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庆庆:“既然如此,你可以说说你遇到的两人是谁了吧?”
时迁:“……怎么绕来绕去又绕回来了。”
他小声嘟囔几句,叹气道:“算了,反正瞒不过官人你的。”
时迁道:“我听那二人说是要去投靠梁山。”
西门庆庆眼眸黑沉一片。
时迁:“我来这里也有段时日了,那两人我也认得,是病关索杨雄和拼命三郎石秀。”
西门庆庆:“原来是这二人。”
时迁又道:“其实,石秀在临走前还说了些话,我觉得挺有道理。”
杀人分尸的变态能说出什么?
西门庆庆沉默地盯着他,等待他继续说下去。
时迁道:“石秀说他们眼下也没有什么出路,不如到山上落草,等来日朝廷诏安,大家也能当个官人。”
西门庆庆猛地怔住了。
竟然有人违法乱纪前是这样想的,我违法乱纪是因为反正闹得越大,朝廷越会诏安,等诏安了说不定会比现在条件更好,提升一个层级呢。
怪不得这里懂些武艺的男人根本不克制自己,想打便打,想杀便杀。
真是恶性循环。
西门庆庆想了片刻,对时迁道:“多谢你点醒了我。”
时迁一脸迷糊,“哎?我说了什么厉害的话吗?”
西门庆庆笑了笑。
看着她的笑脸,他再次觉得不大妙起来,因为他又开始对她毫无防备了。
……
衙役将尸体收敛好,便带着西门庆庆和时迁二人前往蓟州府衙。
蓟州知府一见时迁便露出不耐的神色,“又是你,你这次是偷盗了,还是盗坟了?”
明明都已经习惯被抓、被审问,可因为有西门庆庆在场,时迁莫名有些羞耻。
他忙道:“大人,我这次是作为证人来的,我看到了杀了这一主一仆两人的凶手。”
衙役上前禀明情况。
蓟州知府听着都害怕,不敢亲眼去看看,便让仵作去检查。
“死者是谁?”
衙役道:“是杨雄的娘子潘巧云和丫鬟迎儿。”
蓟州知府:“那让她家亲属来领尸体。”
他又看向时迁,“你说你看到了杀人者?”
时迁瞧了西门庆庆一眼,点头道:“杀人者正是杨雄和他的好兄弟石秀。”
知府:“他无端端的为何要杀死自己的娘子?”
时迁挠挠脸皮,“我在树上听了一会儿,好像是潘巧云偷汉子,迎儿帮着,杨雄气不过便在石秀的拱火下宰了两人。”
知府:“偷人?奸夫是谁?可以叫来问上一问。”
时迁:“没听见名姓,好像是个和尚,那和尚还让头陀帮忙打掩护。”
知府神色一顿。
西门庆庆察觉到什么,忙追问道:“大人,可是那和尚和头陀有什么不妥之处?”
知府叹了口气,“实不相瞒,前些日子一个和尚和头陀死在巷子里,那和尚赤条条的,身上被刀戳了好几个口子,头陀死在旁边,脖颈有勒住的痕迹,手边还有一把刀,经过比对,和尚身上刀口正是头陀手旁的刀。”
知府咳嗽一声,有些尴尬道:“这和尚死的时候□□,想必是与那头陀做些什么腌臜事儿,又不知道因为什么争执起来,这才杀了对方。”
西门庆庆:“眼下出了杨雄和石秀的杀人案,可见那两人的死法也没有这么简单。”
知府现在也已经明白过来,“也是杨雄杀的?”
知府皱眉:“杨雄倒也不像是不知道法度之人,平常他都挺好的,再说了,他是蓟州两狱的押狱,两人被杀之时,他当时在狱里忙着。”
时迁:“我倒是听说是那个石秀杀的。”
知府咂咂嘴,“这兄弟当得还真够多管闲事的,他知道嫂嫂偷人,就去把奸夫和帮忙的人杀了,还要鼓动杨雄杀了妇人和丫鬟。”
西门庆庆问道:“他们二人是个什么情况?”
有了解杨雄和石秀关系的衙役说起来,原来是石秀曾经帮杨雄解围,两人便拜了把子,结成了异性兄弟,但杨雄有官职在身,石秀却什么都没有,杨雄的老丈人,也便是潘巧云的父亲潘公看石秀曾做过屠户,便与他一道开了个屠宰作坊。
说道这里,这个衙役也有些气,“这石秀什么也没有,他身上的衣服鞋袜都是潘巧云给办置的,开屠宰作坊也是潘公上下奔走,出了钱,潘公谦让让石秀掌管账目,那石秀居然脸大地应下了。石秀那厮也不知道得了潘公、潘氏多少好处,却如今搞得这么一出!”
“可也怪潘巧云偷汉子……”
“我奇怪的是这跟石秀他有什么干系,让他上下奔走,杀了这么多人,又逼着杨雄杀了潘氏。”
时迁嘟囔:“大概是看杨雄厉害,想要带着人上梁山,自己也好有个依仗。”
说话间,潘公已经跌跌撞撞赶来,他一看地上潘巧云的脑袋,猛地跌倒在地,痛哭出声。
知府怒道:“这杨雄和石秀二人忒不是东西,立刻发下文书,捉拿这二人。”
把尸首带回来的衙役道:“这位官人第一个来到现场的,他发现那两人逃离的方向,已经让身旁的人去追,小的也派了两个衙役过去了。”
知府盯着西门庆庆看了一会儿,突然问道;“你是何人?”
众人:“……”
现在才想起来问,大人你未免也太迟钝了吧!
时迁偷偷翘起嘴角,暗想西门庆将自己的名头摆出来,闪瞎众人。
西门庆庆垂眸道:“见过大人,小的名叫江宋。”
“啊!”时迁短促地叫了一声。
知府看向他:“你又要说什么?”
时迁拼命摇头。
他偷偷看向西门庆庆,满脸不解。
西门庆庆开口道:“听刚才的案情,小的觉得石秀此人极为狡诈,不知道他们能不能追上。”
她皱了一下眉,“说不定,他会反其道而行,杀一个回马枪。”
知府吃了一惊,立刻吩咐:“那还等什么,赶紧将文书发下去,让百姓都注意着。”
衙役领命而去。
案子线索清晰,凶手也一目了然,知府走了后,众人也纷纷领命而去,唯有潘公低垂着头,抱着女儿的脑袋哭个不停,脑袋上的白发随着他低泣的动作微微发颤。
西门庆庆走到他身旁,抿了抿唇,对他道:“去买一副棺木把她葬了吧。”
潘公哭诉道:“我儿命怎么这样苦,她嫁的第一任官人就去了,后来嫁给杨雄,我原以为杨雄是个好汉,没想到他就这样杀了我儿,早知如此我还逼着巧云出嫁做什么!”
西门庆庆:“人比畜生还要畜生,又怎么能怨受害者命苦,你也不要自责。”
她拍了怕潘公的肩膀,沉声道:“他们以为一早了之,奔上梁山就能吃香的,喝辣的,还能顺便安安稳稳等待朝廷诏安了吗?”
她捏紧拳头,目光咄咄,“有我在,他们休想!”
不灭梁山,她就不姓西门!
潘公伏地朝西门庆庆磕头,“你若是能助我报仇,我愿将全部身家……”
西门庆庆没等他说完,便扶起了他。
西门庆庆摇头,“不行。”
潘公一惊,“你可是觉得少?”
他苦笑,“对,你是官人,想必不在意这些小钱。”
西门庆庆淡淡道:“我拒绝你不是因为钱财的事情,我找寻真相,捉拿真凶从来不是因为钱。”
“我拒绝你是因为我不会私下报复谁,我所做的一切都是遵守法律法规。”
她认真地看着潘公,“我会帮助捉拿杨雄和石秀,将他们正法。”
潘公似乎从她的眼中看到了什么,用力握了一下她的手,“那就麻烦官人了。”
西门庆庆:“不过,老人家你为何如此信任我?”
潘公愣了一下,摇头道:“不知道为何,看到官人你便觉得有了盼头。”
他苦笑,“若不是官人你说自己叫江宋,我还以为是那位玉面判官西门庆。”
她在公堂上镇定自若、从容不迫的样子实在太能让人相信了。
西门庆庆低头笑了笑,“盼头吗?是我的荣幸。”
她扶着潘公出门,看着他颤颤巍巍迈出门槛,孤独地走向街角的棺材铺。
棺材铺前白色的灯笼在风中摇晃。
作者有话要说:读到《水浒》这块,石秀和杨雄相识时,戴宗曾经跟他们说上梁山怎么怎么好,诏安后当官人的说法也是他说的,后来石秀在潘巧云偷情一事上表现的那么积极踊跃,直接杀了和尚和头陀,又献计给杨雄让杨雄把潘巧云骗到山上杀,杨雄又表现的耳根子特别软,石秀说什么他就干什么,我总觉得是石秀故意要拉着杨雄去梁山,借着此事让杨雄无法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