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有些远+番外(24)

作者:林一平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会难做,但还是能做。

可要是在腹部的肝胆脾胰胃肠,遇到第二次开腹的时候,多数情况下,腹腔脏器是黏连到一起了,想剥离开黏连 暴露术野,有时候比登天还难。

动一下就出血,动一下不是破了肝胆,就是穿孔了肠子。要是弄坏了胆管,百分百会出腹膜炎。

第三次开腹就更别提了。再牛的外科大夫也会小心回避的,那绝对会让主刀下不来台的。”

这番理论李敏听说过。她洗完手甩甩水,从兜里掏出大纱布擦手。

“主任,你说的很对。但是普外科的手术比较多,能练到外科的基本功啊。”

“你现在的止血 打结 剪线都算过关了。剩下的,呵呵。”陈文强笑的意味深长。

“剩下的都是我在手术台下没法练的。”

“等机会吧。止血钳的钝性剥离,你可以买点猪肉去练习的。买带筋膜的肚囊部分。缝合可以买猪蹄练习,挑猪蹄筋练习。”

“好。”

“你就和器械护士要手术针,那些角针还有丝线什么的,手术用过一次就扔了。你可以捡着做练习。”

这才是陈文强给李敏的 最适合她现状的指点。

俩人说着话去办公室。

身后追过来夜班的护士,“陈主任,陈主任,门诊才打来电话,请你去救急呢。”

“什么事儿?”

“好像是公交车出车祸了。医务处在大门口拦主任和杨大夫他们呢。”

“好。你跟他们说,我马上就与李大夫过去。”

“看,咱们晚走这几分钟,就不用倒腾回来换衣服了。小李,想不想去急诊?”

李敏连连点头,“求之不得呢。”

*

正是要下班的时候了,很多人都换下了白大衣往外走。陈主任先回去护士办公室,往理疗室拨电话,请人去转告她媳妇门诊有急诊,不能准时回家了。

李敏也趁机打电话去儿科,请接电话的护士转告冷小凤,她要去急诊,不用等她一起吃晚饭了。

“李大夫和冷小凤关系很好?”接夜班的护士看李敏撂下电话就问她。

“是啊,我们是同学,现在一个寝室住着呢。”

“听说你们是四个人一间屋?”

“是的。你们那边人多?”李敏听说过护士住宿比较紧张。

“还好吧。新入职的护士是八人一间的。家里离得近的,今年就没有床位了。下小夜班 上早班的,就比较难了。”

护士的小夜班是晚上九点到十一点不等的下班时间,早班则是五点或六点到岗。若是在医院没个床位,晚归 早起是很艰难的。不过即便是这样,院里依然坚持刚毕业的大夫们,还是四人一间。

护士么,可以挤挤的。因为她们下了夜班就是真的下班了。不像要具体管床的大夫们,有时候是没有上下班的明显界线。休息不好出了事儿,对个人 对医院绝对是承担不起的损失。

李敏等值班护士给陈主任换好了手电筒的电池,朝俩小护士笑笑,跟在陈主任的后面往急诊室疾走。急诊室要陈主任去会诊,那患者就很可能是怀疑有颅内出血 需要他去判定是否需要做开颅手术了。

*

省院的急诊室,经过十年的筹办,至今还是没有形成规模。原因就是外科的急诊,够了住院标准的,基本就直接分流到相应的科室住院了。需要留观的患者,又都不愿意在简陋的急诊室住院观察。

最根本的原因是医院缺少医护人员,没有足够的人手,去组建急诊科。

所以现在的急诊病房,是由门诊来代管的。夜班的医护就是变相地在上急诊班。白天的时候,为急诊患者优先的事情,医患在门诊吵过无数次。

院领导也没办法,遇到医患为先看了急重危病人 与门诊医生吵架的时候,多数是派医务科的人去合稀泥,安抚了患者再申斥医护人员。

然后水过无痕 万事照旧当没事儿,没从根本上解决吵架的事儿。这样的处理方法,闹得医护人员更不愿意出门诊了。所以,轮到门诊的人基本是谈门诊色变。好在是半年轮一次,按照目前的最新人员编排表,也要五年才能轮到一回。

再不愿意,也都能接受得了。

李敏跟着陈文强去急诊的留观室。才出电梯,就见创伤外科被拦回来的张主任等人,他们要先回科里换衣裳。

陈文强极其招人烦地说:“让你们没打铃就换衣服。”

张大夫等人顾不得与他斗嘴,挤进电梯就吩咐电梯工:“赶紧地,去十一楼。”

陈文强见他们这样急迫,笑着回头对李敏说:“该,被院里逮住早退了。”

对这样幼稚的幸灾乐祸,李敏只能笑笑,算是回应了。

俩人赶到门诊,就见规划得好好的急诊那一块,如同闹哄哄在打折的百货大楼。不时见到几个头破血流的人,捂着脑袋在呻/吟。每个伤者的身边,都有人围着 叫着 喊着。

“大夫呢?大夫呢?留了这么多血,你们俩怎么不管啊?”看到陈文强和李敏瞥了他们一眼,就脚不沾地地走过去,尖叫声 指责声此起彼伏。

李敏紧跟陈文强,躲避要伸手抓住她的人。他俩都是面不改色地快步绕过喊得最凶的人。

在急诊室里,能叫出来的,都不急。

那些一声不吭 神志淡漠 萎顿在一边的患者——才是最可怕的。这样的,才是要他们第一时间去查看 去处理的急诊。

在急诊室里,要一眼就分辨出患者的危 急 重,是临床医生的本能 职责。

需要天赋,也是实习的时候,被反复教导 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作者有话要说:好不好看啊?

小天使们吱一声呗

第17章 急诊1

李敏跟着陈主任进到最里间的留观室,见此间的三张床都躺了患者。今晚的两个夜班大夫,正满头焦急地在忙乎。

“陈主任,你来了,先看看她吧。这患者是在公交车急刹车的时候被甩前面了,头顶撞到发动机前的横杆。进院之前就呕吐一次。”

陈文强走过去,先用手电筒去照一声不响躺在那儿的患者的瞳孔。

“双侧瞳孔正常,等大正圆,对光反射正常。”李敏报出陈主任查体的结果。

“你叫什么名?多大岁数了?”

“刘秀明。五十七岁。”意识清楚,对询问能正常回答。

“现在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

“头疼,恶心,一点儿也不敢动。一动就天旋地转地要吐。” 思维清晰,回答简单明了。

“怎么来医院记得不?”

那患者迟疑了一下,想摇头,最后用摆手否认。这是脑震荡的近事遗忘出现了?

陈文强伸手检查她的头部碰撞处,李敏跟着也上手做了查体,然后赶紧掏出小本子,记录相关的查体结果。

“给她开个头部CT。”陈文强吩咐李敏。

“大夫,我身上就几块钱啊,不够做CT的的。”患者躺在床上着急起来。

李敏刷刷地给她开CT检查单,还要留意着陈主任继续给她做的查体,抽空对陪着她的人做解释:“我在这里做了备注,你们先去做CT,缴费的事情以后再说。主任,麻烦你在这里签字。”

这时候开CT检查单是有提成的,比例是10%-15%。李敏让提议做脑CT检查的陈文强签字,就是不想放射线科最后把这笔提成给自己。

陈文强犹豫一下,还是签了名字。这患者的CT缴费还有得磨呢。

下一个患者刚从床上移到平车上,人勉强地侧躺在窄窄的平车上,双手捂着上腹部。

“这个也是刹车的时候甩出去了。腹部撞到前几个座位的椅子把手上。”

“你们怀疑是内脏损伤。”

“是。我想先给她做个腹部B超。”

这是一位由骨科病房轮转到外科门诊的大夫。壮壮实实的偏高个子,四十左右岁。没什么自信。看来应该是杨大夫和刘大夫的同学。

另一位男大夫也是今年分来的新人,个子不高,感觉整个人有些猥琐。配上满脸的青春痘痕迹,实在是不敢恭维他的外表。他是外省的一家才专科升本科的医学院 四年制的本科毕业生。来了省院之后,就被直接派到门诊了。

“你先躺平,我看看你肚子怎么了。”陈文强到了急诊室,创伤的重病人他就要全面地接手了。因为他有创伤外科的副主任头衔 还有副主任医师的技术职称。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