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喜欢你(28)

顾时遇终于有动静了,“杨蕾我跟你说,我语文119,英语125,数学150,理综287,总分681,杨蕾我不是在做梦吧。”

“恭喜你啊,比预想的还高啊!”

杨蕾打心底里为她的朋友们感到开心,大家都朝着自己的梦想一步一步地前行。很快迎来了毕业典礼,毕业那天大家齐坐一堂,听着校长发言,杨蕾作为学生代表发言。顾时遇的妈妈参加了毕业典礼,顾时遇跟她说台上的姑娘是他的同班同学,拿到了斯坦福的offer,还给自己辅导语文和英语。顾妈妈后来怂恿顾时遇跟杨蕾拍一张合照留个纪念,于是两个人第一张正式的合影留在了顾妈妈的相机里。

最后大家一起拍了毕业照,高中完美地定格在了这一刻。

再见了,同学们!再见了,少年的我们!

去留之间

7月中下旬大家差不多都陆陆续续收到了通知书,而杨蕾还在奋战IOI。杨蕾在北京集训,不集训就在家做题。顾时遇几个人也不敢打扰她。其实杨蕾也挺享受那种做题的感觉,每天沉浸在各种算法中无法自拔,终于有一天杨蕾觉得累了,问顾时遇要不要打游戏。顾时遇一看杨蕾给自己放假了,不仅陪打了一天游戏,晚上还组局一起吃烧烤。

杨蕾一个暑假都没怎么出过门,但是高洁和亚茹就不一样了,疯玩了一个暑假。高洁刚和爸爸妈妈从欧洲旅游回来,还给大家带了纪念品。高洁见到杨蕾的时候也很不客气,“你在家躲了一个月,这么白!看看我跟亚茹两个人都晒黑了。”转头就指责顾时遇,“顾时遇你肯定是故意刺激我们的吧!”

顾时遇无辜躺枪,“冤枉!我也一个月没见她了。再说了你们晒黑了,说明暑假过的幸福,杨蕾多可怜只能在家学习!”

亚茹看着杨蕾摇摇头,“果然天才是不好当的,我们都放松了,天才还在努力奋斗。所以爱迪生老人家说的很对,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大家点好串和饮料,两个男生加了点啤酒。杨蕾感叹:“果然高考是个分水岭,都开始喝酒了!”。高洁和亚茹看着顾时遇和欧阳都喝酒,也没忍住放开了喝了一些,但是大家都不许杨蕾喝,因为杨蕾还是未成年。

四个人除了欧阳其他人留在了北京。尤其亚茹和高洁未来极有可能是同行,两个人先约定未来要共享人脉。

不知道谁说起了杨蕾再过不久就要飞往埃及参加IOI,然后直飞美国。亚茹忽然说:“蕾蕾啊,今天不会是我们这辈子最后一次见面了吧?你以后还会回来吗?”

杨蕾想说不会的,总会有机会见面的。可是认真想想如果去了美国还会再回来吗?也许就在美国读书、工作、成家立业。而且就算回来还会刻意找机会见面吗?按照杨蕾的性格如果没有招呼,她可能就是隐形人。

女生情绪敏感,眼泪很快就要溢出来了。高洁仰脸望天,不让眼泪掉下来,嗯不能低头皇冠会掉。亚茹直接拿起桌上的纸巾擦眼泪。顾时遇的心情一下down到谷底,沉默地一杯杯地喝酒。杨蕾也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她其实还没做最终的决定,而所有人都认定杨蕾要去斯坦福。斯坦福当然是上佳的选择,可是杨蕾的心中却充满了留恋和不舍。

杨蕾不想让气氛这么伤感,“我很爱国的,应该不会不回来的。”况且生父生母还在这呢,“叶落归根,这里才是我的家啊。”有些话杨蕾说出来自己都不信。本来热热闹闹的场景,搞得跟生离死别一样,“我下周就出发去埃及了,家里人说正好去那边旅游,所以我要提前走了。”

“居然是最后的晚餐!我要化悲伤为食欲,蕾蕾今天你请客!以后功成名就了一定要接受我的采访!你初中就答应我的,你是我的独家!”

听到亚茹这么说,高洁不服气,“那我呢!刚刚还说要共享人脉的,现在怎么就抢起来了?”这么一打趣,大家又聊开了。

聊到晚上10点,到点该回家了,可是顾时遇有点喝多了。即便喝多了顾时遇却坚持要打车把杨蕾送到小区门口再回家。这次顾时遇没有选择坐在前排,而是两个人一起坐在了后排。一路上两个人偶尔聊几句,气氛有点沉默。到了杨蕾家的小区,杨蕾叮嘱顾时遇跟司机说清楚家里地址后,下车准备跟顾时遇说再见。结果顾时遇低声嘟囔了一句:“杨蕾,不要走好不好?”杨蕾还没回过神来,顾时遇大声说了一句再见,就自己关上车门。杨蕾望着远去的出租车,回想着顾时遇的那句话,有点开心又有点为难。

远去的出租车上,时遇瞬间清醒,他刚刚说了什么?他没说出来吧?如果说出来了应该说的很小声吧,她没有听见吧?喝酒坏事啊!

顾时遇说完那句话之后似乎怂了,再没主动联系过杨蕾。直到要出发前往埃及的前一天,顾时遇发消息给杨蕾:明天出发了?祝你一路顺风,前程似锦!等你荣归故里的那天!

杨蕾看到这条短信时心想,顾时遇把他毕生的文学素养都用上了吧,这么多成语!杨蕾轻巧地回道:好呀!

第二天飞机抵达开罗,一出机场真的太热了。埃及的热果然名不虚传。距离竞赛开幕还有8天。妈妈早就定好了行程,先玩6天,提前两天回开罗让杨蕾好好休息一下,做做题找找状态准备参加比赛。一家四口走进埃及的金字塔,看过狮身人面像,乘坐阿斯旺的帆船,仰视科翁坡的神庙,坐上卢克索的热气球,潜下红海最后回到开罗。

杨妈妈的教育理念在当时算比较前卫或者说西化,不然也不能早早就到美国创业然后把孩子们带过去,虽然只带过去一个吧。杨妈妈尽自己能力给孩子们提供他们能接受的最好的教育,放手让孩子们探索他们喜欢的事情,特别注重家庭关系,不管再忙,一家四口每年一定要花时间一起出去旅行。杨宇和杨蕾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不会患得患失,有主见也很自律。

IOI赛程安排从16到23号,安排地比较宽松,只有2天正式比赛,期间安排了比较多参观游览环节,与此同时爸爸妈妈和哥哥也在开罗附近转悠。最后中国队拿下了3块金牌,1块银牌,而杨蕾以全球第3的成绩拿到金牌。

8月底清华新生报到,29号举办了新生开学典礼,9月1号清华大一新生被拉到军训基地训练。一般清华都在本校军训,由于08年奥运会,这次军训只能去军训基地。得知消息的同学们一片哀嚎,在学校军训,白天再苦再累晚上都能好好洗澡,好好休息,还能享用学校食堂。去了军训基地10个人住一屋,吃饭前要集合,吃饭还得站着吃,还要自己刷碗,待遇差太多了。

教官们并没有因为受训对象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而放松训练标准。全员穿着迷彩服,在太阳下站军姿、踢正步、打军体拳,回宿舍还得整理内务、叠豆腐块,晚上还要两人一组轮流站岗执勤。刚开始到军训基地大家觉得还挺新鲜的,练了2天纷纷叫苦连天。军训基地规定洗澡10分钟必须结束,因为还有其他人要等着洗;饭前必须站好队,军姿站的好才能吃饭,站的不好或者不守纪律的还得全连唱军歌才能进食堂吃饭;吃饭不能说话,站着吃速战速决;最惨的是还不能用手机,与世隔绝2周。

不过也因为如此纯粹的军训生活,刚入学的同学们有更多时间互相了解。能进清华的人都是全国各省市地区的佼佼者,当然佼佼者中不乏一些特别自我、骄傲的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家在平时的谈吐中也能区分哪些是聊得来的人,哪些只是点头之交。

一天晚上轮到顾时遇和舍友季明涛两个人站岗,他们站岗时间是晚上2点到3点,最困的时间。前一班站岗的同学把他们叫醒,在门口对完暗号完成正式交接。季明涛连打两个哈欠,“太困了,白天那么累,晚上还要站岗,军训太让人绝望了。我们也太惨了,偏偏赶上08年,不然在学校训多好!”

顾时遇在楼门的另一边用标准的军姿站着,目光空洞的站着远方,只回了一个字“困!”

季明涛是天津人,说话带着一股天津味,“要不我给你讲个笑话提提神吧!”

顾时遇想想也行,“你说!”

“一只猪走啊走啊走到了英国,变成了什么?”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