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太子宠妃(192)

父子俩儿的感情,一直很深,故而胤礽心里一难受,面上就表现出来。

他眼眶泛红,又强忍着不哭,生怕让外人误会康熙身体不佳的强撑模样,让康熙心疼不已。

“保成,朕没事的。朕当年熬过天花,在战场上受过数次突袭,大大小小的伤不在少数。区区寒热症,朕不会有事。”康熙自信道。

胤礽被康熙振奋的情绪感染道:“儿子每日下朝后,都会来照看你。普通奏折就罢了,有些军机要事的折子,儿子得听您的。”

康熙手用力的捏着被子,他靠着强大的意志力,控制着自己身体抖动的频率和幅度。

“好,朕给你拿主意。”康熙道:“寒热症是传染病,你别让你那些兄弟过来看朕了。毓庆宫那几个孩子还小,你也避着他们点。”

院判见康熙细细交代着胤礽,开了压制病症的药方后,给康熙宽心纠正道:“皇上,寒热症不同于其他传染病。其是蚊虫叮咬。”

康熙怒眉道:“万事都得以防万一。旁人就罢了,弘昭那几个孩子,出了什么事,谁能担待的起。”

想着胤礽和弘昭、弘晟的年纪,康熙不自觉的联想到二十年前的自己。

他年轻的时候,后宫的孩子总是站不住脚。子嗣早夭,不单单是身为母亲的嫔妃们心伤,他作为阿玛的,一样心痛难耐。

这样的难受和绝望,康熙不愿让心爱的嫡子再遭受一次。

院判闭嘴不说话了,怪他多嘴多舌,平白管皇家父子的事儿。

人家父子情深,互相担忧的,他个太医参和什么劲儿。

胤礽被康熙左叮嘱右叨唠着,他看着康熙实在难受,在他面前又不愿意示弱。长话短说后,胤礽抱着奏折,去乾清宫偏殿批改。

院判给康熙扎了几针,暂时让他身子舒服了些。

病中的人,感情尤为旺盛。

一般在下臣面前不苟言笑的康熙,对院判炫耀道:“朕的太子,有孝心又有能力。旁人家十个儿子捆一起,比不过朕这一个。”

院判自动封闭听觉,他什么都听不见,听不见皇上在炫耀。

院判低着头拿着药方猛盯,其他太医都出去了,梁九功跟着去看着熬药,康熙总不能和在边上伺候的宫女说话。

“院判,你观朕之太子如何?”康熙点名院判道。

被康熙死缠烂打的追问,院判很是无奈。

他装傻道:“回皇上的话,太子面色红润,双目有神,走路稳健,气息平稳,身体很健康。”

康熙意外被逗乐了:“你们一家子的滑头。从你爷爷起,说话就爱这样。朕又不是吃人的老虎,偶尔与你们闲聊几句,你们还总是小心翼翼的。难怪皇阿玛以前说,当了帝王,就高处不胜寒,是个孤家寡人。这话说的没错啊。”

院判假装自己是个木头,不给康熙回应。

康熙也知道他不回应是对的,要不怎么院判总是他家人做。

世代相传的好医术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他们从不参加党派之争,只听皇帝一人的命令,嘴严心不大,能让皇帝放心。

第289章 西方传教士

康熙患病的事,没办法瞒着不让人知道。

人非金石,即便是帝王,偶尔感病也是极正常的。

大臣们早就习惯了太子监国,朝政之事并没有因为康熙生病而乱套。

这就是有一个好太子的好处了,帝王不用担心自己生病后,朝堂立马纷争四起,众人争权夺利。

疟疾这种病说严重不算严重,但没有对症治疗,想要快速康复,则难上加难。

连续几天熬夜早起的胤礽,眼下青黑,累的站着都能睡着。

弘昭、塔娜暂时被送到宁寿宫去,以防从胤礽那儿间接过了病气。

“皇阿玛患的是什么病?爷心里焦急,不如同我说说,也许我有法子。”佟宛颜看的胤礽累成这样,心疼不已。

论理来说,夏天不是容易患病的季节。除了中暑和贪凉,其他病症很少在这时候染上。

胤礽拍拍她的手:“别担心,皇阿玛患的不是重病。只是,孤瞧着皇阿玛的病容,忍不住担心。”

佟宛颜的手被胤礽握在手心里,依旧愁眉不展。

胤礽笑了笑,眉心郁积的愁绪,散去不少:“皇阿玛患的是寒热症。”

佟宛颜惊呼一声,随后连忙捂住嘴。

她万分庆幸自己问了这句:“爷,可曾想过西方的药?”

胤礽眉头一跳,得了提醒,他顿时想到胤禟上回由于耳部患痈感染,高烧昏迷,一度危笃,后来被意大利籍传教士卢依道救治而好。

“前儿卢依道被院判带去一同为皇阿玛诊治,但他也无能为力。”胤礽振奋一会儿后,又颓唐下去。

佟宛颜道:“京城的传教士众多,不独卢依道一个。倒不是说卢依道的医术不好,只是不同国家的医术定有各自出彩之处。爷不如让人去打听问问。”

“只能如此了。孤让鄂伦岱去找。”胤礽道。

鄂伦岱常在京城瞎转悠,认识的人各色各样都有。且他是佟国纲的嫡子,对皇家忠心耿耿,不必担心他把康熙的病情泄露出去。

胤礽做事雷厉风行,鄂伦岱得了指示,立马去传教士聚集的地方询问。

好巧不巧,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派来大清的五名传教士,三天前刚到京城。

鄂伦岱一提疟疾,他们激动的咋咋呼呼,直接把他给围起来。

上帝保佑,他们刚到京城就遇到大清的贵族,定能完成国王的命令。

传教士的汉语说的磕磕绊绊,鄂伦岱仔细听着,分辨许久,终于听到意思。

他们说,他们有治愈疟疾的神药。

“爷跟你们说,若是这药没用,你们便是犯了欺君大罪。即使你们是洋人,一样要被砍头!”鄂伦岱敲打道。

他不傻,不会人说什么,就信什么。

传教士连忙保证,他们的药确实有用。在法国每当夏季将至,国王都会把药分发给平民,避免造成瘟疫。

鄂伦岱见他们信誓旦旦,康熙的病情又耽搁不得,决定赌一把。

“行。你们选两个汉语说的最好的,跟爷进宫。”鄂伦岱道。

鄂伦岱没有要求传教士会说满语,那对他们太苛刻了。

第290章 接见

法国传教士满怀着激动,亦步亦趋跟着鄂伦岱进宫。

佟家大爷进宫,守着宫门的侍卫,连检查都不检查。

院判看到鄂伦岱带着两个洋人,要见康熙,整个人都不好了。

上回因为九阿哥而来了个卢依道,这回再来两个传教士,再过几年下去,太医院岂不都是洋人的地盘了。

没能力让康熙尽快康复的院判,憋着自己心里的憋屈,去给康熙禀告。

他不是要说有洋人来敬献神药,而是说服康熙尝试西方的药物。

即便有胤禟被卢依道救治在先,康熙还是保守的信赖他自己的太医。

大清地大物博,太医院供奉的几十个太医,具是医药世家中的佼佼者。

康熙不信自己的臣子,会比不过洋人。

大清之外,应当都是未开化之地。纵然其有出彩之处,比如:天文科学、肖像画,但在医药之上应当远弱于大清。

心愿万邦来朝、俯首称臣的康熙,对洋人的抵制不是一分两分。

然而,院判嘴皮子都快说的磨破了,康熙还是一脸拒绝。

“皇上,这到底是太子对您的一番孝心。”院判拿出他的杀手锏。

康熙抱着被子,心软道:“取屏风过来挡着。外来的药物,你们检查仔细。”

院判嘴角抽了抽,果然太子是皇上的心尖肉儿。

“皇上放心,奴才旁的不行,判断有毒无毒的能耐还是有的。”院判给康熙保证道。

康熙服药后没多久,太医院久久压制不下去的高烧,见效的退下去。

忽冷忽热的病况,这几天把康熙折腾的不行。

烧退下后,康熙安稳的睡着了。

在偏殿候着的鄂伦岱,得知传教士献药有用,顿时松了口气。

传教士的心态比鄂伦岱稳多了,他们献的是实打实的对症之药,完全不必害怕。

翌日,精神恢复许多的康熙,重新召见了传教士。

五名由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派遣到大清传教的传教士,齐齐的全过来了。

不但如此,他们这回准备充分的,把路易十四为康熙准备的精美礼品一齐带上。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