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有些远+番外(200)

作者:林一平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然后就临近了自己所在的团,再度换上前线的时间了。

还有要额外注意的那另外两个成建制的营,以前是不归自己指挥的。现在自己也要尽快熟悉那些兵 那几个正副连长和副营长。

如今自己升了半级,但自己上面还有正团长,要与这由副团长升上去的团长重新磨合 重新定位彼此之间的上下级关系;要与留任的那个副团长建立新的平级模式;要与三个营长磨合;还要与团政委建立新的工作关系模式……

要做到了如指掌,才能进一步做到胸有成竹,才能在指挥他们的时候,如臂使指……

如臂使指?自己好像有点儿奢望了。这不是自己做营长说了算的时候,穆杰禁不住怅然起来。

难怪人都说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啊。

穆杰的心思又转回到李敏的脸上。樱唇如诱人的果冻,时时刻刻在引诱他去尝尝。而刚才的难堪和尴尬,让他不得不警醒自己,不能看不能想不能闻。

不得不再度扭过头看街景。

简直是煎熬人 考验人的意志啊!

*

吴家的丰盛午宴已经结束了。冷小凤在午宴上得到了从未体验过的关心 体贴和照顾。这就像前两天在自己家,全家人对自己的未来嫂子那样。她羞怯 忐忑 到心安理得地接收这一切,好像在瞬间就完成了过渡。

她信自己的眼光,认定吴冬是个好相处的人。如果他肯把对邮票的耐心分给自己一半,日子也不是过不下去。

饭后,她抢着去洗碗,吴冬在边上给她打下手。

“你吃饱了吗?”

“吃饱了。”

吴冬也注意到冷小凤在这两小时之间的变化。他觉得过去所有人在自己背后的议论 指点,退婚带来的难堪,夜深人静的煎熬……都在冷小凤冲洗碗碟上的洗洁精时,跟着泡沫一起去了下水道。

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去南京会好好学习的。你在省院遇到什么为难的事儿,就去找我妈妈。”

“为什么不是找你爸爸?你爸爸是儿科主任,我的顶头上司。”冷小凤打定主意与吴冬相处,就把自己的心里想法告诉他。

“如果你有什么东西想给我爸爸 或是与他交换的,你可以找他;要是你想寻求帮助,找我妈。找我姐也好使。我弟明天就回部队了,他要在省城,喊他做什么都可以的。”

“喊你呢?”

“我要是在省城,自然为你做什么都可以的。”

冷小凤转过脸,看着吴冬的眼睛说:“你最爱的是邮票吧?”

“是。”

“如果让你在我和邮票之间,只能选择一个,你怎么选?”

怎么选?

吴冬觉得冷小凤好像递给自己一把尖刀,一边是自己爱了十二年的邮票;另一边是带给自己希望 能让自己重新坦然走到省院同志面前 甚至更骄傲地走到省院所有人面前的女孩子。

矮小 温柔的团团脸女孩子,脸上似乎还带有一丝稚嫩,像那些才从卫校毕业的小护士。她严肃地仰着脸 瞪着大眼睛 抿着嘴,在等着自己的选择——

捅死哪个都舍不得!

闭闭眼睛,再度睁开的时候,眼底是一片清澈。

“小凤,我家现在不缺钱花。就是以后邮票再升值,那也是留给孙子辈的。若是你想保管,结婚以后就交给你了。”吴冬生怕冷小凤不高兴,还接着补充道:“一会儿我把定邮票的本子给你,年底你去姐夫他们单位,把这一年的邮票领回来。对了,每年十一月初预定下一年度的,你记得到时候拉着我姐姐一块去,让她交预定款。”

冷小凤欣慰地笑笑,继续若无其事地冲洗碗碟。那么贵重的东西,自然得结婚以后,才能交给自己保管了。

但是吴冬交代的让他姐姐出预订款,让冷小凤的心里涌起暖流,这是个明白人,没让自己垫付。她没话找话道:“你姐夫在邮局工作?”

“是啊。我常去买邮票,我爸跟看贼一样地盯着我。后来还是我姐夫的爸爸,给他讲了很多集邮的好处,说集邮也是变相的攒钱,他才不阻拦了。

后来我姐夫他爸爸与我爸相交莫逆,俩家相处的也好,就成了亲家。”

“噢。是这样啊。”

“你知道他拿什么事儿说服我爸爸的吗?”

“什么事儿?”

“□□期间,曾出了一张纪念邮票,名字是‘祖国山河一片红’,这张邮票上的台湾是白色的。虽然上面立即就下令回收,但还是有少量邮票流了出去。数量非常少。那张邮票在很短时间内,在国际上就涨了几十万倍。有价无市。”

“这么厉害?”

“主要是政治因素。清朝有发行过一张邮票,现在称其为‘龙票’,因为存世稀少,也是有价无市的。或者说有卖的我也买不起,那是大收藏家的事儿。

我收藏了一张介绍龙票的剪报。有空儿拿给你看。”

“好。”

冷小凤将洗好的碗摞去一边,吴冬慢慢擦水后收进碗橱。

当冷小凤要去刷锅时,吴冬拦住她说:“你来擦水,那锅太油了,我来刷。”

“你会刷吗?”

“怎么不会。家里这些重活儿 脏活儿都是我和我爸爸分担的。把围裙给我吧。”

“都有哪些是重活儿 脏活儿啊?”冷小凤解下围裙递给吴冬。

“买菜勉强能算上。买粮买油买肉买鱼一定是。洗衣服 拖地 做菜 刷锅。”

“哪还有轻活儿了吗?”

“有啊。叠被子 收衣服 做饭 洗碗 擦灰。”

冷小凤莞尔,这可比自己家的男人什么都不做好太多了。

“东北男人很少像你家这样做家务的。”

“我爸是上海人。那边男人做家务是传统。我叔比我爸做的还好呢。”

“倒没看出来主任是南方人。”

“他来东北久了,我妈妈当初压着他跟广播学说话,口音什么的就改掉了。”

“怪不得主任的普通话讲得字正腔圆的。”

*

客厅里,吴主任按耐不住几次想探头去厨房那边看看,几次都被范主任强按下去。

“就是饭碗多几个,也用不着刷这么久啊。”吴主任小小声嘀咕。

“爸。我哥和小凤姐说话呢呗。要不咱们这么多人在家,他俩也不好再回去看邮票了。”

“就你什么都明白。”吴主任笑着斥老儿子。

“爸,老弟说的有道理,你是关心则乱了。”

“三儿呀,你和你爸把你外甥送回去吧。你姐夫也该去值班了。”范主任给拌嘴的爷俩派活儿。

“我哥的那些行李怎么办?”

“医院出车送他们去车站。一会儿我给车库打电话,让司机上来帮忙拿一下,小东西我和你姐姐帮着拿下去就是了。”

吴雅站起来说:“你和你姐夫帮忙把你哥哥的那大箱子拿下去,我去个洗手间就到下面看着。妈,差不多该让司机过来了。孩子就先放在这儿让他睡。爸,你和我妈帮我看一下午呗?我俩晚上过来吃了饭再抱回去。明天就不过来了。”

“行啊。”吴主任抱着怀里睡得正香的外孙儿回主卧房。

范主任点点女儿的额头:“你呀,哪里都得听你的。”她虽这么说,还是过去打电话去了。

那边郎舅俩把一个行李箱拖出来。

“三啊,我自己拿就行,也没多沉的。”

“你别闪腰了。我姐会骂我的。还是咱倆抬吧。”

*

车到鼓楼,李敏被穆杰摇醒。她从书包里掏出眼睛戴上,跟在穆杰的身后下车。过了马路走近亨得利眼镜店。三层的老式小楼,在二楼和三楼之间悬挂着黑底的大招牌,上面的金字被太阳照得耀眼。灰白的汉白玉建筑基石,还有门口被摸出润泽光泽的台阶,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老字号骄傲的历史。

“眼镜店里的人可真多啊。”

多的是带孩子来配眼镜的父母。穆杰看看人头攒动的拥挤,什么时候戴眼镜的人这么多啦?记得自己上学的时候,同学里没有近视的啊。

“咱们上三楼。”李敏在先,穆杰紧跟。狭窄的木楼梯,陡直。要是有两个胖子迎面,非得有一个退回去不可。

三楼的人就少了很多了。

李敏等了好一会儿,才逮住了一个刚空闲出来的营业员,赶紧对他叫道:“你好,我想要玻璃镜片。近视的。”

“这边。”营业员示意他们跟着走。隔着柜台绕了小半圈,营业员停下说:“这里都是玻璃的。有国产的 日本和德国进口的。玻璃的透光率好 稳定,但是偏沉 碎了容易伤着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