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吃了口肉丸子的胤褆,被噎住了。
大福晋时刻关注着胤褆,他一噎住,立马给递了碗汤过来。
胤褆顾不上给康熙告罪,急忙大口吞着温热的汤,将卡在嗓子的肉丸给冲下去。
呼吸正常后,胤褆决定将肉丸子划入餐桌从此不准再见的食物里。
“皇阿玛,您放心,我保证做好您交代的事,不给兵部添乱。”丢了糗的胤褆,没有脸再说偷懒的话。
知儿莫若父,康熙能不知道胤褆前后反应不一的原因么。
“你家的四格格都比你稳重!”康熙打趣他道。
胤褆红着脸,不好意思道:“几年不见四格格,她大概都认不出我了。三格格估计也是,我出京城的时候她们话还说不全。”
第382章 武夷山大红袍
胤褆提起自己的两个小闺女,本来是随口一说。
他自认在福州不忘挑礼物给四个女儿,绝对是大清少有的好阿玛。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康熙看着一身莽夫气的大儿子,愧疚感油然而生。
“朕再给你赐给侧福晋?”康熙又想给儿子赏人了。
大福晋的脸瞬间黑了,惠妃也神情尴尬的望向康熙。
“皇阿玛,儿子又不是没福晋,要什么侧福晋啊。也没见您给太子赐人。”胤褆怼回去。
康熙沉默了,碗里的菜都吃不下去。
早几年给太子赐的侧福晋,各个闹事闹的出人命,康熙再不敢往毓庆宫塞人。
再者,佟宛颜生了几个孩子都是顶好的,人聪明,血统是佟家的,更没的挑剔。
“行罢,你不要朕就不给你挑。”康熙好脾气道。
大福晋脸上的笑容重新浮起来,看着胤褆含情脉脉。
胤褆很受用大福晋崇拜的眼神,夫妻俩儿凑在一起,笑容不断。
康熙用了午膳后,就匆匆回乾清宫。
康熙走了,惠妃毫不惋惜。
来这一趟够她对荣妃吹嘘的了,甚至在宜妃面前也不落下风。
“如今你福晋身子养好了,你也回京了。正巧闲个一阵子,努力给我生个孙子出来。”惠妃不可避免的又提到这个话题。
胤褆握着大福晋保养柔软的手:“额娘,儿子还年轻,不着急。”
“你年轻?别等你儿子长大了,你已经须发皆白。”惠妃毫不留情的讽刺胤褆道。
胤褆道:“那又何妨,左右有个儿子就成。如果他年纪小,正好能多照顾他几个姐姐几年。额娘,这得靠缘分。说不定明年我封爵的时候,福晋肚子里就揣着您的长孙。”
胤褆越说越觉得有道理,他双手一拍,激动道:“肯定是这样的。那孩子就是来享福的,所以让他姐姐们先投胎过来。真是个娇气的,等他出生能跑能跳以后,直接把扔军营里练着。”
惠妃一巴掌拍过去:“你是在外边练兵练傻了吧,什么混账话都说得出口。你是不是回京的时候,忘记把脑子一起带回来了。”
“额娘,我是您亲儿子。”胤褆委屈巴巴道。
惠妃眉梢一挑:“你要不是亲的,我能这么管你?快三十岁的人了,还那么说话不长脑子的,越活越回去。”
胤褆不甘心辩解道:“以前有想要的,如今我当个富贵王爷就好,还那么处处小心做什么。”
“你以为亲王之位就是一辈子稳的了?”惠妃真想敲开她儿子的脑袋看看,到底是不是被海水灌多了:“你连胤禩都不如。”
“别提他了。明年他就要大婚了,成家立业,他现在立业的心太大,咱们离的远些。”胤褆想起收的那些信件,对胤禩所谋甚大的心思,不愿掺合。
惠妃垂眸:“你在外立府数年,这些事懂的比额娘多,额娘别的帮不了你,却能和你一条心。左右后宫有额娘在,你不必担心。”
一直安静坐在旁边的大福晋,这时拿起桌上的茶壶,给惠妃和胤褆各倒了一杯茶。
“额娘,您尝尝爷从福州带回来的乌龙茶。您不是说宫中的绿茶喝了夜里睡不着么,这乌龙茶好些,味道也不像绿茶那般涩嘴,冲泡出来有股子桂花香。”大福晋笑着将茶递给惠妃。
事关胤禩和前朝的事儿,就这么简单的被岔开,不用再提。
第383章 先成家后立业
日子有一搭没一搭的过着,没多久又是过年。
胤礽这一辈的和小一辈的孩子们,收到了康熙和太后不少赏赐,腰包鼓鼓。
年三十宴会时,康熙看着前几个儿子都有了子嗣,不免提到可以成婚的七阿哥和八阿哥。
胤祐对自己的婚事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左右他不过是个瘸子,这辈子最厉害也只能当个闲散王爷。何况,他还不是有大才的人,估计亲王之位都不一定能熬到。
所以,康熙给他挑什么他都磕头谢恩,绝不说二话。
胤祐听话,康熙见他脾气憨厚,也觉得这些年亏待了这个儿子,便让内务府好好的办胤祐的大婚。
“皇阿玛,安王府的格格也到了年纪,不如让八弟和七弟一起成婚,也算是双喜临门。”胤礽等着康熙把胤祐好一顿夸后,跟着说道。
胤禩霎时脸色变了,他入朝之后在朝中各种钻营,不就想在阿哥里面当头一份的受宠么。
哪怕比不得胤礽、胤褆,他也想着和胤禛一般,当康熙看重的儿子。
现在胤礽说着话是什么意思,他居然要和老七那个瘸子一起办婚礼,而且还是沾着他的光,这是把他脸扯了往地下踩。
胤禩心里恨得胤礽牙痒痒,面上却恭顺纯良道:“内务府一起办两场皇阿哥婚事,难免容易手忙脚乱。我比七哥年纪小,再等着一年半载再成婚正好。”
胤禛严肃着一张脸,坐在胤礽身边,对胤禩道:“八弟这话就说错了。内务府素来办事有能力,再者皇阿哥的婚事这几年连着办,他们也熟练。再者,你等着及,安王府格格未必等得及。女子花期短暂,听说这阵子安王府格格入宫的勤快,你去安王府也勤快。既然相互喜欢,何必要拖着。”
“可不是么。不是当哥哥的说你,喜欢的姑娘合该早早娶进府里,总往人家府上跑算什么。外边人都快安王府捡了个好外孙女婿,这话我可不爱听。”胤褆横插一脚道。
若是一个人说,康熙能不当回事儿。
恰巧他最疼爱看重的三个儿子,都拿着胤禩的婚事话里有话的,康熙难免多想。
安王府的人,康熙是一个都看不上的。
再想想胤禩平日里所谓礼贤下士的行为,仿若是讨好不敢得罪那些大臣一般,康熙脸黑了。
好在这是除夕宴,否则胤禩躲不了康熙一场呵斥怒骂。
爱新觉罗的阿哥,竟然沦落到去讨好大臣,那样的软骨头,康熙瞧不上。
满人到底和汉人不一样,康熙骨子里是不愿意真的去看重臣子的。
尊卑有别,他是帝王,绝不会受制于他人。
胤禩紧张的关注着康熙的神色,等瞧见康熙神色不对劲,他心慌如擂鼓敲打。
“皇阿玛,儿子年纪尚轻,刚接触朝堂,许多事忙的脚不沾地。这时候成婚,儿子担心影响政务。”胤禩神情纯良的给康熙解释道,眉宇间确实有着少年人的青涩。
康熙手握在酒杯上,沉默片刻道:“既然你应付不来,就让胤禟帮帮你。你和郭络罗氏的婚事,就排在胤祐后面两个月吧。当时给胤祐挑了两个吉日,朕还记得。”
第384章 捡漏子
胤禟比胤禩小两岁,现在才十四。
康熙儿子里,这么早入朝堂的只有胤礽、胤褆、胤禛三个。
早入朝堂,意味是被康熙看重。
胤禟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他今儿能捡了这么个大便宜,多亏了一直和毓庆宫关系亲近。
胤禟欢天喜地的站出来,给康熙谢恩。
那满面的笑容挂在貌若好女的脸上,好看的让人晃神。
“八哥,谢了。弟弟提前祝你新婚快乐啊!”胤禟谢过恩后回到位子,欠收拾的对胤禩道。
胤禩只能保持着笑脸:“九弟能替我分担,该是我谢你。朝中事务不难,等你入朝了,我一一教你。慢慢学,不着急。”
至于教多久再让胤禟上手管事儿,那还得他说的算。
胤禩话里的威胁,胤禟压根不在意。
胤禟扭头冲胤禛一笑:“四哥,你不是把六部都逛了一圈吗?皇阿玛总夸你办事好,挑不出毛病,是他得力的左膀右臂。这回我入朝办差,你得教好了,别让我给爱新觉罗家丢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