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清穿之皇长子(251)

作者:因果定律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说的也对,譬如富格真的现在入仕做官,去找什么道士肯定不方便。想到这,胤禔提醒道:“你赶紧和那个道士断了联系,家里那个奴才暂时送到承德那边,照我说的做,绝对别让人咬上你。”

很快到了五月,这会几个哥哥瞧着老八挺直了腰板,风度卓然的公开在皇太子寿宴上和朝臣接触的时候,就连三贝勒这个柠檬精都不敢酸了。

他怕了,这位八弟真不是一般勇士,这简直是撬墙角界的巴图鲁!

胤禛拧着眉毛,老八以为自己坐在末席和钮祜禄氏、佟佳氏的公爵,以及几个宗室国公交头接耳没人看得到?他这是疯了罢!

未封爵的小阿哥们都不敢抬头了,按说皇太子整寿,东宫该是主角。可这回,显然大家都注意到了八贝勒长袖善舞,从容自若的在皇太子寿宴上,像个……礼宾官,总之大家都在看他。

胤禔假借饮酒掩饰笑容,他要撑不住笑了,胤礽的脸色发黑,可是又没法发作。因为一到毓庆宫,八贝勒能屈能伸摆正姿态,先是和太子道恼说整顿内务府,疏于请安,打发凌普实在是没法子,说的太子只能回答不要紧。

后又执壶捧杯、做小伏低的帮太子招待客人,于是就这样了。

“大哥,老八没事儿吧?”富尔祜伦小声道,他的二阿哥出生之后,这小子也开始留胡子,此刻也端着酒杯遮遮掩掩,“他不怕太子生吃了他。”

“太子不敢。”胤禔低声回答,然后举杯道:“来,为皇太子寿,我们兄弟共饮此杯!”

他举杯,将所有人注意力吸引过来,胤礽也不知道胤禔为自己着想,还是为胤禩着想,反正这个窘境算是解脱了。虽然无人敢乱说话,可在场这么多人看到,胤礽觉得自己储君的权威被动摇了。

皇太子会像处置小太监一样去处置胤禩吗?

直郡王觉得不会,那样就是彻底践踏康熙的底线,羞辱自己的兄弟,本质上就是羞辱父亲,除非这个父亲死了。康熙绝不会绝不会容忍这种事,胤礽心知肚明,他不敢踩线。

胤禔编书的差事还没完,他无暇将所有时间放在毓庆宫这边,他还有老婆孩子属下要看顾呢。因此等到入夏康熙再次前往畅春园半个月之后,胤禔居然听到了皇太子鞭打平郡王的消息。

“东宫鞭打讷尔苏!”胤禔乍听之下都愣了,“讷尔苏怎么得罪他了?”

富格痛饮一杯茶水,喘过气才道:“不是得罪了皇太子,也不是没有得罪,说来也是讷尔苏倒霉。他奉旨去查看索额图被囚禁的两个儿子,出来的时候不知怎么,步军统领托合齐的人冲撞了平郡王,也不知道是他还是长史抽了兵卒几鞭子。”

“就为这个?”

富格点头,就为了这个,皇太子把讷尔苏叫到了毓庆宫,抽了他二十鞭子。论起来讷尔苏是皇子们的侄孙,所以家法处置晚辈,加上君臣之别……富格摸摸脖子,反正东宫算是合理合法,就是说这有点不好听。

“倒也不奇怪。”胤禔濡墨写字,分心道:“最近他心里燥的很,又不能找正主出气。讷尔苏这个倒霉孩子,撞在太子气头上成了炮灰。”

胤礽因为胤禩的挑战而非常愤怒,讷尔苏出来打了托合齐的人,托合齐自然没资格向铁帽子王讨个说法,但他可以向太子告状。胤礽可以不管,但如果他不管,且不说底下人心冷,旁人也会觉得东宫软弱无力。

讷尔苏这顿鞭子真的不白挨,太子不能剥夺平郡王的爵位以示惩戒,这是皇帝的权力。除了亲自动手臭揍这混账小子一顿,他别无他法……

哪怕换成胤禔,也就是要么忍、要么狠,谁让他们是皇父的左右手,是二把手呢。

“王爷,您要不要派人给平郡王送个药什么的,当然不可能小恩小惠拉拢铁帽子,但彼此也会有些好感。”富格建议道。

胤禔慢条斯理的笑了:“一会送,等旁人先送。”这么个好机会,胤禩如果会错过,直郡王就把名字倒过来写!

京中宗室、达官显贵可不会管什么太子怄气,讷尔苏炮灰,他们现在的新话题是“皇太子如此暴虐,他登基,咱们还能有安生日子过?”

“不过是抽了个奴才几鞭子,太子居然抽了平郡王!”

“是啊,那是一回事儿吗?难道毓庆宫觉得铁帽子和兵卒一样?哎哟喂,那毓庆宫当年死了那么多太监,也没见着东宫发噩梦!”

“行了!”

简亲王雅尔江阿看着异母弟和几个宗室国公,尤其盯着镇国公普奇,道:“太子许是心情不好,咱们都是同族兄弟,我如今又得汗阿玛青眼暂署宗人府。丑话说在前头,你们没差事的安分些,有差事的绷紧皮,少往毓庆宫跟前凑!”

普奇的后背全是汗水,在他的思维里:讷尔苏去索额图府上探查被紧闭的阿尔吉善与格尔芬,然后和托合齐的人齐了冲突,皇太子为了出气—究竟是给托合齐出气,还是因为平郡王去索府……

索额图可是我一手弄死的,镇国公普奇心里直哆嗦,若是那位殿下性子起来,自己这条命。皇上诶,您要是让太子上位,可就没有我的活路喽!

普奇灰头土脸的打算回府,将要到自家府邸那条胡同的时候,身边的太监忽然叫住轿,低声道:“爷,前头好像是八贝勒的人。”

第192章 :废储:序曲

老八和太子之间的暗潮汹涌, 康熙视若无睹,至少在老八跳出来之后,皇帝再未对内务府和类似话题发表看法。而平郡王讷尔苏被鞭打这件事,康熙表现的好像他老人家在畅春园与世隔绝。

因为此事过于敏感, 纵然宗室许多人有意见, 但没人敢上书给皇帝讨个说法。如今的宗室可不比过去议政大臣会议掌权的时候, 自康熙皇帝亲征之后至今三十余年, 宗室老人凋零, 年轻一辈只有巴结的份儿, 谁还敢跳出来乱说话。

一时之间京中简直是皇太子和八贝勒交相辉映, 什么直郡王、什么三贝勒、四贝勒什么战功、什么编书好文, 什么办差勤谨, 都被抛在一边,无人问津。

胤祉、胤禛是个什么心情,直郡王不晓得, 他自己反正很想放鞭炮!

胤禔在春明园里挥汗如雨,带着孩子们播种施肥浇水, 这已经是他种田试验的第六年,初步的统计数据已经出来了。用肥料一亩地产出多少, 有水利设施大概会有什么影响, 包括用铁器农具和耕牛能够省下多少人力。

诸如此类, 虽然不能保证像试验田那样标准严格,但大致还是可以作为参考。汗不能白流, 劲儿不能白费, 胤禔叫颜冒典和帕勒塔将这几年的资料整理成书, 取名《春明躬耕札记》。

至于只有简略过程和最后结论的资料,整理之后, 胤禔下次汇报修书进度的时候拿给康熙看。

表功这种事是有技巧的,比如现在,直郡王在畅春园禀告修书进度,再有半月就可以交付印刷,康熙一边听他说的点头,一边在园子湖边散步。

“除了修书,儿臣还有件事要像汗阿玛禀告,”胤禔笑着说:“前些年汗阿玛赐下种子,儿子种了几年总算略有心得,还请汗阿玛指点。”

“哦?”康熙意外的看着胤禔:“你种了几年了?”

“已经有六年了。”胤禔有些不好意思:“时间不算长,只是儿臣试过用各种肥料、也仿着各式水渠试试哪种水利更好。还用了耕牛和铁农具,算来产量比寻常农家要强。”

“六年已经不短了。”康熙笑叹,他当初把种子种在畅春园,后来赐给胤禔一些,他都忘记了当年他们父子谈过种田的事情,不成想保清还记得。

“你改日写份札记出来给朕瞧瞧。”康熙笑道,“朕记得你门下有个叫鄂尔泰的?庶吉士散班,他一心想离京做地方官,你知道吗?”

“儿子知道。”胤禔道:“听他念叨过几次,他总觉得咱们旗人里也该有学着从底下做起的,年轻人有冲劲也是好事,儿子也没多问过。”

“你知道为什么朝廷少有让旗人去做知县、知府一级的吗?”

胤禔想了一下,措词很谨慎:“儿臣以为一来旗人入仕多是从军,这些年笔帖式出身,科举出身的文官才多了些。二来,国初也有旗人做临民官,结果……”

“是啊,骄纵、不知所谓,除非那些经过历练的,真正能干的,朕才把他们放出去,结果还是让朕不省心!”康熙说着不知想起了什么,好一会才道:“那个鄂尔泰还年轻,若是真的历练出来,那倒是难得,日后可堪大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