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月明想一想,当初是答应了的,只有考上了大学,毕业之后,才能做决定接手不接手道观的,“好吧,我们考上哪里就去哪里。”
“你们两个可不许故意考差啊。”朱娇娇就笑着提醒了一句,就怕这两个孩子为着要陪着师傅,就故意考差了。
风清月明不好意思地笑了,很认真地保证,“不会的,我们肯定会努力考的。”故意考差也把握不住这个度呀,万一考得太差了不就给老门山丢脸了?要是考得普通,但是其他地方的考得不怎么好,照样还是进了县城怎么办?这不就是有一些丢脸了么?
大家看着两个孩子认真的模样,都有一些微笑,就是叶有华跟朱娇娇,心情也蛮好的,不管怎么说,老门山的孩子们也跟原本的不一样了呢。
这一餐饭,吃得早,六点不到,成信一回来就开席了,然后吃得快,都没有拼酒的,大家再是慢慢吃,也很快就吃完了。
再是很早吃完,也已经是不早了,叶有华跟朱娇娇都留着尘恩道长师徒三个和至诚道长在家里住宿,“往山上走不怕,就是要撑竹筏去到碧桃山,这个就麻烦了一些。”
“留吧。”尘恩道长一挥手就应了下来,反正,在这边住的次数也不少了,不差这一回。
如此,尘恩道长师徒三个跟至诚道长就同意在家里歇下了,大家坐在堂屋里闲聊了一会,叶有华还跟尘恩道长请教了一下雕刻的手艺,尘恩道长雕刻的手艺最是好的,道观里那么多的神像,大半都是尘恩道长雕刻出来的,还有一些就是其他道长们雕刻的,但是手艺最好的还是尘恩道长了。
虽然叶有华雕刻的是做为工艺品出售的画板,但是雕刻方面的一些问题还是相通的,尘恩道长指点了几句,叶有华还真的是受益匪浅,后来他雕刻的画板价格又高了一成却是后话了。
这一天晚上,村里没有什么事情,平平安安地过了。第二天是孩子们最后一天考试了,也不知道是要升温了还是什么缘由,竟然开始融雪了。
朱娇娇给成信找了几件磨绒的秋衣,“也不知道你四姐知道不知道添衣裳啊?”她倒是有收拾了几件磨练的秋衣的,就是不知道素玥会不会添了。
“大伯娘肯定是记得这事的。”成信接过磨绒的秋衣,套了几件,这样套了之后,外套就可以不用穿得太臃肿了,会影响写字的速度的。
正说着,外面有了动静,原来是叶若陶把媳妇跟妹妹还有两个孩子送了回来了,听到朱娇娇说秋衣的事情,叶若婻就说了,“妈妈早上起来,就给素玥挑好了秋衣了。县城那边也是融雪了。”
“那好。”朱娇娇又问叶若婻跟苏悦雅冷不冷,“家里还有新做没用过的绒衣的,你们也添两件吧?”又让叶若陶带了几件去县城,“给你爸妈一人添两件。”
叶若陶想了想没有拒绝了,“好,我给带下去。”他也是怕融雪的时候会太冷,容易着凉。
成信匆匆忙忙地换好衣服就下楼了,又扒了几碗饭,然后,就要去晒谷坪集合了。
这一天倒是他晚了一些了,好在也没有让村里的车队等了,车队清点了人数,就静悄悄地出发了。
所有的家长们都松了小半口气了,“可算是最后一天了,唉,大冬天的会考,这个时间实在是太冷了。”
“这考试的时间,也是不适合,要么就是冷得要死,要么就是热得直流汗,就不能挑个好时间么?”也有人觉得孩子们考试的时间实在是不怎么清爽的。
旁听的人就说了,“这样的事情,都算是国家大事了吧?哪里是一个人两个人能够决定的啊?你们在这边说了也是白说了,这样的事情轻易不会变动的。”
其他的人哪怕是知道会这样,到底还是嘟囔了几句。
不过,这样的事情确实是不会轻易变动的,朱娇娇隐约记得的,几十年以后,变动了两次还是三次吧,反正前两次都是因为一种流行病毒。当然这样的事情,朱娇娇不会说出来就是了。
大家说了一会话,又突然间想起来一件事情,“前几天为了参加会考的孩子们村里一直都没有开广播,今天都是最后一天考了,这广播能开了吧?”
“对啊,广播应该能开了吧?虽然我也不怎么听广播里在说什么,不过,这广播听着都习惯了呢。”
还有人问了邓州程一声,“村长,村里的广播可以开了吗?”
“大家想开,那就开吧。”邓州程随口说了一句,他不大在意这样的事情。
叶有华心说,这广播一开,大概,这包干包产到户的事情就藏不住了,因此,他看着时间还早,就喊了邓州程几个来家里说话,把一号文件给说了,“前天就听到的消息了,这几天忙得没空说。”
“有这样的事情?”邓州程几个都有一些惊讶,“竟然真的支持包干包产到户了?前几月才做了调查呢,这事还蛮快啊。”突然间他们就想到了老门山了,“那我们老门山是不是要分田了?”
叶有华对这事心里也是没有底的,“这事,大概还得是看村民们的意思吧?调查那一段时间我也是正好不在村里,后来你们婶婶听了村里的意思,说是大家都是只想承包果园?”
“当时说是那样说的,毕竟,村里的农田一直以来都是有机械农具的,这可省事不少,村民们的意思,怕也得是真的事到临头来的时候才能够知道吧。”邓州程想一想,“过不了几天,村里就要开始育苗了,这事是不是也得赶紧地商量出来啊?”老门山要赶着时间提前种植,那这水稻秧苗自然不是要等到开春之后才会培育的,都是会提前在腊月里就准备这一切事情了。
叶有华点头,“现在这个时机撞得刚刚好,商议好了之后,刚好大家就得忙开了。”
“有华叔,那您的意思呢?你有没有想着一定要分呢?”于小前就问叶有华这事。
叶有华没有说自己的意思,“一切都看村民们的意思,村民们想分,那就分,然后分了之后要怎么维持老门山的买卖,就再做商量,干部们要辛苦一些进行统筹。村民们不想分,那就一切照旧,但是,干部们就要更辛苦一些了,毕竟,周边的村子铁定是会分的,总有一些村民们会折腾的。”
“这事还真的是有华叔说的这样呢。”刘有生住得离石棉村近,他自然是知道一些的,“要是离得近的石棉跟龙门都分了,就我们老门山不分,刚开始可能还好,时间久一点,就有这样那样的事情会闹腾起来了。”
邓州程在桌上捡了一挂葡萄吃了起来,这窖藏的葡萄冰冰凉的,适合醒神,“照这样说来,村里竟是分了才好了?分了之后,也就是干部们辛苦一年的时间,只要买卖走上正规了,那以后习惯了就好了。”
“没有这么简单的事情。”于小前摇头,又问叶有华,“有华叔,这消息是成忠送回来了吧?沈干部那边的订单还能不能继续啊?”
叶有华点头,“别个村子里的东西暂时说不好,但是我们老门山,因为一直都是绿色种植,发到那边的粮食都是特供的,所以,我们老门山的买卖是不用担心的。只要一直保持目前的品质,我看,这一单买卖以后估计也能够长久了。”
“那这个是好消息了。”刘有生松了一口气,“但是,品质这个问题,如果把田分了,村里家家户户的种植会如何不好说啊,很难同一品质了吧?这样看来,我们老门山的农田竟然还是不分才好呢。”
朱娇娇又端了一篮子水果出来了,招呼大家吃水果,然后她才说这事,“其实,这事也不用太过担心,真的要是有哪家的品质不好,那村里就不收购好了。我担心的是,会不会有人为了省事用农药化肥之类的,而且,我们村里的农田现在很多都平成一片地了,这样一来,同一片地,只要有一块田有事,一整片都会有事了。”
“咱们村里虽然说大家都是蛮好的,但是,还有那么一些人有些可恶的,这要是分田了,他们胡来,咱们村里岂不是以后就麻烦了?”于小前想到这事就担忧了,“老门山的牌子能够立起来很不容易呢。”
叶有华摆了摆手,“也不用一直挂心,这样的大事,我们几个人说了不算的,具体的还是看大家的意思,你们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就成了。分不分的,心里都有个准备,那事情来了之后,你们也不用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