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主任摔门离开,径自去院办找打字员,然后拿着这两页纸去医务科盖章。
*
秦处长看了李主任递过来的禁止家属陪护的要求,看前面心里觉得没有家属陪护,医疗秩序是会好很多 麻烦事儿也会减少很多的。虽说最后在水暖工的水靴上检测出柯萨奇病毒了,难道那些陪护就踏上水暖工去过的地面?
但等他看完李主任后面的注释,唉!这是生怕费院长日子过舒服了,明晃晃要把费院长推到孕产妇和家属的对立面啊。虽然他略微能摸到一点儿费院长的想法,也想借着费院长的支持进一步,但也不能得罪了临床主任不是?哪个主任是软柿子好捏啊。看,遇到硬顶的了不是!
压下心底的对费院长的同情,笑眯眯地开始劝说李主任。
“费院长这提议会减少临床感染发生的几率,虽然好,但一时半晌的患者家属也不容易接受。不如咱们限定家属的陪护人数,同时提出相对的无菌要求。比如让陪护家属换衣服 换鞋什么的。”
“那你和供应室说吧。要是他们能保证洗手服和无菌袍的供应,我没有任何意见。还有换鞋的事儿,你认为三九天在妇产科走廊里,适合穿拖鞋吗?不说拖鞋的消毒,就是陪护家属更换下来衣服鞋子,院里是不是要单独分配房间 再派人24小时值班守着?陪护非常可能要回家给产妇取东西呢。”
李主任越说越烦,索性破罐子破摔地道:“妇产科病房明天恢复全面工作,你们院里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需要家属更衣换鞋,你们就准备好东西和负责的人。我们产科的大夫和护士的人手,只负责正常医疗还不够人呢。
这个新要求你要是不肯盖章,有什么问题你找费院长商量去。有什么要求你秦主任,不,你医务科秦处长自己贴通知 自己派人执行,妇产科没任何意见。”
李主任说完话就走了,扔下那两张白底黑字的通知到秦处长的办公桌上。通知那俩黑黢黢的大字,与秦处长的双眼遥遥相对。
“董主任,你看看这通知。”秦处长递了一份给自己对面看报纸的董主任。“你看李主任这是怎么了?我从到省院工作,这些年一看到哪个护士 女大夫拌嘴什么的,就要抬出李主任,让那些人像李主任学习的贤良淑德。这,这,你看李主任的现在。”
秦处长痛心疾首,好像失去什么稀世珍宝般。
董主任面无表情地读通知,然后把通知搁回秦处长桌面不吭声。原来的章处长虽然咋咋呼呼没真本事很讨厌,但章处长从前在自己手底下,无论是做干事 做副主任,哪怕提到主任的级别了,也一贯是很乖顺的。也就是这一半年自己要退休了往后让,才让章处长出了头。
但是秦处长么?原就是费院长门下的一条狗。看吧,遇上点儿事儿,就沉不住气了。
不过费院长也厉害啊,这是逼着李主任找舒院长反应情况 让舒院长忙着给他救火么?李主任发火怎么了,兔子逼急了还咬人呢。换我我也这么出通知 贴到门诊和病房去。
看谁难堪!
秦处长在董主任这里得不到回应,他拿董主任也没有任何办法,眼看着退休倒计数的老同志了,他就是不来上班,你还能把事儿做绝了,扣他的工资和奖金不成?
秦处长沉吟半晌,忽而说道:“卢干事,你把这个拿去给费院长看看。不,先拿去给舒院长看看。”
卢干事应声站起来,他早就想看看通知的详细内容了,但他看了一遍后很牙疼地对秦处长说:“这个送去给舒院长?”这明明是费院长惹出来的事儿啊。
“去吧,赶紧送过去,妇产科明天恢复收孕产妇了。”秦主任说话的内容不怎么地,但他对卢干事的态度还是很亲和的。
卢干事叹气,自己这么送去舒院长办公室,那不是给舒院长添堵吗?他磨蹭着出门,想着是不是先去费院长那儿看看呢,身后秦主任对董主任交代去向了。
“老董啊,我去费院长那里和他说说这事儿。你看家啊。”
“行,你去吧。”董主任应答的挺自然。
秦处长拿着另一张通知出门了。
等人都走了,董主任抒一口气,秦处长站费院长这么明显,舒文臣有的磨喽。
※※※※※※※※※※※※※※※※※※※※
*
母婴分离的模式,曾经在产科占据了相当长的历史时间。后来提倡母乳喂养等,才慢慢取消了这种孩子生下来以后 统一放在新生儿室的管理。
国内很多地方都留下了前苏联的印迹,可以说是完全照搬也对。因为那时候国际对新中国封锁,只有老大哥肯援助我们嘛。
**
有本书《十日谈》,是前苏联的,产妇入院后没有任何陪护的,就是这样的母婴模式。
第209章 209 为难2
梁主任此时很为难。
一手抱肘一手举着张X光片子, 面前的阅片器上还插着差不都的另一张X光片子。这是 “十一”前的那例小肠梗阻 不得不切除部分回肠的患者腹部片。
术后病理没发现异常。患者这才出院一个月,又再次因为肠梗阻住院了。
的眉心拧成了一个大疙瘩。刘大夫也是愁眉不展的模样。但他仍坚持自己的观点。
“梁主任,我就觉得这患者的回盲部有问题。你看,两次梗阻都发生在回盲部以上的部位。我”
“你什么?根据呢?你说回盲部有肿瘤, 可是咱们该做的检查一个没漏,但是没有一点影儿能证明回盲部有问题。用什么支持把回盲部切了?”
刘大夫深吸一口气,坚持道:“患者这次出现梗阻, 要是再出现上次的肠坏死症状,难道咱们再切除坏死部分的肠管?再来几次不是把小肠都切完了?”
别说再来几次,第二次开腹手术还能做,第三次开腹的手术就很难做了。腹腔内的肠管肯定是黏连的一塌糊涂的。
张正杰见科里会诊嵌住了, 却问起李敏:“小李, 你觉得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肠梗阻?”
李敏被问得愣住 : “问我?”跟着连连摇头说:“我真不知道。”
“那你说说这个患者,若是交给你,你下一步准备怎么办?”
李敏无转圈余地, 只好硬着头皮说:“请主任会诊。”
“假如你是主任了呢?”
李敏想掀桌了, 疑难病例会诊,自己这样的小大夫不是只有记录的资格吗?却不料李主任也殷殷地看着自己:“小李,你说说看, 下一步该怎么做?”
“往京城送,找上级医院会诊。”李敏气咻咻地说了一句。
“要你是在京城, 接到这样的患者呢?”张正杰得到自己预想的答案, 却接着催问了一句。
“实话实说呗。京城的医院是全国最好的了, 医学又不是只有这例肠梗阻找不到病因的。”
杨大夫这时开口:“我觉得李大夫的意见有道理。咱们尽了全部努力也查不出原因, 现在往协和转诊也不丢什么人。”
李主任见所有人都表态了 众人的眼睛也看向自己了,便说:“老梁,我同意转诊。老陈,你的意见呢?”
陈文强搓手说:“我也同意。老梁你尽快拿个主意吧。谁也不可能治好所有的病。”
梁主任沉默了好一会儿,才为难地说:“转诊。小刘,你跟我一起与患者去谈话。”
*
办公室的门打开了,梁主任带着刘大夫先出去了。跟着日班的责任护士就进来喊王大夫。
“王大夫,外面有个女的找你,好像是‘十一’后跳楼那个邵铁柱的媳妇。我让她在电梯间等你呢。”
王大夫一愣跟着就皱眉,嘴里却说着:“她?找我有什么事儿?你没看错人吧?”
“那么漂亮的女人,一年能见到几个,谁会看错啊。”
王大夫听了这话,心里莫名有了一股骄傲,汪秋云是担得起漂亮这俩字的女人。但不知为什么他心里又突然慌乱起来。
“我去看看。”
快步走到电梯间,果然见到窗边站着一个女人,穿着烟灰色的长款羽绒服,围着藏青色的长围巾,带着同样颜色的毛线手套。虽也面对着创伤外科的病房大门,但她低头的神态,与周围急着探视 送东西的人群隔开了明显的距离。
走了过去,惊动了正在低头沉思的女人。
“王哥,开完会啦。”柔柔的问话声,听着就让人心里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