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王倩淡淡道, 同时站到大门中间挡住朱艳,“这里人手已经满额了。”
“你说不能就不能?你算老几?让开!”朱艳说着就要硬闯进来,“好狗不挡路, 我去找老板去,你们这些小喽喽都能回来,我就不信我不能回来。”
王倩偏不让,干脆手叉腰把阻挡的面积扩大,“没错,我说不能就不能。”
“王倩!你个王八蛋你给我让开!”朱艳突然撒泼,冲里面几个别的员工大喊大叫,“把你们老板叫来!我问问他凭什么我不能回到厂里!你们几个废物却可以在这里!”
“是哪个泼妇在这里撒泼啊?”突然大门侧面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
大家转头看去,江楷和苏简、还有许其友三人正朝大门口走过来。
“江总,苏总。”王倩点头打招呼。
江楷看了眼朱艳,跟不认识她一样,接着问王倩,“怎么回事?”
王倩道:“有人来闹事,非说要见您,我拦着还非要往里闯。”
“哦,”江楷点点头,看向朱艳,“是你要见我吗?那为什么要难为我们王经理?”
朱艳自打听到王倩喊江楷和苏简江总苏总起,就惊得下巴都掉了,像痴呆了一样看着他们,现在还没回过神来,江楷问她话她也反应不过来。
整个人都是懵的,完全不敢相信所看到的和听到的。
王倩只好替她回答:“她说要回厂里上班,我说我们人已经够了,她不信。”
“人事经理说的话都不信,这是什么厚脸皮的人?”江楷对许其友使了个眼色,“你看,刚来就有活干了。”
“交给我吧。”许其友道。
江楷对王倩道:“王经理你去忙吧,这里你不用管了。”
然后跟苏简一起走进厂里,看都不再看朱艳一眼。
江楷他们之所以来得晚一些,就是因为去找了许其友。
许其友已经从糖厂正式下岗了,江楷让他来这边负责后勤工作。
给他定的后勤是广义的后勤,包括厂里所有需要的生产物资、设备设施管理、还有安全性管理,总之就是负责所有保障生产顺利进行的方方面面。
朱艳还在发愣中,许其友已经过来赶人了,“这位姑娘,麻烦你别在这里打扰我们做事。”
要是以前的朱艳,肯定又要跟许其友吼闹,但是她现在已经完全傻了,竟然转身默默走了。
连王倩都觉得奇怪,刚刚还那么嚣张的一个人,怎么现在变化这么大?
朱艳一路走回去都像在梦游,心里完全理不清楚,不是说罐头厂的新老板是省城来的富公子吗?怎么会是江楷和苏简呢?
江总?苏总?实在太不可思议了,他们前段时间不是在开店的吗?还有那个王倩,怎么也变成王经理了?
再看看自己,工作没了,什么都没了。都是假的,全都是假的!
朱艳走进家门的时候,一脸都是泪水,觉得自己特别凄惨。
……
三天后,准时举行复产仪式,同时也是一个辞旧迎新的仪式。
大门口的牌子已经换成了新的,也不再叫“大井城罐头厂”,而是改成了“简·之味”。
厂子有个小院子,院子中间搭起一个简单舞台。江楷和苏简在大门口剪彩,然后到舞台上宣布新厂城里。
没有啰里啰嗦的讲话,只有几句简简单单的致辞。
由于传言很多,除了他们自己,还引来了很多围观的人,就连媒体都不请自来。
其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在现场才知道新的老板是江楷。
场面一下子就热闹了,大家都很震惊,互相打听议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会是他们呢?实在是令人费解,根本想不通,他们哪来那么多钱?
苏红他们住得近,属于知道真信息的那一群人,只是同样不知道江楷他们怎么买得起一个厂的。
他们心里酸溜溜的,但又抵挡不住想看热闹,所以苏红和韩勇、以及林凤兰和鲁桂芳都来了,站在人群最外面看。
这些极品人士,就差江兴国和段芹芳他们没来,因为离了一定距离,还不知道消息呢。
所有围观的人都还没搞清楚状况,简单的开工仪式就结束了,许其友来请大家离开,他们只能意犹未尽散场。
这件事很快成了大井城的新闻头条,江楷和苏简也因此名声大噪。
尤其他们的成长经历和从摆摊起家,他们的故事被传出各种各样的版本,很快也传进他们自己的耳朵,每个版本都比他们自己过的要精彩传奇得多。
苏简还拿那些故事跟江楷开玩笑,对他说:“那些传说的故事,你更喜欢哪个?要是按他们说的过,会不会更有意思点?”
江楷反问她:“那你更喜欢哪个呢?”
“我还是喜欢真实的这个。”苏简道。
“我也是。”
……
有了新厂,除了在乡村里制作的腊味以外,所有产品都在厂里做,包括牛肉干,配方和品质由林有信把关。
一开始的小店就当做产品的旗舰店,做产品展示、宣传和售卖,不再在里面做吃的。
开工仪式引起的轰动和那些群众自发创造的故事,给他们打了免费广告,效果比花大价钱打广告还要好。
江楷借力使力,把新厂的优势列出来,包装打印出新的广告,在旗舰店里展示。
里面的内容,包括井盐独特的香味、乡村原材料的生态纯粹、还有林有信这个曾经罐头厂首席美食专家的技术把关。
这些元素都彰显着属于大井城的特产,是活脱脱的本地品牌,最关键是好吃。他们每款产品新出来之前都要全体员工品尝一遍,过了自己这关才能正式面市,不好吃都难。
原来的罐头厂是因为经营不善,导致被外来效率更高价格更低的工业化食品挤得倒闭的。
但是外来的产品也有一个致命弱点,由于过于追求工业化,用力过猛导致失去了本真。
而现在江楷他们把本真做到极致,卖的价格比原来的罐头厂还要贵,却更加有市场。
也正因为产品品质过硬,营销宣传才能事半功倍,效果显著。开工才过一星期,那些腊味产品的销量就赶上了上个月整个月的销量。
江楷紧接着将产品入驻了客运站和火车站,现在旅客不多,开专卖店还不太划算,便跟车站的商店洽谈给分成,专门摆了一个单独的货架。
厂里的生产按部就班进行着,本地市场也差不多稳定了,最多再开一家专卖店,就能基本覆盖全城居民。
江楷将目光投向了省城。
他对苏简道:“咱们再去一趟省城吧,把咱们的店开到省城去。”
“真的吗?我也在想这个问题,”苏简道,最近事业发展迅猛,她的目光也比以前看得远得多。已经有了一个厂,还欠下百万巨款,得把事业做得更大才行,她当然也不可能还拘泥于开小店,“那咱们去考察一下看看吧。”
两人第二天就出发,直奔省城的核心区,还住上次住的宾馆,办完入住就去附近做调研。
接下来的两天,他们从早到晚就没停过。
街边小店,商场,还有超市,他们几乎都逛遍了。
看人流量,看人群分布特征,看大家喜欢吃的口味,看有没有竞品,还有省城人民的消费水平。
总之事无巨细,两人各自都记了厚厚一本的笔记,晚上回到宾馆还要总结整理。
所以上次住这里来还有闲情喝酒看夜景,这次,完全不存在的。
江楷本来还想抽时间给苏简买点首饰,也被她以欠债上百万为由拒绝了。
考察完市场之后,两人得出了三个方案,一个是在街边开店,一个开在商场里开店,还有一个是入驻超市。
开在街边是江楷的方案,另两个是苏简提的。
她的理由也很明了,商场是现在最高档的场所,他们的产品准备走品质路线,跟商场的定位正好不谋而合。
而入驻超市的优势主要在于不用再单独找人看店,只要定期给超市供货就行。
在她看来,江楷的方案很不可取,街边开店,显得档次低不说,还得找一个店员看店,一个好处都没占着,都是劣势。
但是她又知道江楷是很聪明的,如果在街边开店真像看上去那么不好,他肯定不会这个选,所以她好奇,问他:“你是怎么想的?说来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