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主任详细问了病史,然后给孩子仔细听了呼吸音 心音后说:“王大夫,你闺女不是单纯出牙的发烧,医院托儿所最近几天病了好几个孩子,跟你家孩子的症状差不多。呼吸道的症状不明显,主要是单一的发热,温度最高有升到41°C的。血常规是淋巴细胞增高的明显。”
“是病毒感染?”
“我怀疑是。白天我已经通知公卫和检验科去托儿所消毒 采样去了。这孩子先住院吧。”
“那能不能挂滴流?”汪秋云问。
“孩子要能正常吃饭 喝水,暂时先不挂。那个王大夫你抱着孩子,让你媳妇去找护士要个退热帖,贴脑门上的。就说我让你去的。孩子等明早抽血看看结果再说。这么晚了,这么点儿大的孩子,护士也不好抽血的。”
王大夫见吴主任打发汪秋云走,知道他有话对自己说,就对汪秋云说:“你去找护士,就说吴主任让你去的。我在这儿等你。”
等汪秋云出门了,吴主任就说:“王大夫,明天你带孩子去做个彩超。我听这孩子有心脏杂音,我怀疑,算了,怀疑的事情不说了,你做个彩超就都明白了。”
王大夫的脸色被日光灯照得就更白了。不是正常的白。疲惫让他的脸色看起来很不好。
吴主任想到他那继女的心脏病,见他那样子就劝他道:“你也不用担心。有一些孩子发育慢了点儿。部分孩子的动脉导管在6个月之内未闭,但一周岁才关闭的也不少。大约有四分之一的人,成年后卵圆孔还未闭,也都活得好好的。像你那大闺女,不就正常上学了。明天做个彩超就都明白了。”
王大夫就觉得嘴里漫起了苦涩。该不是自己前年那时候“投机取巧”应到这孩子身上了吧。没等他说什么呢,夜班护士拿着退热贴进来了。
“哎呦王大夫,是你家的闺女啊。看这小模样,可真漂亮啊。怎么就病了呢。来,阿姨给你贴一个退热贴,然后明天就不难受了。”
吴主任就对值班护士说:“你把她放到咱们医院托儿所那些孩子一起住。明早给这孩子验血。”
“这可不好抽血的。这孩子几个月了?体重多少?”
“快9个月了。最近也没称。”汪秋云答道。
“来,给我抱一下,我看看她有多重。去掉这些被子 衣服,也就15斤,不超过16斤吧。偏轻了一点儿啊。”护士接过孩子,抱在手里颠了颠,给出了个体重值。
“小女孩长得偏瘦一点儿也正常。没事儿的。我记得这孩子早产来着。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吴主任安慰夫妻俩一句,然后开始填写住院病历首页。
“王大夫,你拿这个去住院处登记,有住院号才好做治疗。”
“好好,谢谢你啊吴主任。”
*
王大夫去办住院,汪秋云抱着孩子 跟着护士去病房。这是成人8人间大小的病房,现在横竖摆了有十几张儿童床。但里面只住了7 8孩子,全是省院托儿所,不满2周的。
一个在走廊加床的患儿家长就拦住她们。“护士,我家孩子先住院的,怎么就不能进病室里面?她家孩子怎么可以来了就进屋住?”
护士只好停下脚说:“这屋的孩子全是病毒性肺炎,在一个托儿所得的。你要愿意让你家孩子住这屋,我就替你找主任去。我可先跟你说好,这病毒性肺炎目前没什么药治疗的。”
那家长立即退后半步,避瘟神一样躲开汪秋云,说:“你家孩子这么重,就该去传染病院。别在这儿把别人家的孩子都传染了。”
对这样的无礼说法,儿科护士当没听见,汪秋云的眼泪却落了下来。儿科护士拽了她一把,把她扯进屋子里。
关上门以后,轻声对她说:“这是对外的说法。这屋就是给咱们医院托儿所和幼儿园留的。你找个床,把孩子放下了。”
汪秋云也不知这话真假,只好收了眼泪,把孩子放到避开门窗的床位上。值班护士很认真 很负责地告诉她儿童床的栅栏怎么用。
“你家这孩子会翻身了,你平时把这个插销插上,免得不留神摔着孩子了。”然后她又对另外几个患儿家长说:“这孩子是咱们省院普外王大夫的女儿。这个屋都是咱们省院的家属,你们互相之间照应一些。”
汪秋云谢过值班护士,其他患儿家长有认识汪秋云的也过来搭话,值班护士便笑着离开了。
王大夫把住院手续办好,再去病室看孩子的时候,汪秋云就撵他回家。
“家里还有孩子呢,你明天还有手术。”
“你一个人行吗?”
“行。这都是一个人在护理的。”
“那我就回去了。明早我早点儿过来。”王大夫看屋子里都是省院家属,与坐在小凳子上的打盹 看自己的人泛泛招呼一声,拜托大家关照一下,就离开病室回家了。
真是疲惫到极点了。
上午就站到过中午的饭点才下台,然后傍晚又站了6小时不止,他晃晃悠悠地回到家,一头扎到床上,睡得昏天暗地的。
直到第二天早上儿子喊他:“爸,快7点了。你给我5块钱,我和妹妹去食堂吃饭。早自习要迟到了。”
王大夫赶紧掏钱打发儿子,又叮嘱儿子今天中午带珍珠在学校吃饭,都收拾妥当了,到食堂买了早餐,匆匆赶去儿科病房。
第566章 566 问心1
对于陈文强坚持要去吃宵夜, 赵主任见劝他不果也就这好跟着去。老吴想到自己回招待所,还得见小孟那个堵心的蠢货, 倒不如跟他俩再多聊一会儿了。
赵主任只要了半碗小米粥,老吴有样学样, 陈文强却是实打实地要了一个馅饼 一碗粥 还有一碟子芹菜炒粉条。
“你吃这么多, 你夜里还能睡好吗?”赵主任担心。
“我半下午的吃了一碗面条, 然后饿着肚子忙到现在, 再不吃我得饿得睡不着了。”陈文强慢条斯理地夹了一筷子芹菜, 送一口小米粥,再咬一口馅饼。
“复试的事情顺利吗?都考了什么?”赵主任建老吴一定要跟着他们, 觉得才在手术室陈文强已经说了招收研究生的事儿,干脆就当着他的面问出来。
“考了一个垂体瘤, 问得特别细。我看小李把八开的一张大纸, 正反都快写满了。然后考了一个蛙心插管 离断主动脉后吻合。”陈文强得意洋洋地把李敏的促狭之举说了。
老吴眨巴眼睛,想不出手指带线再怎么做血管吻合。从来血管吻合就没有一个人做的。这出题的人够损的。
“小李那带线啊,带的是活线, 不是绕死不能动的。”陈文强见老吴参详不出,就点拨了他一句。可见他还不明白,就说:“回去问你老伴儿织毛衣怎么带线。”
老吴笑笑, 对陈文强这话并不着恼。他用羹匙舀了点儿小米粥说:“老陈,你再得意, 小李也是医大毕业的。我在她跟前也能混上个吴老师。”
“你教她什么了?人家叫你吴老师是客气, 你还当真啦。脸比这桌子都大。”陈文强开玩笑。
老吴不恼, 问起他们医院西边拆迁之事儿。陈文强和赵主任交换一下眼神, 就明白他要来省院的目的了——钱!
“老吴啊,你是守不住清贫了?前几年,那个十七层尚未交付使用的时候,前任的院长可是全家就走了。你要步他的后尘?”
老吴立即摇头道:“你们站着说话不腰疼。临床大夫辛苦,但是这几年临床大夫的收入高起来了。可是在上面机关坐着,人清闲了,但每个月就那么一两百块钱,孩子大了,读书 成家,哪里不用钱?!
我跟你们说,现在到省大去找人,省城的本地学生都不愿意到事业单位了。宁可去企业多挣几个。只有外地学生为了能留在省城才去清水衙门。更有不少的大学生辞职去了合资 外资企业。你们去外面走走 看看就知道了。”
赵主任搅和着他那半碗粥说:“这世上就没有清闲富贵的事儿。你就是过来省院,就是管了西边的动迁,你不怕检察院吗?”
老吴瞟了赵主任一眼说:“你凭什么说我想违法啊,不兴我看好你们省院的奖金啦。”
“你可拉倒吧。要为了省院的这点儿奖金,你不如回去医大附院当个管床大夫。哪个月不是省院这面三倍五倍的。”
“老陈,我扔了多少年了,你以为我不想回去吗?这不是回不去了!临床这事儿,扔了三年就不敢再摸主刀的位置,我这扔了快十年了,当初般对般的同志早晋完副高 准备正高了,我回去捧病历 找吃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