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清穿之皇长子(352)

作者:因果定律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臣弟害怕!真的害怕。”

瞧着就和小时候被那女人给怎么着了似的,虽然演技略显夸张,但胤禔也明白雅尔江阿怕什么。到时候王府郡主嫁过去,头上一个多年和府里不对付的公主婆婆,也够受了。

“放心罢,朕知道你的难处,不会乱点鸳鸯谱。”

雅尔江阿当然放心,他只是担心另一个人:“臣弟担心,她会不会……怂恿太皇太后指婚?”

“哈哈哈!”胤禔先是一愣,随即大笑,“那不可能,她做梦罢。不过,既然她那么喜欢找太皇太后拿主意,朕就请老太后出面,帮她选个好儿媳。”

“这事你放心,不过,宗室旗下那些鸡毛蒜皮,你可也得为朕多操心啊。”

雅尔江阿马上道:“皇上放心,臣弟明白,一直盯着呢。”

于是没等端敏公主再次入宫,就在年后元月里,皇上给太皇太后问安的时候,就说起了罗布藏衮布的婚事。“您瞧,裕王家的格格,指给罗布藏衮布还成么?”

“太太,宫里和罗布藏衮布年纪、辈分合适的格格不多,只能在宫外找。孙儿思来想去,想着还是亲上加亲好。”果不其然,老太太听到这点头了,太皇太后是知道康熙习惯的,先帝很看重辈分。

“你说的是,亲上加亲当然好,可哪家的孩子合适呢?”太皇太后也跟着这个思路想下去,“要说近亲、辈分合适,裕王和恭王家自然是最合适的。”

只是康熙和恭王的那点芥蒂,老太太心里有数,那么就只有裕王了。裕王家的格格,横想竖想,的确就这个最合适了。

“二大爷家的五格格,比罗布藏衮布小几岁。”其实是小九岁,胤禔笑道:“反正也不急着成婚,先定下来嘛。那孩子也在宫里读书,先订婚,过两年成婚,您觉着呢?”

皇帝很贴心的将决定权交给了老太后,老太太一拍板:“好!”

端敏公主做何感想,胤禔就不关心了,反正只要他不想见端敏,端敏就见不着他。胤禔除了儿女的婚事之外,就关心刚从外任回京的沈瞭了。

“听说顾先生过世,丧事都是你操办的?”

顾贞观前些年过身,他也算高寿,身后事都是沈瞭和他的几个学生一手操办。而且这回,沈望之去南边做地方官,连婚姻大事都解决了。

“你成亲,好歹也让你姐姐安心些。”胤禔闲聊两句,就切入正题:“之前你密折回来说有大事,是什么事儿?”

“是关于南方贱民的事情。”沈瞭表情非常严肃,“皇上,贱民的问题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了。”

贱民,是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团体,沈瞭所说的贱民,指的是包括贱籍在内的元末色目人的堕民,传说元末陈友谅部被朱元璋贬为的贱籍渔民,还有疍户—自晚唐即出现、丐户等等。

其实随着时间变换,这其中很多人家已经和寻常百姓无异,但前朝至今,法度却无变化,他们不管表面看上去如何体面,都无法抬头做人。

“……很多人家已经颇为家境殷实,颇为富庶,但出门连件正经衣裳都不能穿。依照习俗,他们必须穿彩衣,令外人可以辨别贱民身份。”沈瞭道:“皇上,名不副实,实不甘认名,必生祸端啊。”

作者有话要说:

贱民的来源很多说法,不过有些都混一块了,只能大致说个由来,无法确定、

清代雍正下旨放贱籍之后,对于更远的比如粤地,其实没啥影响。疍户还是被歧视,彻底解决是等到新中国了。

第271章 :扭转世界线(中二)

早在前朝, 贱籍、贱户造反之事变此起彼伏,等到正德时候,宁王朱宸濠麾下亦有九姓渔户来投效。为的也就是让自家能够抬头做人,变个门户。

当年王守仁奉命督办处理贱籍造反之事, 可到最后, 以王守仁大才, 也只能发布告示安民, 不了了之。

而明清之交, 亦有贱民借着大势造反, 只是本朝没有前朝的历史包袱, 管的不算特别细。没有朱元璋当年修法规定, 商人能穿什么, 不能穿什么那个劲儿。最近这些年,也就相对平静了一些。

但暂时没有问题不代表永远没问题,朝廷留着这样的事不解决, 那就是留个炸药桶,早晚会出事。而从功利角度考虑, 让这些人成为良民,显然对胤禔的策略很有帮助。

“如果朕放开贱籍, 让他们有机会成为寻常百姓, 变为良籍……你觉得他们会愿意去关外开垦土地吗?”

沈瞭略作沉吟才道:“臣以为, 如九姓渔户或有些依然成为耕读之家的丐户怕是不愿意的,但南粤之疍户, 他们未必不愿意。不过, 安土重迁是人之常情。”

“这两年朕也要南巡一趟, 到时候咱们去了再说……”

元起四年,如逐步推行一体当差纳粮、御史监察和京察大计的改革, 西南和西北的动态,皇帝的这几项重要政务都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中。朝廷也迎来了一连串的喜事,先是皇长子弘晗的婚礼,然后是弘晋和端静公主女儿的亲上加亲,最后是固伦元安苏日格下嫁镇国公阿古达木。

弘晗虽然没有爵位,但他作为当今的嫡长子,在皇帝的公开授意之下,他的婚事比亲王标准还略高半等。婚后他和妻子瓜尔佳氏知谨也没有搬出宫,因为弘字辈订婚、成婚的侄子也不少,这些人就不住在宫里了,办差的且不说,读书的也改成了走读。

宫里住房宽敞多了,胤禔命人将西头所、二所打通连接变成一个大院子给了弘晗,目前看来这小子就在宫里住着吧。

而对于苏日格,胤禔更是大手笔的将过去春明园尚未建完的那部分单独辟了一个园子,距离畅春园相当近,赐给了苏日格。作为给女儿……和女婿的新婚礼物。

新晋固伦额驸阿古达木的日子简直是冰火两重天,喀尔喀和科尔沁蒙古的人看他的表情,都是伴随着各种羡慕嫉妒恨,没想到这厚脸皮的小子居然真的成了额驸。当初他给公主表白,唱情歌,大家还嘲笑他来着……

要知道,依照官制惯例,汗、亲王的儿子才能封一等台吉,像阿古达木这种嫡脉旁支,他的台吉爵位是四等。在世祖顺治之前,台吉更类似一种身份,并非正式的爵位。哪怕在顺治皇帝下诏之后,台吉也只是等同一品到四品官的品级。

然后阿古达木在婚前就被赐予奉恩镇国公的爵位,这还只是恩赏,等他和固伦元和公主正式成婚,他就会成为固伦额驸。固伦额驸,冠服与贝子同。

日后纵然不会成为土谢图汗,封爵贝子贝勒,乃至于郡王,也并非没有可能。

“谁能想到,这份荣耀真的落在了喀尔喀头上,咱们科尔沁居然落了空。”多尔济贝勒已经头发斑白,不过精神头倒还好。皇后寿辰,他因为多年和当今早有联系,也跑到京城来贺寿了。

过去他和当今联络,都是靠大额驸班第居中传达,此刻来京城,自然也要来府上拜会。俩人就在家吃吃喝喝,多尔济贝勒就笑道:“还未给额驸贺喜,如今可成了固伦额驸了!”

“是皇上爱护姐妹,我这是沾光、沾光。”

多尔济只是笑着劝酒,心里却叹气,论起机灵有心眼,眼前这位大额驸给自己提鞋都不够,多少年了,他倒是谨慎不少,可也没见有什么智谋方面的长进。

可谁让人家运气好呢。唉,这么一想,自己的小儿子,不如也送到京城来算了。

“有件事,还想请托大额驸,是关于我小儿子念书的事。谁能想到,这小子居然喜欢念书!”

多尔济看着班第的表情从略紧张变成了释然,心知这事有八分成了,就希望自家小子争气啊。

初春皇长子婚礼,负责作为赞礼官的是纳兰家的和硕额驸揆方,他和妻子儿女双全,亲善和睦,用他也是取个好意头。胤禔又从侍卫里选出夫妻和睦,膝下儿女双全,高堂尚在的,在弘晗成婚的时候,在新房外头唱歌。

大致流程复制了胤禔的当年,但比他当年还要盛大热闹,帝后携手看着儿子穿着吉服过来请安,然后出宫迎亲。道琴看着儿子出门,还哽咽了一下,低声笑道:“可算长大了。”

女人到底更重保养,皇后还是头发乌黑,如今瞧着只是愈发有风韵,并无老态。胤禔打熬的好筋骨,瞧着比实际年纪还要小上几岁,可到底鬓角边上已经略微有了白色。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