熙凤问道:“什么时候了?”

“离出门还有一个多时辰呢。”王熙凤奉了一杯茶给贾母,笑着上前替她捏了捏肩膀。

不多时,门帘一挑,就见王夫人打扮一新地走了进来。

她原年纪已经过了五十,又经受了一番牢狱之苦,这两年吃斋念佛更是彰显老态。今日她穿了一身银红撒花窄褃袄,外罩石青短褂,下着弹墨竹青缎裙。瞧着反而端庄内敛,颇有几分从前当家主母的气质。

贾母细细地打量了她两眼,见她今日打扮得十分妥帖,心里宽慰了几分,又嘱咐了几句话,便叫王熙凤领着几个姑娘们跟着王夫人去了。

姑娘们分两辆车坐着,宝玉一人骑着马,一行人很快就到了南安郡王府。

因南安郡王两年前带兵剿蛮,战事未歇,蛮夷难除,至今还不曾班师回朝。所以今日的花宴,南安郡王府的男宾都是南安郡王世子在打点。这位世子年纪也不过二十一二岁,却也是个长袖善舞之人,言谈举止颇让人心生亲近。兼之他与北静王水溶关系不错,今日来往众人大多又都和南安郡王府,北静王府,西宁郡王府,东平王府沾亲带故的,所以众人都奉承他几句,更显得他气质斐然,善于经营了。

贾宝玉素爱同这样钟灵毓秀的男子结交,见状忙自己上前施了一礼,口中只称“世兄”二字。

南安郡王世子霍安打量了他半晌,虽觉得此人面貌姣好,却又实在想不起来何处见过,只得微笑道:“来者皆客,还请公子先坐。”

恰好这时北静王水溶进了厅内,见宝玉和霍安正在寒暄,也摇着折扇上前打了个招呼。“宝玉,你今日怎么有空过来?我前几日得了一张残谱,正想找你鉴赏,偏你不在家,一时寻你不着,只好把那残谱给了别人。”

他说话时噙着一抹笑,态度又十分的亲昵,霍安忍不住多看了贾宝玉两眼,终于想了起来,惊呼道:“原来你就是荣国公府那位衔玉而诞的宝玉!”

他惊诧之下,难免声音过高,惹来许多人的瞩目。在座诸位大多都听闻过这个传言,从前还只当荒诞不经之说,可现下既见了真人,免不了又生出几分好奇,都聚拢过来想看看那是何等宝玉。

宝玉没法,只得把项前金螭璎珞下缀着的通灵宝玉取了下来给水溶和霍安赏玩。谁想那霍安最是个爱热闹的,自己看完不算,还把那通灵宝玉又递给了身边的一位清客相公,这么一个接一个地传阅下去,宝玉伸长了脖子却也看不到那块玉这会儿子正在谁的手里。

霍安见他生得清丽秀美,心中甚是喜爱,一把携了宝玉的手在主桌坐了,二人亲亲热热地交谈几句,很快宝玉就忘了自己的通灵宝玉身在何处了。水溶见状,向人群中的一个不起眼的男子使了个眼色,男子会意,趁着众人不妨,伸手取了通灵宝玉,转眼就闷头跑了出去。

第112章

坐落在京城玄武大道上的太子府邸, 亭台轩馆,檐角高啄。佳木葱茏,花团锦簇。

裘嘉和念春坐在石桌边,四面阁子敞开,凉风阵阵, 花香怡人。这处水榭是徒熙还是孩提时期最爱来的地方, 如今夏季炎热, 坐在水榭之中乘凉再好不过。故而裘嘉一来, 念春就命人去收拾了水榭, 摆上冰镇的酸梅汤并瓜果在这里招待她。

裘嘉来时额头上已经沁出了点点香汗, 幸而念春挑了这么个凉快的地儿,她才坐了片刻, 已经浑身舒泰,满脸笑容地对念春道:“还是你这里的冰镇酸梅汤好喝,我家里厨娘虽也有几道拿手的好菜, 终究在这些点心上没什么造诣。”

“你爱喝, 回头我让他们给你包些回去。你只管让你身边的丫鬟给你煮一大锅,拿冰盆子镇着, 要喝时舀了出来立时就有的喝,岂不便宜。”

说得裘嘉连连点头, 应声道:“难为你想得这么周到。”

“又不是什么值钱的, 不过用山楂、陈皮、冰糖、甘草等煮开了, 夏日炎炎, 再不喝些消暑的哪里还挨得住。”念春让浸酒去厨房里取几包晒干的食材来, 又嘱咐她把酸梅汤的配方也写了来,回头就见裘嘉笑得眉眼弯弯,忍不住也笑道:“看你笑得这样,我听说你快要说亲了,是哪一家?”

饶是裘嘉一贯不拘小节,直来直往惯了的,听了念春的话也忍不住泛起一抹修容。

“还能是谁,不就是陈和豫么。”

平远侯府的世子爷——陈和豫。

念春眨了眨眼睛,笑着问她:“那岂不更好吗?咱们打小儿就一块儿长大的,和……嗯,陈世子又不似其他那些纨绔子弟。怎么看你的样子还有些不高兴似的?”

裘嘉撅了撅嘴巴,嘟哝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和他打小儿见面三句不到就要针锋相对的。如今虽各自长大了,但是性格又不合,日后在一块儿还不知道怎么鸡飞狗跳阖府不宁呢。”

念春想起小时候几个人在一起玩闹的情形,也不由得点头附和说:“可不是,你与他向来脾性相悖,有时候我都要怀疑你们俩是不是故意抬杠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