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荀殷点点头,待三爷和五爷走了,秦荀殷才转身折回太夫人的卧房。
左三的汤药效果奇佳,太夫人已经在退热了,古言玉又给太夫人换回绒被,秦荀殷进去的时候,古言玉正在轻手轻脚地给太夫人掖被角。
她动作十分小心,好像生怕惊扰了太夫人。
秦荀殷心底的某处突然柔软下来,他想,倘若某一日他又要去西北战场,家里有古言玉在,他总算能放心了。
古言玉回头望向他,声音压得很低:“侯爷怎么还没有回去?明日您还要上朝呢。”
秦荀殷淡淡道:“无事,我就这里陪娘好了。”
“那您去西次间的罗汉床上歇着吧,”古言玉低声细语道,又将目光转向姚惠清,“劳烦姚妈妈给侯爷拿两床被子过来,侯爷明日还有政务要忙,不休息是不行的。”
紫鸢听着,就道:“奴婢去给侯爷取棉被来。”
秦荀殷这次倒没有拒绝,问她:“那你呢?”
“妾身就在这里伺候着,明天白天再睡也是可以的,”古言玉道,“正反妾身也不用上朝,而且妾身年轻,经得起熬夜。”
说罢便将目光转向一脸疲惫的姚惠清:“姚妈妈快去休息吧,这里有紫鸢和姚琳帮着就够了,您把精神养好,明日再好好照顾母亲。”
姚惠清是打小就跟着太夫人的,如今也有四十多岁了,的确熬不起夜了,眼看着这里有古言玉照顾,而且还颇有经验的样子,姚惠清就放下心来。
“辛苦二夫人了,那奴婢就先下去了,”姚惠清行了礼,退了下去,姚惠清在堂屋里吩咐姚琳:“有什么事情就马上来叫我,不能耽搁。”
姚琳低声应道:“是。”
姚惠清这才放心地下去休息了,秦荀殷去了隔壁间的罗汉床上躺着,紫鸢怕古言玉着凉,特地拿了一床杏黄色的锦缎薄被搭在古言玉的身上,又取下太夫人额头上的帕子,重新沾了水拧干,敷在太夫人的额头上,转而问古言玉:“二夫人要不要看会儿书?”
古言玉正觉得无聊,长夜漫漫,不找点事情做也是难熬。
她目光在屋里逡巡了一圈,最后落在墙角小小的书架上,起身朝书架走过去,却发现书架上的书大多都是寻常秦荀殷喜欢看的那一类。
“太夫人寻常喜欢看这些书?”古言玉小声问。
紫鸢摇头:“这些书都是给侯爷准备的,侯爷有时候来给太夫人问安,没事做的
时候就坐在太夫人的旁边看书,太夫人很喜欢这种安宁。”
古言玉抽了一本《史记》,坐到灯下看起来,紫鸢就不在说话了,古言玉偶尔会抬头望一眼太夫人,间或走到床边探一探太夫人额头的温度,等太夫人终于退了热,她道:“不用再给母亲敷帕子了,端下去吧。”
姚琳轻手轻脚地端着热水和帕子出去了。
很快太夫人的呼吸就变得绵长而均匀起来,古言玉总算松了口气,好歹是无碍了。
这么一折腾,时辰就到了寅初,古言玉懒懒地打了个哈欠,歪坐在灯下拿书不知不觉地就睡着了,太夫人醒来时刚好看见古言玉坐在灯下打盹儿。
姚琳见太夫人睁开了眼睛,忙起身问道:“太夫人,您醒了?”
古言玉睡得很浅,迷迷糊糊的,她忽然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浑身一个激灵就睁开了眼睛,就见到太夫人已经被姚琳扶起来靠到了吉祥如意的大迎枕上。
古言玉赶忙走过去:“母亲,您感觉如何?要不要喝点水?”
紫鸢已经接了水过来,古言玉接过茶盅转手递给太夫人,太夫人却没有接,就着古言玉端茶盅的姿势低头喝了几口水,太夫人问道:“什么时辰了?”
姚琳回答:“寅正。”
秦荀殷刚好走了进来,春花是个机灵的,早就送来了秦荀殷的朝服,又让厨房将秦荀殷的早膳端到寿康院来,秦荀殷已经穿上了朝服,问太夫人:“娘感觉好些了吗?”
“好多了,你怎么在这里?”太夫人问。
古言玉笑道:“侯爷担心您的身体,昨夜赶过来后就没有回秋兰院,妾身想着今日侯爷还要早朝就让侯爷歇在了隔间的罗汉床上,侯爷该用早膳了吧?”
“早膳已经摆好了,就在东次间。”秦荀殷道。
太夫人点了点头:“我没事,你不用担心,快去用早膳,然后去上朝吧。”
秦荀殷见太夫人精神还不错的样子,放下心来,道:“儿子下了朝就来看您。”
然后又叮嘱古言玉好好照顾太夫人,古言玉恭敬地应下了,秦荀殷这才转去东次间用早膳,然后急急忙忙去上朝。
第八十二章 太夫人想通了
太夫人想通了
太夫人见古言玉行事这般有章法,眼底露出几分满意来,道:“一夜没睡吧?辛苦你了。”
古言玉有点赫然:“刚刚小眯了一会儿,现在还挺精神的,伺候母亲是应该的,谈不上辛苦,这样的话母亲往后可别再说啦,会折煞儿媳的。”
太夫人笑了笑,想起以前半夜生病的时候,老三两口子和老五两口子从来不会在她这里守夜,都是来看一眼,等大夫来开了药便各自回去了,不像老二两口子,会留下来守着。
亲生的到底还是不一样。
太夫人其实不太喜欢古言玉在管家方面的强势,但是既然已经决定交给她管家,她再插手就不大好,未免让别人以为她们婆媳不和,所以这些天来太夫人都是由着古言玉去做。
即便有管事的妈妈找到她的面前来,她也只是敷衍几句,然后将人打发了。
这些天来,家里的情况一日日变好,一应用度也减少了不少,正在朝好的方向走,太夫人更不好说什么,就逐渐认为古言玉其实是个很能干的儿媳妇儿。
跟她刚开始对她的印象一样,聪明、利索、凌厉。
今夜她生病,古言玉又守在床前侍疾,最后困得坐在
灯下打盹儿,看着着实令人心疼,而她自然是高兴的,太夫人对古言玉就越发喜欢起来。
她拍了拍古言玉的手背道:“你一夜没睡,如今我也没事了,你就回去休息吧,今早不用过来请安了。”
古言玉确实困得不行,熬到这个时辰,她也不过是强打起精神,太夫人这么说,她就没有推辞,起身辞了太夫人,由春花和柳红服侍着回了秋兰院。
她刚走,姚惠清就进来了,说道:“还好只是小风寒,左三爷说您郁结于心,让您少思少虑,不要太操心,您看您这一病,把屋里的人都吓得不轻。”
太夫人神色恹恹的:“谁去报的信?”
姚惠清道:“我们院子里的没有人去报信,但三更半夜的,院子里那么大的动静,二夫人如今管着家,哪能不知道,一听说您病了,立马就赶了过来。奴婢让她回去休息,她却坚持要留下来照顾您,说屋里有个儿孙照看着,您醒来也安心。”
太夫人微微有些恍神。
想当初,她并不奢望秦荀殷真的能娶个聪明伶俐又安分守己且至纯至孝的媳妇,毕竟秦荀殷克妻的名声摆在那里。
如此一想,就觉得古言玉简直堪称完美。
虽然有些小性子,但是毕竟是名门望族里娇养长大的
嫡出大小姐,哪能没有点自己的小脾气的,最重要的能屈能伸,在秦荀殷的面前放得下身段来哄丈夫。
这点就很好。
古言玉回到秋兰院后几乎是倒床就睡:“让徐妈妈照顾两个孩子用早膳,侯爷回来了就叫我起来,其他的,没事不用叫我。”
“是,夫人。”春花放下帘子,轻轻退了出去。
古言玉很想一觉睡到天荒地老,可惜天不遂人愿,她睡了不到两个时辰又被叫起来,秋月打帘进来道:“夫人,侯爷回来了,现在去了太夫人那里。”
古言玉只好强撑起眼皮起床,让秋月随着一起去寿康院。
寿康院这时候可闹热得很,正好买办处的另外誊好了一份账单交到太夫人的手里,太夫人不急着看,跟屋里的秦荀殷等人说起话来,几个孩子在院子里玩耍,屋里的气氛很热闹。
古言玉先给太夫人行了礼,又与同辈的见了礼,然后在秦荀殷的旁边坐下来。
太夫人就问她:“睡够了没有?”
当然没睡够,但是当着太夫人,古言玉自然不会这么说,她笑道:“睡够了,母亲呢,有没有好很多,算着时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