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山(51)

作者:刘宗凤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大伙听完后又一阵大笑。

下一个是李春林。李春林讲的是个一字幽默小故事,他说:

明朝时有一位翰林名叫陈全,一向幽默。有一次,他误入禁宫,被太监中贵所抓获。

陈全说:“小人陈全,一时疏忽误入禁宫,请公公开恩。”

太监中贵说:“我久闻陈全你擅长说笑话,今天,我且要你说一个字,若能令我发笑,我就立即放了你,否则,休怪我无情,将交由皇上发落你。”

陈全想了想说:“屁。”

太监中贵问:“怎么讲?”

陈全回答:“放也由公公,不放也由公公。”

太监中贵大笑不止,于是,遂将陈全立即给放掉了。

李春林的小故事虽然短,但很有趣,自然又引发了大伙儿的一阵笑声。李春林之后是张涛,张涛所讲的笑话说的是:

晋朝时有一个皇帝五十多岁后才生得太子,由于江山后继有人,于是皇帝龙颜大悦,召集群臣大摆宴席。这时,有一位大臣拱手对皇帝说:“恭贺陛下喜得太子,只是我等做臣子的无功而受禄,享受陛下的喜宴,实在深感惭愧得很啊!”

老皇帝一听,大为生气,大声喝道:“你这是什么话?我得太子,岂能让你们立功?”

------------

谈笑声中时间过得最快,转眼间时间已到深夜十二点。突然,中队四条巷子里顿时爆竹声此起彼伏,炸成一片,硝烟立即弥漫了整个中队,不少监仓已完全被硝烟所笼罩。为了看热闹,也是为了躲避烟雾,大家纷纷来到了羽毛球场观看中队犯人积委会组织的放烟花。

自从魏华出监后,黄新华一直代行积委会主任之职,看来,过年后中队积委会改组,黄新将出任主任一职已是毫无疑问的了。

由于天气变得寒冷起来,加上天上正下着毛毛细雨,杨凡在外面站了一会儿后,很快就回到了仓内床上。在床上一坐下,喝了一口热茶,浑身顿时又暖和了起来,杨凡心想,还是待在仓里好些。没多久,刘天明、李星、李春林、张伟国、张涛和黄新华都相继回到仓里来了,杨凡知道,大伙儿也该休息了,于是,赶紧收拾起床上的食品,用报纸及塑料袋等一一包装好,待天亮后再吃。

3

年假在一天天过去,农历初六下午五点左右,中队郝指导员来到东巷通知杨凡拜山。这是杨凡三个多月以来天天日思夜盼的事,所以,一听到郝指导员的叫声,他立即来到中队值班室门口,喊了一声:“报告!”然后自觉地蹲在一边,以等郝指导员带自己去接待站。

原来今天是郝指导员值班,他迅速交代完有关事情之后,就走出值班室对早已蹲在一旁的杨凡说:“走吧!”

杨凡随郝指导员一路上经过监狱的露天会场、织布厂和基建一队等劳改单位,大约花了近十分钟的时间才来到监狱专为犯人与其亲属接见的所在——接待站。S监狱接待站内部设有接见室、购物商场、餐馆、卡拉OK室以及专供符合一定条件的犯人与其配偶同居用的鸳鸯楼等。

杨凡一到接待站,才知是妻子拜山来了,于是,赶紧向监狱狱政科派驻接待站的值班队长办理了接见的有关手续。由于杨凡属经济犯,加上又是过年期间,所以狱政科值班队长破格批准他到餐厅与妻子共进晚餐并可以在接待站鸳鸯楼同居两天。

郝指导员等杨凡办好了一切接见手续后就回中队去了,临走时,杨凡感激地向他道了一声“谢谢”,并邀他一道上二楼餐厅就餐,他说中队还有事要做,不能久留。后来,杨凡才明白,按规定,狱警是不能与犯人共餐的。

来到二楼,杨凡一看,觉得这个餐厅的规模还不小哩,大约五百多平方米的面积,既有厅堂。餐厅的大堂摆放有四十余张桌椅,而厅堂的四周呈环形排列有十个小包房,也称雅座。在大堂里,绝大部分的餐桌早已被监狱各个中队拜山的犯人及其亲属所占据着,杨凡心想:这餐厅的生意还挺不错啊!他站在餐厅的一侧向里扫视一遍,见靠北墙的一个角落里还一有张空着的桌椅,于是,杨凡拉着妻子的手就朝那个桌位走了过去。妻子问:“想吃些什么?”

“随便。”杨凡说。

“那就来个打边炉(即吃火锅——作者注)吧?”妻子又问。

“好,打边炉就打边炉,有很长时间没有进餐厅,感觉一下这气氛,似乎就已经饱了。”杨凡笑说道。

“看你说的,一副可怜样,要是让人家听见,多不好意思呀。”妻子嗔道。

这时,有一名餐厅服务员走了过来,问:“想吃些什么?”杨凡转头对妻子说:“你做主吧。”

“你们这里有菜谱么?”妻子问服务员。

“没有。不过,这里能做的炒菜,全都写在了那边的黑板上,如果想吃打边炉,我们这里只三个品种,一是三鲜火锅;二是狗肉火锅;三是素味火锅。这样吧,待你们想好了,再告诉我。”服务员说着准备离开。

“不用想了,你就给我们来一个三鲜火锅吧。”妻子果断地说。

很快,服务员拿来一个固体酒精炉子和一只已装满汤计的小锅放在了桌子上,没过多久,又端来了一个生的三鲜拼盘和一盘生蔬菜,杨凡从衣服口袋里拿出打火机将固体酒精点燃,这样,杨凡和妻子就正式进入了就餐程序。

“你的信早已收到了,只是一直抽不出空来看你,你不会怪我吧?”妻子不停地盯着杨凡那被理得一发不剩的光头瞧了又瞧,说。

“那能呢?你现在不是来了么?家里忙我是知道的,一身顾两头,也真难为你的。”杨凡说,同时,有些不由自主地摸了摸自己那光秃秃的脑袋。按监狱规定,所有在监狱服刑改造的男犯人,都必须一律理光头,所有女犯则只能留齐耳短发,刚开始,杨凡有些不理解,后来听其他男犯说,监狱从来就是这样子要求的。杨凡曾不解地问:“为什么非要这样做不可呢?”那犯人说:“在这种地方,有些事情没得理由可说的,不过,监狱要求所有男犯必须理光头,可能是为了更有效地防止在监犯人脱逃吧?因为理了光头,即使有人侥幸逃出监去,也能很方便地把他抓回来。”

现在,妻子不停地拿眼睛去瞧自己的头,也许妻子对自己突然变成光头形象,可能是有些不太习惯吧,杨凡心想。

“在这里能习惯么?没有人欺负你吧?”妻子关切地问。

“像我这个派头,一般人敢动我么?不过,刚到这里,凡事还是小心谨慎些为好。至于是否习惯,怎么说呢?不习惯也得习惯,一切都由不得自己呀。是吧?”杨凡故作轻松地笑道。

“这也是,再难再困难也要忍着点才好,切莫把自己的身子给弄垮啰。”妻子又说。

“你放心,垮不了,你是知道的,我是当过兵的,苦点算不了什么。倒是你自己要多保重才好,噢,对了,小强还好么?你管得了他吗?”杨凡说。

“我们这一边你就放心好了,咱们的孩子小强,虽说顽皮了点,但还是蛮懂事的,也很能体贴大人的心。”妻子安慰道。

杨凡与妻子边吃边谈,他不禁又一次切身感到:还是监狱比看守所好多了,至少不用再隔窗与妻子对话,而且,晚上还能与妻子同居,这在看守所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想到此,杨凡禁不住痴痴地瞧着妻子呆看了好一会儿。

“瞧你那样子,也不怕人家笑话咱们。”妻子笑嗔道。

“怕个啥?我才不管哩。”杨凡笑道。杨凡觉得妻子虽然比先前憔悴了不少,但仍是那样漂亮,令自己心动。

“你不怕丑,我可怕,那像你,脸皮厚。”妻子又笑嗔道。

炉子里的固体酒精已经烧完了,妻子想让服务员再加一条固体酒精,杨凡的心思显然早已不在吃上,他说:“还是算了吧,加一条固体酒精是要另外加收费用的。何况也已吃得差不多了。”妻子没有再坚持,便叫来服务员买单,一算总共费用为一百六十五元人民币。

“啊,在这里吃东西可不便宜哟。”妻子惊讶道。

“可不,武大郎开店,能便宜你么?不过,话又说回来,能允许咱们一起坐在这里吃上一顿,也算是皇恩浩荡了,所以,就是贵一点也得领情啊!”杨凡笑道。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