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缘(12)

作者:都广建木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几千年来这些来自北方的同类兼盗贼一直都是南方农耕区人族最头疼的毛病。

更令人无奈的是,农耕区、黑土森林与草原之间是没有天险的,而游牧区最不缺的就是马,因而盗贼们差不多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几千年来的西荒诸国国君一直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游牧区也是国土,不能扔,另一方面中间没有天险阻隔,不解决问题,谁都别想过安生日子。

同帝国南部缺马的国族进行大宗的牛马贸易也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政策。

游牧区产良马,每年春季时草原上的马群多得如同天上的云,以至于马在北方更多的是做为肉畜而存在。而九州大部分地域都缺马,一匹千里马在北方只能做为充饥的食物而存在,但在九州,它能换千金。

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

但还是那个问题,好的政策得搭配执行力足够强大的国府才有用,否则再好的政策也只会沦为恶政。

牛马贸易中公卿贵族们赚得钵满盆满,而牧民,更穷了,然后操持盗贼事业的人也更多了,西荒的治安……说多了都是泪。

在鱼快被冻得睡着时陡然听到了狼嚎声,马上就恢复了精神,手也握上了腰间太昊琰送的刀,刀柄和手掌都裹了布条,倒也不冷,很容易就握紧了。

没完没了的盗贼是西荒的一大特色,猛兽亦是。

人口太少,哪怕是动物中猛兽级别的猛兽们的兽口密度都能碾压人族的人口密度。

不论是盗贼的口中食还是猛兽的口中食鱼都没兴趣。

狼大抵是西荒最嚣张的猛兽了,不论是草原、雪山还是森林与农田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不同于大部分单打独斗的猛兽,狼深谙团队作战,遇到一头狼时,周围必然埋伏着一群狼。

狼的报复心还强,鼻子又比狗还灵,杀了它们,迟早报复回来。

鱼听了一会听出这狼嚎感觉不像是活蹦乱跳的狼嚎,更像是垂死的狼嚎。

有点意思。

或许与自己此行的目的有关系。

鱼赶着牦牛往声音来的方向走过去,穿过一片株株至少五六人合抱粗的树林后是一片仿佛绽放了无数红梅的雪原。

雪原上躺着三十余匹狼,一伙约莫十五六人穿着厚实兽皮的男女一部分在就地将狼剥皮,内脏扔了一地,血也流了一地,冷风一吹,血腥味传出老远,一部分人则在周围布置陷阱等待被血腥味吸引来的野兽。

握着刀柄的鱼一时有些愣神。

冬季出门在外遇到陌生人,一刀杀了不存在杀错的可能,这是西荒的常识。

可眼前这些人,鱼不是很确定他们会不会还想捞一笔收入,虽然已经有了很多匹狼的进项,但一来他不确定那些狼是用来吃的还是去换物资的,换物资又能换到多少,二来没人嫌收入少。

鱼看到了猎人们,猎人中的斥候也同时发现了他,看到鱼腰间那柄明显是宝刀的刀时眼睛不由亮了亮,但很快就注意到了鱼的握刀姿势以及刀柄和手上裹着的布条。

那炳刀不是装饰品。

意识到这点后斥候马上给身后的同伴们打了手势。

是硬茬,惹不起,不惹。

第十一章挂心

陌生人在荒野里相遇,双方都不想生事时,很容易谈到一起,至少不到半个时间鱼便已坐在篝火边与猎人们一同啃着刚刚烤熟的狼肉,饮着马乳和羊乳发酵酿制的乳酒谈天说地。

做为一个旅人,这种路遇而相谈甚欢大抵是鱼最擅长的事了——仅限于对方识相不打算抓鲛人发大财。

两百多年来居无定所,四处漂泊,察言观色以及与人相处的能力若不能锻炼出来,他也活不到如今,很快便掏出了猎人们的来历。

是黑土森林里一个部落的青壮猎户,平时以采药狩猎为生,但收入太低,此次金乌台为了应付兽潮颁发政令,鼓励氓庶猎杀猛兽,击散正在汇聚的兽潮换取粮食布帛与盐,因而部落里半数青壮都跑了出来。

鱼相信这些人以前收入很低,但不信真的只是采药狩猎为生没有副业,这些人的气质就不像是没杀过人的。

不过鱼也没揭出来,没意义也没必要,北方的人族只要是活下来的就没几个手上干净的,手上干净的基本是死人。

他是来监督以兽换物资政策落实得如何的,不是来当正义使者的。

通过与猎人们的闲聊,鱼很快得知这项政策落实得还不错,有没有中饱私囊的因为猎户们对官吏和贵族的不了解而无法判断,但猎人们的的确确换到了物资。

金乌台在北方设了一些市,本来是用来交易牛马药材的,这回干脆借用了块地方设了个以兽换物资的办事点。

说是交易,但实际上更多的还是赏赐,因而金乌台不缺这点皮草和兽肉,运回去也不知道是便宜了谁,干脆只让猎人带着猛兽或是兽皮证明是自己杀的就能得到赏赐。

做了记录之后,猎物怎么处理是猎人自己的事,吃了还是卖了都随意。

因着兽潮并非单一的猛兽,而是许多猛兽共同汇聚而成的迁徙大军,自然不能每种猛兽都一种赏格,根据猛兽的难缠程度分了不同等级,狼在这个等级排行榜里连前十都排不进去,但胜在数量众多,因而没遇到大型猛兽时,猎人们都以狼群为目标。

这也是为何鱼一来便遇到有人猎杀狼群,无关运气,而是到处都是这种情况。

鱼一边咀嚼着烤得冒油的狼肉一边忍不住在心里感慨太昊琰的大方,发现自己无法牟利后就让人谁都赚不成,不,也不是谁都赚不到利益,至少氓庶赚到了。

除了民心和民生,太昊琰这回算是什么都没赚到,而民心与民生,老实说,正是这个世道最不重要的东西。

狼肉可以烹饪得很鲜美,但猎人们没这个条件,直接烤,连盐都是数着粒数放的,味道即柴且淡,但多日未进热食,鱼还是味道极好的啃了半只狼。

不想占人便宜,而且猎人维持生计也不容易,辞别时鱼带走了剩下半只狼当干粮,留下了两枚布币,在金乌城这两枚钱也买不了多少东西,但在北方,两枚钱足以买下一整只狼。

北方远比辋川海周围的农耕区辽阔,但人烟也更稀少,当地人指路时说走半天就能到了,若以为是步行半天就到了一定会死在荒野里。

当地人的走半天是骑马半天就能到。

鱼犹豫过要不要将牦牛换成马,牦牛的赶路速度比马差远了,但考虑了下马的蹄子不耐寒,让马和牦牛一样雪地赶路,马能活几天是个问题。哪怕太昊琰给了他一大包钱也不带如此挥霍的,哪怕要换成马至少也得等到天气回暖。

慢悠悠的骑着牦牛,鱼将北方的各个市都给逛了一遍,连每个市周围辐射的或远或近的人族部落也都尽量拜访了下,确定了贪污肯定存在,但太昊琰的多重安排、防贼似的防公卿贵族与官吏也并非完全没用,至少钱款还是有一半落到了氓庶手里,让很多氓庶难得的过了一个舒服的冬。

手里有钱,又猎了许多野物,吃得饱饱的,最重要的是今岁冬季的兽潮比起去岁要小了很多,冬季死去的人没以前那么多,美好得仿佛在做梦。

不过鱼想了想太昊琰的性情,鱼觉得太昊琰不会觉得这很美好,更不会满足拨了钱款只有一半落在氓庶手里,剩下一半被层层瓜分了的,等太昊琰从友国回来了,这些办事的人有一半的人头能继续留在脖颈上就不错了。

不过那是太昊琰需要发愁的事,就是,要不要送个礼物?拿着太昊琰的钱出来旅行这么久,不带点回礼似乎不太合适,但能带什么?

北方的特产?

北方的特产就是牛马和猛兽,这些东西,事情办完的时候贵族和官吏们肯定会收集品质上乘的土特产回去送太昊琰。

鱼不认为自己能找到更好的,不由得思考了一整天。

在北方漫长且苦寒的冬季走到尾声时将自己关在一家逆旅的客房里,抱着一堆准备好的缣帛和颜料进了门后便没再出门,吃喝拉撒全在屋里解决了,过了足足一个月才出门,整个人都瘦了一圈,憔悴消瘦,也愈发美艳不可方物。

鱼将画了一个月的画收好后第一件事便是出门点了十几条鱼和鳖。

辋川海由发源于四方雪山的河流汇聚而成,西荒的河网自然格外丰富,多河流自然多鱼鳖,当地人吃鱼鳖也基本是现捞现食,一方面是吃个鲜字,另一方面则是没有将鱼鳖长期保存的条件,盐在北方是稀缺之物,平时做饭都是数着粒放的。

上一篇:我想办张身份zheng下一篇:九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