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山(77)

作者:刘宗凤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你那位朋友有什么病症没有?”

“有的,他最近一段时间,脸色变得越来越苍白,浑身无力,一咳嗽起来,就会难以停得下来,而且,感到胸闷,有一种透不过气来的感觉。”

“从你刚才所描述的病状看,你那朋友很可能是患了支气管炎。当然也不排除是肺结核病的可能,有关肺结核病的症状是多种多样了,一般发病缓慢,常有不规则的低热,午后面颊潮红,夜间熟睡时出汗,咳嗽咯痰,或咯血,胸部闷痛。此外还有疲倦乏力,精神不振,不想吃饭,消瘦,心烦,失眠等表现,你可仔细观察他一下,看是否具这些症状。”

“如果得的是支气管炎还好,要是真患上肺结核病,那就麻烦了。”杨凡忧心地说道。

“也问题不大,肺结核病现在已不属不治之症,只要及时治疗,是完全可痊愈的。”

“那像他这样的症状,该如何治疗才好呢?”

“最好是送到监狱医院先作一次彻底身体检查,然后,再对症下药。”杨思远建议道。

“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他如今人在禁闭仓里,不可能送他去医院看病的。”

“根据刚才所说的症状,依我看,他患的是支气管炎的可能性很大,不如过几天先送点专治支气管炎的药来,让他吃吃看。”孙贵说。

“也好,那麻烦二位了。”

孙贵和杨思远他们放下了稿件后,就回医院去了。直到第三天下午,孙贵托人带来了好几瓶治疗支气管炎的药品给杨凡,杨凡拿到药后,立即下到中队找到禁闭组组长叶成。叶成听完杨凡的话后,爽快地答应了。据叶成说,他怀疑林建明得的肺结核病,两天前,他还亲眼看见林建明在咯血。杨凡听后,很为林建明的健康担忧。

一个星期过去了,一天上午,杨凡正在书写一幅欢迎局领导莅临指导工作的宣传标语,叶成一声不响地来到了资料室。

“老叶,请坐,最后还剩下两个字没写完,你稍等一下。”杨凡边写字边招呼叶成。

“看来,林建明的病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近几日来连饭也吃得越发少了,我担心这样长期拖下去,会出问题的。”

“对了,老叶,像林建明这种状况,你为何不向中队领导反映一下呢?”

“其实,我早就向张指和郝指二人反映过了,只是一直未同你说罢了。”

“那他们对这事怎么说呢?”杨凡急切地问道。

“他们也没有明确说什么,只是对我说:知道了,你安心值你的班吧。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只是一个劲地干着急。”

“噢,对了,林建明被关禁闭为何会这么长时间?”杨凡又问道。

“还不是由于他一直不承认自己有罪,加上队长说他时,又公开顶撞队长,所以才把他作为抗改的典型分子给关了起来喽。”

“即使是顶撞队长,据我所知,也不至于关这么长时间呀。”杨凡做出几分很不理解的样子。

“没有错。但问题是有一次监狱领导视察禁闭巷时,当某位监狱领导问他话时,他不仅没有回答,还骂了那位监狱领导。你想,出了这种事,他还会好得了么?”

“估计老林当时也是因一时所受委屈太大,心情不好,才会那样的,按理说,监狱领导应该详细了解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才是,怎能一怒之下,关他个没完没了呢?”

“你也是知道的,在监狱里面,有些事是没有道理可说的。”

“这倒也是。只是太苦了林建明自己了,我想恐怕他连那天到底所骂何人都不一定会知道呢?”

“事实确实如此啊。有一天,我问他当时为何会那样做?他说他当时的心情实在是太差了,除了骂人之外,什么也做不了。”

“唉,老林也真够惨的了,我们能帮他的也是非常有限的很啊。”

“不过,还是要谢谢你呀,老叶。我心里最明白,你是看在我的面子上才这样做的,而我也不知为了什么?虽说与林建明非亲非故,但心里总是一直放心不下他,这到底是出对其不幸遭遇的深深同情?还是完全出一种朋友之谊?说实话,连我自己也说不清楚。”

“老杨,我敬重你的就是这一点,对人重情谊,有人情味。”

“重情谊又如何呢?在关键时刻还不是照样帮不上忙?”

“不能怎样说呀,说一句老实话,他林建明在狱中能有幸结识到像你这样的朋友,这也是不幸中的大幸啊。你是知道的,整条禁闭巷里所关押的犯人还少么?他们一个个就像是被人类遗弃的垃圾一般,丢在仓里任其自生自灭。虽说我们每天都按时将两顿饭放在其仓门口,但他们是否都吃掉了?谁也不清楚。”

“在禁闭巷仓里面,像林建明这样的,可算是被关禁闭时间最长的吧?”

“哪里呀,据我所知,里面至少还有三名犯人关禁闭时间都比林建明长。”

“那在禁闭仓的犯人里面,被关押时间最长的有多长?”

“十二年。”

“你是说那名犯人已被连续关押了十二年?”

“是的。”

“那这人如今这么样?”

“早已成了一个废人,除了还懂得吃饭以外,其他方面,你已经无法同他勾通了。”

“像这种人,为何不放了他呢?”

“据说,监狱曾经有意放他的,但外面已没有人肯收留他了。”

“难道他连一个亲人都没有了?”

“不是的,听说他还有一个亲弟弟,可由于弟媳妇坚决反对,他也就不敢作主要收留自己那已退化得跟动物差不多的亲哥哥了。”

“这真是人间悲剧呀。”

“作为一个人,他是够悲惨的了。”

叶成走后,杨凡仍有好一阵子静静地坐在椅子上,沉浸于思索着禁闭仓内犯人的悲惨生活之中。他曾经亲身体验过禁闭仓的苦难,禁闭巷被狱中犯人叫成是监狱中监狱,真是人世间最最苦难的地方,杨凡心想。就在杨凡正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发呆时,李春林进来告诉杨凡,说高科长有电话找。杨凡立即站起身,快步走到学校大厅靠近铁门旁,抓起电话筒,立即传来了高科长的声音:“是杨凡吗?今天下午三点半钟,将有B市帮教团来监狱进行帮教活动。你尽快组织人力布置一下会场。”

“会场准备设在何处?”杨凡问。

“我看就定在建新学校的大厅里算了。”

“好的。那估计有多少犯人来参加这次帮教会?”

“总共有一百零七人。”高科长在电话中说道。

“帮教团的人有多少呢?”杨凡又问。

“有二十六人。这样吧,你准备四十人的领导席好了。”

“帮教会的主题叫什么呢?”

“我看也不要搞得太复杂了,就写一幅标语就行。这条标语的内容就叫:热烈欢迎B市帮教团来我监开展帮教活动。”

“行,我马上进行布置。”

原来学校与监狱教育科长之间装有一条专线电话,该电话只能供学校与监狱教育科之间进行联系,它既不能打到监外去,也不能与监狱内其他科室或中队通话。杨凡放下电话后,不敢丝毫怠慢,立即组织人进行布置。会议用的标语仍交由王家胜去完成,会议要用的麦克风线路,照明线路等则由张涛去准备,茶水则仍是李星的事,剩的任务就是通知教员组的人搬台凳了,杨凡要求所有准备工作务必在下午两点前完成。

杨凡知道,在S监狱每年都要接待好几批来自各地市、县政府派出的帮教团,帮教的对象自然该市县正在S监狱服刑的犯人,帮教会的内容,大多数都是向犯人们宣传在改革开放大好形势下,家乡所发生的喜人变化,从而希望犯人们安心改造,早日出监,去为家乡的进一步繁荣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今天下午的帮教会应该也这样子的,杨凡心想。

但眼下的任务是尽快布置会场,所以,待标语字一干透之后,杨凡即组织李春林和王家胜一道先将那块小型的专供学校大厅或舞台上开会用的会议背景幕布挂在了大厅北面的墙壁上,然后再将已写好的标语字按一定顺序和一定格调用别针逐字固定在幕布上。靠近幕布一方每排摆上十张桌椅共放四排,同时按惯例,将前面的一排桌子表面用浅蓝色的布包裹好,专供帮教团的领导及工作人员和监狱里有关领导坐。在此四排桌椅的前面放上一张讲台和一把椅子,供开会时领导讲话之用。接下来,在讲台的正前方摆上了六十五张双人学生凳,供前来接受帮教的犯人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