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主任明白实情绝没有潘志说的这么简单,但是她没往细里问,只是把莫名介绍给潘志认识。
“恭喜罗老师啊,我听严虹说了莫名在她们年级成绩是非常优秀的。”
莫名被赞的有些不好意思:“分到省院的成绩都不错。”
师徒闲聊一会儿,说点儿医大内分泌科的事儿,罗主任又问了潘志分回家乡工作 出去旅行结婚 乃至他哥兄弟的装修。
潘志见她回避换楼层的事儿,就主动挑起话头说:“我听李敏傍晚回宿舍说起换楼层的事儿,罗主任是因为了老人家岁数大了,不方便上楼?”
莫名在一边点头:“是呀,我导师就是在为这事儿发愁呢。”
潘志便往前倾斜一点身子对罗主任说:“老人家年龄大了,是要住在低层好一点儿。一楼和二楼住户的情况,我也仔细问了严虹和李敏。最可能去四楼住的是内科大夫那家,他家的俩孩子都上学了,能够自己上楼梯。其他几家孩子小,冬天不论是去托儿所还是幼儿园,接送孩子都指不上在外科工作的男人。”
罗教授自己带过孩子,知道潘志说的是实情。
“但一层那户,听说买楼就借了不少钱,可能没钱补楼层的差价。所以罗老师,你要往一楼换,可能要搭钱给一楼那家。”
罗主任苦笑:“潘志,我不瞒你说,医大附院这几年虽然看着挺热闹,但是内分泌收入的增幅远远比不得外科。那房子虽然是半价,我也要掏小两万了。我还真就没什么钱往里添了。我正准备和陈院长说说,看怎么换个两室一厅呢。”
潘志诧异下就没接话,只看着罗主任等她解释。
罗教授便接着说:“你看,新楼的病房现在比较空。科主任有单独办公室,这屋子大,我就放了一张床。两室一厅的房子,我就是不回家和闺女住一个房间,也可以住在办公室里。我何必为了多那么一间屋子难为自己呢?我父母亲的退休金也不多,我闺女下学期上初中,她要愿意去实验中学住校,也不是不可以。”
潘志觉得自己准备的一肚子话,都被罗教授的这番说辞堵得不能说出口了。
*
拉着儿子往妇产科去的王大夫,极力地控制自己,才能以平和的口气继续与儿子说话。
“谁和你这么说的?”
“叔叔家的姐姐这么说我,她表哥说我要改姓孙才能吃孙家的饭。他还说我再改姓就和吕布一样是‘三姓家奴’了。爸爸,吕布是谁?‘三姓家奴’又是什么?”
王大夫听了儿子这话,恨得牙槽骨都要咬碎了。他脸颊上的肌肉来回地滚动,末了不得不忍下这口气,假装轻描淡写地对儿子说:“吕布是三国最厉害的大将军。等爸爸有空儿了,带你去书店买《三国演义》看。”
“那,爸爸,我以后不跟妈妈去叔叔家,行不?妹妹就在我们家的,我从来没说她不姓王 不是我妹妹。”
“这个我得和你妈妈商量。”
“我也不想去姥姥家了。”
“为什么?你姥爷 姥姥对你不好吗?”
“姥姥总说你不好。我要反对一句,她就说我犟嘴 是小白眼狼,还说我像你。妈妈会难过的。我就不敢反驳她了。”小男孩的声音越来越小,几乎低不可闻。
“没事儿,她爱说就说吧,你假装没听见或者去学习,说多几次没意思她也就不说了。你要多跟你姥爷学习。学习你老爷怎么为人处世的。”
“爸,我不可以在自己家吗?我会教妹妹写字 算数,我不会让阿姨讨厌我的。爸,新房子下来,就够地方住了。我可以先住厅里的,我不想回姥姥家。”
王大夫被儿子说的鼻子发酸。自己俩父子居然处处要看别人的脸色 讨别人的欢心。
“这个爸爸和你妈妈再商量啊。要是你妈妈不同意,爸爸勉强把你留下,你姥姥会让爸爸当不成大夫的。那样爸爸就是想留下你也养不起你的。”
小男孩的脸立即就呱嗒下去了。他嘟嘟囔囔地说了一句“姥姥怎么这么坏?”王大夫假装没听见。
“小志,你小妹妹才出生,可能在睡觉,你一会儿要小点儿声。”
“嗯。”
“那明早我可以喊她起来和我一起吃馅饼吗?”
“你妹妹今天才出生,吃不得馅饼。”
“那她可就吃亏了。”小男孩满脸的遗憾,“馅饼很好吃的,比包子好吃。”
“你喜欢明天再给你买。”
*
说话的这一会儿,父子俩走到汪秋云的病室门外,里面已经熄灯了。王大夫推下门没推开,他轻轻叩门喊道:“小骆,小骆,我是王大夫。”
“哎,来了。”
跟着汪秋云的声音也响起来:“是王哥儿来了?”
“嗯,小志要来看小妹妹。”
“小骆,把灯打开吧。珍珠也没睡呢,才和我说话儿还问我,哥哥说放假了回来,怎么还没回来?”
汪秋云一手给大女儿遮眼睛一手给小女儿遮眼睛,骤然明亮的日光灯,让她把自己的眼睛眯缝上。
“小志,过来看小妹妹来啦。”汪秋云适应一下日光灯,朝小男孩伸出手。
“阿姨好。”
“哥哥。”珍珠被汪秋云安排在靠墙的床上,听见说话的声音,立即从床上坐起来。在她的心里,不揪自己辫子 不喊自己是赔钱货 还能教自己写字算数的小志,才是自己的亲哥哥。.
第275章 275 夏夜4
潘志正琢磨怎么应对罗主任的新想法要换两室一厅呢, 夜班护士过来门口喊道:“主任,急诊电话找你。”
罗主任去听电话,潘志趁机告辞了。
潘志没往电梯间去,他顺着楼梯慢慢下楼。楼道间虽然闷热了一点儿, 但是无人打扰。
一年的时间里,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尤其是最近这一个来月,更让他时时都有在梦中的感觉。只有白天能看到人 黑夜里伸手便能搂到人, 他才相信自己不是在做梦。
从考上医大,他就和从边远地区来省城读书的那些同学一样,都想留在这个繁华的省城。五年大学读下来, 拼尽全力也没能直升研究生;凭学习成绩也不够留校……
挣扎那么久,看着读研 留校的同学, 真是不甘心啊!
而有的想留在省城的同学,竟然在最后的几个月里, 匆忙找了家在省城的女同学,最后博得学生处的怜悯留在省城。
潘志也有那样的机会。只是他不肯接女生递过来的橄榄枝。他不认为家境困难的自己, 匆忙间找个家在省城的女同学 进而留在省城是什么好事儿。
想靠自己留在省城工作 生活, 那怕只有考研这一条路。可一次又一次的考研失败,就在他开始对自己的智商表示怀疑时,一件从来没想过的事情,令他对去省城产生了别的想法。
——严虹被留在省城 分去省医妇产科工作了。
*
潘志至今还记得85年迎新的那天, 自己下夜班被同乡会的下一级会长喊住:“潘志, 我去学生处查了新生入学名单, 咱们市包括三县一共考来了六个。我想把同乡会今儿能走开的分了两组, 一组白天跟车去火车站接人,一组在报到处这边接人。”
潘志选了在报到处接人。
严虹是被父母亲用小车送过来报到的。85年啊,很多人连小轿车都没有坐过。潘志就是他们中的一员。甚至在离家上大学之前,他连汽车都没坐过。
那个青涩 漂亮的小姑娘,大大方方地在报到处和接待的老师 同学说话,他明白这个女孩除了和自己是来自同一地区 同一个县,再没有别的相同之处。
这是个与自己不同生活圈子的女孩子。
后来接待处的老师喊他:“潘志,这是你老乡,你送人去宿舍楼,我们就不另外派人了。”
可能严虹早忘了自己曾经带着她和她父母去宿舍 指点她买饭卡 买锁头抢宿舍的储物柜的事情了。十一人的房间只有8个柜子,自然就有人是自己独用一个柜子 有人要合用一个柜子了,这种合用是要延续五年的。
她可能更忘记了自己曾带着她和她父母把医大校园逛遍了,把所有生活上可能遇到的麻烦事儿,都先给严虹做了备注:
怎么去图书馆抢座 怎么在阶梯教室听课效果好……包括挂在食堂墙上的饭盒兜,不能用太好的毛巾缝 饭盒兜不能太干净,不然有人会“借用”里面的饭盒,甚至一借不还,事无巨细都讲解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