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山(92)

作者:刘宗凤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你坐吧。”高科长对张剑波说。

“谢谢。”

于是,高科长与张剑波之间就开始起了一问一答的面试程序,其内容与杨凡上次问张剑波的内容基本上差不多。不过,除此之外,高科长也问了张剑波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

“你爱人现做什么工作的?”高科长问。

“在一家企业里做会计。”

“有几个小孩?”高科长随意问道。

“一个。”

“男孩还是女孩?”

“女孩。”

“你好不容易当了一名处长,可却一夜之间沦为阶下之囚,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罪有应得。”显然,张剑波说的是套话,并不是此刻心中真正想说的话。

“可能没有这么简单吧?比如,会不会认为是自己运气不好,比自己贪得更多的官员有的是,为何只把自己给抓起来?从而感到不服气呢?”

“说老实话,要说一点想法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不过,事已至此,心中即使有怨气又能如何呢?现实情况已经是这样,如今一切只好顺其自然了。”

“为何会东窗事发呢?”

“还不是有人告我?”

“他们为什么告你呢?要知道受贿这种事,没有人告你,是很难被发现的。”

“您说得很对。只怪我一时疏忽,得罪了人仍没有引起警觉。不过,主要还是求我办事的人,办了一桩又一桩,而且期望越来越大,只有一桩事没有为他们办好,结果就落得今天这样的一个境地。”

“你认为其根本原因在哪?”

“自然是由于我当初太贪心,收了人家的好处,结果被人家抓住了把柄,以致从此后就像有一根绳索套在了自己的脖子上,被别人牵着脖子走,一切已身不由己了。”

“你家现在的生活状况怎么样?”

“如今只能靠我爱人一个人的工资来养活全家了。幸亏所住的房子是官家福利房,且早已实行房改了,否则靠租房度日就有大问题了。”

“你跟你爱人的感情怎样?”

“还过得去。”

“在你春风得意的时候,路边的野花有没有采过几朵呀?”高科长笑问道。

“偶尔也是有过的。”

“看来你还算是个诚实人。此事你老婆知道么?”

“应该不会知道吧?”

“可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万一老婆知道真情呢?”

“这就很难说了。不过,从目前情况看,自我被抓那天起,她对我还是很关心的。”

“这样就好。但是,作为一名已坐牢之人,你要作好随时有应付各种突发变故的心理准备,也就是说,要有随时作好发生最坏情况的应对思想准备才是啊。”

“谢谢您的善意提醒,我会的。但我也知道,人生一世,最坏的情况莫过于坐牢,做阶下之囚,如今我已是一名囚徒,遭遇人生中最大变故总算挺过来了,所以,我想,再坏的情况也至于坏过于此吧?”

“我话中的意思,你可能并没有完全明白,人世间有许多事,初想起来很简单,其实并一定如此。比如,一个人在战争中已身负重伤致残,应该说此人是很不幸的了,但若有人此时在他仍未痊愈的伤口上撒上一把盐,是不是就再加不幸了?”

“是啊,落井了却还遭别人掷石头,无疑是惨上加惨了。”

“作为一名已完全失却自由的犯人,就要随时作好被别人掷石头的思想准备。”

“谢谢您,我已经完全明白您话中的全部涵义。说白了,即使有一天,我爱人提出与我离婚,我也一定能坦然处之的。”

“能这样就行。”

高科长对张剑波的面试就这样结束了,杨凡让刘天明把张剑波带回新收巷里,同时向值班队长说一声,让他知道张剑波已回到了新收巷里。“你放心吧,我知道怎么做的。”刘天明边走边说。

“高科长,您感觉如何?”待刘天明和张剑波走后,杨凡问道。

“还可以,思路也比较敏捷。”

“那下一步该如何做呢?”

“这还不简单?发一个调令,把他调到建新学校图书组劳动不就得啦?”

“您的意思是已正式决定把他调来图书组劳动?”

“对,就这样决定了,你可告诉他这个信息,也好让他早作思想准备。”

“好的。”

“嗳,你还有多长时间出监呀?”

“还有一个月。”

“这样吧,等这个张剑波来了后,你把手上的工作慢慢向他移交。不过,虽然具体的事情可少做一些,但对整个学校的情况,只要你在一日,就要替我关心一日。做得到吧?”

“您放心,我会善始善终的,决不会留下尾巴的。”

“你能这样,我也就放心了。”

“这也是我应该做的。”

“虽然张剑波来了,但他毕竟是一名新投犯,不要说对整个监狱的情况不了解,就是对我们学校及图书组的运作状况,肯定也是一无所知的。所以,他来了以后,你还要尽快地把有关情况和要求告诉他,要避免因你出监而导致图书组和《建新报》工作出现断层现象。”

“我会做的。”

“你倒是好,然而王家胜就真够不幸的了,尽管中队曾几次替他呈报了减刑材料,但被卡掉了。如今看来,只能盼望年底能否有政策可吃了,否则的话,就只有坐等明年刑满出监了。”

“怎么会这样呢?”

“还不是当初做错了事,现在要自食其果了。”看来高科长也是很同情王家胜的不幸遭遇的。

“只不过是得罪了某位领导而已,这又不是杀子杀父之仇,该报复也已报复够了,又何必没完没了呢?”

“这是你的善良愿望,但并非事事都会依你的善良愿望而行的。”

“这我知道。”

“所以,一个人坐牢了,那他事事尤其要更加小心,因为一旦他犯错了的话,即使是一名普通的队长,也能严厉地处理他,这就是监狱的现状。”

“您刚才说到吃政策,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杨凡有几分不解地问道。

“现在监狱早已人满为患,除了每年都有好几批遣送去新疆外,目前仍无其他更好办法来舒解监狱的压力。现在看来,最好的措施是在政策上想办法,通过颁布新政策,让那些已服刑多年且余刑又在两年之内,出监后也不至于危害社会治安的犯人,清理出监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减轻监狱负担的目的。”

“您觉得有这个可能么?”

“我想其可能性很大。”

“要是能如此,也算是王家胜的福气了。”杨凡深有感触地说。

“他近来表现怎样?”

“还不错。”

“有机会,你多劝解他一下。”高科长说,很明显,他是很关心王家胜的。

“我会的。”

就在杨凡与高科长闲聊之际,刘天明又来了。他对杨凡说,中队郝指导员希望建新学校的全部犯人现在就下达中队去检查新投犯。

“是不是又来了很多新投犯?”杨凡问。

“正是。”刘天明回答。

“从哪里来的?”高科长问。

“听说是从S市送过来的,估计至少有一百多人。一般新投犯人不多的话,我们新收组还能自己解决,但来人一多,就必须要请人帮忙了。而且,听说今天下午还会送一批。”

“那你就让他们都下去检查新犯吧,不过,叶华明不能下去,学校必须要留下一个人看守才行。”

“我明白。”

高科长说完就走了,杨凡则立即通知所图书组和教员组的犯人,全部下到中队去检查新投犯的行李。

杨凡等人来到了中队羽毛球场上,只见郝指导员正集合所有新投犯训话。待郝指导员训话完毕,杨凡赶紧趋上去对郝指导员说:“指导员,建新学校的所有犯人已全部下来了。”

“好,下来了就好。你安排他们抓紧时间检查吧。”

“好。”

于是,杨凡将教员组、图书组、修补组,印刷组等犯人全部集中起来,并简短地交代了有关要求。然后,以每两人为一组开始对所有新投犯逐一进行检查。杨凡站在整个羽毛球场的中央,一直在密切注意着检查新投犯行李的全部过程。突然,杨凡见新投犯中有一个人很面熟,于是即走向前询问那人,一问才知,原来他是S市市政府副秘书长王长根。杨凡曾在看守所看电视时见过他的形象,想不到今天也沦为了阶下囚。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