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每天都想以身相许(重生)(44)

凌乱撒了一地的箭矢尖端映着明晃晃的日光,将所有人心中都刺得一凛。

“这……草民……草民无知,不知小女在外竟然有此功勋。”纪正则此时半个字不敢再提他原本的打算,也是他经商多年脑子转的快,只小心翼翼的措词道:“本是些许小事生了误会,草民鲁莽,不知她在外的义举,险些误怪了小女。”

说着,纪正则头垂得更低:“如今草民已经知晓小女有功,定然不会再行责怪,当是好生劝慰安抚,以免再生嫌隙……”

一语未完,纪清歌却突然截口道:“父亲,不必了。”

段铭承转头,幽深的双眸仔细看了一下纪清歌的神情,微微一笑,向侧旁让了一步,将原本被他牢牢挡在身后的窈窕少女现到了众人眼前。

纪清歌感激的望他一眼,毫不犹豫的踏前一步,说道:“父亲既已将我除族,我与纪家已经再无干系,也无需再有甚劝慰安抚了。”

她音色清丽,口中却分毫不让:“只请父亲,将亡母灵位交由清歌便是了。”

“这……”纪正则面对如今事态,哪里还会看不清这突然闯了他宅邸的朝廷官员是摆明了要给那孽障撑腰,虽是吃不准来人究竟官居几品,只是不管几品,都不是他一个商人能抗衡的。

只是他都已经服了软,却听见那孽障依旧不依不饶,竟是半点台阶不肯给,心中到底还是气恼,虽是形势不由人,却也只能忍气道:“此乃人伦大事,你又何须与为父这般置气……”

“怎么?原来竟是已经将有功之女逐出家门了?”段铭承英挺的剑眉一挑,声音顿时冷了下来:“既已除族,强扣灵位之事,本王倒是想听听这其中的……原委!”

‘本王’两个字,不啻于是在所有人心中打了个霹雳,之前他并未摆明身份,不过是因了宁博裕多少知道一点如今有刑部官员在此公干,这才见到带着一队玄衣人的段铭承之后敏锐猜到这只怕就是在秘密公干的钦差,刑部之中随便哪个都比他一个知府要有来头,所以第一时间先称了‘大人’。

有了他带头,其他人也就随着叫了。

可这‘本王’二字如今彻底惊住了所有人。

大夏立朝时日尚短,迄今只有十余年,宗室子弟尚不繁多,能称王的也不过两三个,而真正在朝中领职的却只有一人——

——当今天子段铭启一母同胞的亲弟弟,靖王段铭承。

第37章 卫氏晚晴

纪正则再是精明能干,也只是在商场上,官与民之间壁垒分明,虽然纪家始终削尖了头想要挤进官宦阶层,但实际上却从未能如愿过。此次原本和知府宁家定了亲,若是不出岔子,日后或许能慢慢摸到一点边,但现如今,对于纪正则而言,‘王爷’二字也只让他知道了面前的这是天潢贵胄皇亲国戚……而已。

宁博裕可不是纪正则,宁家算起来已经数代为官,他父亲还曾官居尚书之位,耳读目染之下,虽然现如今宁博裕只是个知府,但朝堂上的消息从来没断过。

靖王段铭承!

身为当今天子的胞弟,段铭承极得圣上的信任和倚重。

段家在前周时期就是朝中重臣,前周戾帝裴华钰十四岁年纪杀父弑兄登的基,在位期间极尽荒淫残暴,对内横征暴敛,对外却一昧软弱退缩,朝中官员敢于谏言的,直接当庭杖毙的不知凡几,更是惹得不少直臣辞官告老。而随着裴华钰年岁渐长,其暴戾心性就愈发压制不住,许多耸人听闻的事情全做了出来,这才逼得当时的六部尚书段熙文一力挑头,联手朝中重臣过半,推翻了前周。

而段熙文被拥立登基之时,膝下只有两个儿子,长子乃是当今天子段铭启,幼子便是眼前这位靖王段铭承了。

他们兄弟二人年岁差了十好几岁,由于前周末期朝局动荡,段熙文并无多少闲暇照管家人,段铭承自懂事以来,都是兄长段铭启养育教导,实打实的长兄如父。

也正因此,大夏太|祖段熙文龙驭宾天之后,段家兄弟二人之间根本不曾出现过争储的局面,新帝登基更是直接将幼弟封王,同时授予其刑部尚书一职,兼管大理寺,督查朝中大小官员,御赐宝刀既明,若有徇私枉法之事,靖王有权先斩后奏,事后补个折子就完了。

靖王的凶名文武百官哪个不知?被靖王盯上的人,被扒下三层皮都算轻的,葬送了阖家老小的都大有人在。

这样一尊要人命的大佛怎么会突兀现身淮安城?!

还……还直接插手了纪家这场父女决裂!

那边纪正则还有心想要挣扎一二——皇亲国戚总也要讲天理人伦的吧?他是父,那孽障是子,天然就是要压她一头的,又怎能……

还不等他再想好说辞,跪在他不远处的宁博裕却是一声低斥:“纪公休得再言。”

纪正则望过去的时候,却见宁博裕鬓角的冷汗已经顺着胡须滴到了地上,低声急急的说道:“快将元夫人灵位请出吧。”

纪正则脸色灰败,段铭承锐利的目光只让他觉得如芒在背,身形一点一点的委顿了下来,终于还是颤着声说道:“草民……遵命,容草民请出灵位便是。”

段铭承故意冷了他一刻,这才一点头,沉声道:“去吧。”

纪正则颤颤的起身而去,脚步都微有踉跄,片刻之后捧着一只毫不起眼的木匣踽踽返来,重新跪下,手捧木匣举过头顶:“草民元妻灵位及其遗物皆在此,请王爷……过目。”

段铭承立定不动,只用眼神向纪清歌示意了一下,纪清歌深吸口气,迈步来到近前。

这木匣看得出尘封已久,原本上着的朱漆已经斑驳剥落,露出黯淡的木质本色,纪正则急急去取的时候想是有胡乱擦拭过,却也依然残留着灰尘,更显得残旧破败,纪清歌心中一酸,轻轻打开了木匣。

匣中物品寥寥无几,只有一件已经褪色的嫁衣,一柄鱼皮封鞘的细长短剑,而在最下面的,就是一块朴素至极的乌木灵位,因为久未维护修整,上面暗金色的字迹已经斑驳。

先室卫氏晚晴之灵位。

纪清歌陡然哽住,涩意涌上眼眶。

……原来,她的娘亲,姓卫,名晚晴。

她两世加起来,竟是直到如今才终于得知了生母的姓名。

卫晚晴。

纪清歌用力忍回了心底的酸涩,合上木匣,端端正正的双手接过抱在怀中。

段铭承立在原地,别人亡母的遗物,他倒是不便去看,等了一刻,见那姑娘眼圈红红的捧着个普普通通的旧木匣回转,不由皱了眉。

“纪家的亡妻可还有其他子嗣?”

“并无。”纪正则头都不敢抬。

眼见纪清歌也冲自己轻轻摇头,段铭承顿时沉了脸:“既无其他子嗣,你又已将其唯一子女除族而去,为何不将陪嫁如数奉还?!”

“莫非……”随着他的诘问,全场气压骤然迫降:“还想贪墨了不成?!”

纪正则心中叫苦不迭,却也只好硬着头皮答道:“王爷明鉴,亡妻当年嫁与草民的时候……并无陪嫁。”

这是出乎了段铭承意料的回答,倒是让他一愣——这有名的富贾之家,家主娶了个没有嫁妆的女子为妻?

段铭承眉头微皱,心中总觉得似乎有哪里不对,却一时半刻怎样也想不起来。

不等他想清楚究竟是哪里的问题,纪清歌轻声道:“民女谢过王爷,亡母灵位已经索回,其余钱财之事,父亲既说没有,便罢了吧。”

段铭承不太赞同的望了她一眼,除族对于男子都是件大事,说断了半条今后生路都不为过,一个女子,看她年纪和发式应是尚未及笄,骨子里再是硬气,今后也是身若浮萍,再没些钱财傍身,却要如何生存?更何况女子的嫁妆本就该是所出儿女继承,这是天经地义的礼法,若就这样便宜了她这个狠心的爹,岂不是太过吃亏?

等他目光落到纪清歌微红的眼眶,原本想要出口的话便慢慢咽了回去。

纪正则跪在地上不敢抬头更不敢怨愤,只以为他的言辞这位王爷不信——本来也确实听起来不像是真的,今日已经事已至此,也只得说道:“草民不敢有虚言,草民愿赠店铺田亩,以供……小女日后用度。”

这整整一夜,纪清歌先是对敌救人,好容易绝境之中闯出了一条生路,归家却又遇到此事,如今一夜不曾得过喘息,明丽的面庞上血色不足,透着一股子苍白,只剩了一双微有泪意的双瞳依然清澈明亮,她并不理会纪正则的言辞,见段铭承望来,也只是缓缓摇头道:“民女自幼便没怎么得过纪家养育,却也平安长到了大,如今民女已非幼子,自己有手有脚,便是不靠着亡母的陪嫁和纪家钱财,想来也不会饿死才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