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寂+番外(46)

作者:董三生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这样很好。

我又说:“昨晚我梦见阿爹,他说想见见我的女儿,还说要蔻儿下去陪他……”话都没说完,公孙临脸色就变得一阵惨白。

他深呼吸,反来安慰我:“无事。你不要想太多,鬼神之事,不可尽信!”

我没有信,信的人是他自己。

一整晚,他都将手轻搭我肚子上,唯恐她的宝贝女儿真给我阿爹夺了去。即便在梦中,他也紧紧拧着眉。

我对他冷冷一笑。

看吧,不是你才会骗人,我也会。

第 54 章

不足半月,便是我临盆之期,算来,我和锦儿剩下的时间已然不多了。

下台阶的时候,我故意崴了一下,小摔了一跤,还当着公孙临的面。

他吓得渗出冷汗,眼里顿时充满杀气,然他怪不了旁人,这一切都在他眼前发生,是他自己没能抓紧我的手。

太医诊过脉,对他说道:“娘娘动了胎气,须得卧床静养,再不可有任何差池了!”意思是,如若再出意外,他的蔻儿,定是保不住了。

公孙临因此推去了所有政务,一日十二个时辰寸步不离守着我。

我时而有一种幻觉,我和公孙临之间所发生的一切,都只是梦一场。待梦醒来,他还是我最亲最爱的二叔,我也还是那个不谙世事的兰豆豆,待梦醒来,还是七年前的某一个夜晚。我粘着他,他守着我。

但是回不去了。

阿爹死了,秦风叔叔死了,陈齐死了,整个江湖都没了。我再也没有家了。

兰豆豆再也没有二叔了。

或许,公孙临会是一个很好的父亲,或许,他的蔻儿也会将他视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或许,他们父慈女孝,终会过上我和阿爹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只是这世上没有如果。

我看到公孙临那一脸倦容,居然心中隐隐作痛。这是我曾经最爱的人啊!我曾翘首以盼,望着能在漫漫余生里与他相依为命。我每天夜里,都枕着憧憬入睡,想象到的全是那些温暖动人的画面。譬如我为他解下风衣,譬如他兴致勃勃给我讲起朝堂上发生的事,就算再听不懂,我也会认认真真听他说完。然后我要告诉他,他的孩子今天很乖,吃了两碗饭……

想着想着,眼底便湿透了。

他轻声问:“怎么了”然后就伸出指尖,揩拭去我的眼泪。

我鼻子酸酸的,只说:“我每天都梦见阿爹,他还是不肯放下过去的事。他想要带走我们的蔻儿。”

听到“我们的蔻儿”,公孙临的眼眸中既是狂喜,又是深切的担忧。他从前不信鬼神,现在知道阿爹时常托梦给我,又出了那样的意外,多多少少有些将信将疑。

次日,我又设计引诱玉姑在他面前提起了神寺一事,公孙临安安静静听完,颇感兴趣,追问道:“那神寺,当真如此神奇”

玉姑说:“婢子也只是听说。没人知道那神寺长什么模样,至于传说中仙人画的符咒,婢子更没有见过。”

公孙临转过头看了我一眼。

果真如我所想,从很早开始,他就已经在暗中监视我与陈齐的一举一动了。世人皆以为没有人去过那神寺,可是刚刚他意味深长看我那一眼,已然说明了一切。我和陈齐爬上神寺那事,他一早就知晓。

我俩心照不宣,却都没有再提及过往。

公孙临到底还是信了。

他褪去锦绣华服,换上一身粗布素衣,要三步一跪九步一叩,上神寺去为他盼了两百多个日夜的蔻儿祈福。

我忍不住发笑。

我记忆中那个公孙临,素来对求佛拜神之事嗤之以鼻。

他单膝跪立在我床榻边上,俯身轻吻我的额头。

他说:“你在家里要乖乖的,好好照顾自己,我明天一早就回来。”又捧着我的肚子,恋恋不舍道:“蔻儿要听话,别惹你娘生气,阿爹回来的时候给你带小糖人儿!”

他卑微若此,让人哭笑不得。

我说:“你不在身旁,我心里害怕。让锦儿和阿南进宫陪我一晚吧?看见他们,我心里总要安稳些。”

我破天荒往他怀中靠去,还拿脸蛋蹭了蹭他的胸膛,算是示好。

公孙临惊喜交加,悦然相应。

“好。”

那一刹我脑子里一片空白,那一刹我再也不愿回想起种种不堪回首的过往,那一刹我只想就这样倚在他温暖的怀抱里,那一刹,恍如回去了故事最初那一刻。

他受宠若惊,低语道:“豆豆,我要走了。这样明早你一睁开眼,第一个看到的人就是我。”

我点点头,推开了他。

眼看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我心中万分伤感。曾几何时,我们明明那么相爱。

“二叔。”

他驻足,回头看我。

“怎么了”

我不知要同他说些什么,默了很久,却只能告诉他:“山上风大,路也不好走,你当心着些。”

他如沐天恩,点了点头,道:“等我回来。”

再后来,他就慢慢从我的视线中消失掉了,我再也看不见他了。

公孙临又岂会知晓,在他身后一直目送他离开的我,早已是泪流满面。

这一走,就真是永别了。

第 55 章

季洛离京,公孙临出宫,偌大的皇城,只余我一人说了算。

我只是稍稍使了些手段,就成功将锦儿和阿南放置进了夜半时要运出京郊的粪桶里。

我心中有愧,道:“委屈你们了。”

锦儿怀抱着阿南,一直在抹眼泪。

我将一个包袱递给她:“这里头,有三百万两银票,还有这些地契、田产,这里是粮油的营生,足够你们一生所需。”

锦儿惊惶地看向我。

我笑笑:“我可没这么多钱。这些都是当初离京之时,陈齐给我的。他让我拿着这些钱,每逢饥馑之年,给受灾的百姓一口饭吃。”我又摸摸阿南软软的小脸蛋,“阿南,这些事,以后你帮姑姑去做,好不好?”

“怎么不是说好了,一年之后就来找我们吗?”她终于不再伪装作懂事的模样,泣不成声。

“这是献王托付给你的事,他拿命换了你,就该你自己去做。我们说好了要一起看着阿南长大的……还有你肚子里那个,好歹也是天风寨的血脉,你也不管她了吗?”

我心头一凉,低头看了看肚子。公孙临的蔻儿,又踢了我一下,若是他还在身边,又会笑弯了眼。他会说,我的蔻儿随我,自小好武。他还会笑着笑着就沉默,他会说,一想到我的蔻儿也会嫁人,我就恨不得把那臭小子碎石万段!

真是傻,他还一眼都没见过他的蔻儿呢!

我也还一眼,都没有见过我的蔻儿。

夜风愈来愈凉,再耽误片刻,便要前功尽弃了。

我拔下锦儿那根从不离身的檀木发簪:“这是司程留给你的。里面的东西,还在吗?”

锦儿明显呆住了。

我说:“你和阿南出宫的事,我筹谋多日,不会有半点差错。这根发簪,就留给我防身用吧?”

她并不全信,咬紧了唇,泪眼模糊地朝我摇头。

我不再征求她同意,直接伸手到她头顶上去,拔下了那根簪子。她的青丝缓缓垂落下来,配上那一张梨花带雨的面容,在这苍茫的夜色中格外可怜。

“姑娘。我就只有你和阿南了!”

我道:“无论京城里发生了什么,都不要回来。”

这还是陈齐同我说过的话,我没有遵守,最终害了他,更害了所有人。

“走吧。”

于是车马启程,他们也一点儿一点儿消失在我的视线里。就如同公孙临离开那一刻。

这一走,也是永别了。

我这一生,没有做过什么得意的事,只余这一件——我终于保住了武林唯一的血脉。我终于可以问心无愧去见所有的人。

不知该对谁说起,可我就是想告诉他们,我说过要保护你们的,我说过会保护阿南的,你们看,我做到了。

我拧开锦儿的发簪,里面的鸩毒粉末果真还在。

这里是公孙临的御书房。我坐在他批阅奏折的案台边上,看着他的指尖触碰过的国玺。

这块儿破东西还真是凉啊!怎么捂都捂不热。公孙临的心也是凉的,我小心翼翼捧在手心里,整整五年,依旧冰冷得跟这块玉玺一样。

桌上还有一页纸,应是他离宫前才写好的,被砚台压着,呵,这砚台我也有一个一模一样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