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骁带着他们仔细参观了这座堡垒,给他们大致介绍了各个功能区域,以及地下室存的满满的粮食。
拓跋宏红着脸问:“寇将军,可否给我们见识一下那些机括就是大开大合的那些?”
寇骁领着他们上到上楼,这里有几间密闭的屋子,门都是钢筋打造的,非常沉重,钥匙不是他们常见的款式,且需要两把钥匙同时插入才能开启,等进去后,他们就看到了几组庞大的机器,寇骁朝身后一名亲卫点点头,后者领着几名下属上前,开启了其中一个。
熟悉的轰隆隆声响起,大家不知这里这是哪里的,寇骁说:“你们可以上到城墙上看一眼。”
众人迫不及待地上楼,看到的就是下方斜坡从中间向两侧分开,是之前没有见过的机关,路面打开后,里头突然喷射出了烟雾,众人失声问道:“这是什么?”
“是毒雾,可致人手脚发软,吸入过多则会陷入昏迷,不过这得看风向,刚才你们到这时风向不对,就没开。”
好吧,原来他们还逃过一劫了,众人心惊不已。
第362章 商人本性
参观完整座堡垒,大家都不说话了,一个个沉默着像是在怀疑人生。
这堡垒的很多设计都像是话本里写的,他们以往连想都不敢想,可对方却建成了,而且用的时间还不足半年,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寇将军,这样的堡垒西北可否再建几座?”汤臣羲试探着问,他想,如果在自己的地盘也能有这么一座堡垒,这辈子就安稳了,那投靠寇骁也不算什么。
“有,本将军准备建四座这样的堡垒,分别坐落在这四个地方,已经在征召民工了,预计今年年底可以完工。”
大家凑过来认真看了眼地图,发现这四座堡垒的分布有些微妙,刚好将关外的一大片草原围了个半圆,而这四个地方除了九原和长掖,其余两个地方只是普通的村镇,根本不符合他们的预期。
“寇将军为何选这四个地方?”姚启雄问出了大家心中所想。
寇骁盯着地图,用笔划了一个圈,“这里……本将军要将这里拿下,纳入大燕版图!”
“嘶……”众人倒吸一口冷气,他们从始至终只想过如何防卫,从未想想过要进攻,果然年轻人的野心更大。
“这……可能吗?”一名小将领心惊胆战地问。
“为什么不可能?”寇骁给他们分析说:“一来,西北军这些年损耗极小,如今依旧能凑齐三十万大军,只需多加操练,三十万大军将会成为匈奴人的噩梦;二来,匈奴内乱多年,兵力肯定不足,就算努哈儿统一草原后能迅速集结出十万大军,战斗力也不足为惧。”
“可就算现在我们占领了河西走廊这片草原,这里也很难建筑防御工事,将来随时要面临匈奴兵的突袭,夺下来容易,要保住就难了。”
寇骁微抬下巴,自傲地说道:“我大燕泱泱大国,国富民强,还怕区区匈奴?到时候该担心的是他们才对?你们是对自己没信心,还是对朝廷没信心?”
汤臣羲低声问了一句:“听说朝廷如今是顺王理政,顺王的能力与贤明我等是敬服的,可他毕竟不是太子,将来……”
寇骁朝他投去一个颇具深意的眼神,嘴角微扬,“你们觉得还有谁能与顺王一争高下吗?大皇子吗?”
他眼中的嘲讽连藏都懒得藏,大家心知肚明,这位是要力挺顺王了,如果他们归顺寇骁,显然也是要站在顺王那边的,不过这似乎也没什么可犹豫的,全天下都知道,顺王差的只是个名分而已。
拓跋宏深思后问道:“皇上为何不立顺王为太子?”明明已经在行使太子的职能了。
寇骁脸色一变,微怒地瞪着对方,语气寒凉地问:“你不如上道奏折问一问皇上?”
拓跋宏呵呵笑了声,没敢应声。
“好了,这些都是以后的事,先来说说今天的问题,你们觉得,自己的进攻如何?”
众人知道,接下来就该是批斗会了,今日的进攻……不提也罢,实在丢人,许久未曾开战,他们都不知道自己的兵退化成这样了,实在丢人。
寇骁一一总结了问题,然后看向汤臣羲和拓跋宏,“两位将军有什么想说的吗?”
两人一左一右坐着,离得挺远,以往也是仇大于恩,此时居然颇有默契地回答:“末将全听寇将军吩咐!”
其余小将领纷纷附和,表态臣服于寇骁。
虽然今天这一战让寇骁心凉了半截,但能得到这个结果也算是达到了预期,接下来,整个西北就在他的掌控中了,想要为所欲为都行,他也可以放开手脚来完成他的目标了。
******
京城中,天气转眼入了夏,寇骁离开半年多,朝廷中还惦记着他的大臣很少了,而且大家也没时间去惦记一个武将。
自年后,皇上就以身体不适为名彻底不理朝政了,甚至有消息称,皇上命人打造一艘巨大的海船,准备要出海寻仙,这个消息没得到证实,不过大家发现,顺王在朝政上越发放开手脚,变革一个接一个。
并非所有人都喜欢改变,尤其当侵害到自身利益时,不过顺王太懂得安抚人心了,当他拿走你家一个苹果时,就会立即补给你两个梨,让你在卖命的同时还对他感恩戴德,还让百姓们纷纷赞他贤明仁义。
“重修法典我能理解,毕竟律法一直在完善,重新登记人口,落实户籍也是不错的政策,这一点南越已经实行过了,可以参考,但重新丈量土地,重新分配土地,这真的可行吗?土地乃民生之本,地主豪绅们无不占地为王,重新分配土地是否是要将这些人的土地分给普通百姓?如果是这样,天下非大乱不可。”
比起普通的平民,土地大多数掌握在有钱有势的人手中,而这部分人,是绝对不会任由顺王夺走他们的土地的。
“以本官对顺王的了解,他应该不会如此分配,等方案出了再说吧。”魏丞相如今已经不会小看顺王了,他做出任何举措都是可能的,根本不用惊讶,也不用担心他会鸡蛋碰石头。
历史证明,顺王每回想做的事都是能做成的,他们只要配合就好。
“不如下官去和纪大人打听打听?他应该最明白顺王心中所想,说不定王爷已经与他商议过了。”
纪韩宇,如今顺王的左膀右臂,深得顺王宠信,当然,他是顺王在南越时一手提拔起来的,是绝对的心腹之臣,调入京城后就是为了给顺王分忧的。
“听闻前些日子卢山长亲自入京,去拜访了这位纪大人,想缓和两人之间的关系,结果纪大人面上表现的大方,却根本不接话,导致师徒俩不欢而散。”
“是啊,所以外头都在传,纪大人忘恩负义,自己高升了就不管恩师了,往严重了说,这可是大不孝了,卢山长于他可是有养育之恩的。”
魏丞相捋了捋胡须,一脸看透的表情说:“小辈们总是要吃亏一些的,纪韩宇在处理这件事情上还是不够完善,顺王可有发话?”
“暂时没有,不过听说顺王原本打算让纪大人接手土地改革一事的。”
魏丞相一点也不意外,“既然如此,那就等等看吧,纪韩宇年纪轻,只在南越呆过几年,论资质是欠缺了点,如果顺王一定要用他,只能把人盯紧一点,别让他出大错就行。”
历朝历代都会有被皇帝宠信的臣子,他们一步登天,别人几十年都坐不到的位置他们轻而易举就能达到,且备受重用,这是羡慕不来的,魏丞相也不会和这样的人过不去,否则就是要与顺王站到对立面了。
顺王府,李煦还住在这里,纪韩宇入京后没有找住处也暂住在这里,反正王府够大,两人天天商议事情也方便。
这天,李煦收到了寇骁的来信,心情极为不错,拉着纪韩宇喝了几杯酒,数了数寇骁离开的日子,颇有些想念。
“等将来国库有钱了,还是得修路,否则去哪都不方便。”李煦现在回想去当年南下之路,腿都是软的。
纪韩宇老练多了,看着一点也不像是刚入官场几年的人,他打趣道:“王爷只是想去看寇将军了吧?说来,我也许久不曾见过寇将军了,甚是想念。”
李煦睨了他一眼,挑眉问道:“你想他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