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旗人王公大臣的心情更复杂一点,以康熙的偏心程度,太子结婚,将来生个儿子,这储位就稳如泰山不可动了。唉,如今说什么都晚了,晚喽!
在这场极尽奢华、礼仪完备,闪瞎狗眼的婚礼上,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皇太子的婚礼不是婚礼,而是一种宣告:太子有老婆、有儿子,他是个真正的男人了。
再也没有任何东西挡在他和权力之间……除了他老子。
直郡王夫妇中,第一个正式和胤礽嫡福晋打照面的不是道琴,而是胤禔本人。因为他们已经开府了,除非道琴入宫问安能够遇上,否则就得在康熙正式册封太子妃之后,她才需要随宗室女眷一起去毓庆宫拜见太子妃。
康熙一晚上没睡好,不知道他宝贝儿子的新婚怎么样,小夫妻相处的好不好?康熙觉着胤礽都这个年纪了,也做了阿玛,成熟了许多。至少不会和福晋处的太糟罢……石家的姑娘也是个好孩子。
如他所料,那对小夫妻相处的倒还真不错,俩人脾气都不坏。胤礽的坏脾气更多的是针对下人,或者心情不好发泄的,对福晋他不这样。
而瓜尔佳氏出嫁前更是得了家中的告诫:那是皇太子,皇上将他当成掌上明珠,一定要认真侍奉,小心对待。
加上阿玛石文炳病逝,祖父华善身体也不好,哥哥们还得守孝,瓜尔佳氏这段日子不说心力交瘁也差不多了,她也没什么心劲儿发什么脾气。
胤禔就在胤礽新婚第二天,和弟弟们在康熙跟前见到了太子夫妇,他和道琴的看法一致:果然是母仪天下范儿。
很端庄,虽然没有大幅度的笑容,但整个人透着温和可亲,并不是那种不苟言笑,让人一见觉得“此人不好相处”的类型。
“大哥。”胤礽给她介绍,瓜尔佳氏一福,胤禔受礼,回礼道:“弟妹。”
从胤禔到胤祯,十几号皇子都见到了他们家新进入的重要成员,太子福晋。并且在康熙眼前顺利的进行了一场“兄友弟恭”的见面会,每个人都按部就班的展现了自己的角色。
康熙坐在上首很满意,看看他的儿子们,都是举止有礼的好孩子啊!
太子福晋在未来的几个月之内成为了京中的热门话题,每个人都在讨论她的出身、她的家庭,她和太子的关系,以及她的肚子……
道琴在三场不同的女眷宴会上,听到了三波人用不同的口气讨论起了这件事:和惠卿、耿氏表嫂,还有小纯王福晋的宴会上,大家知道略说了两句,然后就聊起了别的事情。
在纯王老福晋过寿的时候,宗室女眷的关注点在于“太子福晋什么时候能有好消息,皇上、太后得多高兴啊。大福晋说呢?”
等到明珠舅舅过寿的时候,在场的明党女眷们,口气就变成了“太子妃没什么好说的。要说还是大福晋有福气,如今膝下儿女双全,难得哟。”
大福晋决定闭门谢客了,谢天谢地这个时候季兰又一次怀孕了,似乎怀相不太好。道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理由,躲开了一切不想参加宴会:探望大公主,为她烧香祈福。
胤禔非常赞同她的做法,他们夫妇不需要关注,不需要大家不停的在讨论太子夫妇的时候,总惦记着把他们俩给拖出来。
所以直郡王也跟着躲了,今年直王府一家子早早的跑到了园子里。一来方便照看同在园子避暑的季兰,二来躲开京中喧闹的氛围。
其实季兰的身体还行,就是班第这个人神经兮兮的,认为怀孕的老婆不适合劳累。甚至从太医那边拿来了医案,从康熙那里得到了豁免。康熙正式册封太子妃之后的见礼,季兰都没有出席。
而直郡王福晋低调做人,混在女眷堆里非常不显眼的出入,让太子妃想找嫂子、弟妹说话都没能抓到人。
“和额娘进宫,见到太子妃了?”胤禔拉着女儿在春明园散步,“苏日格怎么看呢?那位婶婶和三婶、四婶一样吗?”
苏日格虚齿五岁,除了听父亲给她讲故事,母亲教她数数、画画之外,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独自一个人。没办法,她弟弟还太小,而且前两年胤禔总觉得孩子太小难养活,也不许她见外人。
除了入宫能见到延禧宫的玛嬷、宁寿宫的太后,还有姑姑、姑父之外,最多偶尔能见到表大爷家的哥哥富森。
总之见到的人不算很多,但小姑娘想法很多,胤禔也明白小孩子往往脑洞奇大,所以在她说话很顺溜之后,胤禔就告诉她,如果觉得有些话不应该说,那就回家说给阿玛、额娘听。
比如,如果见到一个新人,小孩子也会拿这个人和其他同类型的人作比较,这是大脑发育和思维的必经之路。而胤禔有意识的让她从小学会思考,而不是听旁人说,或者什么都不去想。
“还是不一样的。”苏日格皱着小眉毛,掰着手指给阿玛说:“比如过去在宁寿宫,如果碰上三婶、四婶,和五姑姑,额娘过去的时候,她们都会起身。可是太子妃过去的时候,额娘也要起身……阿玛,太子妃为什么让我叫她二婶啊?”
“因为太子是阿玛的弟弟,排行第二。”胤禔笑着给她解释:“而太子妃是太子的妻子,不过苏日格你叫二婶了吗?”
“没有,额娘说不能没有规矩,要称呼太子妃。”苏日格想不明白:“那为什么对太子、太子妃不能像对三叔、四叔、五叔,还有纯王叔那样?”
这就复杂,其中包括了政治传统,组织方法,涉及了太多东西。这个时候胤禔才发现,传统上“你长大就明白了”也是很有用的。
五岁小朋友,这个年纪只需要明白“这件事,按照你额娘说的做就对了,要有礼貌。”
然后在见到女儿亮晶晶的眼神之后,胤禔后悔了,他的苏日格不负众望的问道:“阿玛,礼貌为什么很重要?”
看来明年这位小朋友就有必要正式读书了,胤禔如此想到,不得不再次绞尽脑汁回答:“因为这样苏日格就是个好孩子啊。不过讲礼貌是对的,但如果有人吓唬你,要打你,该还手也要还手。”
多嘴的直郡王为自己的多嘴付出了代价,他不得不举了一系列例子给女儿证明“什么叫做正当防卫。”并且在不久之后,他的长女很厉害的“知行合一”了。
这年春节很热闹,为了配合即将到来的出兵策略,康熙下诏让端敏公主回京,并且厚赏了荣宪公主与额驸乌尔衮。
从胤禔往下,成婚的皇子都带着福晋来宁寿宫报道,胤礽虽然还在康熙跟前,但太子妃和毓庆宫阿哥被送来了,目前正和苏日格在太后跟前作反。
返京的端敏公主也带着儿子跑到养母跟前刷眼熟,因为年纪相仿,太后很慈爱的指着苏日格和毓庆宫阿哥对端敏公主的儿子说道“你是他们的表叔呢!”然后让仨孩子玩去了。
道琴和妯娌们在太后跟前陪聊,胤禔和弟弟们在宁寿宫外厅说话,等着康熙和太子的到来。
可他们还没说到一刻钟呢,外头小太监踩着风火轮一样跑进来“直郡王,罗布藏衮布世子被您家大格格给打了!”
胤禔当时一愣,罗布藏衮布这个名字好耳熟啊,谁呀这是?
旁边的胤祺一跃而起:“大侄女把端敏姑姑的儿子给打了!”他这一嗓子喊完,胤禔心里就剩俩字“卧槽”,拔腿就朝着小孩子玩闹的地方跑过去了。
而先到一步的大福晋已经严厉呵斥道:“苏日格,你怎么能打你表叔呢!”
后面赶过来已经想张嘴的端敏公主又把嘴闭上了,太丢人,不想说话。
第112章 :野心
仨孩子中, 有一个正在哇哇大哭,不是挨打的罗布藏衮布,也不是打人的苏日格,而是胤礽家的大阿哥。
这孩子身体不好, 但他是皇帝的头一个孙子, 是太子的长子, 宫中上下对待他都非常小心。这样的环境, 小心翼翼的抚养, 导致这孩子性子没有很娇纵, 却有些胆小。
苏日格和他也不是头回见面, 有时候她跟着额娘入宫问安, 在宁寿宫就能撞见这个弟弟。一个白白净净、脾气挺好, 年纪差不多的小兄弟,这是苏日格小朋友盼望已久的。
考虑到她家亲弟弟还不会说话,大概她对这个孩子有那么点移情作用, 俩人蛮合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