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清穿之皇长子(388)

作者:因果定律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皇帝对儿女们的约束实在不算严格,在读书、他们各自差事之外的时光,就连乌日娜也可以登记之后带着侍卫和女性侍读、以及太监们离宫出去走走。只不过二公主本人对出门玩这件事,实在是不如乃姐那般热衷。

而在给三个儿子封爵之后,胤禔发现自己的原定计划恐怕得有所修改,他只能把弘晗留在宫里,而弘昱和弘昸都得出宫开府。

因为弘昱常年待在盛京那边,胤禔也不能让儿子都成婚了,回京的时候还得过五关斩六将的进宫。于是,干脆的大手一挥,给儿子找了个好地方修了府邸。

既然弘昱都有了,那弘昸干脆也一起动工好了,就这样,三贝勒府就在二贝勒府旁边开始修建了。大概在二哥回盛京之前,他们都能搬进去。

想想盛京也是个好地方,但是要让弘昸选,他还是愿意留在皇上身边。毕竟,御前方为天下中枢之处。其他的地方,终究是方面之所罢了。

三贝勒成婚之前,滞留西南数载的年羹尧回到了京城,他身边的幕僚胡期恒遥望城门,对年羹尧说道:“东翁辛苦数载,我记得上次回京还是两年前,太皇太后薨逝罢?”

“是啊,总算是苦尽甘来了。”年羹尧也不胜感慨,又带着些意气风发。

“听说少公子考中了举人,”胡期恒笑道:“如今姑娘又指给了三贝勒,加上东翁与允恭大人,年氏兴旺指日可待啊。”

“只是可惜明相去世了,我这太岳丈一去,岳丈一门都要守孝。”

“东翁,这可未必是坏事。”

胡期恒成竹在胸,神秘的笑道:“请东翁想想,如今明府一门不能上朝,而少公子以稚龄考中举人……说句托大的话,当今在潜邸时,少公子就在御前露过面。如今尊岳父容公带着子弟闭门守孝,皇上念旧,这份旧情看见东翁父子,自然会爱屋及乌的。”

“但愿如此,若是我能留在京城……”那就是珠联璧合,如虎添翼,年羹尧如此想到,他这样的人才,这样在西边勤恳数年,将当地土司部落查的明明白白,当初又在军前筹粮效力,难道不该留在中枢吗!

在踌躇满志的年羹尧回京述职,入宫觐见的第一天,弘昸见到了这个和他年龄相差甚多的未来二舅子,并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可真是一位敢想敢说敢干的牛人啊。

以弘昸浅薄的入朝历练的经历,还是头一次遇见一个大臣明白的对他阿玛说:“只要皇上信臣,臣必定肝脑涂地,带兵直破准噶尔!”

直破准噶尔……你这牛皮吹大发了……弘昸对未来二舅子的印象瞬间跌落谷底。看着仪表堂堂,家里儿子也颇有出息,兄长是宫学的督学总监,怎么本人居然这么不靠谱的吗?

然而出乎弘昸预料,端坐案几后的皇父却很欣赏年羹尧的气魄,还鼓励道:“亮工不妨说说有什么战略?朕也好有所斟酌。”

等等,他一个文官,汗阿玛真的相信他能说出个子丑寅卯?

弘昸发现身旁得了两个哥哥,二哥漠不关心,大哥面带笑意,大哥觉得很好笑、还是觉得很轻松……他就不怕汗阿玛发怒?还是相信汗阿玛不会发怒呢。

转眼就到了弘昸去年府过礼的日子,当日陪他去的不止有弘晴,还有信郡王之子、简王府的阿尔塔,以及雍王府的弘晖,甚至几个小叔叔都跑来凑热闹。

“哟,那是咱们三侄子去年家过礼?”

“是,今儿弘昸去年府……你别打岔,我和你说正事。”

胤祥恨铁不成钢的看着胤祯:“你都在府里憋了几年了,就打算憋下去?好歹……”

“好歹什么?”十四撇嘴一笑:“有四哥和你老十三,你们吃肉,让我喝口汤就成了。四哥已经是郡王,日后封个亲王也不难。你呢,眼看着也要晋爵……别说咱们,你看皇上用老九,五哥不就闲着了么。只不过到底是一起长起来的弟弟,体面尊荣还在。”

“十三哥,咱们这些皇子早就变成宗室了,而且是过气宗室,是咱们自己想上进就行的?”

第303章 :失意者们(2)

不管是得意还是失意, 宗室们到底比普通旗人好过些,寻常旗人可没有进宫参加皇子婚事的机会。

从这个角度来看,哪怕一样是穷亲戚打秋风,皇上家的穷亲戚, 也就不算穷了。

弘昱、弘昸的婚事, 堪称是京中各路人马找门路混进宫吃饭、混脸熟的机会, 宗室亲贵总要为自己活动出一个名额。得意的人要通过这个表明自己依旧深受皇上信赖, 失意之人需要继续努力打开通道。

而对于普通京旗旗人而言, 皇子成婚也就是给他们一个瞧热闹的机会, 横竖他们的日子如今还那么过。有些人觉得过的更好了, 自然就有人觉得过的更糟。

这一点倒是不分尊卑贵贱。

“看这个干什么, 还不如说说咱关外的地怎么样了, 诶,我家儿子来信说,今年又是个好收成, 你家呢?”

“我家又没去掺和。本来就是,咱们旗人当兵吃粮, 天经地义,跟着主子们出兵放马才是应当的, 种什么田!荒唐胡闹……”

最后四个字说的很小声, 但还是让身边人侧目:“这可是皇上万岁定下的规矩, 你居然……”

“我说的还是祖宗定下的规矩呢!居然放那么多汉人进了龙兴之地,这有悖祖宗之法, 你们懂个屁!”

嘴上掐架的两个人, 只是这些年胤禔诸多政策下, 旗人各自反馈的缩影罢了。有人从皇帝的政策中得到了好处,自然也有人固执己见, 让自己的利益受损。

在立场极端保守的旗人看来,皇帝离经叛道到了极点,公然颠覆祖宗之法。他们意见很大,但没用……过去作为他们发生渠道的雅尔江阿已经被圈禁了,而小简王年纪还小,根本说不上话。

其他铁帽子宗王,要么从顺治朝到现在,被三代皇帝折腾的已经不想说话了,要么传承都被断了,譬如安王系,要不然就是爵位频繁变动,这个比较常见。

反正先帝也好,当今也好,总能鸡蛋里挑骨头,将王爵从这个身上撸下来,按在那个的身上。

所以他们有意见,但他们说不出来,日子反正还得过下去,就先这么着罢。

“就这么着吧,日子还得过……怎么,他还能掀桌子不过了?”

三贝勒弘昸的婚宴上,雍王胤禛面对胤祥的说项,如此说道,“老十四是抱怨,但他所言倒也不错。你不必管他,办好自己的差事就得了。”

老四说的是真心话:“你和老十四都是我弟弟,他和我还是一母同胞,再不济我总能看顾他些。皇上打定主意舍他用你,你千万别乱动心思。”

年轻些的弟弟里,老十三以降的幼弟中,皇上显然更属意背景简单,无所依靠的小兄弟。只是这话不足为外人道,胤禛再关照胤祥,也不能和盘托出。

只是,这话胤禛倒是和长子弘晖提过两句,弘晖在弘字辈那一堆,正和弘昱、弘曜和弘昘哥几个凑在一块,还有广延、弘曚、弘昇几个堂兄弟在一块,嚷嚷着新郎官要多喝几杯。

看来在宫里读书也没白读,胤禛放心了,他也不求别的,他膝下就那么几个儿女,只求他们平安些也就罢了。其他的,自然还要看他这个阿玛,总不能老子无能,却要求儿子上进罢。

“你倒是也过去啊。”

胤祉有了些醉意,斜眼看着长子弘晴说道:“你弟弟都能和大阿哥他们说上话,你怎么还不出头了。论起来,弘晖、弘昇他们阿玛,难道比你阿玛我爵位高么,咱家你们哥俩正好互相照拂。”

却不知弘晴是没听见还是怎么着,压根没搭话,胤祉登时就要发作,然而想想场合,他又只好作罢,恨恨的灌一杯酒下去。怎么觉着自己当上了亲王,反而更憋屈了呢。

弘昸的福晋是胤禔亲自挑的,这会又赶上他一腔父爱到处散发,又赶在弘昸婚前给年家加恩。宫中婚宴且不说,就是女方那头,年府也是热闹非常。

京中各路达官显宦是最会跟着皇上的心意走的,皇上看重三贝勒,看重年家,他们自然会紧跟着对年家格外另眼相待。

年羹尧看着家中门庭若市,跟在长兄身边的儿子年熙也是洵洵儒雅,待人接物颇有章法,可他心里却不太高兴:得意的是长兄和儿子,自己却不算得意之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