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太正常反而有古怪,可既然对方没做什么,连公子也只能派人盯梢,若有递消息回京给蔡震元,再详查了。”祝妤君将图纸放回桌案,她已经看明白了。
邓家手中有京城三千营,能被其调动的大约有一万五千兵士。
邓家在园林外的布置还挺符合兵法阵法,如果不是他们一早知道,待二皇子闹起来,还是挺让人头疼的。
“郭家但凡有一星半点的异动,丹玥都不会留他们。”连昭廷道。
“六丫头,你对园林外的三千营,有何看法。”闻老先生开始考问祝妤君。
闻老先生这几日与祝妤君一同布置用于园林防护的机关阵法。
之前他端着架子,甚少与祝妤君说话,共事了,他内心感慨万千。
感慨上一世自己挺幸运,竟然收了祝妤君为关门弟子。
太子、连昭廷、祝明轩等人,天资皆不错,但他们是单纯的学,学他会的知识。
祝妤君不同,祝妤君学的是他对知识的领悟,学的是对世间大道的敬畏。
祝妤君言她之所以能在数年间学到这许多,除了师父好这最重要的一点外,还因为她被毁了容貌和嗓子。
当一个人不为外在所扰,又不因口舌扰人,心境将异于常人的平和,学习时的专注力也非常人可比。
祝妤君看出他对一个人拥有两世记忆还是好奇的,故趁连昭廷等人不在,说了不少前世发生的事。
可以知道,自祝妤君重新醒来的那一刻起,大梁的命运就在一点点改写了。
时至今日,两世已完全不同。
祝妤君学识传自他,医术传自一位李神医。
照其说法,李神医是隐士高人,在大梁权贵中极有名声,只不知为何现在所有人都不记得李神医了,好似其没有存在过。
祝妤君言她的医术,是李神医存在过的最好证明。
此事他未想透,没有多言。
祝妤君将他会的学差不多了,这一世他只能空顶个祝妤君老师的虚名,其余无甚可教,可叹啊……
连昭廷和崔元靖听到闻老先生发问,俱看向祝妤君。
祝妤君轻松一笑,“要破邓家三千营容易,切断他们之间联系,再传递些假信息就好了。”
一万五千人分于八处,试图将园林围得水泄不通。
可惜所有布局、计划都被敌人知晓。
连昭廷亦扬唇笑,真是又省力又奏效的办法。
第274章 开始
改变信息含义,除了邓长决带的两千士兵,剩下的几乎没有威胁了。
惠宗帝来避暑园林,是有御林军保护的。
御林军对付两千人不难。
“六小姐,那死士呢。”连昭廷问。
“闻老先生带着我和你安排的暗卫,布置了不少机关,一会我将机关图给你们,启动机关后,你们千万别自己掉进去,机关能解决掉大约一百六十名死士,剩下的连公子有把握吗?”祝妤君问道。
“没有问题。”连昭廷笑道:“看来我们要将更多精力放在蔡震元身上了,他领的一千神武营兵士最麻烦。”
“很麻烦吗,祝六不是会推演,不如让祝六推演一下蔡震元行动,我也见识见识。”崔元靖插了一句话。
祝妤君的两次推演,他皆是听好友说的,好友夸祝六本事,他又骄傲又担心。
他是一定要娶祝六的,好友虽然承认心里装的是什么曹家小姐,可他担心突然有一天好友被祝六才华折服,和他抢人。
他不担心抢不赢,他担心祝六眼睛被泥巴糊掉选错人。
所以还是祝六没选择最好。
“推演不了,因为蔡震元是见机行事。”祝妤君沉稳地说道。
一名身侍二主的臣子,目的及行动皆不单一。
蔡震元对谁忠心,有多忠心权且不论。
除非那名神秘的中年男子和四皇子,一定要在惠宗帝园林之行期间谋反,否则蔡震元至少有三种选择。
一是当黄雀、当渔翁,三千营、御林军两败俱伤,他再出现,同时取太子和二皇子性命。
二是听从二皇子安排。
三是发现二皇子一败涂地,直接倒戈举起护驾的大旗。
“六小姐说的有道理。”连昭廷附和。
崔元靖不满地瞪连昭廷一眼,他也知道祝六说的有道理,要奉承被好友抢了先。
连昭廷没留意崔元靖,认真地看着祝妤君,“那最坏的情况是蔡震元听从二皇子安排?”
“对,再加两千神武营士兵,御林军拦得住吗?”祝妤君问。
连昭廷笑道:“不用御林军拦,二皇子不是打算切断园林与京城的联系吗,我一会就递消息给五城兵马司的严指挥。”
严指挥与荣亲王一起上过战场,乃生死之交。
严指挥除了是五城兵马司的指挥使,还掌管着五军营中的步兵营。
没有皇上命令,严指挥是不允许调动步兵营士兵的。
所以连昭廷只是请严指挥做好准备,一旦蔡震元有异动,太子会立即请旨,惠宗帝圣旨一下,他便传递信号,严指挥再带领士兵震慑或制衡蔡震元。
二皇子谋反胜算一直不大,无非打个出其不意。
现在出其不意的优势没了,连昭廷等人不愁胜负,只想方设法将损失和伤亡降到最低。
三千营士兵是听命行事,本身无过错,到时擒了将领,罪责不牵连士兵。
“有严指挥在,蔡震元不会蠢到帮二皇子,倒戈跑来护驾的可能性很大,如此他岂不救驾有功,皇上还要奖赏他了?”崔元靖皱眉道。
“救驾有功没什么不好,待二皇子彻底失势,太子储君之位稳固,有的是机会拿软刀子慢慢对付蔡震元和神秘中年男子。”祝妤君朝崔元靖笑了笑。
崔元靖被祝妤君笑容晃花了眼,祝六鲜少朝他笑。
崔元靖唯觉心又酥又麻,如果祝六再朝他笑一次,他心肯定会化了。
罢,祝六说什么就是什么,他都没意见。
闻老先生看着坐于下首,讨论得头头是道的小辈们,颇为满意。
几人选择聚在乾阁,是想听他意见,或者由他来出谋划策和布局。
不过有祝妤君在,他可以一句话不用说了,省心啊……
……
日升日落,便到了二皇子谋反当日。
园林一如既往的清幽凉爽。
这日太子没有去找王如颖弹琴,他安安分分地在冉华居休息。
闻老先生、小师妹在园林四周,以及他的冉华居外设了许多机关。
他明白二皇子、邓家是冲他来的,他手无缚鸡之力,武不如二师弟,文不如小师妹,是以他听从安排,不到处乱跑不添乱就最好。
……
一切都很顺利,唯一出乎连昭廷意料之外的是他大哥连昭显来了。
作为留京的世子,是有资格陪同惠宗帝到园林避暑的。
但一开始连昭显以身体惫懒不适为由拒绝了,今日忽然前来,原因同样是身体惫懒不适。
之前不适是吃坏肚子,这一次不适是太热,故来园林避暑。
连昭显见过惠宗帝便去找连昭廷。
兄弟之间不能交心,无甚话可说。
连昭显一味地询问关于太子的事,问太子的喜好。
想讨好太子也罢,可问太子下午在不在厢房,他是否方便拜见,晚上又能否邀请太子游湖赏夜景,连昭廷就没法回答了。
被探问太多,连昭廷心下不免焦躁。
他干脆一问三不知,以为大哥会识趣离开,不想连昭显宁愿沉默都不肯走。
连昭廷很无奈,虽然该安排的、该传递的消息,他昨日都办妥,但有时间他还是要去找六小姐,毕竟接下来的每一步商量越详细越好。
眼见到午时,大哥浪费了他一早上,他都在琢磨若大哥留下用午食,他便舍些六小姐给的迷药,直接将大哥放倒了。
万幸连昭显没留下,只言午歇后再来寻他。
连昭廷心下直翻白眼,他决定将午食都搬去崔元靖那吃,绝不能再被大哥拖住。
……
下午连昭显没见到连昭廷,在厢房外面无表情地站了一会,转身去太子的冉华居。
太子也没见到,小济子言太子夏乏,在床上歇息,谁都不见。
连昭显慢慢散至湖边,皇叔说得不错,太子和连昭廷应该发现端倪了,他要让蔡大人见机行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