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清穿之皇长子(316)

作者:因果定律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作为皇帝,或者说想让别人跟着自己走,光靠权力是不行的。譬如简王那样根基深厚的铁帽子,应是用辈分、年纪、权力压制他,并不是最好的手段。

“想办什么事,最好让人心服,如果实在没法调和,那就让他口服就行了。”胤禔笑着告诉两个孩子,毫不避讳:“要么让人服你,要么让人怕你。你们俩是我最年长的孩子,将来总归要独自去做些事情,要记住,服和怕,便如福与祸一样,是相依的,懂么?”

弘晗也就罢了,苏日格还以为阿玛说的是将来自己出嫁,也要管理旗地什么的。她却没想到,上头的这位老父亲,能为她打算到什么地步。

胤禔带着俩孩子回到养心殿的时候,弘曜已经醒过来了,这会躺在床上奶声奶气的和额娘撒娇。听见外头传来迎候请安的动静,才乖乖的安生下来。

“申午好些没有?”胤禔大步走进来,笑问道:“哟,咱们四阿哥看着好多了。用膳了?”他问的是弘曜的奶娘。

奶娘战战兢兢的一一汇报,说四阿哥用了些米汤垫肚子,晚些时候打算用鸡粥。

胤禔颔首,出去将外头跪着,负责伺候四阿哥的人都叫进来,道:“阿哥们都住在阿哥所,公主们在公主所,他们每日要读书练武、骑射火器都要学。皇后又有孕,不好太劳累。让你们跟在阿哥身边,不是叫你们闭着眼睛乱做主!”

“若是再有下次,你们也不必来见朕,自己了结自己得了。”

“奴才们遵旨!”

一帮人擦着冷汗出去了,里头这位万岁爷嘴上说不严惩,实际上跟着四阿哥的太监还是被罚了,只不过这会还算是大行皇帝孝期,没有要他们的命罢了。

等到傍晚时分,弘昱带着弘昸,又奉命去公主所把乌日娜也找上,兄妹三人一起来了养心殿。自从康熙驾崩,这还是他们全家头回一起用饭。

胤禔也没有那么教条,动辄“食不言、寝不语”,他关注着老婆孩子,动辄让人给他们夹菜,也没有问孩子们的功课。吃饭就好好吃,说话就说些闲话,关键问题饭后再说。

“朕打算封了延恩公之后,就奉太皇太后、皇太后去畅春园。”胤禔捧着茶道:“还有春明园,我打算把它和畅春园连起来。到时候等你生了孩子,孩子满月再回宫,免得宫中狭小,住着不舒服。”

胤禔很不喜欢紫禁城这个地主大院的布局,总觉得太憋屈了,热孝已过,他必须得带着全家老小去园子上,正好也可趁着这个机会,将宫里要紧地方的人都换一换。

特别是内务府,他并不打算将苏鲁放在内务府,但是内务府必须有自己人。苏鲁的哥哥博敦,可以顶上去将水搅浑,胤禔并不打算动内务府大臣。他着眼的是内务府一堆司官郎中和盘踞在内务府多少年的内务府世家。

胤禔打算在二到三年的时间里对内务府进行一些改革,有道是三年无改父道,这说的是国事。而内务府乃是皇室家奴,虽然这帮人也会添乱,但胤禔打算玩点更高端的东西,让这帮人在不自觉的时候,就被彻底踢出局。

“妈妈、额娘和孩子们自然要去。”道琴微微蹙眉:“太妃们呢?先帝庶妃还有三个有身孕的,太医来报说怀相都还好。算算月份,入秋之后陆续也要瓜熟蒂落。”

“让太医留下。”胤禔打发孩子们早点休息,被允许留在养心殿的弘曜也被带下去睡觉了。只留下他们夫妇,胤禔就道:“而且正好,到时候我一直陪着你,宫里留给她们。城里留给那些人,给他们点空间让他们折腾。我还打算让佟家、钮祜禄家那几个出来办差。”

道琴也不是傻子,这会明白了丈夫的意思,要想抓谁的把柄,并不是一直看着他,管着他,什么都不让他干。而是要让他干活,让他动起来,人一动起来才会有破绽。

这个博弈就像下棋,想一辈子不输棋吗?

这很简单,一辈子不下棋就行了。

所以,想要赢、想要得到一些东西,面对皇帝抛下的诱饵,绝大多数人都无法控制自己不去伸手。

“不会、不会闹出什么不好吗?”皇后有些担心,毕竟登基不久,这会若是有人挑衅,是不是对皇帝的威信也是伤害。

胤禔笑着摇头:“九门提督是那日松,丰台大营是佟蔺,恩绰、巴特、萨宾图我打算都分别令他们掌管火器营、善扑营,或者编入御前侍卫。过段时间鄂尔泰、索伦图也要回来了,来年还要开恩科。这些事情会让他们的眼光拉过来,出其不意方算奇兵。”

元起元年六月,经过准备,皇帝胤禔封前朝崇祯帝唯一在世的儿子朱慈炤为一等公。作为民公里最高的爵位,在王爵不授异姓的情况下,这个爵位恰到好处。

朱慈炤的长子、长孙来谢恩的时候,胤禔正好将他们封为世子、世孙,也算是帮朝野内外安安心:朕是真的封爵了,该有的都会有,你们别瞎想!

至此,元起年间的王士元案,以封了一个公爵,给前朝找了个祭祀官宣告终结。

大学士和南书房、礼部刚刚松了口气,就听说他们新皇帝召见了西洋教士和太医院医正,他居然准备允许他们进行尸体解剖!

登时内阁哗然,这简直是从来没有过得奇闻异事,皇上您这么能允许这种事呢!

这容易引发百姓不安,这大清……岂不是要完?

张玉书满脸皱纹都是叹息:“这位爷,不好伺候啊!”

李光地和马齐却难得一致,默然不语。

第243章 :仁善厚道元起帝(上)

康熙在世的时候, 对西洋医学很感兴趣。受他影响,当时的直王、九阿哥等都对西洋医学报以善意。

朝中大臣意见不一,但都觉得既然皇上喜欢,又的确有用, 那就闭嘴随他去吧。哪个皇帝没有什么喜欢的奇技淫巧呢, 可以理解。对于一个实权君主, 只要他没有玩的太过分, 大臣都不比涌上来抽皇上的耳光表忠心。

但允许解剖, 那可就是另一说了。当年康熙想过开禁, 但是被大臣以“骇人听闻”等言劝谏, 最后不了了之。如今新君居然打着“皇考当年也想这么干”的旗号, 又重提此事。

荒谬、滑稽!

自古以来, 就没听说过给人看病和解剖尸体有关系的,望闻问切都不能满足大夫了?那说明这个大夫就是庸医!

这是朝中几位大学士私下的说法,当着胤禔的面, 他们当然不是这么说的。

“皇上,此举容易引发民间的各种流言, 而且这种话从来不好禁止。”张玉书语重心长,“防民之口, 甚于防川, 川壅而溃, 伤人必多,民亦如之。若是一朝不慎, 这……”

民间若是有流言, 那一时半刻很难扑灭, 特别是流言里牵涉到了皇帝家的事儿,老百姓喜闻乐见。大臣们的担心也有道理, 但胤禔心态良好。

“朕想好了,直接发告示,就说太医院在努力解决天花问题,需要一些尸体。”胤禔正命人准备去畅春园的东西:“秦吉了,让他们记得把皇后的画具都带着,还有皇考赐给朕的刀,都要带去畅春园!”

“这事你们不用管,朕也已经下旨给各地督抚,若是有人胆敢冒称、谣传顺天府之外的地方要尸体,务必严惩!”皇帝叹口气:“朕知道你们担心什么,但是也不要总觉得百姓都是群氓,朝廷什么事儿都不明说,才让人有可趁机之际,把事情大大方方办了,还有宵小乱言的余地么?”

“朕尝读史书,扁鹊、华佗亦有关于人身体的描述,他们怎么知道的?还有黄帝内经,脏腑之事甚重。错一处,满盘皆输,卿等忙着正事去罢,这些事朕心里有数。”

“哦对了,这次你们也跟着朕去园子里,朕在京郊也寻地方赐给卿等,避暑消夏到还是个好去处。”

张玉书快七十岁的人了,他是顺治年的进士,真正的三朝老臣。熬过了顺治爷、熬死了康熙爷,对着眼前这位元起爷,他就盼着能善始善终。

这位爷的性子倒也还好,就是这想一出、是一出,想干什么就直接干了的架势,有点让人受不了。这不,一边赐了京郊的住处,一边还张罗着到了园子里,开经筵日讲的时候,要聊聊医书!

唉!

出了门,张玉书难免抱怨:“晋卿,方才皇上跟前,你怎么不说话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