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衫薄【CP完结】(42)

作者:朕心甚累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李濂对他这个答案还算满意,便也没再多说什么,就让虞文华退下了。

“陛下容禀,”虞文华又拱手说道,“臣昨日收到了虞校尉的来信,虞校尉说自己已离开太原,不日抵京。他还说有重要的东西要亲自呈给陛下。”

“他还知道回来?”李濂没好气地说了一句。他让原频去查太原王氏,可谁想原频在京中探查还不算,还一言不发地动身去了太原,也不知道都探到了什么。“朕知道了,让他回京之后就立刻来见朕。”

虞文华退下后,李濂便兴致勃勃的翻阅起了在津津有味地读着年代久远、纸页已经有些泛黄的两册旧稿。

其中一本是他几年前随陈昭一同游历时写的诗文,间或夹杂着陈昭的批注。那时他虽在外,却不敢荒废文学,时不时还调出一些得意词句寄给兄长。今日再读,只觉大多都显稚嫩,却也是别有滋味。

另一册算是杂记,一路上所行所见,无论是地理水文,还是鸟兽草木,都记上几笔,再配张简图。只是这些多是散稿,再加上时日已久难以收集。后半本还是陈昭仿着他的行文又补了一些,再装订的。

陈昭从汤池出来时,半卧在榻上的李濂还在津津有味地看着自己的旧稿。

听到脚步声,便扬了扬手中的书册,抬头冲他笑道:“我好开心。”

陈昭也笑着走到他面前,伸出一只手给他。

李濂将手搭上去,却没顺势起身,反而发力将人拉到了榻上。

“呀,”陈昭轻呼一声。他没稳住身子,直接倒在了李濂怀里,笑骂道,“成日里跟个小孩子似的,二十多岁了也不见稳重。”

说罢,他推了李濂肩膀一下,示意他将自己放开。李濂却只当不知,紧握着他的手在他耳边说:“我是真的高兴,你用了这么多心思。”

陈昭却说:“原本该送些稍贵重的东西做贺礼,只是我族大家贫,实在没有多余的钱资了,只好聊表心意。”

他又捏了李濂手掌一下,说,“松手吧,我这个姿势待着太累了。”

李濂只好讪讪地松开手,陈昭慢悠悠地坐好之后又说:“你生辰那日我都没见着你。”

“抱歉,”李濂连忙说道。

陈昭看了他一眼,说:“你又道什么歉?是我自己不想去,与你有什么关系。”

“我只是,”李濂本想说,陈昭不愿见他的源头还是在自己身上,可是对着陈昭,这话在嘴边打了一个转,又说不出口了。

陈昭轻哼一声,说他:“什么事都往自己身上揽,是不是自己的错都先把道歉的话说出来,你当我是什么人了?再这样,我便当你在敷衍我了。”

第55章

“没有想敷衍你的意思,”李濂连忙握身侧之人的手掌,对他说,“只是想着你今日心情不佳,怕再提起让你不高兴的事。”

陈昭便答:“这与你没什么关系,我现在挺开心的。”

见李濂皱着眉头凝神看他,一幅明显不相信的样子,又补了一句说:“真的。见到你就高兴多了。”

这话说完,李濂表情还是没怎么变,他索性拉起李濂的右手往自己心口放,引着李濂感受自己的心跳,对他说:“我心是肉长的,又不是瓷做的,没那么容易碎。你真没必要这样小心。”

李濂点头说道:“我明白了。”

“你见我见得也算勤了,怎么就看不出来——”陈昭故意停顿了一下,然后笑道,“我是很喜欢与你相处的。”

“我也喜欢的,”李濂也回应他。

他还想说些什么,远处突然有鼓声传来。

“是登闻鼓。”李濂心头一惊。这种时候,只有紧急军情才能不顾宵禁宫禁,任鼓声大晚上的响彻宫闱。

他连忙起身,听见内侍站在窗下大声禀报道:“陛下,有南边的军报。”

“我出去看看,”李濂一边披上外袍一边对陈昭说,“要是太晚了还没回来你就先睡,不用等我。”

陈昭走到他身前,弯下腰帮着他将衣带系好,说:“知道了,你去吧。”

军报不长,只写了张显质已破临化城,将一干逆贼俘获,并缴获金银钱帛无数。李濂看过一遍后,心跳得愈发厉害了,却用尚自平静地语调对外吩咐:“去请今日当值的宰相来。”

在政事堂内的林子清也自然也听到了登闻鼓声,知道事干重大,因此比平日传召来得还要快。

“先生,”李濂见到是林子清之后,便不再压抑自己内心的喜悦,激动地握住林子清的双手,对他说,“先生,临化城……”

驿卒已经被安排下去领赏,内侍知道皇帝与宰相要谈机密要事,不敢停留。此刻殿内便只有他们两人在。

林子清见他神色便能明白,读过军报后又郑重其事地对他行了一个大礼:“臣贺陛下大捷。”

李濂哪里敢受他的礼,连忙把人扶了起来,说:“原本是可以等到明日再说的,但我忍不住想要告诉先生。还麻烦先生跑了一趟。”

“陛下早些告诉臣,臣心里也好有个底。”林子清笑道,“不然听见了登闻鼓却又不知道是什么事,心里一直不安生。”

大军还要继续南下收尾,张显质也只先将俘虏金玉等装车,派人押解回京,离真正的收复四境、大军凯旋不知道还要多久。不过林子清见李濂高兴,也跟着高兴,就说:“陛下功业将成,臣也能安心离去了。”

李濂早知他去意已决,却还是不死心地小声问了一句:“先生真不再多留留,等大军回来、或是献俘之后再走?”

“先前陛下分明都应了,等到春闱结束就让臣离京。”林子清对他说,“您要创千秋伟业,功绩势必是一件接着一件的,若是每次都要留臣,那臣怕是永远也走不了了。”

“献俘当在太庙,”李濂仿佛抓住了什么,又说,“也可以让兄长看一看,我们如今做成了这些事。”

林子清无言长揖。

李濂这才明白,哪怕自己这次搬出了兄长的名头,也改变不了林子清的心意了。他只能说:“先生既然去意已决,那这次的相干事宜我也不好劳烦您了——只是先生要离京的时候千万别忘了与我说一声,我好送送您。”

林子清自然应下,斟酌片刻又开口道:“臣听闻,秦公……”

他这两个字一出,李濂立刻绷紧了脑中的弦,听他继续说:“秦公近日数次受召入宫。”

“是有几次,”李濂不敢否认,答道“没想到竟都传到先生耳中了。”

林子清抬头看他一眼,说:“这等事历来就没有瞒得住的。道理陛下都懂,臣便只提醒一句,秦公身份特别,不同于一般囚俘,又于先国公有恩,无论陛下想不想留他性命,都别折辱太过。”

李濂乖巧地应了一声,心说我对他何曾有过折辱之事?但一想到自己与陈昭总同居一室,传到别人口中,他们有这种想法也不算稀奇,便对林子清说道:“我还当先生要劝我早日除去陈昭呢。”

林子清面带微笑,双眼盯着他,直看到李濂心里发毛,才说:“陛下既然心里清楚,那就更不用臣来多嘴了。”

他见李濂低着头不肯出声,就说:“陛下想留秦公一命,就不该与之交游过甚。”

“我知道的,”李濂回道。他自己当然清楚,如果只是一个被囚禁的前朝废帝,朝臣虽有劝谏,却大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满朝文武绝不会坐视一个与自己交游过密、甚至同寝同食的旧朝君主。

他本想说等过些时候,就会下令除陈昭性命,但话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口了。

林子清见他这模样,知道他是心软不忍下手了,于是说道:“臣也只说一遍,陛下愿不愿听臣都不再说第二遍。”

“谢先生体谅。”李濂对他又行一礼。

第56章

再回屋时,更漏已走了三刻。

刚一进门,李濂就看见坐在床内侧的陈昭,问他:“你还没睡啊?”

“刚刚正殿内声音有些,我就听见了几句。”陈昭放下手中的书,扯着嘴角挤出一个笑容来,“恭喜。”

他觉得自己着实可笑,刚听见登闻鼓响、以为李濂的大军前线失利时还真情实意地为李濂担忧,一旦得知大捷后,却只剩下了烦躁不快。

李濂猜他没听见后来自己与林子清的对话,松了一口气,只道了一声“多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