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清穿之皇长子(129)

作者:因果定律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胤禔听着秦吉了的转述,结果越听越郁闷,他可爱的小女儿,真是不愿意错漏一点她的成长过程。他起身进入病房看着车凌:你小子可得好好活着,我可是“抛弃妻女”过来看顾你的。

车凌觉得自己要死了,阿布、额吉,哥哥,姐姐,你们见不到我了。车凌闭着眼睛一抽……咦!虽然身体有些沉重但明显感觉到痛感,他哼哼唧唧的醒过来,就看见一脸郁卒、仿佛被草原上大风摧残的野马一样的直郡王。

胤禔松了口气:“太医瞧瞧,他醒过来了!”

车凌小台吉脸上留了些疤痕,不是很严重,几个零落的痘痕在额头侧面。反正他长相只是一般,倒也不是很紧要,正月十五宫中大宴,车凌就跟着直郡王入宫,在众目睽睽之下向康熙称臣。

“我也不蒙你。”胤禔告诉他:“皇上的原话就是,他愿意留下噶尔丹的血脉,无意做的那么绝,非得斩草除根。你也清楚,准噶尔那边还有个策妄,我们还得防着他。”

这是车凌病愈之后,他们第二次谈话的时候,胤禔所说的。

车凌想了很多,他觉得长生天让他从死亡边缘回来,肯定不是让他作死来的。如果康熙皇帝愿意放过他,将来也愿意放过他兄姐,那么哪怕父汗输了,家中总还有他们。

而如果父汗赢了,就算康熙皇帝要找人泄愤,也只死自己一个就够了……车凌抱着这种悲壮的心情站在了大殿中央。

皇帝满意的看着胤禔,还是儿子得用好哇,儿子给力老子省心。胤禔这一次给他省下多少工夫,体体面面的将事情给办成了。康熙心道,保清这孩子,运气胆识也是一样不缺,难得啊。

“车凌三鲁普,既以归于我朝,朕赐他一等台吉同蒙古诸王公。”康熙像对待蒙古王公一样的态度道:“车凌,你尚年幼,今年厄鲁特、卫拉特及喀尔喀诸部皆有王公子弟到京,尔同他们一样,入内廷学习。”

“多谢博格达汗,臣下感念您的恩德。”

至于胤禔,康熙没有特别赏赐或者嘉奖他,而是借着太后的手,又赏赐了福晋和小格格。而正月十五之后,胤禔和道琴带着女儿给太后问安,康熙也在场。

皇帝似乎对小孙女热情很高,很赏光的抱着孙女笑,又叫胤禔别忘了毓庆宫他侄儿的满月。最后皇帝看着抱曾孙女不撒手的太后道:“母后,这孩子是您曾孙辈里的头一个,又是格格,您给孩子取个名字罢。”

“我来取吗?”仁宪太后非常惊讶,她的水平大家都知道,取名字这种事儿通常不劳太后费心。可这一次康熙似乎铁了心想让太后给小孙女起名字,他重重地点头,请太后给琢磨一个。

皇太后抱着孩子,看着孩子父母喜气洋洋、期待的眼神—其实是小夫妻担心的眼神,皇太后看着粉嫩可爱的婴儿,绞尽脑汁最后说道:“要不然,就叫苏日格?”

苏日格,形容家中富饶,子孙牛马成群,祝福孩子以后什么都不会缺少。这倒是个好名字,胤禔和道琴同时松了一口气,谢过太后给孩子赐名。

康熙也笑道:“苏日格可是个好名字,这孩子是孙辈里的头一个,她平安顺遂也能给后头的弟妹带个好头。”

在康熙看来,说不定就是先开花后结果,苏日格出生,带着太子那边也生了个儿子。马上要到不惑之年的康熙觉得,说不定同住紫禁城,这种好兆头会有所影响。

当年不也是保清立住之后,保成、海善、保泰他们才陆续立住,皇帝如此想到。

等正月末尾,毓庆宫大阿哥满月的时候,皇子们再次齐聚一堂。这回就是恭喜皇太子,大家心照不宣,有孩子出生至少证明太子生育能力正常。而且是个儿子,这就非常完美了。

毓庆宫里有七个皇子,除了皇太子、直郡王,从老三到老八都在场,至于老九之后的阿哥,因为年纪太小,还不会跑来参与这种活动。

“大阿哥长得好,看着是个机灵孩子。”胤禔打量着这孩子,却听胤礽叹了口气,轻声告诉他,太医说大阿哥身子骨有些弱,而且这几天这孩子就有些气虚似的。

怪道康熙连个乳名都不肯给孙子取,而且满月和苏日格那会一样,厚赐却没让人抱来给他看。胤禔明白了,他对太子道:“都说男孩小时候难养活,只要现在好生养着,慢慢长大就好了。”

太子看着哭声并不很响亮的儿子,微微叹道:“但愿罢。”

要说养儿方知父母恩,胤禔自打做了父亲,对小孩子的爱惜与日俱增。

他看胤礽没睡好一般的脸色,就道:“要不然去寻太医院里专精小儿科的来瞧瞧?虽然孩子还小,可是保暖啊,吃食啊,或者别的地方,总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就像我家苏日格,前段时间一到该喂奶的时候就哭,不肯吃。那通闹腾我在书房都能听见。她的奶娘,甚至我的嬷嬷奶娘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和她额娘都急坏了。”

胤禔说这些,胤礽非常认真的听着,“后来才知道,有个奶娘的饮食和她的身体不合,喝那个奶娘的奶让孩子觉得不舒服。”

这是太医说的,胤禔也只是明白个大概,他就道:“后来打发了那个奶娘,不喝她的奶,孩子就好多了。养孩子不容易,这么细微的地方,若不是太医,光靠着嬷嬷也不成。我家那个这样,何况侄儿身子骨弱,更该注意些。”

“多谢大哥!”胤礽道:“我这就叫太医过来瞧瞧。”果然需要经验,光说孩子体弱,可总得想点法子,不能就这么看着罢。

酒宴散了,阿哥们陆续回阿哥所,几个阿哥都是同路。六个皇子嘻嘻哈哈一起走,自从读书之后连七阿哥胤祐也开朗不少,他们凑一起说话,太监们跟在后头。

“大哥,我记得是不是开春,大哥就要开府了?”四阿哥胤禛道:“都预备好了么,开府是不是自己做主,都要操心啊。”

难得,胤禔看几个弟弟,通常他们都关注“当家做主的感觉多么美好”,而不是操心。果然是个爱操心的人啊,胤禔和胤禛聊了起来。

他这才发现,胤禛其实很有兄长意识,而这个是其他几个阿哥欠缺的。

第95章 :新生活、新挑战

三阿哥被荣妃捧着, 三格格照顾他;胤祺更不必说,宁寿宫小霸王一个,为人很好,但对胤禟……他不和胤禟一起恶作剧就是长进了。而胤祐、胤禩说是哥哥, 但让他们对上底下的弟弟, 有些底气不足。

唯有胤禛底下有胞妹五格格, 还有胞弟十四阿哥, 在永和宫的地界里, 胤禛是很有兄长的意识和概念的。所以如果说这几个人中哪个靠谱, 还真是胤禛靠谱, 就是这孩子有点记性太好。

比如现在, 连小时候兄弟们互相扒裤子和当初小六活着那会的事情, 还有最近已经正式上学的十三阿哥胤祥同他的胞弟十四阿哥胤祯一起不好好听课,都被胤禛抖落出来。

不去搞特殊工作你真是可惜了,胤禔佩服他四弟这个细心劲儿, 但也怕他一会翻旧账翻到自己头上。胤禔做侧耳倾听状“我好像听见苏日格在哭,先走一步了四弟!”

“哈?”胤禛惊讶:“这也能听到吗?”

胤禔一脸正经:“当然了, 父女连心,等你有了孩子就知道了。哎哟, 她一哭给我担心的, 先走了啊!”

胤禛认真的想了一下, 从已经做了父亲的大哥嘴里说出的孩子经,应该蛮靠谱的。而在胤禛的第一个孩子出世之后, 他站在阿哥所外面怎么也感应不到孩子的哭声, 这就是后话了。

头所里已经陆续将东西送往宫外的直郡王府, 首先送的是不常用的大件笨重家具,然后是如已经换下的皮袍冬衣等物品, 然后就是康熙、太后,孝昭皇后等赐下的诸多物件。

其中最紧要的莫过于康熙赐给胤禔那把腰刀,被胤禔派全都过去负责看守,一定要准确登记造册。而内务府那边,苏鲁跟噶禄派来的内务府郎中最后检查郡王府,然后上报给皇帝。

康熙还批准直郡王府可以继续支取官物,内务府要继续给直郡王一家送东西,直到康熙下令不需要为止。

三月末四月初,该送的都送了,该准备的也都准备好了,胤禔带着福晋、小女儿拜别宁寿宫太后和延禧宫惠妃,然后胤禔就按照定下的时间,带着妻女正式离宫开府。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