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的荣华之路(58)

作者:夏夜烟火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一位穿着锦衣,头发有些花白的老者在码头上溜达,看到这情景,不由好奇的问身边的小厮:“这是怎么了,如此热闹?”

小厮也苦笑摇头,说到底,这也是自己和老太爷从京城回随县,第一次逛到这里的码头。

老太爷来了兴趣,老当益壮的一马当先走在前面,身后的小厮连连跟着。

走到队伍的末尾,小厮看着前面排成长条队伍的人,呐呐道:“老太爷,这若是到你的话连汤都喝不上了吧?”

董老太爷也一怔,看着前面排队的人若有所思。

还有比他们主仆二人来得晚的人排在他们身后,听到他们的对话笑着说:“两位一看就很少来我们这码头吧!”

董老太爷回头看着一个只穿着单衣的汉子,笑着问:“小兄弟是怎么看出来的?”

汉子笑着说:“小老板家的包子馒头味美量足,满了五文钱还可以免费乘上一碗熬得香浓的骨头汤,那滋味哟,舌头都给鲜掉了!”

小厮明显不信,认为他夸大其词:“鲜掉了舌头连宫里的御厨都不敢这么说,大哥说这话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听到小厮这样说,汉子也看出来这么老太爷的身份不凡,便讪讪不敢多言。

董老太爷瞪了一眼小厮,小厮也如鹌鹑不说话了。

笑着对汉子说:“我们主仆二人确是第一次到这码头,也是循香找到这处摊位,只遗憾人太多,今天不能一尝这样的美味了。”

汉子笑着道:“嗨,大老爷能赏识我们这小码头的美味乃是我们码头之幸,您稍待一会,我让排在前头的兄弟给您买上几个。”

董老太爷眼睛一亮:“如此甚好,有劳小兄弟了。”

汉子大气的“嗨”了一声:“小事而已。”

小厮便和董老太爷站在人群外等着,没有一会儿的时间,原先的那个汉子便提着一份荷叶走来,看着他们面带愧色道:“大老爷见谅,早上买吃食的兄弟太多,我兄弟买的时候只有茶叶蛋和几块卤肉了,都买了来,您尝尝味。”

董老太爷问:“都给了我,你们吃什么?”

汉子摸着后脑勺憨憨道:“我们都是农家粗人,一顿不吃也没啥的,您是贵人,不一样的。”

董老太爷觉得过意不去,想推辞汉子手上的荷叶包,但食物香味扑鼻而来,推辞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使了个眼色让小厮拿出碎银子给汉子。

汉子看到后连忙摆手:“多了多了,贵人所食不过区区十文钱,哪用得着这么多。”

董老太爷已然从他手中接过荷叶包,道:“吃食有价情义无价,这碎银子就当老夫感念你和你兄弟的大方相让,就不要推辞了。”

汉子也没想到自己的无心之举会获得这么大的报酬,他兄弟买吃食花了也不过十文钱,这老太爷给的碎银子兑换成铜钱的话都有五六百文,哪怕和兄弟对半分,自己都能拿到两三百文的样子,岂不是意外之财,连忙告谢后生怕老太爷临时反悔,拿着碎银子就消失在两人眼前。

荷包里传来的食物香气勾得董老太爷肚子里馋虫都咕咕叫了起来,看着小厮道:“回马车,摆餐具。”

“是,老爷!”小厮连忙道。

第87章 合并码头

董老太爷出生在勋贵之家,自然不可能想走街贩卒的小贩一般,做出当街吃食的丑态,而是让小厮将两道吃食分别装进瓷盘里。

茶叶蛋再白底的碟子中显得格外惹眼,浑圆的鸡蛋下面是深棕色油亮的汤水,泛着茶香,碎裂的蛋壳看起来竟有虎皮之色,老太爷伸手轻轻拨开蛋壳,基本本身的味道混合着茶香和卤水的香味飘散出来,不由让董老太爷的喉咙都上下滚动,口舌生津。

茶叶蛋有多种吃法,有人喜欢剥一半留一半就着蛋壳拿着吃,有人则喜欢剥了全部蛋壳,用筷子戳着吃。

老太爷则是因为自小勋贵世家的礼仪培养,用筷子将鸡蛋夹成两半吃。

茶叶蛋被老太爷的筷子夹成两半,里面蛋黄呈现微微流产的深黄色,混合着茶叶的香味争先恐后的钻入老太爷的鼻腔。

夹起一半送入口中,老太爷还没咬几下,沙沙的蛋黄便已经流入唇舌之间,口齿生香。

看着自家老太爷吃的浑然忘我的样子,身边的小厮也咽着口水问道:“老太爷,这茶叶蛋好吃吗?”

什么主养什么仆,董老太爷还不知道身边小厮这个贪嘴的爱好和自己如出一辙嘛,连忙几口将茶叶蛋吃完含糊道:“就一般!”

小厮暗自腹议:骗鬼呢!一般的东西你吃一口哪肯再吃第二口。

尽管违心的和小厮这样说,但行动表达到诚实的不行。

老太爷默默的吃完茶叶蛋,小厮看着剩下的碟子异常干净,竟然连汤汁都没有剩下。

这口不对心的老太爷也真的太真实了!

剩下的一小碟卤肉还没铺满小瓷盘,肉色光泽红润,入口即化,又有大股的香浓余味,吃的让人胃口大开,看着光洁的白色瓷盘心里郁闷,怎么还没吃几口就没了呢!

不过饶是如此也吃了个半饱,奶岁大了,肠胃不善消化,董老太爷如今从朝堂功成身退,告老还乡还想享两年清福,难能作践自己的身体。

想着明日早点来,多买些来回去带给家人孙儿吃也不错。

董老太爷刚回县城里的宅院时,门房就递来知府的帖子。

小厮接过交到董老太爷的手上,揭开一看,竟是关于随县两处码头的合并,随县一个小县有两处码头已经是让人刮目相看了,原先也只有靠近县城的那处码头才算是官府承认的,可是后来因为码头的停泊费用逐日攀升,这才开发了肖遥她们现在做生意的这个小码头,则是一些小商贩停泊久了,自然就被人承包,买通官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是不过明面的码头,这么多年但也相安无事。

可就在半个月前官府里文书再做统计的时候,发现小码头竟在不知不觉间抢了大码头一半的生意,停泊费历来属于官府的管辖,一下少那么多,可不就在县太爷的身上割肉,正巧赶上了董老太爷返乡,于公于私都要知会他一声。

董老太爷看着县太爷信上写的天花乱坠,咎其所终也不过是不忘给自己敛财。

大笔一挥,批注了几字,就交给门房让其送到县太爷的府上。

县太爷府上的门房一收到董府的来信,第一时间就送到了县太爷手中。

县太爷磨拳霍霍,他打的可不就是一箭双雕的名头。

小码头的承认家族自然和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当初的银子到位,他才好说话的将管辖权交给其。可是如今时过境迁,夫人的发簪都涨到十两银子一根了,他怎么能甘心还守着当初文家给的那点银钱呢!

自然就想着将两处码头并为一处,从此以后县城里大小铺子的货船都要到此停泊,这样单是一笔停泊费都能将他养的膘肥体壮。

至于文家来讨说法,那就更好说了,董老太爷亲自批注的,若是不甘心,大可以找董老太爷讨说法,他一届县太爷只是按章办事。

县太爷喜不自胜的打开了信件,顿时脸黑了下来,这是被那人老成精的老东西摆了一道。

只见信件上的批注则是:可,并大码头至小码头,减低停泊费方能随县繁荣昌盛。

先不说减低停泊费,光是并大码头到小码头的这笔花费就足够让他肉疼的,合并码头可不是简单说说,小码头一开始的扩建就是为了满足小货船的货物搬运,到大码头上的都是大中型货船,若是不扩建小码头的话,大中型货船压根就停泊不进去。

但若是扩建的话,必须要投入人力物力,至于银子从哪里来,自然得是官府出。

官府的银子不就是他银子,从他手里要银子可不就是从他身上割肉。

“啪”的一声脆响,瓷质的茶杯应声而岁,衙门的师爷连忙走上前来:“老爷为何事大动肝火?”

县太爷气的口不择言:“还不是那老不死的董永昌!”

师爷神色连忙一凛:“老爷慎言!”

县太爷自然也反应过来隔墙有耳,气呼呼的就坐在主位,将事情一五一十告诉了自己的这个心腹师爷。

师爷沉思了一会道:“老爷,现在也不是没有办法补救!”

县太爷连忙探出半个身子向前问道:“师爷有何妙计速速说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