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阳也很着急,第一时间来找江楷,对他说:“老板,按现在的势头,恐怕过不了三四个月,咱们的原料就供应不上了,得赶紧想想办法才行啊。”
第95章 这世界变化快
江楷既然做了皮具公司, 自然早就想过各个环节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不会让某个大环节出现漏洞。
“别着急,”他对潘阳道, “这个问题还在可控范围内,也是接下来我们打算去做的。”
“你有在考虑就好, ”潘强稍微放心了点,但是心里的担忧也没完全放下,“可是周边的乡村里货源很有限,农户出栏周期也长, 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解决的。”
“还有几个月的时间,足够了,先让农户增加养殖规模, 到时候应该能够接上, 实在不够就去别的地方进点货,再不济还可以减少一点产量,影响不大的。”江楷道。
“关键让农户增加规模恐怕也不容易,”潘阳想起这个更加发愁,“以前因为当时的皮革厂还在, 他们多少养一些,前段时间皮革厂倒闭后, 很多人家都把存栏的牲畜卖了,后来剩下的都是没卖掉的,最近咱们又开始进货,他们才终于可以把牲畜处理掉, 要让他们接着养,他们也害怕再出现卖不掉的情况,肯定不愿意。”
“那就消除他们的忧虑, 只要给足好处,自然就有人愿意。”
“给什么好处?提高价格?那样的话咱们的成本就上去了。”潘阳道,“再说即使提价,涨价空间也很小,没多大吸引力,大部分人家还是在担心,以后要是再出现皮革厂倒闭的情况,他们怕经受不起。”
“他们担心哪里,咱们就从哪里入手。”江楷不想再解释太多,事情毕竟是做出来的,“咱俩明天就去找他们谈吧。”
“好。”老板亲自出马,终于让潘阳吃了颗定心丸。
两人去周边乡村找农户,江楷专门带上了提前准备好的文件和材料。
到了地方后每家每户考察养殖能力,再跟他们谈条件。
江楷给他们提供收购保证,价格和数量都签订了合约,还预先支付一部分定金。一下子不但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还给他们解决了前期资金难的问题。
这个办法一实施,此前没人愿意接着养,现在却都争着要养了。
有钱不挣是傻子,而且是风险很小的买卖,谁不愿意?有的农户巴不得多养一些。
但是为了品质保障,江楷他们严格以农户们的能力评估标准为依据,还签订了收购数量和标准,品质达标才能保证收购,防止有些农户以为旱涝保收糊弄事。
技术标准由潘强全权制定,并对最终结果负责。江楷跟他计算好了每年需要的原料数量,带他一起谈完一个地方的合作,其他地方都由他自己去谈。
有了这么好的优待和保障,潘阳再去谈合作就容易多了,跑了几天时间就谈下来好几个乡村,包括宋丽丽他们老家的很多人家也加入了合作。
为了提高农户们的养殖效率,同时也提高皮具厂的原料品质,江楷还让潘阳到A省更先进的养殖区学习,回来再给合作的农户改进养殖技术和养殖条件。
以前农户们都是自然放养,效率低下,而且出产的原料品质参差不齐,经过潘阳学回来的新技术科学养殖,重新规划圏栏环境及饲养方式。
经过一系列的改进,各乡村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干净整洁了许多,不像以前乱糟糟的。
以前潘阳只知道江楷做事很厉害,但只有一个大体的概念,这次经江楷带了一次,他才直观体会到了什么是能做事的人,更加佩服不已。
尤其后来他发现,江楷这个办法,花了很短的时间,解决的不仅仅是皮革原料的问题,还解决了食材直采的问题,一举两得,看着给农户很多好处,还预付定金,实则他们公司省下了更多的成本,潘阳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们老大太厉害了,要是早就有他带着大家做事,皮革厂怎么可能倒闭?”他逢人便经常情不自禁夸赞江楷。
***
别看很多企业倒闭,很多人下岗,但是总体来说这是一个充满机会和发展活力的时代,所有行业发展都很快,只要做事得当,就能飞速发展。
江楷他们公司所有环节都已经打通,基础也已经打牢,食品厂和皮具厂发展得很快,他们很快就把业务开满了两个省。
时间没过太久,现如今已经在筹划以这两个省当跳板,直接把业务开展到帝都魔都。只有到国际化的大都市发展,才能站在全国的前沿位置,才有机会走向世界。
业务发展得越来越壮大,江楷他们的公司在大井城及周边地区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算在全省也很有知名度。
到帝都魔都刚开完工作室后,名气更是一下达到了新的高度,这些地方的人根本不敢想,就连廖老板都没想过要把业务发展到国内数一数二的大城市去。
大家一开始听说的时候都不相信,待到确认消息属实后,一个个都张大嘴巴,惊掉大牙。
名气响亮,媒体更是争相追捧报道,不用花钱就做了最好的广告。
以前本地人都更推崇外来的产品,现在本地已经有公司做到了全国顶尖——至少本地人认为业务开到帝都魔都就是全国顶尖,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大家开始更加追捧江楷他们的产品。
如今第一批下岗的工人基本缓了过来,人民群众总体生活水平依然在提高,消费能力也上来了,也更消费得起他们的产品。
有些人家越来越富裕,由于他们公司的名气被打响,那些富起来的人也渐渐开始消费他们的高端皮具产品,以能用他们的高端产品为骄傲。
江楷还发现一个现象,现在很多人开始注重更高级别的消费,有时间就会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也有外面的人走进来,还有不少人休息日会到处去走走散心。
他觉得时机已到,该准备拿以前承包下来的田地和草地做文章了。
江楷和苏简也给自己找了个时间,启程回大井城。
回到大井城一看,不料又有几个小厂坚持不住倒闭了,其中就有苏红所在的玻璃厂。
就连最让大家眼红的单位,韩勇所在的矿厂也要缩减人员重新编制。
很不幸,苏红和韩勇,跟其他不少人一起都失业了。
更让江楷和苏简始料未及的是,现在他们事业做大了,不再是他们去找人来上班,那些失业的人得知他们回来,纷纷找上门来,问他们有没有工作可以安排。
可惜今非昔比,现在本地业务基本饱和,省内都暂时不招人,再说很多职位也不见得适合他们,根本不可能还给这些老乡提供岗位。
江楷他们是做企业的,不是做慈善的,帮不了就是帮不了,只能直接跟人说清楚情况。
这倒还引来了一些不好的声音,有人说此前他们帮助失业工人都是卖乖讨巧,现在又不帮了,只能说明他们也不是好心,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尤其曾经对他们就有意见的人,现在终于找到机会抹黑了,传出一些不好听的话。
苏红是不可能来找他们求工作的,现在听到这些对江楷和苏简不利的消息,当然就会加大力度帮着宣传,比她自己找新工作的事情还上心。
朱艳那样的,据说最近也只能打零工度日,要不是连续几次被打脸不敢再出来蹦跶,肯定也会来抹黑他们。
那些流言飞语让苏简不太高兴,她对江楷道:“他们怎么这样?我们一直都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有工作都优先考虑他们了,还要说话那么难听。”
“总有少部分人素质低,不用管他们,”江楷安慰她说,“大部分人还是明事理的。”
“反正他们说得也太让人寒心了。”
“那以后还帮他们吗?”江楷笑着问她。
苏简生气归生气,但还不至于失去理智,想了想道:“大部分人还是可以帮的,那些不怎么样的就算了吧。”
“其实我倒觉得换个心态你就不会不高兴了。”
“换个什么心态?”
“咱们不要老想着要去帮助别人,首先还得做好自己,做好自己的同时如果能够帮到别人,那就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嗯,就是觉得能帮就帮一下,毕竟他们也不容易,没想到有的人嘴巴那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