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快穿]白月光不易做(462)

作者:月下清泠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皇帝笑道:“这么看,弟妹虽是女子,也是个福星呀!”

迎春道:“我要是福星的话,也是皇上的恩典,我与王爷正好夫唱妇随,互相配合了。皇上要是高兴,赏我们点宝贝……”

“念萱!”司马煊瞪了她一眼,“我说过了,不可面圣时没规没矩的!”

皇帝笑道:“弟妹还年少,虽然顽皮了一点,但是也无伤大雅。赏赐嘛,朕得想想,弟妹先去给上皇、太后请安吧。”

皇帝才不管弟弟的女人是不是伏拜在弟弟之下,弟弟自己乐意就行了,最重要的这个左膀右臂的弟弟能为他分忧。

迎春知道他们兄弟有事商量,但先退出御书房了。

迎春让候在宫门外的司棋负着大背包行囊就往上阳宫去了。

太后与上皇不住在一处,但是提前知道他们今日回京,将要进宫请安,这时太后倒在这里。

内相戴权领着迎春进了大殿,就见连皇后也小心翼翼坐在一旁,上阳宫地界广阔,离风仪宫又远,这是免得她奔波了。

皇后身边站着一个身材丰满的女史,不是贾元春是谁?几个月不见,她倒像是升职了。

“参见父皇,参见太后娘娘,参见皇后娘娘!”

“起吧。”上皇声音听不出喜恶,又道:“煊儿怎么没有来?”

迎春道:“他不知上皇居然也在等他,便和皇上聊聊天。”

上皇冷哼一声,虽说皇帝是上皇自己选的,但是司马煊心中把皇帝放在他前面。

“听说你们在江苏闹出大动静了。”

迎春点了点头:“是挺大动静的,我们微服到扬州,本是住客栈的,想要暗访几天再说。结果晚上就有人来放迷烟,然后在门外放火。幸好王爷耳力非凡,听到他们做妖,将之解决了,不然我们全成了烤乳猪。”

太后先是扑哧一声笑,想想这又危险得紧,问道:“也亏得老十一是个能干的。”

迎春又道:“那时来了四十几个的刺客,我们身边带的十八个武士又全派出去查案了,身边就两个下人,多亏王爷武艺出众!”

上皇道:“老十一一个人就能打四十人?吹牛吧。”

迎春道:“我也帮他打了,当时王爷擒贼先擒王,我们才脱险。这刺杀要是成功还只有我们几个人受难,后来甄应嘉和吴荣想出了炸堤的绝户计,如果成了,就要死百万人了。幸好我们发动百姓进行轰轰烈烈的保堤行动,仅是被歹人炸了两个堤,千亩良田受灾,好在都安抚了。”

太后往年与甄贵太妃斗过几十年了,她也插手不得上皇宠爱谁,听到甄应嘉这样的绝户计,不由得掩了掩嘴角,总有解气之感,反正太后的家族与南边没有什么关系。

司马煊的母亲生下她就去逝了,太后也没有那么恨她,这时见迎春说起甄应嘉的事,虽知迎春不似别的王妃那样温驯,也多了三分喜欢。

第274章 荣府震动

太后轻叹道:“也多亏上天保佑黎民免于这场**。”

迎春又道:“接着王爷审案子,那果然是父皇的龙子,包青天再世,一个审完牵出好几个来。百姓们都想杀了好,但是王爷心想,父皇和皇上到底仁慈,这犯人只要被审问清楚了,怎么处置还是要看父皇和皇上的意见。”

上皇道:“阿煊带了金牌和尚方宝剑南下,就没有杀人?”

迎春道:“和刺客打斗时杀人了,抄家时要是遇上坚守自盗的官吏和犯官家的抵抗者,都杀了几年,但犯官自己都有命在,押解进京来了。”

上皇又道:“说起抄家,你们应该发财了吧。”

迎春道:“我们可真不敢乱拿,我也只拿过些富商与官员家中捣出些珍贵草药,这草药经不起久放,药性散了就浪费了。我们就拿来调了一些养生的药丸,正好给父皇、母后、皇上、皇后用着。可惜,我就从师父那见过这几种方子,不然还有好多药呢。”

皇后笑道:“怎么连我也有?”

“女子调养气血,也能养颜呀。”

上皇道:“我们岂能乱吃你的药!”

迎春道:“这给太医看看,配着别的食补,应该能受用几分的。我师父是不太靠谱,但是他的方子还是有些门道的。”

迎春让司棋负着背包进殿来,迎春打开后,开始分这些药瓶。

分了药瓶,她又从包中掏出两把扇子说:“这是从一个盐商府里搜出来的,一把赵孟頫的真迹、一把是唐伯虎的真迹。也就父皇能鉴赏一二了。”

上皇蹙眉道:“你们像是打秋风一样,把江苏收刮一遍,如何使得!”

迎春道:“父皇,王爷审案全都讲证据的。那得人证物证都齐全的,还要他们招供画押,绝不敢兴冤狱。”

上皇也是想新皇整顿朝纲,但是知道想要整顿必要动他当政时的那些老人,他是怜惜旧人的,奈何人心复杂,人性总是正邪两赋,当年他的得力手下,也会成了祸国的奸臣。

上皇终失了意趣,便道:“你爱这扇你自己玩吧,朕还稀罕这个?”

迎春说:“父皇若是不要,就赐给别人吧,总之王爷说了,我们不能要。”

上皇说:“哦?他当青天真的当上瘾了?”

“不是,这次回京,会有无数人盯着我们,还是得小心一些。”

……

司马煊与迎春觐见上皇、皇帝、太后、皇后,出宫时天色也黑了,回府歇下,暂且不提。

接着,司马煊也是一连的忙碌,运送银两、金子、珠宝、古董字画等等东西的船连绵不绝,均要清点入库。

而这时候户部又正是最忙的秋季租子入京进库的时候,皇帝怎么可能放着司马煊这个亲信闲下来?

同时,京中的相关权贵也对司马煊十分不满,闹了皇帝还不够,就去闹上皇。

皇帝十分恼火,他看过了卷宗就将之拿到大朝会上去说,又贬了五王爷、七王爷、八王爷的亲王之位,降为国公,令其退还卷宗上案犯所献的盐税银子。

这下,这些王爷全闹到上皇那去了,上皇知道他们这些儿子不成器,在挖江山的根,却到底是自己的孩子,就和皇帝说了声,希望不要兄弟阋墙。

司马煊不受王公喜欢,所以迎春的交际就少了。她几天内关注于管家,几管齐下。

一方面,她全面规范化王府下人的岗位福利和义务;一方面实行末位淘汰制,每三月会放一批人出府,不足的会定期聘用府外的自由民工作。提高王府中有识字的、有武艺的家臣的待遇。

就像探春管家一样,她对王府实行小组或家庭责任承包制度,把大厨房包给王爷的奶娘家和王府厨子一家共同经营,互相监督,互相牵制。全府下人实行三餐补贴制度,让他们自己用补贴的钱到大厨房购买食物,多吃多付钱,少吃少付钱,不吃不付钱。

而田庄进的收益,便按照市价卖给厨房承包者,若有多余不可久藏的东西,便优先赏给府中的做事尽心的下人,若有不足的,承包商便自己去外面买来补齐。

年度会对厨房进行服务与菜色的考评,拥有严重的服务问题不改进的,将撤消厨房,相关人员全部外放,另聘有能力的团队。

又像内廷的六宫一样管丫鬟,但是工作考核不合格的,有错的发卖,无大错的责令低价赎身出府;但是有功的年纪大了丫鬟,王妃恩典脱籍还发一份嫁妆出府配给良人;小厮自愿的也可赎身脱籍。

其中,本来主管服装针线之事的丫鬟和绣娘将会最为辛苦,王府没有那么多的绣娘,迎春也不想府中养那么多人。迎春亲自跑到京城的绣纺,她对各方成本也有数,便与绣纺签订了供货合同,每年向他们按市价采买秋冬各式统一的下人“制服”,布料也不用花俏昂贵。而制服之外的衣服,绣坊老板娘可以向王府推荐。王府从宫得了的赏,规制高的的自用或用来备礼,低的可卖给绣坊或者放在自家铺子里卖。

接到了王府这样的大客户,对那中等规格的绣坊自然是天降之喜。

凡此种种改革,也是风风火火,迎春是个不谈荣府那样的虚架子脸面的,只重实用。王府里没有戏班子、没有尼姑、没有无所是事的婆子小厮。倒是也养了些幕僚,待之甚厚。

这些改革的事宣布后有人欢喜有人愁,也有不配合不服从的,迎春直接叫人打发一家子出去也无二话。另一边吩咐潘又安去府外招聘自由平民进府做长工,待遇也一样,做得好有赏,做不好就辞退,奴才要挟主子的情况绝不被允许。司棋和潘又安得她救命之恩,又知她的本事,想求个好前程,自对她忠心耿耿。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