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身不想再玩了(89)

……他要亲自出马,征战讨伐北戎!

大宜与北戎虽然多年来冲突不断,但有冲突也不是一年两年了,还没到要皇上亲自出马讨伐的地步。

朝中立即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反对人数众多。

很多人都开始猜测皇上这般做是不是因为那位镇南王……

毕竟……两个月前,他才来京求助过。

不过当时皇上并没有发兵。

这件事情不知怎么便不了了之了,那位镇南王据说是被皇上秘密安置在一处,严加保护着……

一开始还有人以为皇上这是在金屋藏娇。

但后来,据禁卫所说,那位镇南王根本没被陛下接入宫中。

而且皇上就像是长在了自己的书房里,日日夜夜都住在那里不说,除了上朝和去拜见太后以外,他几乎从不去其他地方,也从不见什么人。

殚精竭虑,勤于朝政。

这是皇上这两个月的生活写照。

因此百官也费解极了,陛下为何突然要北征。

但无论大家如何猜疑和质疑,正如两个月前对世家出手、打击整顿一样,龙彦昭的态度依旧很坚决。

“北戎屡次犯我边境,烧杀抢夺,是可忍孰不可忍!列位在京中高枕无忧之时,可有想过边境上那些枉死的将士和百姓?”

龙彦昭环视着满朝文武,声音在空荡荡的大殿里回荡:

“北戎不灭,朕势不罢休!”

“如今刚刚整顿完**世家,国库颇丰,此时不灭北戎,更待何时?”

这……

原因似乎也挺充分。

皇上为了北征都大动干戈,将世家们处理了,可见其决心。

一时之间,也没有人敢站出来反驳。

倒是下了朝以后,礼部尚书不请自来,跟随其他重臣,一起来到了御书房见驾。

很显然,他对征讨北戎没什么意见,但对御驾亲征有意见。

“启奏皇上,边境事宜臣不懂,也不敢多言。但陛下如今后宫悬空,未有子嗣,若要御驾亲征,怎么也该立一位皇后,待他日储君之位落实,再行……”

“荒唐!”龙彦昭直接打断他。

礼部尚书赶紧跪在了地上。

“皇上息怒,只是皇上乃一国之君,是国之根本,若要亲征,怎可不在宫中留有子嗣……”

“这般说来,你觉得朕此行是回不来了?会断了大宜的龙脉?”龙彦昭慢悠悠地问他。

“……臣并无此意!臣该死!请陛下恕罪!”

但皇上已经因为他这两句话被激怒了。

这段时间便是这样,按理来说一切事情都处理完毕,就连那位……那位地位尴尬的顾大人都离了京,照理说皇上也该选秀女入宫,选妃立后了。

但是没有。

皇上不仅没有选妃的打算,还谁提这事就跟谁急。

……抄摄政王府、看见从里面翻出的无数账目和贪污证据时都没那么急。

也是因为急过两次,这一次礼部尚书也不敢公开说这个事了。

此时他环视了一周,发现左边站在燕王,霍将军,广平王府的将领,右边站在杨丞相以及两位御史大夫……

好像除了自己以外,整个书房内都是皇上的左膀右臂,武将重臣……

就自己的官职最低。

他不禁将目光放在了杨丞相身上,希望丞相能够劝一劝皇上,要他冷静。

可杨丞相却只轻微冲他摇了下头。

此时,他猛地听见皇上说:“立后的事……朕要等向阳侯回来再说。”

礼部尚书没明白:“……呃?”

龙彦昭冲他勾了勾手指,要他上前听话。

礼部尚书不敢不从。

等到他膝行上前以后,便听皇上问他:“向阳侯以前是你的属下,你觉得他怎么样?”

“怎……怎么样?”礼部尚书并不是很懂皇上的意思。

尝试揣摩圣意未果,面对皇上逼问的目光,他还是硬着头皮回答:“顾……侯爷行事稳重,智慧不凡,任劳勤勉,能得他做帮手,臣实属有幸……”

“不是这个。”皇上听了,不满意地摆了摆手,又说:“朕的意思是,他做皇后怎么样?”

“……?!!”

龙彦昭的手指又轻轻敲起了桌面,不知想到了什么,竟然饶有兴致地说:“到了拜堂的那一日,他穿着大红衣裳的模样一定很不错。”

“……”

礼部尚书再看其他大臣们,发现他们看自己的目光,似乎都……充满了怜悯?

……好像对于如此画风突变的皇上,他们都已经习惯了?

他更加不解地向上瞻仰圣颜。

龙彦昭却已经回神,回归了往日的严肃。

“太子的问题朕离宫前会想办法。但是立后选妃的事情你也莫要再提。”

皇上一双发红的眼眸望着他,隐隐有种逼视的感觉,叫人无处遁形。

极度惊诧下,礼部尚书听见皇上说:“向阳侯什么时候肯回宫,大宜朝什么时候才会有皇后。朕说这话你可明白?”

皇上说着,还痛苦地揉了揉太阳穴。

这段时间他一直没怎么休息,经常会有头痛发生。

不过也早已习惯了。

龙彦昭说:“否则你就别催朕了。”

“……”

所以这到底是、是什么情况???

还没完全消化完皇上的话,听他这样说,礼部尚书还是忙下意识道:“臣不敢……”

但皇上已经说:“或者说你有法子把顾大人给朕找回来?”

第46章 我心向阳

八月,秦淮河畔丝竹奏响,美人摇曳,才子吟诗,鼓瑟吹笙。

又到了三年一次的乡试,江南贡院附近多出无数五湖四海的学子,齐聚此处,或坚持埋头苦读,或徘徊风月感受江南风光。

才子佳人,长街河畔,夜夜笙歌好不热闹。

河畔边酒楼更是纵横林立,几家稍大的酒楼几乎每晚都会组织斗文诗会大赛,备受瞩目。

但凡是来此考试的学子都可报名参加,声势浩大,连附近百姓都会争相前来观战,姑娘们身处游船画舫,为自己心仪的才子加油打气。

是每天夜里最热闹的活动。

大宜朝从前重武,但近两年来却越发偏重培养治世之文臣。

尤其是一年多前,皇上便颁布法令,更改了一些律法,加大了朝廷对文人的需求,也提高了对文人的奖赏和待遇。

此举更是激发了饱学之士的入世之心。大凡是富有才情的学子今年都想一试,待他日高中,为国效忠。

即便这一年来大宜与北戎交战,战火纷飞,但战场却只设在北戎。

大宜兵强马壮,本就是蓄势待发。

交战一年多,却也未见对其他地方造成丝毫影响。

而不能否认的是,朝廷对文人的重视,主要还是起源于他们大宜的文曲星。

当年的向阳侯以一篇惊世绝艳的文章高中状元,而后励精图治,辅佐皇上铲除奸恶。

他在文斗时一人连战昌国数名大学士的事也被广为传颂着,到了今日,但凡是向阳侯做过的诗、写过的词句,都会被广为流传,争相传颂。

连那几大酒楼之中,也处处挂满了侯爷的词句墨宝,作为装饰。

当然,词句是后期找其他书法家誊写上去的。

至于侯爷的墨宝……在民间却是极为少见,流传出来的真迹并不多,即便有也少有人认得。

因为自打去年二月份时起,侯爷便不在京中任职了。

有人说他是接受了皇上的密旨,如前年去河道治水一样,下到民间惩奸除恶。

也有人说侯爷出尘脱俗并不属于朝廷,如今他正遍访名山大川,纵情山水,斗酒吟诗自在享乐。

甚至还有人说侯爷本就是下凡的仙人,他作为文曲星下凡,帮皇上铲除恶党后便归了仙位。

……毕竟容貌惊为天人,又是绝世之才,这样的人又怎能在人间见白头呢?

销声匿迹一年多,关于侯爷的种种传说仍旧是坊间津津乐道的话题,最受欢迎和瞩目,没有之一。

……

秦淮河附近,最热闹的酒楼明岳楼中,刚刚进行完一场诗文比赛。

明岳楼是去年刚刚开起来的酒楼,并不是这里规模最大、地段最好的。

却是最别具一格的。

装潢别致优雅,不禁将文人的高雅描绘在了每一砖每一瓦上,又大气上档次,处处透着奢华。

菜式和服务自不必多说,每一道都可看出其掌柜的考究和用心程度。

上一篇:我老婆他会飞下一篇:宠你向钱看

管红衣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