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今天退位了吗?(穿书)+番外(45)

跑堂领着他们走到那靠窗的位子上,那窗户开了半扇,坐在窗边可以看到半条街的风景。

这燕临楼汤圆种类十分齐备,有桂花的、梅子酱的、黑芝麻的还有西域玫瑰蜜的馅儿,祁褚听了跑堂介绍,感觉自己都想吃,但若是都点了怕自己吃不完。

正纠结便听到谢殒对那跑堂吩咐道:“将所有的味道的圆子都各做两个,油炸风味更好的便炸了,做成汤圆味道更好的便做成汤圆。”

那跑堂闻言笑道:“您对这位小公子可真好啊!”

谢殒带着面具看不到他的表情,但他的声音里带着宠溺的笑意,道:“那是自然,谁让我是他……哥哥呢。”哥哥二字,被他压低了声音说出来,像是在呢喃什么爱称似的。

跑堂笑道:“原来二位是兄弟啊!”

这位哥哥脸上带着面具看不清脸,但弟弟脸上背带着一个狐狸面具,身上穿一件鹅黄色的袍子,规规矩矩坐在椅子上的样子莫名招人喜欢,跑堂道:“您这位弟弟菩萨身边的童子似的,瞧着就是个有福气的。”

祁褚:并不开心。

他都已经十五岁了,翻过年都要十六了,不应该是翩翩美少年吗?童子……说的好像他还是穿开裆裤吃棒棒糖的熊孩子似的。

谢殒轻笑一声,道:“那可不,家里人都宠着呢。”

跑堂又夸了两句,这才去后厨传菜了。

汤圆上来的很快,茶杯大的小碗里各色的园子都装着两个圆子,十分精致。

谢殒道:“快吃吧。”

祁褚拿着勺子随便吃了一个,里面的馅儿是玫瑰蜜的,糯米皮儿软糯弹牙,里面的玫瑰蜜甜香美味,一口下去满口都是玫瑰香味。

他觉得十分好吃,便对谢殒道:“太师,你尝尝这个玫瑰蜜的,很好吃。”

太师拿起勺子要尝,祁褚见谢殒忘了将脸上的面具摘下来,提醒道:“太师,你的面具……”

“哦,还有这玩意儿……”谢殒声音懒洋洋道,“我拿着勺子不方便摘,你帮我摘下来吧。”

祁褚想也不想反驳道:“你用左手摘啊……”

谢殒拿着勺子的手顿了顿,道:“哦,晚上拉着你走了一晚上,这会子左手没力气了……”

祁褚:“……”

谢殒也不急,耐心等着,没一会儿功夫,只见小皇帝无意识抿了抿唇,微微探出身子,伸出手小心地推起他的面具。

祁褚看着面具下谢殒的脸,突然明白了太平见薛绍时的心动……面具下的谢殒眉如远山,噙着笑意看着他,外面重重灯影星辉一般落进了谢殒的眼里。

祁褚的脸红了,一时间有些怔住了。

直到谢殒抓着他的手腕将自己的面具抬高了一些,含笑道:“再不吃这圆子就要凉了……”

祁褚这才如梦初醒,低下头猛吃起圆子来……从他们离开燕临楼,祁褚的头再也没抬起过。

出了燕临楼,祁褚低着头闷声走着,谢殒瞧着他情绪低落的样子,心中微微一动。

祁褚感觉又窘又难受,闷头只顾往前走。突然感觉自己的手腕被人从后面抓住了,他回头便看到谢殒拿着一盏小鱼灯看着他。

谢殒眼神沉沉,声音中带着些许焦急道:“陛下,臣说了不要乱跑,怎么不听话。”

祁褚:“我……”

谢殒往他手里塞了个灯笼,道:“臣方才给陛下买灯笼一会儿的功夫,陛下就不见了。”

祁褚道:“我在想其他事,一时没有注意。”

谢殒道:“找到我便放心了。”又笑道,“民间习俗,若是上元节提着灯笼转一圈,一年便可百病全消。方才看了一圈,这周围也没有其他买灯笼的,这个小鱼灯瞧着稚拙可爱,颇似陛下,陛下不要嫌弃,拿着游一圈应个景儿。”

祁褚默默接过灯跟着谢殒走着,穿过长街走到河边的时候,突然看到王思瑜和叶瑶寒站在路口发灯。

总算可以摆脱和太师在一起的尴尬,祁褚顾不上许多,边跑边喊道:“瑶寒!”

叶瑶寒看到他,也笑着招招手。

祁褚跑过去,看着他们身边一地的灯笼,有些诧异道:“这是做什么?”

叶瑶寒还没说话,王思瑜插话道:“地上这些灯笼全是瑶寒猜灯谜赢回来的!!她将和她对垒的那些个国子监的学生们全都比下去了!”王思瑜想起叶瑶寒当时的风姿,眼神闪闪发亮,道:“我们赢的灯笼是最多的!”

……王思瑜这个崇拜的语气像极了他上学的时候给同学安利爱豆的样子。

叶瑶寒为人清冷,听到王思瑜这般夸赞,颇为不好意思抿唇一笑,谦虚道:“小公子你别听思瑜乱讲,都是侥幸。”

王思瑜争辩道:“妾没有乱讲,这些地上的灯笼就是证明!”又笑道,“灯笼太多了,我们也带不回去,瑶寒便提议发给路上的小孩,让他们露个笑脸也是乐事一桩。”

说着,她注意到祁褚手上的灯笼,皱皱眉道,“小公子,这个灯笼是你买的?”

祁褚道:“不是……”

王思瑜见不是他买的,放心吐槽道:“妾就说呢,这么个丑灯笼,小公子的品味哪有这么差!”

祁褚悄悄瞥了一眼谢殒,又看了看完全没有关注太师的王思瑜和叶瑶寒。

“……”

他心里的尴尬尽数散了,转而开始同情太师。

……品味被初恋吐槽便罢了,瞧着叶瑶寒和王思瑜这姬情的互动,太师怕是后院要起火。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粗长~

关于叶瑶寒和王思瑜的关系,文中不会明说,究竟是祁褚腐眼看人姬,还是其他,太太们自行理解哦~

第41章 太师被人睡了

古人春节很长,大禹朝廷一直到元宵之后,才陆续开始了新一年的工作。

因着太后卧病的关系,朝中大事皆有三位辅政大臣决断,但臣子们朝会时没有皇室参与,谁来给他们当嘴炮battle的裁判,因此谢殒便和其余两位辅臣商量,让祁褚每日都上朝。

原本博远公是不同意的,眼下太后在养病,若是小皇帝被人煽动动了亲政的心思,对太后对董家都极为不利。况且穆康公这老贼,自从成了小皇帝的岳父,自以为是外戚了,在朝中处处与他作对,实在可恨!

但谢殒和穆康公都同意让小皇帝参与朝会,内阁对此也没有异议,他们董家一脉反对也不奏效,因此便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如今只求太后能早日重归朝堂,到时候,无论是小皇帝还是穆康公这只跳蚤,只怕都蹦跶不了多久!

太后养病之后,博远公也借着请安的名义去慈宁宫探望过太后,只不过每次去都见不着太后。

博远公疑心太后病势凶猛,专门去太医院找了甄太医,听甄太医告诉他,太后并无生命危险才放下心来。离开太医院时,甄太医告诉他让他尽量少去打扰太后,太后的病最重要的是不要多思,不要忧虑。

听到太医说太后没有生命危险,博远公也放了心,并遵从医嘱再未打扰过太后。

他心中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太后虽然也处处为了董家着想,可他如今做了辅臣,大权在握的感觉让人迷恋,太后若能早日回归,自然最好,可若是迟迟不归,他也可多享受享受权力巅峰的感觉,若是趁着太后未归这段时间,趁机除去穆康公和谢殒,岂不是自己大权在握,不用再躲在自己妹妹后面畏首畏尾。

谢殒是太后扶持起来的,自然和太后一条心,暂时可以不用管他,这穆康公还需早日动手。

正月十八这日,又是一次大朝会,去年留在京中述职的官员都要回各自属地继续任职,虽然小皇帝只是个傀儡,然临走向君王辞行乃是朝中旧俗,今年自然也不能例外。

朝会上各地官员辞行之后,祁褚也说了几句勉励的场面话,嘱咐他们去属地继续报效朝廷。

原本是个例行的事,但官员们向陛下辞行后,谢殒突然站出来道:“眼下京中事毕,列位大人确实应该返回各自任职之地为国效力,但臣今日斗胆,特特向陛下求个恩典。”

众人皆不解地看着他,祁褚心中也有些疑惑,自从太后闭关养病之后,三位辅政大臣中穆康公和博远公两人在朝堂上渐渐强势,各自也网络了羽翼,互相倾轧。而太师却好似修了闭口禅一般,轻易不在在朝堂上发言,就算穆康公和博远公争执不下,过问他的意思,他也是和稀泥似地一笔带过,绝不偏帮任何人。

上一篇:科举日常下一篇:你强娶了你前夫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