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殿秋(32)

作者:一个木头咚咚咚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听到这个消息,众人心中都是一紧。林潇然开口道:“主上作何打算?”

“还能如何?潇然,命你暂代楼主之职,动用萤火流光通知青冥楼各部开始暗中运作,若是一般事务你便处理了就好,若有难以决断之事,你便直接用萤火流光与我联络吧。这些日,你且和杨姑姑一路慢行,这一路上刚好替我考察考察沿途官员政绩、百姓民生。只消暗暗查访,一一记录,切勿暴露了身份。赶在中秋之前回宫即可。我这就与莫棋快马加鞭赶回宫去。父皇早已言明由我主理朝政,日常政务让莫叔叔以太傅之名代理,那些大臣们倒是不敢置喙。可是此番涉及军国大事,若是我不亲自出面,纵使莫叔叔有父皇一味支持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看着她思路清晰,处置以来也毫不慌乱,司徒清逸暗自放下心来:“既然如此,我就不随你们去宣国了。”说完,从怀里掏出一个碧玉小瓶递到了婧瑶手中:“丫头,这解忧回魂丹只剩下此一颗,能医百伤,治百毒。你留着以备不时之需吧。”

“还是司徒大神医想得周到!不过不用担心,我的伤势已经痊愈了,回宫自有莫叔叔替我调理。”婧瑶接过小瓶,虽是欢喜的语调,实则却是安慰司徒清逸让他能够放心。余话不多,一行人便在就近的小镇上重新置换了马匹,分道扬镳而去。

多年来,宣国大臣们都已经习惯了极少见到传说中多病多灾的婧瑶公主,成和帝只说公主幽居养病,严令无关人等靠近公主寝殿,而寝殿内能入得公主卧房,贴身伺候婧瑶公主的,便只有原来先皇后身边的陪嫁宫女,宫里人都尊称她柳姑姑,还专门打破了此前外臣不得进入内宫的礼法,值守寝殿外围的御前侍卫首领正是杨姑姑的儿子白浩轩。成和帝宽严待下,却丝毫不减威望,加上宣宫中本来就人少,除了婧姝公主到忘忧宫来过几次都被柳姑姑哄了回去之外,其他人倒是从未有过敢违抗圣旨的。

夜幕苍茫之间,两人两骑朝宣国皇宫的方向飞驰而来。这一路上,两人凭借莫棋随身携带的太傅手令,在沿途驿馆匆匆换马便风尘仆仆一路狂奔,终于在今天城门下钥之前进了萱京内城。借着夜色和莫不平暗中的协助,婧瑶不声不响地回到了她在宣宫的寝殿:忘忧宫。

“柳姑姑!”婧瑶从背后一把抱住独坐在寝殿中的柳姑姑,想要给她一个惊喜:“可想死婧瑶了。”

“公主!您可算回来了!”柳姑姑见到婧瑶,一时百感交集。她是少数几个知晓内情的,从前婧瑶公主回宫小住,她才能在那一段极短的时间内稍稍放下警醒的心。比起杨姑姑一直贴身在婧瑶身边照顾,柳姑姑这个差事可是更累心的,因此,她看上去也比杨姑姑要苍老得多,那头发已经半是花白。之前莫不平告诉她公主这几日就会回宫,今后都不用再为养病暗中离宫了,她便高兴得几夜都未成安眠,早早备好了婧瑶公主所需的穿戴等一应物什,又反反复复打理了一遍又一遍的。“快让奴婢瞧瞧,公主可是一切都好?”

“让姑姑担心了。”婧瑶活蹦乱跳地围在她身边:“婧瑶一切都好。此番回来得匆忙,不过今后都不走了。姑姑放心!”听得这句,似是崩了十几年的心绪终于松快了,柳姑姑喜极而泣,老泪纵横,连声说好。

“姑姑,今后这忘忧宫的禁令便可以解除了。您呀,别急着高兴呢,我明日一早便要上朝。还得劳烦好姑姑去禀告父皇一声,瑶儿今晚都要阅奏折,明日朝上再给父皇请安。再叫了潇然进来,我有事要与他相商。”

柳姑姑得了婧瑶的吩咐,欢天喜地地去了。待到婧换好了宫装,莫棋已经领了莫不平到了外殿,林潇然也已经到了。

“臣参见公主。”林潇然为人稳重识礼,此时虽然百感交集但却仍不忘君臣之份。莫不平也依着君臣之礼双手一揖。

“莫叔叔,师兄,你们知道我私下向来是不爱拘这些虚礼的。”扶起二人,婧瑶便也不再寒暄,直接便切入了正题:“我已让柳姑姑去禀告父皇我已回宫。紧要的事,你们便捡了重要的简要说来吧。”

“朝中一应情况臣已经拟了折子,还有其他朝中重要的奏折都已经分门别类放在公主的书房了。一会儿臣便在外殿候着,若有什么事公主随时询问便是。”此时的莫不平一身朝服,身心虽则劳累但精神却是极好的,完全不负他青凤先生的丰姿,更是完全不似在麓铭山时随意的书生厨子打扮了。

“奏折我一会儿自己看就行,莫叔叔还是亲自下厨吧!”婧瑶不好意思地一笑,似是想到莫不平堂堂太傅若是突然出现在御厨房,会引起怎样的流言蜚语。

“是。臣这就下厨,公主稍等片刻。”莫不平闻言一怔,旋即也会意地笑起来,心里只能感叹这个他从小看着长大的小丫头,便是如今在宫里了那随意无拘的性子倒也是难改的啊。她的归来已经着实减轻了他肩上不少担子和心里不少压力,此番半开玩笑地叫他去下厨,更是让他不得不佩服这姑娘举重若轻的好心性儿。

“师兄,内廷中的人都还老实吗?”婧瑶顺手拿起一颗葡萄吃了,便斜倚在座位上假寐起来。连日的奔波她着实是乏累得很,而宣国后宫里众人对于她这个公主,窥探的有之,讨好的有之,忌恨的也有之。从前还能称病全数挡在门外,今后却是不得不面对了。

“除了杜尚宫偶尔在忘忧宫外徘徊,其他众人倒还各安本分。自两年前公主离宫后,皇上对内廷管制极严,倒也出不了什么大乱子。”林潇然如实作答。“明天,你便随莫叔叔一同上朝吧。且听大臣们都说些什么。”挥手示意,白浩轩便退了下去。

夜晚静谧悠长,今夜的忘忧宫终于不似往日那般沉闷而静默,反倒是书房里如豆的灯光和偶尔翻阅奏折的声音,为这偌大的宫殿增添了一些些生机,也为守护这宫中的人送去了温暖和安心。在最后一本奏折上勾勒了几笔之后,终于天将拂晓。多少年来,忘忧宫婧瑶公主第一次传召一班宫女入内服侍更衣梳妆。满地的宫女既带着好奇与兴奋,又带着些拘谨与敬畏地跪在殿中给她请安,也第一次看清楚了她们平日里小心议论的这位公主的模样。她的肤色似雪、眸光如星,她的气度从来都是脱俗的,散漫不羁、无拘无束之间似乎能把天地都尽握掌间。当那鲜艳而厚重的朝服穿在身上,繁复的发饰与雍容的珠翠盘插在发间的时候,只是在她洒脱的气韵之间增了几分华贵,在她脱俗的气质之中加了几分雍容。

廷议

内侍尖锐而响亮的声音划破了议政殿的上空,一日的早朝开始了。

宣国的成和帝已经不似年轻时那样强干而精神了,衰老和退化日复一日地从他鬓间的白发和面上的皱纹中滋生出来,宣国的内政一向是清明的,可是近两年,伴随着成和帝的衰老也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他的视力已经十分模糊,以致于他已不能看清楚奏折,当然,这并不影响身着一身龙袍的成和帝英明的判断。他很好地利用了这个理由,顺理成章地宣布由婧瑶公主主理朝政。原本,众臣对于那个很少得见,一直病病殃殃的婧瑶公主并不敢报太大的奢望。面对这大争之世,他们认为宣国最大的希望就是在云国和羲国之间选一个强者,将婧瑶公主和亲过去,这样,宣国即便不再存在,也能避免战祸,换得一夕平安,并且重新拥有一位强大的君主。

可是,出乎他们预料的是,这些年来的朝政不仅处理得井井有条,而且颇有些焕然一新的味道,这在无形之中给婧瑶公主增加了不少威望,当然,也不禁让人对这位极少露面的公主更加好奇。更令他们想不到的是,成和帝拜了青凤先生作为太傅。青凤先生莫不平,那个二十几年前就已名满天下的能人谋士,已经遁世埋名了这么多年。没人知道这些年他去了哪里,也不知道成和帝有什么样的神通竟然能够将他收于账下,而这个青凤先生果然名不虚传,在几个月间就一举肃清了原先朝政中的诸多弊病。这让公主和亲的提议暂时噤了声,让那些真心拥戴宣国和婧瑶公主的朝臣看到了希望。也正是这个莫不平,竟然敢试图对边防和军队做出一系列伤筋动骨的革新,这让一贯低调而平和的宣国似乎突然展现出一争天下的野心和行动,让一向主张公主以国和亲的朝臣们惴惴不安地发现他们一直以来以公主换和平的如意算盘突然有了阻碍。更让他们诚惶诚恐的是几日前云国所递来的国书,以及那国书中直言不讳写明的,已经在路上来的两万精兵。一时之间,议和、和亲之说又甚嚣尘上,诋毁、弹劾莫不平的奏折随之纷至沓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