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伸手在小姑娘的脸上捏了一把,笑着说:“咱们小艳变漂亮了啊。”
小艳有些害羞地笑笑。她每天照镜子早已经发现自己的脸色比在家的时候变好了,皮肤也变细嫩了。她现在用的是李敏推荐 又买给她用的妮维雅滋润乳,一大瓶子有250ml呢,不仅可以擦脸还可以擦手,她每晚都带着这样香香的味道入睡。
“敏姨,晚上你还吃饺子吗?”
“好啊,我喜欢吃带馅的东西,方便。你有空就包点儿塞冰箱里。没空就拿冻饺子蒸了。”
“嗯。我知道,要连蒸带煮的做法。再给你带点儿蒜苗炒蛋,要不要拌白菜挫?”
小艳的工作重心在严虹身上,但她也没有忽略了李敏。至于潘志,能有这样的每日两 三餐,他梦里都要笑醒的。用他的话说就是过年都没这么吃过。
“都可以。你看着来吧。”李敏从小艳开始做饭,就基本不去外面吃了,原因只有一个:菜太油太咸。
严虹也不去外面吃。只有潘志是场场不落下。他也知道外面的油盐重口,可是他喜欢重盐重油的口味。
李敏爸妈后来到省院这面住过几晚,看她在严虹家搭伙 小艳每日三餐都准备的像模像样的,就彻底放下心了。但每次过来,还是会带着小艳给她包了不少的饺子塞到冰箱里冻着,方便他们仨想换口味的时候煮饺子吃。
所以小艳也养成了习惯,有空儿就包些不同馅的饺子放冰箱里。
不过严虹是不喜欢吃酸菜 李敏是吃酸菜就齁嗓子,所以小艳差不多每天都要跑一趟菜市场买菜。为她俩这大冬天要买蒜苗 茼蒿 芹菜等新鲜菜,潘志不止一次在饭桌上感慨,跟着李敏和严虹吃饭,他的生活档次提高了不知道多少倍。
“我以前冬天就是酸菜,换换样都算改善伙食了。萝卜 土豆 大白菜都在地窖里搁着的,想吃就得中午下地窖拿。”潘志看她俩都不太明白就解释:“早晚不能开地窖的盖子,天太冷会把里面的菜冻坏的。”
“那你在大学食堂可以有别的吃了。”
“大学自然有很多样,但是贵啊。炖酸菜是5分钱最适合我了。后来是1毛钱,弄得我都想买半份。改善一顿吧,白菜豆腐泡就要2毛钱呢。”
“还贵?我们上大学,炖酸菜就是1毛5分钱了,白菜豆腐泡要3毛钱呢。”
“我一个月18块的助学金,2毛钱对我来说也是好大的一笔钱了。那时候我家一个月给我10块钱,所有的全要在这10块钱里出。”
“买书呢?买书不在10块钱里吧?”李敏追问。
“在。买裤子买衣服买任何东西,回家的车票钱都在,所以我只在寒暑假回家一次。”
这回李敏都陪着严虹同情潘志了。虽然她俩入学的时候书涨价了不少,入学就是40多元的书钱,但是潘志这也太拮据了吧。
“要是没有助学金,你可怎么活?”严虹看着潘志,眼里全是怜悯和疼惜。
“我那时候啊,最后悔的是没有考军校和考师范了。”
“你近视怎么考军校?”李敏再度追问。
“我考大学的时候不近视啊。”
那也是的。李敏大学一个班的同学,入学的时候有一半不近视,毕业的时候最低都两三百度的近视镜架着。
医科啊,那是那么好读的。
*
早会交班后,李主任说:“今天科里有两台手术,小郑你问问手术室是怎么安排的。”
小郑是去年送去进修的胸外科大夫,比李敏早了两年毕业的师兄。李敏作为住院总出班以后,他顶上了李敏的值班位置,和梁主任 金大夫一个小组值班。
给手术室打了个电话,放下电话就说:“护士长让咱们一台手术派两个人去她们的片区帮忙扫雪,这边的手术照开不耽误。”
“那就让今天手术的患者家属去人了。”李主任按着老规矩拿主意了。
吕青就立即说:“你们都手术去了,咱们科包干的那一片怎么办?你们大夫赶紧找人替好了,不然都别去做手术。”
好吧,护士长厉害!关键是包干的区域不打扫好,院里真会扣奖金的。
“吕姐,我们这边出4个人了。”李敏马上表示支持吕青的工作。
小郑只好跟上道:“我们这面出5个,可以吧?”
“行啊,赶紧让你们的替身跟我去库房拿工具扫雪。我可说好了,这九个人不好好干,回头我找你们算账,绝对扣你们奖金的。”
得了护士长的要挟,李敏赶紧找今天手术的患者家属:“你们得去俩个人帮忙手术室扫雪。”
家属倒是很快接受了这安排,不然手术室的护士都扫雪去了,手术就得等她们回来才能做了。
然后李敏还要从神经外科的患者陪护里找出4位,来替自己 陈文强和俩实习生去扫雪。去年就是这么干过的,今年再来李敏就不觉得难为情 不好意思想患者家属开口了。
等他们各自推了患者到手术室门口了,发现护士长正站在电梯间拿着一摞牌子点人呢。哪科哪组手术准备的扫雪人员没到,唔,先等等,你们就是把患者推进手术室了,没器械护士和巡台护士,也一样不能开台做手术。
周主任笑眯眯地站在护士长身边抱着本子做记录。麻醉科和手术室的包干区划在一起,除非是没手术的日子扫雪,不然他们麻醉科是与手术室共进退。
护士长的声音高 尖 亮:“你们不要有怨气。马路不扫干净了,回头你们来看自己家动手术的亲戚朋友,不也是容易摔跟头的嘛。我们也不是非要谁替我们扫雪的,你们都明白吧?”
但是市政要求白天雪停之后的一小时内,各单位必须要把所属的包干区清扫干净,这也是为了全体市民的出行安全考虑。这些人肯过来帮手术室扫雪也是迫不得已的事儿,总不能等手术室扫完雪再来做手术 或者让手术室和省院被罚吧。
且罚了之后也还是要打扫干净包干区的。
在场的都是成年男子,基本都是今天要做手术的患者家属,他们自然不会像幼儿园那么齐声回答:明白了。但稀稀落落 差次不齐的答应声,基本也能够让护士长明白他们的心思了。
“明白就好,咱们早点去干活吧。免得往来车辆行人把雪压实称了,就不好扫了。”
*
神经外科的手术基本确定了是每周4台了。周一 周六不开台,急诊另算。每周陈文强和李敏都悠哉悠哉 不紧不慢地安排下周待手术患者的检查,同时也很闲适地应对每天的日常工作。
但是手术后,陈文强留下去向就不再管患者和科里的事情了,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李敏带着两个实习生承担。前一段时间他忙着参与做分院发展规划,今天往后要要主动介入省院的医疗和管理了。
梁主任上台前过来他们手术间,看到陈文强悠悠哉哉地两手插在手术袍胸腹前的口袋里,半眯着眼睛和巡台护士一替一句地闲逗趣,而李敏则带着实习生在消毒 铺手术单子羡慕不已。
“老陈啊,你这快成甩手掌柜的了。”
“嗯。你那边潘志进展怎样?”陈文强笑着应了,然后关心起普外的情况。
“还不错。他和小陈都肯上进。基础理论扎实,剩下的就是实践操作的锻炼了。”
“那就好。有个三年两年的,等小潘和小陈都能独当一面,你就会轻松点儿。
“我也是这么想的。我听说咱们的分院发展规划被上头打回来了?”梁主任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问。
“是。还缺少详尽的数据支持。”
“我听说以你为主的院领导把规划做的很严密了,居然还有实验学校参与进去,怎么还缺少数据了?”
“什么叫以我为主的院领导啊!老梁,你是磕碜我呢。我是院长助理。那规划是舒文臣领头搞的。缺的是分院这些年往我们这面转诊过来的具体患者人数 病种分析等。”
“哎呦,这数据要详尽的话,可不是一天半天能做好。”
“那也得仔细查出来。有一个算一个。若是造假了,怕是分院的发展计划就彻底黄了。”
陈文强的这话梁主任相信,他接着问:“年前能弄出来不?”
“我看上半年能弄出来都是快的。够医务处和院办忙乎的了。”
“病案室和车库有记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