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禔就对胤禛道:“想不到老十三在这上头有才分,没想到。不怪你特意要带着他。”
“不瞒大哥,弟弟也没想到。”胤禛摇头笑道:“只是当年我教过他算学,老十三在他额娘去后,也是愈发勤学上进。”所以触动了胤禛,让他愿意带带这个弟弟。
老四算是个心软的人,只要没往恨里得罪他,他还是愿意施以援手,或是给人留退路的。
他们忙的热火朝天,三贝勒胤祉同简亲王雅尔江阿、额驸班第奉命接待蒙古王公,除了年纪更小的皇子皇孙之外,年长的皇子俱有差事,唯有皇太子闲着。
按理说,储君有维系国本、辅佐天子,也是自身学习朝政的任务,也可以说是义务。但出巡在外,太子又不能像皇帝带着内阁臣子一样带着自己的詹事府,于是只要皇帝不叫他,太子在明面上,等于和朝政隔绝。
胤礽坐在院子里摆弄扇子,周围的太监都小心伺候,而他面前是他的哈哈珠子。
“既然兄弟们都忙着,那孤就歇歇罢,难得有机会。”胤礽慢慢道:“你说膳房里的人也要为孤效力?呵,那就让他们好生效力罢。”
至于他自己,当然是做个好儿子,哪怕是给汗阿玛展示力量,表明自己已然不是稚童了,胤礽却还是希望自己能做个好儿子。
他犹豫过、疑惑过,却从未真的要对父亲做出什么丧心病狂的事。希望皇父能够体察他这番心意罢。
就在大家—除太子之外,各自忙着差事的时候,京中刑部王五案也有了结论:王五、吴谦俱判为死刑,而马世泰等刑部官员如何处置,尚需皇帝定夺。
“太子,你说呢?”
面对皇帝的垂问,胤礽佯做思索,心中却在紧锣密鼓的琢磨该怎么回话。他猜王士祯应该不会被处分太过,胤禔还记挂着耿额,这也算是他毓庆宫的忠臣……还是帮他们开脱一二。
“回汗阿玛,儿臣以为除马世泰之外,刑部诸官略施薄惩即可。”胤礽道:“马世泰明知吴谦杀人有疑点,却无视人命关天的案件而收受贿络,如此决不能轻易放过。”
“你是说,刑部其他官员,只要没有明确劣迹的,可以稍稍轻放?”
胤礽毫不犹豫的点头。
若是康熙自己下旨,以他“宽仁治国”的宗旨下,他大概也会如此决定。这个说法本身并无问题,但谁让说这话的是胤礽,而康熙此刻又带着有色眼镜看儿子呢。
皇帝没有明确表态,放下此事转而和太子说起了皇孙们的学业。胤礽看皇父如此,心中笃定,大约皇上还是会从宽处置。
谁知道过了几天,廷寄邸报出来,太子这才知道,除了王五、吴谦死刑不变,马世泰跟着吃挂落之外,刑部尚书王士祯,他居然也被康熙严惩,以“瞻循”为名,将他革职,勒令其还乡!
“瞻循?”
避暑山庄侍卫处里,胤祥听说之后惊讶道:“说王士祯顾念人情?这个罪名不至于革职啊。”
“十三弟!”胤禛喝道,“汗阿玛圣断,岂是你我所能置喙的。”
胤禔没说话,老十三所言不错,前些年王士祯回乡料理丧事,康熙还说“这等人品忠厚,才学出众的人,不必出缺丁忧。”干脆给他假期回乡料理丧事,刑部尚书的职务就这么等着王士祯回京。
这位圣眷不衰,被康熙格外看重的文坛领袖,的确不应该因为这种小事而罢官。这官,怕是罢给太子看的……
第183章 :承德惊变(山雨将至)
蒙古王公来承德的时节, 一直是这个地方最热闹的时候,他们带着牛羊奴隶觐见康熙。内地的药材商和皮货商人在此处,朝廷从草原带回马匹也在这个时候。
一时之间,承德街头人潮涌动, 摩肩接踵。山庄中的康熙也开始了密集的外交应酬, 而今年负责招待蒙古人的是胤祉, 这倒没什么, 但照例蒙古藩王要朝见皇太子, 这是多年来康熙定的规矩。
十数年来这已经是成了定例。但今年康熙却说, 太子最近身体不适, 正在静养, 就不必朝见了。
蒙古诸汗王倒还好, 最难的却是胤禔兄弟几个和如雅尔江阿这样的宗室亲王,如简王雅尔江阿此刻恨不能仰天长啸:我太难了。
汗阿玛到底想要怎么样啊,要说给太子脸色看, 可行动又把得寿、弘晰哥俩带在身边。前几天达尔罕王在场的时候,皇上还夸他们兄弟, 说“我这两个孙子很有他们阿玛当年的样子,读书好, 行动也有体统, 有孙如此朕甚得意。”
这话说到底还是在夸太子……老爷子的心思愈发难猜了, 雅尔江阿觉得自己头发都要多掉几根。原以为自己袭爵之后,好日子就来了, 不成想家里安生了, 朝廷不安生了!
还有太子, 不知怎么回事,还说要请兄弟们吃饭……谁知道是不是鸿门宴, 谁敢去啊!
“哟,简王心情不好?”胤禔结束了今日的宿卫检查,正打算回院子里和儿子吃饭,就看见雅尔江阿定定的瞧着假山,一动不动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雅尔江阿一回头,看见胤禔就苦笑道:“大哥戏弄我……”
“不管什么事儿,只管听汗阿玛的。”胤禔一看就知道他为了什么,因为胤祉说头疼、胤禛说牙疼,连胤祥都打着“和十四他们一道练火铳”的旗号跑的没影。
倒也不为别的,他们也是为了太子请客的事儿,都打算避开。不过让胤禔说,恐怕是避不开,就像刚才,是得寿拉着弘晗过来,说请伯父赴宴……
就算避太子如蛇蝎,也不是现在啊。就比如王士祯被罢官,纵然有人猜到因为太子的缘故,谁又敢乱说。
难道和储君正常交流是什么不被允许的事情?
这话就连康熙也不敢直言,甚至,哪怕在小范围他都不会明确的表露这种情绪。皇帝和储君的关系是如此的微妙,又在艰难的保持平衡。
就算胤禔确定康熙已经有了观察太子,甚至有了废储的苗头,他也不想做出头鸟。越到这个时候,皇帝越希望儿子们安分纯孝。他得继续做一个友善宽容的好哥哥,去赴宴。
有时候胤禔觉得,胤礽也是苦闷,虽然也会想起他任性跋扈疑神疑鬼不饶人,但位置所迫,谁能说自己从小坐在那么一个位置上,就会比胤礽更好……
环境对人的影响,胤禔太清楚了。他上辈子活到了二十来岁,这辈子却做了个封建贵族三十年。当年他最多攀岩作个死,现在他却能轻描淡写的夺走别人的性命。
胤礽与诸兄弟把盏,胤禔笑看胤祉表情发窘的被太子抓住灌酒,旁边的老四在劝他,满嘴“三哥有些醉了”云云。
宴会上气氛倒还好,胤禔来了,而其他几个年长的弟弟包括简王在内,最后都没能扛过太子的“攻势”,老老实实来赴宴。
太子连灌胤祉几盅酒之后,老三满脸通红,这才被太子给放过了。他似笑非笑的走过来,对胤禔道:“大哥来一起喝两杯?”
“客随主便,自然是听太子的。”胤禔自斟三杯,一杯杯的和胤礽碰过,两个人都一饮而尽。
乍看之下,宴会倒也热闹。但身在局中才知道,各个都是心不在焉,屁股底下好像有刺。胤礽举着酒杯道:“孤为储君已近三十年,多年来蒙汗阿玛训教,也算略有建树,日后还要诸兄弟辅助。”
“来,与孤满饮此杯!”
这场看上去宾主尽欢的宴会结束了,阿哥们都松了口气,可算把这一遭给熬过去喽。
“都说咱们龙子凤孙,谁知道咱们也有咱们的难处呢。”出了太子的地方,胤祉低声感慨道。
胤禛叹口气:“三哥你就别说了。”这个理,站在这的几个人谁不知道啊!
“唉,我还有差事,就先走了。”雅尔江阿不欲再说,与几个皇子抱拳告别之后,匆匆走了。
“小简王……我瞧着汗阿玛有意让他掌宗人府事,好差事啊。”这是老三又酸了。要让胤禔说,好家伙,这简直是个柠檬精。
胤禔懒得搭理这个柠檬,转身刚想走,却看见马国贤、洪若翰、白晋、徐日升等几个传教士走了过来,后头又是一帮子太监搬着东西。
两拨人撞见,也都不陌生。别说胤禔,就是胤祉也是对西学颇有见地,尤其是算学。见面打招呼,不等皇子们问,白晋就主动说道,这是皇上明天要让蒙古藩王们听听西洋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