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太子宠妃(219)

在佟国公府以前那样的境况下,她都能把法海生活打理妥帖,不让他为后院琐事分神,称得上是难得的贤妻。

佟宛颜见到法海福晋,先偷偷瞥了眼佟福晋的脸色。

见佟福晋对这个庶子媳妇没有不喜,她才放心的露出和气的笑容。

有些人很看眼缘,法海福晋就很和佟宛颜的眼缘。

瞧着法海福晋紧攥着的手透着紧张,佟宛颜体贴的放柔声音道:“可算是见到二嫂了。二哥是皇阿玛夸的新科进士、文采斐然,二嫂瞧着就是既有才气又温柔贤惠,实在般配。我前儿得了块玉佩,上边雕刻了兰花。可惜,一直不知该留给谁,放在盒子里没人赏。今儿见着二嫂才知,这玉佩是提前备给二嫂的。”

法海福晋从宫门口一路走来,心里忐忒不安。

这一刻,她的心突然异样的安心。

佟侧福晋真是个好人啊!

法海福晋两眼弯弯,攥紧的手放松的交叠在腿上:“奴才谢侧福晋的夸赞。早几年,侧福晋还在闺阁时,是京城贵女圈里拔得头筹的才华出众。虽然奴才痴长您几岁,但比起来,奴才读的那点书算不得什么。”

这是实话,显然佟福晋也想起来以前佟宛颜未出阁时的好名声,神色慈爱骄傲。

那时候,佟宛颜还是正正经经的嫡女,又是佟家女,想要上门求娶的好儿郎不知多少。如果不是后来横生波折,佟宛颜的一生该是令人羡慕的坦荡安稳。

等佟宛颜和二儿媳聊开了,佟福晋故意吃醋道:“以前没见你这么夸过老大、老三家的,倒是和老二家的投缘。”

佟宛颜甜甜一笑,拉着佟福晋的手,腻歪的靠在她肩膀上,仿若还是个孩子。

“大嫂稳重持家,三嫂心善嘴甜,我可是都羡慕过的。额娘给哥哥们挑的媳妇儿一个比一个好,倒是您的闺女反而是个懒惰的,让太子吃了亏。”佟宛颜和佟福晋说话时,声音软软的,极其爱娇。

佟福晋心里爱的不得了:“又自谦了不是。宗室的老福晋们和几位公主,可都在额娘跟前不带重样的夸你。在额娘眼里啊,我家元宝儿是最好的。”

“那是自然。我是额娘的贴心小棉袄。”佟宛颜撒娇道。

法海福晋娴静的坐在边上,不多言语。

佟宛颜和佟福晋说话,不忘不时的带上她一句。

直到临离宫前,法海福晋郑重的给佟宛颜道了谢。

第347章 佟家人的习性

谢什么,佟宛颜和法海福晋都心知肚明。

佟福晋在旁边看着也不尴尬,她不曾苛待过庶子,无非是漠视罢了。

说是上一代的恩怨不传及下一代,但这怎么可能。

尤其法海那生母一家子,做的尽是恶心人的事儿。

不过,这么多年该出的气都出完了。法海歹竹出好笋的,心性纯善,他们也可以渐渐试着当一家人处。一笔写不出两个佟,都是佟家子嗣,还真得把人给逐出宗族吗?

便是连鄂伦岱,以前只是想着打压法海,不让他出头,却不曾想着把这个庶弟给逐出家谱。

胤礽晚上回来时,一进屋就从袖子里掏出一沓银票,放在桌上推到佟宛颜面前。

佟宛颜懵的望着银票,内心毫无波动。

她私库里的钱多的能溢出来:“今儿不是领月利的日子啊。难道是内务府的人,提前送来了?”

胤礽嘴角似乎有些抖,他哭笑不得道:“是法海给的。他长着风光月霁的样子,模样十分正直,塞银票的动作到是熟练隐蔽的很。这么厚的一沓,愣是没有旁人看见。”

见佟宛颜伸手比着银票的厚度,他不耻下问道:“心肝儿,佟家人是不是都有塞银票的习性?前有佟启年、佟瑞塔,后有佟国公、鄂伦岱、夸岱。如今连法海都来了,一个个跟走歪了路似得。”

佟宛颜手速迅捷的把银票往春雀怀里一扔:“记账上去吧。几年前我还是个两袖清风的贫寒人,如今钱财多的都懒得数了。这日子,过得舒畅。”

胤礽一听就笑了,他拿着帕子擦了擦佟宛颜碰过银票的手。然后,在她手背上亲了一口。

“跟着孤过日子,能不舒畅。金银财宝算什么,权势地位稀奇珍宝,孤全都给你。”胤礽道。

佟宛颜摇摇头,神情高深莫测道:“金银财宝、权势地位,在我眼里都比不得一人。”

胤礽挑眉:“哦?比不得谁?”

他想要装着故作不知,脸色的笑容却怎么也绷不住。

佟宛颜凑过去,就是一个吻,艳红色的胭脂,把他嘴上也染了颜色。

“千金在前,亦比不过俊俏郎君一人。”佟宛颜道。

胤礽乐的连眉梢都透着快活:“孤是整个大清最俊俏的男人!”

饶是春雀、夏珠成天的听惯了这两人的腻歪情话,还是忍不住的头皮发麻。

没见过富贵人家夫妻两儿能这般歪缠的,说出去恐怕没一个人会信。

康熙三十三年没什么波折,康熙后宫里的小嫔妃们在贵妃、宜妃的镇压下,掀不起风浪。毓庆宫过得安安稳稳,前朝民间一片欣欣向荣。

然而,三十四年的二月里,胤禌被一场风寒染的起不了床。

康熙、宜妃等人的好心情,心全因着这一场病给蒙上了一层阴影。

紫禁城里的人,各个小心翼翼的行事,即便是主子们,也不敢大声笑闹。

胤禟几个小的经常往毓庆宫跑,佟宛颜和宜妃的关系也不错。当初佟贵妃没了后,多亏宜妃的帮衬,才在毓庆宫立稳了脚跟。

虽然是利益相合,处久了情分还是少不了。

除了太医院,各宫有的上好的药材,不断往翊坤宫送去。

康熙和郭络罗氏在民间广招神医,还是没能留住胤禌。

七月最热的时候,十一阿哥病逝。

第348章 后妃暗涌

十一阿哥是个讨人喜欢的孩子,聪明乖巧。虽然打小病灾不断,却从不阴郁敏感,整个紫禁城里怕是没有不喜欢他的。

正是因为秉性太好了,他的病逝才更让人打从心底里悲伤。

宜妃为此大病一场,差点儿跟着她担惊受怕了十多年的幼子一起去了。

好在胤禌头七后,胤祺的侧福晋刘佳氏前来侍疾时晕倒查出了有孕,才让宜妃重新有了精气神。

小儿子能留这么多年已经不容易,她还有两个儿子要管着,不能再病下去。

后宫纷争不断,皇子们年岁见长,最是容易出事的时候。

何况,郭络罗氏还是满清老姓,朝中势力不可小觑。若是她的儿子们受人挑拨,掺合到不该掺合的事,甚至兄弟敌对,她岂不是死不瞑目。

宫中丧子的嫔妃不在少数,宜妃她还撑得住。

康熙见宜妃恢复过来,心里也松了口气。

满后宫之中,如今康熙心中最重视的嫔妃还是宜妃。

三十五年,康熙北巡,恰逢太后大寿,少有的不能在宫中为太后庆贺。

饶是如此,宫中该置办的,比起往年一点儿热闹不减。一应事物,从太后生辰两个月前就开始准备了。

佟宛颜带着三个小胖墩儿,哄的太后合不拢嘴。

因着康熙不在宫中,太后心里原有的一丝难受,被这么一哄,顿时荡然无存。甚至,差点儿将康熙抛之脑后。

自上回康熙亲征噶尔丹起,胤礽养成了一旦和康熙分开,必有书信事无巨细奉上的好习惯。

这回也是照常,宫里的事儿不论大小,凡是一家子人的趣事儿,全写在了信上。

信使捏着信封的厚度,暗道没想到太子爷竟是个话唠。

北巡中的康熙,在路途停歇中,收到胤礽的亲笔信,沉甸甸的重量,让他哭笑不得。

裁开封口,康熙捋着胡子,笑眯眯的看着信,时不时的笑出两声。坐在边上的两个大臣,四目相瞪,心里对太子地位稳固的印象更根深蒂固。

“太子长大了。你们看朕的太子如何?”看完信后,康熙笑眯起来的眼睛,望向他的肱骨之臣。

混到能跟着康熙北巡这位置的大臣,哪个不是人精。

摆明了,康熙等着他们去夸太子呢。

君臣彼此心灵相通,狠狠的把远在京城的胤礽,夸了又夸。原本有十二分喜爱太子的康熙,在一番吹捧之后,直接爱到恨不得回去就让胤礽和他一起坐龙椅。

太后最终还是没有真的把康熙这个便宜儿子给忘掉,收到康熙奉书祝贺和贺礼后,她忙活的让人遣送衣裘,却忘记了哪怕再过一个月,康熙也穿不了厚衣裳。河冰未冻,哪里用穿那么厚实。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