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天正哈哈大笑,连声说好。他知道两人要叙旧,也不愿再当一个没有眼色的长辈,喝了茶后,便让他们自去说话。
……
大军营账外的小河边有许多柳树,张无忌牵着阿离的手在这漫步。
此时正值盛夏,午后阳光正烈,张无忌忽又拿着大袖子给她遮阳光。
阿离浅浅一笑,说:“那边有个亭子,我们去坐坐吧。”
张无忌哪有不肯的理,两人不多时进了亭子。
张无忌挨着她坐,全部身心便都在她身上了。明明是上辈子的恩爱夫妻,只是换了新生后,他们的心也这样年轻。
张无忌这一年多以来,虽然做了不少事,但也实在饱受相思之苦。又因为不知道阿离去了哪里,去干什么了,便一次次问自己阿离到底爱不爱自己。
但想如果阿离跟他过了一辈子便不爱自己了,她要去追求别的生活了,他就觉得自己像个大笑话,他甚至怀疑自己的存在。
他说了武当派张三丰对他们在一起的支持态度,武当六侠都是极尊师孝顺之人,张三丰都说好,他们哪里还能不认?
他再谈起在光明顶的生活,认识的人,和他们的交往。
阿离一直听得津津有味,这时不禁笑道:“这是提前了解自己的下属了?”
原随云脸皮之厚,性情之从容,就算是楚留香和胡铁花当众揭穿他的所作所为,他仍然保持着风度翩翩。
可是现在,他想到阿离的用心良苦和深情厚意,被她调侃一句,他的脸就不由得红了起来。
阿离目中露出这个角色特有的狡黠神态,笑道:“表哥,你脸怎么红了?你浪迹江湖一年多,不会是像楚留香一样,遇到不少女孩子正在洗澡吧?她们想要嫁你了?”
张无忌道:“我可没有那样的运气。在光明顶男子居多,大家以为我和不悔妹妹亲近,便是有女儿的,也不敢动那心思。”
张无忌知道阿离是不会吃杨不悔的醋的,杨不悔待他就像是亲哥哥,亲厚之心只怕不下于杨逍,但是绝无别的念头。
阿离道:“表哥,我现在也在想,朱元璋可真英雄。他是真正的白手起家,只不过运气还不错,同乡朋友中有徐达、常遇春、汤和这样的英杰。其实原著中的张无忌可真的不是白手起家的,掌管明教实权的人和他都有关系:节制天、地、风、雷四门的杨逍受了张无忌的万里送孤的大恩;白眉鹰王是张无忌的外公,天鹰教是明教一支强大的势力;原统领五行旗的金毛狮王是张无忌的义父,张无忌也救了五行旗的人;五散人是青翼蝠王的派系,张无忌救了他的命,又给他疗寒毒。没有这些关系,就算有救命之恩,也难整合明教。”
张无忌笑道:“实力、关系、天时缺一不可。你呀总是更喜欢‘白手起家’这四个字,幸好朱元璋长得没有我帅。但是朱元璋也不算‘白手起家’了,开始时不也靠了岳父吗?天底下根本就没有真的‘白手起家’,但凡‘起家’就是有利益的结合,就不算‘白手’了,这个词本身就是悖论。”
阿离笑了一下,又说:“也许吧,造反最难的就是人才,朱元璋同乡里就有这么多人才,不是最宝贵的资源吗?我当时想在处州起事,而不和天鹰教一起干,钱财我弄得到,可是就是找不到到一个人才。”
张无忌知她甚深,道:“你既不愿妖言惑众,以宗教为名招揽人白给你干活,二不愿强逼百姓,你短时间里哪里容易招到人?”
阿离点了点头,又道:“到后年时,你当上教主,我的地盘也能经营好了。再到大后年,徐寿辉一死,他的地盘最大,你也可抽徐达、常遇春去那边,二人与朱元璋平级,决没有叛你而拥立朱元璋的道理。朱元璋是俊杰,自然识实务,到时候必不会有那样的想法了。”
张无忌暗想:小妮子还是怕我杀朱元璋。
张无忌笑道:“表妹,这些事对我来说还很远。我现在就想和你在一起,不去管那些烦心事。”
张无忌搂住她的身子,将她抱在膝盖上,问道:“你想不想我?”
阿离微微一笑,目光流转,一时不答,张无忌说:“我可想你想得好苦,白天想,晚上更想。”
阿离刮着他的俊脸,说:“张无忌本就是……小色鬼,见了朱九真就移不动脚步,后来也是见一个爱一个。”
张无忌忽道:“说起这事,前头我不是见到赵敏了吗,长得确实……”
阿离道:“确实怎么样?”
张无忌见她目光像是极其关切,心中极乐,说:“确实不及你,还是我老婆最美。”
阿离说:“谁是你老婆……”
张无忌道:“我说过我老婆是你了吗?”
阿离一把推开他,说:“所以我说谁是你老婆了,我打下江浙就办一个美男选秀!”
张无忌笑道:“阿离,我逗你的,外公已经答应将你许配给我啦。”
阿离挣脱出他的怀抱,说:“我才不要随随便便就嫁人呢!我一定要好好享受一下单身生活!”
张无忌又扑过去,叫道:“你嫁不嫁?要不我抓了你今夜就洞房!”
阿离笑呵呵地跑开,说:“色狼呀!流氓呀!我告诉外公去!”
张无忌正再抱着阿离的腰肢,要往她唇上亲去,忽然发现有人声。
但见河上流一个文士和一个和尚走来,见到他们正在耳鬓厮磨,也有几分不好意思。
阿离也发现了他们,才忙推开了张无忌,整了整衣襟发髻。
第122章 义军出征
刘基与横舟和尚走了过来, 朝阿离平揖,道:“见过元帅。”
“刘先生与大师不必多礼。” 阿离回了礼,又笑着介绍道:“这位是刘先生, 处州青田人,是江浙名士, 我们礼聘了他来做谋主;这位是横舟大师, 武艺十分了得, 他现在军中担任教习。这位是我表哥张无忌。”
“见过张公子。”
“两位先生有礼了。”张无忌哪里还有不明白的?
刘基在元朝当过官, 当时正是一心要剿灭方国珍。可是方国珍重金贿赂元朝官员, 最后还被招安封官, 刘基看到元朝的腐朽愤而辞回故里。
文人与武将不同,就算加入义军, 仗打败了, 文人总不会丧命的。刘基能被朱元璋请走,这时天鹰教诚心请他, 又可以了他心结,自然就出山了。
刘基在江南交友广阔, 又熟悉民政,武林中人大多是不通这些的,阿离就建议把这些事全都交给了他。
四人回到亭子, 刘基递给阿离一张纸, 说:“这是我草拟的杭州的一些名士,元帅攻取杭州之后,若得他们效力, 能尽快稳定后方。”
阿离点了点头,道:“刘先生不必担心,便是曾在朝廷为官的,只要弃暗投明,我都保其家小和合法私有财产的安全。”
刘基笑着称是,阿离又问起如今台州市面上的米粮油价格,刘基也对答如流。
阿离心头甚喜,笑道:“先生果然是务实能人,倒是你跟着我走了,祖父身边就少了臂膀。”
刘基笑道:“元帅过誉了。”
横舟和尚道:“元帅,你就让我也跟你一块去吧,这大军走了,我一个教习在后方也没事儿。”
阿离笑道:“大师,我们是去打仗,打仗是会死人的,这不适合出家人。”
横舟和尚摸了摸脑袋,说:“那我还俗好了。”
张无忌忽笑道:“大师还俗,正可大干一场。数年前,我和表妹在凤阳遇上一位明教朋友,从前也是当和尚的,如今已是一支义军的元帅了。”
横舟和尚听了甚喜,道:“我可没有指望当元帅,但是生逢乱世,自当有些作为。”
现在佛教兴盛,僧侣众多,不是所有和尚都四大皆空的,少林三渡不是,灭绝不是,朱元璋不是,横舟当然也不是。
两人谈完了事,也不多打扰二人,起身告辞。
张无忌看他们的背影消失在视线之内,叹道:“一统天下刘伯温,看起来也没有什么特别的。”
阿离道:“他此时都四十七岁了,除了少年神童的名声,以及在元朝当过官又辞了官之外,有何作为呢?英雄之所以为英雄是因为他做成了什么,没有功成之前,气都不足,这是人之常情。”
张无忌道:“人生七十古来稀,他已对元室失望辞了官,倘若现在再不出山做一番事业,以后怕是做不动了。难怪他会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