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法是土了点,但也是科学的。
动态菜单的想法还是昨天开业时他才想出来的,因为去买菜的时候他发现要保证菜单稳定很不容易,大井城这地方各种蔬菜都是天然种植,没有大棚,只能买到时令蔬菜。
他想到很多餐馆其实也是隔一段时间就会更新菜单,这样才能让食客们保持新鲜感,同时也能不断优化,淘汰掉不太受欢迎的菜品。
他当时大脑里灵光乍现,心想既然隔段时间就得更新,那还不如干脆来个动态的。
他觉得只要保证做到几点,他这个想法就可行:简单、方便、美味、价格区间稳定、有新意。
尤其是美味和有新意,是核心中的关键,能保证食客们保持对新餐品的期待,让他们即使不知道当天有什么在卖,也不用担心来了之后会没有不喜欢吃的餐品。
同时也能够极大地调动大家消费的乐趣与积极性。
决定以后,他便拟定了这个计划,今天算是第一天实行,很成功。
如他所料,今天来吃饭的人数比昨天开业要少一些,昨天一是因为开业有活动,二是还有些人专门来捧场。
今天那些离得远的自然不会专程跑一趟,这一类顾客以后也只会偶尔来一回。
还有些顾客也会每天选不同的店家就餐,你做得再好吃,人也不可能每天守着你一家店吃。
往后常态化之后,每天食客数量会趋于稳定,这个数量江楷决定再监测一星期,然后做一个平均值,就是短期内每天需要准备的餐食量。
今天第一天开始卖晚餐,这个指导方案同样适用,江楷也按这个方法操作。
他们的门面不能堂食,晚饭是大家比较重视的一顿,大井城没什么打工的单身族,几乎每户人家晚饭都会全家人一起吃。
江楷将晚上卖的餐品定位为外带的单品,比如卤品和凉菜一类的,顾客买回去可以给家里增加一道菜。
第一天就少量做一些卤菜,一道油炸小河鱼,一道炸素丸子,试卖。
荤的素的食材处理好,肉类焯水,大锅加水,所有食材加入,再加入自己搭配的卤料,大火烧开再小火慢煮,卤菜就做上了,剩下的交给时间。
另两道小吃更容易。小河鱼干买来的时候已经处理得干干净净,裹上鸡蛋面糊就可以直接放油锅里炸。
炸素丸子只要将胡萝卜白萝卜擦丝,用盐腌出水,加入面粉鸡蛋和调味料搅匀,攥成小团扔油锅里炸成金黄即可。
两样小吃不怕凉,卖的时候也可以给人复热,他早早炸好了摆在厨台的置物架上。大锅里的卤味只要看着火就行,一点也不耽搁做其他事情。
下午下班时间刚过,街上陆续有人回家。
看到江楷的店开始卖晚上吃的菜,不少人也都会买一点。
尤其这小河鱼干,本来是本地河里的特产,但是数量少,江楷也是今天赶上了才在市场买到一些,明天去估计就没了。
别人炸小鱼干可舍不得裹鸡蛋,他这个裹了鸡蛋糊,颜色金黄金黄的,看着更加诱人。数量不多,很快就卖完了,只自己留了一点,等苏简回来也可以尝尝。
炸素丸子别看后来全国各地都常见,但是这东西目前在大井城没有,大家都稀奇,江楷给他们尝一尝,都很喜欢,明明是素的,吃起来却有点像吃肉,香喷喷的,口感也好。
关键价格还便宜,买回去家里可以少做一道菜,还可以当荤菜吃。
卤菜倒是不稀奇,不过江楷这里的颜色看着比别的地方卖的要红亮些,更有食欲,闻着气味也香。
反正都有试吃,大家纷纷品尝,都赞不绝口。荤的买不起就买素的,很多人都会买一点。
江楷是第一次做卤菜,之所以能够成功,一是因为这地方的人厨艺不咋样,更主要是他在美食节目里学到了一招大厨的杀手锏,可以提鲜提香,又增添红亮的颜色。
数量准备的不多,三个菜品每一种留一点自己吃,其他很快就卖完了。此时街上下班回家的行人也逐渐少了下来。
江楷看了眼时间,怎么今天苏简还不回来?按往常应该早到家了,难道因为昨天请了假,今天活多要加班?还是因为提了辞职,杨兰要她把活干完才让走?
江楷又等了几分钟,还不见苏简回来,他呆不住了,关上门,往苏简上班的方向走去。
第55章 有点舍不得啊
天已近黄昏。
江楷加快脚步, 走了半条街也不见苏简,他小跑起来。
他没去过杨兰的小糖厂,但知道大体位置, 那边有一片小平房,里面很多小厂和小作坊。
快来到那片小平房区域的时候, 才遇到苏简也正着急往回家的方向走。
见人完好无缺,他才终于松了口气,停下来大口喘气。
苏简低头走路,突然发现身前一道黑影, 吓一跳,抬头一看竟然是江楷,“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江楷上气不接下气的, 不好开口说话, 笑着摆摆手。
苏简又道:“今天晚了点,我这就回去了,你不用来的,还累成这样。”
“天都黑了,我来看看。”江楷终于缓过一口气, 没第一时间问她怎么晚了这么久才下班,“走吧。”
两人慢下脚步, 并排往回走。
今天有月亮,黄昏一到,月光就柔和地洒在地上,即使平房小厂区与市区之间这条小路没有路灯, 也能看清楚路面。
苏简看一眼江楷,脸上挤出一丝笑,“天黑了我还没回去, 吓着你了?”
“嗯。”江楷扭头,一眼看到她脸上的笑容很勉强,一看就是心里有事,“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厂里出事了。”她说。
“什么事?很严重吗?”
“严重。”苏简点头道,“明天开始,厂里就我和杨姐两个人了。”
“什么意思?”这话把江楷都吓一跳,“其他人呢?”
“今天下班开会,厂里经济压力太大,杨姐让他们都离开,就留下我一个人。”苏简说起来很伤感,“以前我都没察觉到有这么严重,还以为只是做出来的糖不太好卖。”
她接着给江楷讲具体情况。
杨兰以前只经营一个小作坊的时候业绩不错,是这一片区手工糖经营得最好的。
她有些野心,将那些不温不火的小作坊合并下来,一下子变成一个小厂的规模。
苏简去上班的时候就是她刚扩大规模的时候,那时候杨兰一口气招了七八个新人,苏简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杨兰还是想太简单了,她原来的作坊做得好,不代表合并后也能继续好下去,不是简单做个加法就能把事业做大的。
她一个作坊的时候能做好,可能因为市场就那么大一丁点,她又是做的最好的一家,自然就不愁卖。
现在她把规模增加了几倍,市场需求并没有跟着增加,产出来的糖自然就要过剩。
要命的是她当初合并别人的时候投入了巨额成本,不但掏空了所有积蓄,还欠下很多钱。
现在房租成本,人力成本,还有水电和原材料等其他开销都成倍增加,做一天亏一天,她当然耗不起。
最后才不得不止损,刚招来不到一个月的新员工,还有原来的两个老员工,除了苏简之外,全部协调辞退。
江楷怎么也没想到,昨天杨兰还带着全体员工一起来给他们捧场,他们一个个都挺高兴,看不出来小厂的状况已经如此糟糕。
十几天之前,她还给苏简预支了工资,难道都是表面在硬撑?
“她怎么选择留下你一个人呢?”江楷问道,“是因为你比较能干吗?”
“可能吧,”说到这个,苏简看起来更难受了,“但是我也是新人,她要是把我一起辞退还好点,她把两个老员工辞了,留下我一个人,那我不是变成人家仇人了吗?”
“他们人呢?已经走了?”江楷问。
“他们还在开会,杨姐让我先走,我自己的想法也不让我说完。”
“不让你说?”那个杨兰看着不是挺讲道理一人吗,还有这么霸道的一面?“为什么?”
“她不相信我说的话,我说我本来就想跟她商量辞职的,让她留别人,但她不信,说我没必要谦让,她自己知道怎么处理。”
江楷明白了,苏简可能平时对人比较谦让客气,所以她主动要走,杨兰反而不相信,觉得她是让着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