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姨妈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宝玉的婚事当然是你姨妈更能说得上话。况且,我只有你哥哥和你两个骨肉,眼见你哥哥如此不长进,将来只怕还要你们多照料,自然是要尽力给你制办一份体面的嫁妆,你姨妈当会满意的。”
宝钗想起在秀女面前丢的大脸,极聪明的她知道自己除了宝玉之外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又想宝玉到底是个漂亮的少年,又素来温柔体贴,嫁给他也没有那么难以接受。
她比宝玉大三岁,除非宝玉早娶,否则她注定要当个老姑娘才好嫁。
至于林妹妹,也只有对不起了,她实在没有路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接下来几天时间,薛姨妈更加和王夫人姐妹亲厚,王夫人早就觊觎薛家几代积累的万贯家财,且又不喜欢林黛玉。贾敏未出阁时让王夫人受了些闲气,且她也看不上林黛玉那病西施般的不足之症,老太太想把两个玉儿配一起,实在让她恼火不已。
因为宝钗幼年时确实得一个癞头和尚送过一个金锁,这么上天送的巧合之下,姐妹俩终于想到了“金玉良缘”的说法。
若是府中人人想要宝钗当宝二奶奶,贾母年纪大了,只怕也管不住,贾母总是贾家的老太君,若是林黛玉不足以服人,贾母再疼爱黛玉也要以贾府及贾宝玉的利益为先。
宝玉才十二岁,这事还可以熬几年。
从此宝钗已转变了目标,一心要登上宝二奶奶的位置,心中对黛玉忌惮得很,难免想要她丢些丑。
……
长辈们本来没有对她们抱多大的希望,所以采选之后十天也没有消息,荣国府中仍然一个个醉生梦死过日子。
二月二十六日,突然贾赦贾珍正在东院一起喝酒听小曲,或抱着丫鬟做些不雅之事,淫笑声都传至迎春院子里来。迎春只好带了黛玉、二春返回荣国府里去,大家到了王夫人院中二春住的抱厦,正偷偷教导这几个如今学武异常勤奋的姑娘。
贾政也不是什么在任上勤勉之人,今天正带着几个酸秀才在花园中说些推敲点词句,受他们的马屁。
大家喝得正尽兴,忽然门吏说是有六宫都太监夏秉忠来传旨,贾政启中门摆香案跪接。夏秉忠捧敕直进荣禧堂才下马。
“奉圣人口喻,即刻宣一等神威将军贾赦入宫陛见。”
贾政还跪在地上,道:“夏老爷,大哥还未到。我马上派人去找他。”
夏秉忠道:“你不是贾赦?”
贾政道:“下官贾政,贾赦乃吾兄。”
夏秉忠脸上微微不悦,自己来传旨,主人家居然敢避而不见。
贾赦得到消息,洗了把脸,换了爵袍就赶来跪聆旨意,夏秉忠传完旨就走了,他还要去下一家。这个时节有好几个亲王、郡王、皇子、世子要大婚,只不过贾赦这位给皇上写在前头而已。
贾赦去了两个时辰,就让人来传贾母带着邢夫人等进宫叩谢皇恩。
迎春知道确切的消息时是在晚上大摆宴席的时候,贾母这时让她坐在身边,竟像是比宝玉还要宠她一样。
迎春不喜欢欠人,更觉贾府的长辈对她没有用,只是这个角色身份的因果责任。他们装着宠爱她,更让她觉得这是对原主小时候爹不亲娘又死,在贾母这里过着“三等孙女”的生活是个莫大的讽刺。
他们不认识司马煊,只看重他的身份能给贾府带来富贵,而迎春自己是真没有看上司马煊的身份,只因他是他的转世。
第263章 洛丽塔出嫁
饭后撤去食物,荣府与东院的大小主子仍分男女老幼聚在一起,迎春这时占着宝玉的位置。
贾赦、贾琏容光焕发,邢夫人也有几分得意模样,倒是往来的奴才们面色得意之中又有几分怪异。因为自迎春赶走奶嬷嬷后,她在府中的名声就不太好,奴才们也都说她刻薄无福,又是庶出,别说远不及大姑娘,连探、惜二位都不及。只不过姑娘们还是天天往她那里跑。
贾赦说:“五、六、七月不适合成亲,皇子王爷们都放在四月的几个吉日成亲,我们府中也得好好准备了。”
贾母忽道:“不过近日择个期,开了宗祠,将她记在琏儿她娘名下,让二丫头风风光光出嫁。”
王熙凤笑道:“还是老祖宗疼爱孙女儿!”
从前贾琏、王熙凤虽然还有些良心,贾琏好色,但也不愿害好人家的女儿,连彩霞也能同情几分,可是从小到大,他们真没有管过这个妹妹。贾琏小时候,自己都没娘,一个继承人被养成了管家。
邢夫人也想要一个王妃女儿,想要迎春记在自己名下,可是她又没有话语权,所以她的脸色有些怪异,想说话又敢,只盼贾赦能想到,有一个死去的娘哪及得上活着的娘。
但是贾赦也没有想到,点着头应和贾母:“就依老太太的,让珍儿开了宗……”
忽然,被贾母抱着疼爱的迎春说:“老太太、大老爷,不必如此。我是庶出,皇上王爷都知道,突然成了记名嫡女,让他们看来岂不跟如夫人、同进士一样?他要是在乎我不是嫡出,也不必娶我。况且这嫡出的派头,我既然小时候没有体验过,如今也没空体验。好在我也都见识过什么是嫡出,便如宝玉一般众星捧月便是了。”
凌菲从来吃水不忘挖井人,有恩必报,大仇必报,小怨就要看她有没有空了,其实自己过得比谁都强、成就比谁都高就是对仇人的最漂亮的报复。
她也本持着责任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如果原主得到了最好的待遇,她就会尽所能挑起复兴贾家的大业,比如像李沧海担起逍遥派的责任一样。但是原主得到的待遇像贾环一样,她给长辈们一点钱养老就行了,能帮姐妹,那是红楼女儿挽歌中有物伤其类之感,复兴家族这种事找最受重视的人去。若是宝玉这种从小待遇最好的人担不了责任,只能怪大人自己偏心,把鸡蛋放在一个破篮子里。
在场人的脸色如调色盘一样,如黛玉、二春、宝玉几个孩子也觉得迎春这话实在大胆。不过,探春还是高兴的,倘若迎春也成了嫡女,黛玉、惜春都是嫡女出身,她一人就尴尬了。
探春倒不是不想迎春好,她是希望她好的,因为迎春这个姐姐也许比任何人都可靠。
王熙凤忙打圆场,笑着说:“这二妹妹还想着她早逝的姨娘呢!这也是她一片孝心!“
贾母着实扫兴,在她看来迎春还没有当上王妃,已经有翅膀硬起来的感觉。贾母可不认为自己偏心宝玉会是什么错,要不是她让人从东院抱来迎春,她那能长大?
迎春倒不是觉得贾母是恶人,但是这时候才来宠她想从她身上得到进一步的利益就是太迟了。
在这个时代,她就算还没有逃之夭夭,也是一个外嫁女,不用什么事都顺着贾家的人,包括贾母。况且她还没有走时,她有个王妃的身份,贾家人只有求着的份。
贾母便说:“也是我老糊涂了,皇家又怎么会不知二丫头是什么出身?既然二丫头能让圣人、毓亲王、寿康长公主都喜爱,那便比什么嫡出都强了。”
王熙凤也不愧是贾母身边的红人,又笑道:“老祖宗又怎么算糊涂呢?只不过是看到了自己嫡亲的孙女有个好前程,这是太高兴了。”
……
饭后宣布了迎春的喜事后,接下来的事还是要贾琏、王熙凤等操办,姑娘们和宝玉就先退出内堂。
宝玉才哭着说:“二姐姐为什么要嫁人?大姐姐进了宫去,六年没有见了,这时二姐姐也嫁人了,又不能见了。清清净净的女儿家为何就要嫁人了?”
众姐妹都当宝玉是一片真心,包括迎春也没有相怪的意思。迎春也没有想过要像很多同人文一样虐宝玉,宝玉这么说倒真不是出于私心,因为她是姐姐,又不能成为他屋里人。
探春道:“二哥哥,这是圣人赐婚,不能说这些话来。”
迎春道:“宝玉虽是好意,但也莫说了。因缘生法,没有自性,任何人也无法抗拒。只有在当着清清净净的女儿家时让自己拥有足够的力量,将来到了另一个不熟悉的阶段也应付得过来。”
众女儿似有所悟,各自沉思。迎春也就告辞,带着司棋先回东院去了。
迎春虽然拒绝当记名嫡女,当场和贾府的长辈不是很好看,但是贾府的人还是要凑这场热闹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