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有些远+番外(1212)

作者:林一平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那倒也是的。哎。老陈啊,那覃璋吧,我好几次看着他,我看他和老傅的外甥女处得还不错的。你说他要是没有追小李那么一出……”小尹的表情有些复杂。

陈文强不以为然地回答:“年轻呗。太急功近利了。要是在社会上扑棱了几年,怕是不会那么干的。像他吃了这么一回亏,估计长十年八年的记性。”

“能长十年八年的记性他也不亏了。那个,老陈,这样的心性的人,咱们不是没见过。我就是怕他以后记仇。”小尹有些担心。

陈文强胸有成竹地说:“没什么好怕的。潘志在他前面5年,他后面还紧跟个小石头。我明年准备把小石头放去心胸外科。”

小尹就说:“那你的心胸外科力量可够强大的了。从潘志到王强再到小石头,一水的医大毕业生。”

“是啊,要是这样覃璋还能在心胸外科冒头,我把脑袋拧下来给你挡球踢。”陈文强带着意思骄傲跟老伴儿开玩笑。

“又胡说了。你赶紧去洗澡换衣服,我开洗衣机把衣服都洗了。”小尹握着抹布,去接陈文强手里的拖布。

“你把抹布给我,剩下客厅这点儿我来擦。你先去洗澡吧。”陈文强把拖布放下,要了小尹手里的抹布继续擦灰。可等卫生间想起淋浴的水流声,他擦灰的动作却越来越慢了。

在任何人面前,他都把丧母的悲恸压在心底。三天丧假结束,照样回来上班。可是只有独自一人的时候,他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母亲,想到母亲平凡却不失伟大母亲称号的一生,想到母亲养育自己和小舒的过去,想起五十年人生的点点滴滴,想起母亲带着四个孙辈 却还要担心自己的那段时光。

唉!自己那些年太不省心了。随心所欲的后果,便是南来北往数次,不得在父母膝下尽孝。

……

越想越出神,手下的抹布也是机械地在一个地方来回擦动。他连小尹什么时候出了卫生间都没有注意到。

“老陈,你去洗澡,把脏衣服先给我,我把洗衣机开了。”小尹假装没注意到丈夫的失态。有些事儿,要留空间和时间给他,让他自己慢慢抚平伤痛 。

“好。”陈文强扔下抹布进了卫生间。不一会儿,卫生间的门打开,推出来一个盛满他的衣物的洗脸盆。才打开电视机的小尹,过去端了盆子去阳台。

电视机里传出的声音,淋浴的声音,洗衣机转动的声音,还有小尹来回走动的脚步声,让这个平凡之家,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

“师姐,你为什么要去ICU啊?”李敏忍不住去问。她可记得自己上病生实验课的时候,刘红跟在实验老师的后面帮忙时,那安排同学编组的领导派头。

“挣钱啊。ICU的奖金是内科里最高。”刘红朝李敏眨眼。“你霍师兄挣的太少了。我在基础部挣得更少,但星星以后花钱的地方多着呢。是不?”

“是。”李敏见刘红给出这个理由,她接受良好地赞同。她还说:“ICU除了累一点,但奖金还是比内科高不少的。主要是还有别的。”

李敏的语气配上她的表情,让刘红不得不多想。“别的?”这回换刘红诧异了,她猜测:“你是指红包吗?”

“是啊。我听我的患者说过的。嗯,也不是所有的患者都会给,有的家属会给。不过你要看着患者的情况收。像那些预后难说 甚至预后不好的,你就一定不要收。免得患者真的死亡了,有的家属心里不痛快到医务科举报你。不过真要举报你,你也只好咬紧牙关不认账。”

“好。”刘红重重地点头。

“如果患者进了ICU 病情莫测,家属实在要给你,你就推说等患者出了ICU再说。”李敏把自己认为有用的经验传授给刘红。

“这我还真没有听说过。我以为只有外科手术才能收到红包呢。小李,你是不是每个手术都能收到啊?”刘红用开玩笑的口气问。

“不是。前年李主任他们教我,有的没红包但有别的关系,以后会互相交换。有的患者不想给或是没能力给,那就当积阴德了。千万不能没收到红包,就不好好给患者治疗。” 李敏实话实说,很认真地跟刘红强调:“李主任 梁主任 陈院长都是这样的。”

“好,我记住了。谢谢师妹啊。”刘红真心地感谢李敏。没有李敏这些话,自己就要摸索一段时间,有间接经验拿来与实际工作结合,这会加快自己进入临床工作的进程。“还有什么要注意的?”

李敏笑笑:“外科的患者,一般外科大夫每天都会过去一两次,除了换药也有跟踪患者病情变化的原因。若是遇到不好跟患者家属交代的事儿,你找术者或者管床大夫在中间协调一下,有些事儿就会事半功倍的。”

“嗯。我记住了。”

刘红趁机又问了一些ICU里外科患者的管理,俩人又交流一些重症患者在病理生理上的特殊问题,直到霍博士找过来。

冷小凤说李敏呢:“敏敏,你跟师姐聊得还真投机。往常你是不到7点就回家了。”

“是啊,我在跟师姐讨教重症患者的病生机制。”李敏笑眯眯地回答冷小凤,然后跟刘红他们四人挥手告别。

吴冬不虞李敏的说法有假,他对冷小凤说:“小凤,你们儿科的重症监护室,我听爸说好像等新大楼建起来,也要单独分离出去呢。”

“爸的想法很好,但儿科缺人。儿内科的大夫至少要再有五七八个的,才够把PICU独立出去。”冷小凤嘀咕儿科的不容易,跟医大附院比起来差距太远了。

“都难。我们神经外科也难。”李敏怅然道:“像医大附院那么多的儿科人才,那是几十年的积累。我们要想三年五年内就达到医大附院那样,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是不可能。”冷小凤也同意李敏的看法。“要是儿科每年都能进三 五个本科生,我指的是儿科系毕业了。五年后或许就可以了。”

“那绝对可以了。要能每年进5个,那你们儿科不仅PICU能立起来,都不需要病房带门诊去值夜班了。绝对可以三套班子值夜班的。”

“嗯嗯。算上儿外科,就是四套值班人马了。”

“绝对可以的。”

李敏掏出钥匙要开严虹的家门,小艳把门打开了。她笑吟吟地伸手接过潘宝宝,对李敏等人说:“我看到你们进楼了。”

潘志走过来热情地邀请吴冬等进屋坐会儿。

冷小凤就说:“不进去了。今天在外面待得久了,我得回家给壮壮喂奶了。”

吴冬和冷小凤牵手下楼走了。

李敏帮潘志关上外层的防盗门,她说:“师兄,我回家看书了,明早见。”

“嗯,明早见。”

*

家里只有李敏一人,她进屋就把所有的灯都打开,里外屋检查一遍后,去把门从里面锁死,然后才安心地坐到大桌子边上,开始做明天手术的案头准备工作。

明天的手术仍是慕名而来的烟雾病患者。经过一年多的坚持不懈努力,随着病例数的累计 术后康复患者的增加,他们在该病种的治疗,不提甩了医大附院多远,单病种治疗他们已经远远领跑了全国的同行。

不时有同行把烟雾病的患者推荐给他们。嗯,这也是他们对该病种所做的病例报到引起的反响。可推荐过来的病例,基本都是极难做的——好做的病例,有一些条件差不多的就自己比量着上了。当然了,不乏失败的案例,竟然推患者过来找他们做二期手术。

二期手术不过是个好听的说法罢了。

这样事情有了几次后,面对术后再没有苏醒过来的患者,陈文强和李敏不仅是心里难受,不仅是越来越谨慎,他俩痛定思痛,痛下决心,开始拒不接受任何一个需要二期手术的患者。

陈文强更是对推荐患者来做二期手术的同行直接发函,强烈谴责这些因手术失败 用二期手术需要转诊到省医院做 来掩饰他们手术失败的同行,提醒他们没有那个技术水平就不要拿患者来练习,然后他还威胁自己要告知患者,从来就没有什么二期手术要在省院做的说法……

这样的做法和这样的公函,是刺伤了一些人 得罪了一些人。但是也让一些心存侥幸者,停住在烟雾病探索上的盲目跟风脚步,转而把他们遇到的病例,都推荐到省医院 介绍患者来找陈文强做手术。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