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妆(282)

作者:姚霁珊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荀贵妃在院门处停了步。

院门半启,透出里头空阔的庭院,老枫树孤独地伫立在风雨中,仿似亘古以来便生长在这里。

“这雨真真是恼人得紧。”荀贵妃轻拧着手中帕子,眉尖若蹙,越显慵懒。

“主子,雨大了。”胡嬷嬷在旁说道,一面将手中的帕子张开,遮在荀贵妃的头顶挡雨。

他们并没带雨具,若是贵妃娘娘淋坏了哪里,他们都得吃挂落。

荀贵妃就像是没听见,兀自盯着院门发呆,直到胡嬷嬷再劝了一次,她方才醒过神来,无精打采地挥了挥手:“罢了,回去罢。”

胡嬷嬷等人忙围随着她回到了正殿。

略略收拾一番,换了身轻便的轻粉衣裙,荀贵妃便将服侍的人皆遣开了,单只留下了胡嬷嬷一个,闲闲问道:“嬷嬷前番说的那个掌故,能不能再与本宫说一遍?”

说这话时,她背倚迎枕、手抚玉案,随手拨弄着裙畔的玉环,神情颇是散淡。

胡嬷嬷垂着头,略显浑浊的眸子,飞快扫过她捏玉环的手指。

此刻,那只手正以一种较为缓慢的频率,轻微地痉挛着。

胡嬷嬷的嘴角勾了起来。

“主子,奴婢有点儿糊涂了,不知道您问的是什么掌故?”她小心地开了口,维持着一个奴婢该有的微贱姿态,说话声也很低:

“奴婢不只跟主子说过一段掌故,实是猜不出主子要听哪一段儿,故此斗胆向主子讨个主意。”

荀贵妃的手离开了玉环,转而去拿茶盏,状似不经意地道:“那个前朝女帝的掌故,本宫听着倒挺有趣儿。”

“娘娘说的可是‘林亭掷杯’那一段儿?”胡嬷嬷斟酌着字句,故意绕开了最关键的那一处。

荀贵妃执盏的手顿了顿,语声变得轻快起来:“对,那一段儿前后都挺有趣,你且一并说来。”

她的重音,好巧不巧便落在了“前后”这两个字上。

胡嬷嬷勾起的唇角向下一撇,显出些许轻屑之色,因她低着头,荀贵妃并没瞧见她这大逆不道的神情。

“那奴婢就说那一段儿罢,至于前后的掌故,奴婢有一些已经不大记得了,便只能拣着能记得的说。奴婢还要先请主子恕了奴婢的错儿,奴婢年纪大了,记性不好,主子恕罪。”

她缓缓地说着,苍灰的发鬓为她的声音添上了一抹久远的色调,似是饱经岁月风霜的画卷。

“成,嬷嬷便拣记得的说,本宫听着呢。”荀贵妃捧着茶盏,却没去喝,看向她的视线中,混杂着渴盼、恐惧、欣喜,以及一丝深切的悲凉。

第314章 领悟

窗外雨声淅沥,偏殿中,胡嬷嬷略带着几分嘶哑的语声,在小半个时辰后,悄然停息。

再过片刻,殿门缓缓拉开,胡嬷嬷步履蹒跚地走了出来。

“嬷嬷这就办完差事了?”有相熟的小宫人大着胆子笑问。

“是啊,差事办得了,主子叫我回屋躺着去。”胡嬷嬷笑容慈和,浊目中似有光溢出:“咱们主子,可真真是个好人哪。”

小宫人嘻嘻而笑:“那可不,咱们贵妃娘娘可好了,指定这回又重重赏了嬷嬷一遭儿。”

“你这小东西又来胡说了,嬷嬷我是那眼皮子浅的人么?”胡嬷嬷故作不喜,袖子里却适时传出清脆的铜钱撞击声,显是得了赏,且还不少。

那小宫人当下涎着脸皮跟她讨果子吃,廊角笑语声不绝。

隔了一庭烟雨、几重门户,那说笑声传进偏殿时,已然听不大真切了。

荀贵妃支颐坐在案旁,怔怔望向窗外。

入目处,是经年不变的风物:孤树、空庭、高耸的宫墙、层层叠叠的琉璃碧瓦……

这样的景致,她似是已经瞧了一辈子了。

一刹儿的功夫,她仿佛看见了自己的将来,守着这所院子,又或是另一所更小、更逼仄的院子,甚或连院子也没有,坐看红颜渐老、韶华逝去,与漫漫岁月、与无尽的光阴,一同朽烂在这邃密的深宫里。

她无力地闭起了眼。

然而,再下一瞬,她忽又张眸,突地站起了身。

“豁啷”,案上盏盘被她的动作带得一阵乱响,茶水泼出,顺着案沿滴滴滚落。

可荀贵妃却似根本没瞧见,提起裙子便走了出去。

守在殿门边的小宫人见她来了,忙上前欲扶,一抬头,又被那苍白的面色、幽井般的眸子吓得浑身颤抖,低头退开。

荀贵妃浑若未觉。

她摇摇晃晃地绕开屏风与众婢,脚步不稳地跨出了殿门。

雨势已经大了起来,玉阶之上雨珠飞溅。

她的拖着裙子行过那满阶潮渍,越走越疾、越行越快,最后竟是大步狂奔,穿过抄手游廊,推开配殿大门,转过屏风与槅扇,踩着散落在地上的小木马、布老虎与兔儿灯,径直冲进了那间小小的寝宫。

那个瞬间,她的脑海里,反复回荡着一道暗哑而苍老的语声:

女帝先为妃,诞一女,失爱于上,后,女亡,上怜之,复爱如初……

女亡……上怜之……复爱如初……

这短短数字,犹如谶语,狠狠砸在荀贵妃的耳畔,愈来愈见响亮、愈见沉重,直至最后,将一切声息覆去。

她跌跌撞撞扑向那张精致的小摇床。

锦褥堆中,娇弱稚儿仰躺着,正自睡得熟,小小肉肉的手握成拳头,搁在颊边,柔嫩的小嘴时而嚅动着,发出婴儿特有的呢哝,似是在说梦话,又仿佛吃着了什么好吃的东西,白胖的脸上浮出笑来。

荀贵妃痴痴凝视着这张睡颜,杏眸之中,很快便蒙上了一层水雾。

一息之后,薄雾“啪”地一声破碎,化作无数细碎的水滴,滑过那张枯萎干涩的脸,落上砖地时,已被凉风拂透。

于是,那双美丽而又多情的眼眸,亦在那水珠碎裂的瞬间,在隔窗传来的细密雨声中,渐渐失去了它最后的温度,变得如冰锥一般寒凉……

…………………………

寿宴次日,宫里的赏赐便到了国公府。

那是太后娘娘亲赏下的。

听了赵宸恩的禀报,李太后得知红药亲自爬高落低查验秋千架、将三公主的安危放在首位,她老人家十分欢喜,特降了一道懿旨,对红药大是褒奖,且赏下了好些东西。

许是心情好之故,太后娘娘在旨中还言明,其所赐之物,是给红药添妆用的。

放眼整个大齐朝,这般荣耀,也算独一份儿了。

国公爷并刘氏直是笑得嘴都合不拢,重赏了赵宸恩五十两的银锭,这位大太监走的时候,脚底下都是飘的。

待送走了这位天使大爷,刘氏便将几房儿媳叫至明萱堂,共商添妆之事。

说起来,这怕是国公府有史以来头一次、且很可能亦是唯一的一次嫁女,几位夫人热情十分高涨。

常氏身为长媳,当先开口道:“媳妇别的没什么,就瞧着那两斛珠子不错,个个儿都有指肚儿大小。正好那头面里还缺着几副珠子箍,便拿这个打了罢。”

二夫人姜氏笑道:“我倒是觉着那两匣子宝石更好些,二妹妹还是多打几副金头面吧,今年正好有时兴的样式,梅氏百货几位老师傅手艺也好。”

“依媳妇看,不管是珍珠还是宝石,不可尽用了,留些在手头备用也好。待过了门儿,二妹妹也好拿去赏人。”三夫人阮氏思虑更多些,已经想到了红药将来在婆家的日子。

刘氏含笑听着,心中溢满了欢喜。

红药这丫头还是她一力认下的,果然是个好的,福大命大不提,还得了太后娘娘赏识。

如此一来,待红药嫁进东平郡王府,那日子想也不会太艰,毕竟这孩子在李太后跟前都有了名号,无论王妃朱氏怎样刁钻刻薄,也不好明着下太后娘娘的脸不是?

念及此,刘氏忽又想起一事来,忙道:“罢了,这些都是后话,倒是二丫头的嫁衣要紧。太后娘娘赏的料子里可有几匹大红的,比咱们备的更好些,也不知针线上头做到哪一步了?眼下现换怕是有些吃紧。”

说着她便唤过玄棋并墨书二人,命速去传针线房的管事来回话,那厢常氏等亦有添减之物,也自忙着叫人说话。

一时间,婆媳几个各各有事,为红药的嫁妆而奔忙,反倒是红药这个事主,无事一身轻。

趁此机会,她索性给徐玠递了信,在信中言明有要事相商,请他过府一晤。

上一篇:夫人世无双下一篇:第一女王[末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