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骁是难以想象这样的盛况的,不过李煦说行就一定行,“那王爷亲笔题字吗?”寇骁说完眉头微微一皱,想到了什么,想说又不敢的样子。
李煦哪能不知道他内心的小九九,就他那笔字,如果真写了挂上去,恐怕会让这座图书馆黯然失色几分,他才不做这种事。
“你题吧,寇将军的字遒劲有力,风骨刚正,最能震慑宵小,而且以武将的字挂在书馆门口,也能起到引导的作用?”
“什么作用?”寇骁对自己的字是有信心的,反正是自家建的书馆,他献丑也无妨,他脸皮厚,不怕别人嘲笑他。
“自古文官武将泾渭分明,到了特殊时期,甚至是对立的两个阵营,这对民生社稷是不利的,文人自诩高贵,看轻武将,这点要不得,把你的字挂上去,让他们每日瞻仰,也能让他们牢记,这片土地是谁在守护着的。”
寇骁听完这段话只觉得心怀安慰,他这辈子是不可能做个文官了,自然不愿意看到朝廷重文轻武的局面,李煦有这样的觉悟,对武将来说是非常可贵的。
“那可否要派寇家军去守卫?”寇骁对这座书馆报以非常大的热情,恨不得明日就开业。
“不用,动用郡守府的衙役就行,书馆最重要的是防火防水,盗窃应该不至于,动用寇家军太小题大做了。”
寇骁摩拳擦掌,“那我今夜要多练几遍字,绝对不能给王爷丢脸。”
李煦无奈地问:“你题字为何丢的是我的脸?”
寇骁指着自己的脸颊说:“因为我丢人就等于你丢人,我不怕丢人,我怕你觉得丢人。”
话说的跟绕口令似的,李煦扬扬眉,冷哼一声:“那就好好些,但凡有一个人觉得不好看,本王就换了他。”
这威胁非常奏效,寇将军立即扒了几口饭,喝了一碗汤就回书房练字去了。
小公主慢悠悠地吃完饭,问李煦:“父王,等我长大了,是否也可以题字?”
李煦感兴趣地问:“哦,我家小宝贝想在哪里题字?”
小公主认真地想了想,“肯定是要很有名的地方才行,要让天下人都知道的地方?”
李煦能想到的就是城墙皇宫之类的地方,“那你可得加紧练字了,越有名的地方越需要一笔好字,否则会被天下人耻笑的,不过你可以先给自己住的院子题字,可好?”
小公主一听这个高兴极了,当即就让丫鬟去取笔墨纸砚来。
李煦没那么多讲究,这王府里的院子几乎都没取名,那些文绉绉的名字他一点不感冒,不过小孩子爱玩,练练手也好。
“父王,那我的院子要叫什么好?”
“你的院子自然你说了算,喜欢叫什么就叫什么。”
小公主激情高涨地想了许久,写了一排溜的名字,李煦假装自己在喝汤,也不去管她,看她摇头晃脑的样子觉得甚是可爱。
第242章 醋缸
小公主自己写着写着觉得没意思,便拿着东西去了寇骁的书房,两人一人占桌子的一边,都在很努力地写字。
小公主时不时地抬头偷看一眼寇骁,现代有句话叫:认真工作的男人最帅,寇骁此时大概就能用上这句,他平时看着有些锋芒毕露的感觉,让人不太敢靠近,此时静下心来埋头写字,身上多了点岁月静好的温润感,衬着那张英俊到极致的脸庞很能吸引人。
小公主渐渐能明白他与自家父王是什么关系了,她甚至偷偷问过她的小夫子,知道世上男人和男人也是可以成亲的,只是他们不会有小孩。
她听到这个说法时心里暗暗地想:如果寇叔叔和父王一直在一起,父王是否就不会有其他的孩子了?
到了她这个年龄,已经知道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之间并不会真正的血溶于水,她更想要父王的独宠,只是她也知道这不可能,父王的王位需要有儿子来继承。
寇骁写完最后一笔,自己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觉得很不错,抬头问小公主:“姝儿来瞧瞧,寇叔叔这幅字写的如何?”
小公主也是从小接触过教育的人,见过许多大学士的笔迹,看完寇骁写的,点头称赞道:“寇叔叔的字比姝儿见过的都好看,更气势磅礴。”
寇骁很受用,也去看了她写的名字,见不是什么园就是什么苑,便问:“这是给哪个院子取名?”
“就是姝儿住的院子。”
“那你喜欢哪个名字?”
“芳菲苑如何?”小公主说完摇摇头:“还是不要了,太古板了,少了点雅趣,流萤苑怎样?”她大概并不需要参谋,自己又给否定了,“太俗气了,叫什么好呢?”
寇骁看她一本正经的模样,觉得好玩极了,他没怎么与小孩相处过,家里的妹妹们个个都怕他,也从来没一起玩过,这会儿童心未泯,凑过去问:“要不寇叔叔帮你选一个?”
小公主用近乎怀疑的眼神看着他,仿佛在置疑他的水平,她犹豫着说:“寇叔叔给个参考也行,但姝儿可能不会用你选的。”
寇骁心塞,但还是打趣地问:“那你想要谁选的?你父王吗?”
小公主坚定地摇头:“不不,父王的学识……”她摇摇头,一言难尽地说:“还是算了,姝儿可以请纪夫子帮忙斟酌。”
寇骁乐了,“你不相信寇叔叔的眼光吗?纪韩宇虽然是书生,但书生取名字无非就是蘅芜苑、玉滕阁之类的,古板无趣,你不会喜欢的。”
“那你取的呢?”
寇骁还真认真想起来,但他水平也不高,想不出太出彩的名字,随口说了个:“邀月楼怎样?你想啊,你是公主身份,如天上皎月,高贵又清雅,这个名字与你很配。”
在门口站了不知多久的李煦探出脑袋来,反驳说:“姝儿,别听他的,他一个大老粗会想什么名儿?不如父王给你取个,叫瑶光殿,好歹是王府呢,这才与你的身份相匹配。”
寇骁朝他瞪了一眼,嘴角含笑地说:“那王爷可能得重建一座王府才行,起码得有座宫殿才好挂上这样的牌匾啊。”
李煦耸耸肩,大步走进来,先看了看满桌子的大字,都是寇骁写的,每个字都那么好看,发到微博绝对能有上千个赞的那种。
“写好了吗?我让刘树拿去雕刻装裱。”
寇骁按住自己的大作,难得羞涩起来,“再等等,我得练两天。”
“随你。”李煦不在乎早一天晚一天的,又去小公主插科打诨,“姝儿,你听父王的,瑶光殿这个名字多好听啊,而且还寓意着祥瑞,如何?”
小公主大概听多了这样的名字,并不太喜欢,但她又不好拒绝,于是含含糊糊地说:“挺好的,但我想再参详参详。”
李煦失望地点头:“行吧,说好了让你自己取名的。”说完也不管这两人了,径直离开了。
书房里又恢复了安静,只有落笔写字的声音。
李煦回了书房,正好刘树送了一份书信来,是雷鸣他们寄回来的,刘树眉开眼笑地说:“除了这份书信,还有一整箱的书籍呢,奴才让人先理一理,弄干净了再送来给您过目。”
李煦也高兴起来,拿起书信拆开看了,里头有两份书信,一份是雷鸣亲笔写的,还有一份来自姜秋明,前者自然是毕恭毕敬地描述了他们离开南越后的见闻和所作所为,他们这趟会先往西走,然后往北,最后才会到江南,此时已经到了离水附近。
姜秋明的信就直白多了,写了这段时日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方案,还有对每个学徒的点评,这是李煦交代给他的任务,出门见人品,这十三个青年到底如何,这一趟出去就能见分晓了。
书是他们花钱从一个落魄贵族家买的,也是运气好,他们在路上救了这家的大少爷,这位大少爷败光了家业,眼看就要卖宅子度日了,然后遇到了雷鸣他们,知道他们是出门游学的,便想到自家还有一箱藏书,那都是代代相传的珍宝,这位大少爷眼睛眨都不眨就卖了,还卖了个低价。
刘树也是看到这箱子书又旧又破,还生了虫,才让人先整理一番,免得脏了王爷的手。
“整理好后也不用给本王看了,都是古籍,让纪韩宇派两个文学士来修复,能抄录的抄录出来,不能的就存到书馆的仓库去,让人多放点驱除虫蚁的药。”反正李煦八成也是看不懂的,就没必要经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