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门心计(254)

作者:悠南桑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所以他看起来如此苍老,包括闻老先生在内的世人会忘记这十八年里的李神医。

“师父……”祝妤君声音哽咽,她很感动,可仍不明白。

“老夫身体好,能长命百岁,分你十几年不算什么,老夫还知道你这傻丫头没听懂,但是呢,不懂比懂好,终归现在大梁国泰民安,你与那小子也算有情人终成眷属,老夫和闻老头,可以安心的游山玩水咯,对了,那小子身体的调理交给你了。”

李神医拍拍宽袖,丢掉累赘,神情格外轻松,满脸褶子都舒张开了。

祝妤君揉揉脑袋,她确实笨,哪怕学两辈子,也学不到师父们的十之一。

原打算过两日再向师父们请教玄机,没想到次日醒来便得到消息,李神医、闻老先生、崔元靖已经离开鲤城了。

李神医留下一封信,让祝妤君多多行医救人,替他这老头积福,至于他们行踪,会让祝明轩写信告诉她。

祝妤君哭笑不得,可心下又不免酸楚,他们师徒重逢才一日啊……

“妤君,待我身体恢复,我们也去游山玩水,说不得能与闻老先生和李神医同行一程。”连昭廷看出祝妤君不舍,安慰道。

祝妤君收起信,不容置疑地说道:“待你身体恢复,先回北地。”

“妤君可是想回去探望亲人了。”连昭廷柔声问道。

祝妤君没好气地瞪连昭廷一眼,“亲人自是要探望的,还有我两的亲事,你想拖多久?”

亲事!

连昭廷心咚咚咚跳得像打鼓,他仿佛看到了燃放的焰火,整个世界都五光十色。

“妤君,我觉得我身体已然大好,不如明日便启程回北地。”连昭廷激动的声音都在抖。

“不行,你身体至少得再养半月。”祝妤君转身懒得理会连昭廷。

“妤君,我真的没大碍了,要不一边赶路一边调养……”

“不行!”

“妤君……”

……

大梁迎来了自开国的最大盛世。

明宗帝日理万机,偶尔遇到难题,想请连昭廷和祝妤君到京城来替他分忧,却发现,这二人不是在天山,就是在南海,甚至还去了苗疆。

总归皆距离京城十分遥远,根本帮不上忙。

明宗帝对二人不抱希望了,唯盘算将七皇弟培养出来,他也好随那二人逍遥快活去。

番外一付君心(崔元靖篇)

顺风顺水、无波无澜十四载。

小时候,他生活中最大乐子是带上三宝去教训纨绔子弟和街头恶霸。

不过教训多了,名声响了,那群欠揍的家伙一见他便绕路走。

实在闲得发慌,他会去找好友。

好友乃荣亲王府二公子连昭廷,字沛时。

沛时、他、三宝,从小一块长大,他是沛时的伴读。

沾沛时的光,文得闻老先生教导,武得荣亲王点拨。

非他自夸,偌大北地里年轻一辈,仅沛时一人比他稍强。

可惜沛时后来‘荒废’了。

每日不是去醉意楼,就是去各贵家勾搭小姐。

勾得一堆没脑子的姑娘春心荡漾,以为自己遇到真命天子。

沛时呢,沾一身脂粉,转头即忘。

沛时还试图拉他同去醉意楼,他严词拒绝了。

他有原则,宁愿到街头霸凌,也绝不钻在脂粉堆里醉生梦死。

和沛时玩不到一块,他更无聊了。

正当他闲得发霉时,祖母去什么寺里见了个劳什子大师。

大师言他今年有劫,还是大劫。

他不信,无奈祖母因为几桩巧合信了。

避劫得去一处和他八字合的地方。

祖母挑来挑去,挑了绥陵县。

绥陵县距离安阳城最近,祖母想他时,容易见到些。

他觉得去就去呗,反正在哪儿无聊都是一样无聊。

现在回头想想,若当初没有去绥陵县,他没有去绥陵县的邻县看杂耍,是不是就不会遇见她?

当祝六借他和三宝之手,将麻烦轻松化解,他骨血里的顽劣蠢蠢欲动,一潭死水般的生活开始沸腾。

随着与祝六接触,他发现自己那欺负祝六、想看祝六哭的恶趣味,变成了疼惜、爱怜。

总归是一日不见,抓心挠肺。

过去数十年,他脑中仍清晰地印刻着祝六轻倚水廊时慵懒闲适的模样。

祝六随意一笑,都能令他的心如同珠宝玉石,流光溢彩。

心境改变没什么,祝六不同于寻常女子,眼皮子不浅,不会成天东家长西家短,为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叽叽喳喳。

他不因爱上祝六为耻。

唯一悲催的是,祝六太优秀,他有力无处使。

在祝六跟前,他像跳梁小丑,祝六待三宝都比待他好。

他从一个没心没肺的混小子,变成了他原先最瞧不起的人。

他开始向流星许愿,开始在内心深处细细琢磨酸甜苦辣。

他会吃醋,会嫉妒。

萌生出占有欲,恐惧爱别离。

他敏感、瞻前顾后、懦弱,不断放低身段、欲罢不能,却越陷越深……

爱是一把被磨得锃光瓦亮的尖刀,剔骨割肉挖心,生生将人脱胎换骨。

他不悔遇见祝六、爱上祝六。

人这一辈子,没点念想,何其无趣。

他也不后悔带沛时进祝家大门,没有沛时和祝六的相识,明宗帝不会康复,北地、富宁乃至整个大梁,也无法像现在这般兴盛安稳。

……

气温太低,回忆被凝在心里,鼻端有几分刺痛。

此刻他在玉峰山山顶。

山顶终年积雪。

过辰时,阳光从厚厚的云层探出来。

玉峰山山顶的阳光极其可贵。

阳光仅在每年的五月初七出现一个时辰,辰时到巳时。

阳光能照到的范围很小,大约一丈见方,布不满整个山头。

“李神医、闻老先生,晚辈来看你们了。”

他跪下,开始行祭礼。

阳光照耀处是不甚明显的坟冢,坟冢上有一朵尚未长成的雪莲。

雪莲镀着雪霜,在阳光下莹莹发亮。

此处葬着闻老先生和李神医。

两位老先生在同一年过世,相隔三个月。

距今已两年了,唯有他一人知晓。

祝明轩和李神医带的小童伍萤,早在五年前学成经论、医术,进京辅佐、照料帝王了。

祝六那儿是李神医交代不许说的。

祝六和沛时游山玩水,玩够后本想带孩子来陪伴年事已高的两位老先生。

但闻老先生言陪在他们身边是浪费两世所学。

祝六犹豫了几日,向两位老先生借手记和著书,征得老先生同意,手抄了一份。

以为祝六要存着给孩子们长大看。

没想到祝六带着手抄、沛时、孩子,告别两位老先生,去了遥远的西疆。

大梁疆域很广,最北面和最南面已如中原、江南般繁荣热闹,唯剩西疆仍穷困蛮荒。

他得知祝六去西疆颇担心,西疆毒物甚多,境外有不少异族,异族虽尚不成气候,却也凶狠。

不过他没资格干涉。

在祝六看来,他仍未恢复那十几年的记忆。

两位老先生过世当年,他派人去了解西疆和祝六的情况。

祝六除了在西疆开延仁药铺,还办了十多家学堂。

当地孩子到学堂读书免束脩,且包一顿午食。

学堂开支全部由药铺盈利贴补,据说正好收支平衡。

祝六到西僵的七年里,西僵出了数十名进士,照此速度,再过几年,西僵也能像南边一样,一派新气象了。

祝六自是忙得不可开交。

两位老先生之所以不让通知祝六,是不舍祝六辛苦,何况千里迢迢赶来,也赶不上见他们最后一面。

他听从两位老先生的。

虽未告知祝六,但未免将来祝六惊悉两位老先生不在人世太过伤心和遗憾,他为两位老人各造了一座水晶棺,再抬至这数千丈高的雪山封埋。

冰寒之下,两位老先生首身可千年不腐。

哪一日祝六来探望,仍可见到老人……

他朝雪莲方向,深深一拜。

与两位老人相处,他知两位老人乃方外之人,超然于世,还知祝六是这世上除了李神医外,唯一通晓前世今生的。

李神医心中的世界,当是数千年之后,而闻老先生珍藏的一本推星演论,亦非当世所有,乃闻老先生于机缘巧合中获得。

上一篇:天子与娇娇下一篇:外室成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