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啊。”罗科长还想着,“我也去道观里看看,听着好像是已经有请了好几位神像了。”他现在跟前几年相比,已经是没有那么胖了,爬个山还是不怕的。
尘恩道长听了就说,“那好,正好,我陪你们一起去,去道观里打个转。”他昨天下午下山来了,就没有再回道观。
“我也去走一走。”张大夫自觉身体健旺,可以去道观里一趟的。
唐秋湘自然是要跟着丈夫一起去道观看看的,唐秋江自然也说去看看,鸣钊爸妈也就跟着亲家一起去看了。
朱立勤的一群老友们,想着反正,早上闲着也是闲着,那就出去走走好了。
这么一来,也就有不少的人要进山里了,叶有华原本还想着安排一辆牛车的,这么多人,恐怕是得安排好几辆牛车才够用了。
牛车跟队里养殖场那边领回来了,大家也没有急着上车的,“先走一走,消消食,再搭乘牛车去碧水潭那边。”
至于赶车的人,倒是不需要另外安排了,一起去的人,随便哪个都能赶牛车的。
家里的孩子们都是想去看一看天然喷泉的,就是唐有怀他们,难得不是过年的时候过来,就想着去看看那边的风景,因此也一起要去。
素珊和许靖把孩子们一起抱上了牛车,也让他们坐一坐牛车,这才笑着跟父母说了一句,“爹爹姆妈,那我们就去碧水潭啦。”
“去吧,去吧,记得早些回来啊。”朱娇娇笑着看着家人们都一起出了门,这一下子,家里就只剩下他们夫妻两个了。
叶有华把桌椅碗筷收拾好,“我们先把东西收拾好放进厨房里,屋子里也整理一下,一会八点钟的时候,唱大戏的就得过来了,还有其他地方的,怕也是会过来看戏看电影的。”并不是所有的村子里都是会天天天都需要上工的。
刚好,前几天的时候,各处的双抢也搞完了,说不得,周边的村子,会有不少的人要过来看戏的。
把碗筷收进了厨房里,这边才屋子里整理了一下,将各处的可以看大戏的桌椅板凳摆好的,八点还差一点时间的时候,家里就来了客人了。
第一个来的是李行平,他是赶早来的,说起话来还有一些歉疚的,“原本是昨天下午就要来的,是雪棠听说了她朱阿公要过八十大寿,就从渝州寄了一些东西回来了,按说是昨天早上就能收到包裹的,偏偏等到今天早上才送了过来了。”
“你们家里的心意我们是知道的。”叶有华不太在意的,说是提前来是情分,但也没说不提前来的人就没有情分了,“雪棠怎么也凑这个热闹了?”
李行平把一个大号的麻布袋子放下来,“她一向都是记挂你们家里的,知道是她朱阿公过生,还是八十大寿,哪里能记挂的?”他把袋子打开来,“知道平常的东西家里也不缺的,她就想办法往那边找了好些的夏布绣件跟折扇回来了。”
“又是这些贵重东西?上回就说了的,不要总是去买这些贵重东西的。”朱娇娇过年的时候,就收到了雪棠送来的这些贵重东西的。特别是夏布,轻柔胜丝,夏天里穿挺凉爽的。
李行平抹了一把汗,“雪棠就在渝州,买这些东西也还挺方便的,那边有不少的人,做出来了这样的东西却是无法出售,雪棠买了来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了。”
“雪棠也知道,嫂子家里比较喜欢素色的面料,因此,这颜色大多都是本色、漂白色,染的颜色大多数也是素色,印花料子不多的。”李行平也算是知道这些个,太过花哨的颜色,叶家一般不怎么使用的。
朱娇娇能感觉到雪棠的用心的,“劳烦雪棠费心了。”这些东西到底是很不错的,朱娇娇还是给收下来,“麻烦替我多谢谢雪棠,下回还是别再寄这些回来了。”
“好好好。”李行平连声应下了,并不推辞的。不过,叶有华跟朱娇娇也不会相信他就是了,上回的时候,就叮嘱过的,这还不是寄了东西回来了?
叶有华看妻子去放东西,就问了问李行平,清塘村现在如何了。
李行平也没有瞒着叶有华什么事情的,“改生产队为村子之后,原先的那些干部,还有一些都没有职位在身的,不过,这也不奇怪的,大家也都知道的,老门山这么大,早先也是有很多的干部们都是没有公家身体在身上的。”
“村里的事情还算是挺顺利的,茶山水库果园都打理得很不错,夏天来了,好些的水果已经是开始成熟了,县城的水果加工厂给各处发了通知了,挑好水果,可以出售到水果加工厂里去。”李行平就问叶有华,“我们村里的水果不算太多,就问一声,你这边还有没有需要我们送水果过来的?要是有需要的话,我们就运来这里。”
叶有华没所谓这个的,清塘队的出产也只是老门山的一个零头而已,“你们队里好好商量一下,也等一等,看看县城加工厂那边的收购价是如何的,要是比我们这边高的或者是一样的,那你们就送到加工厂去,能多一分收益那都是钱,也能跟加工厂打好关系。要是比我们这边低的,你们照样还是送过来就好了。”
“好,我记下了。”李行平点头,没有说什么客套话。
朱娇娇从厨房里端了一碗鸡蛋面出来了,“今天就趁早吃了早饭,中午定的是十二点开饭的,你先吃了,中午也才好吃得下。”又问李行平,“怎么不把家里孩子们带过来呢?孩子们现在正好是暑假期间,也不用上课的。”
“他们都是皮了一点。”李行平摇头,用筷子挑了挑面条,好让热气散得快一些,也说起来了家里孩子们的事情,“华明入了伍之后,听着那脾气是好了不少了。唉,他这不好也不行,那边是专门管教这种暴脾气的,大姑爷特意选了这个地儿,都是家世比华明要强的,华明不服气都不行。”
李行平虽然心疼小儿子会受苦,可他心情也算是挺好的,“大姑爷费心了,不是有大姑爷,我真的是怕哪一天,华明脾气上来了,打死了人或者是被人打死了。”
“现在再不用担心了。”叶有华就宽慰他,说起来,他也有听妻子说过的,华明就是一个一言不和就动手的人,在若干年以后,确实是跟人打架,被人打死了。留下两个孩子,由于喜欢吃肥肉,养得过于肥胖了,小的那个年纪轻轻地就脑溢血过世了,大的脾气也很是发急发躁,不知几进宫了。
朱娇娇能知道这一些事情,也是因为到底这是雪棠的亲侄子,不管是华明的身后事,还是华明长子吃牢饭以及次子猝死的事情,都是成忠亲自去处理的。
大概是朱娇娇有些护短吧,她还是挺庆幸华明的未来跟原本的不一样的。
李行平高兴的就是这个了,“再多磨几年脾气,等他脾气好了,再叫他出来,我也就能放心了。”
夫妻俩陪着李行平坐着说了一会话,待到李行平把一碗面条吃光了之后,也就是八点钟了,请来的戏班子也就准备上台开演了,同时也有一些其他人上门来看戏来了。
都是村里的人,坐着摆得好好的桌椅,又是茶水瓜子糖果摆着的,头顶上还有搭得高高的棚子遮掩着,也不怕什么太阳会晒的,因为棚子搭得高,又都收拢进来了,不叫声音传得太多,戏台上的大戏也就听得很清晰了。
大家听着很是正经的祈剧,听一会儿就叫一声好,渐渐地也有来村里的游客们也过来一起听了,他们听戏那是听不大懂的,也不过是听一个热闹,顶多听一听唱戏之人的腔调,声音绵长不绝之时,听着就觉得这功力不差的,就跟着一起鼓掌了。
九点多钟的时候,朱昌功领着帮事的妇人们都来家里准备开动了,去碧水潭跟碧潭观的一大群人都回家来了,这会日头也要大起来了,在外头就要热起来了,大家也就回家来了。
大家热热闹闹地往家里走,朱立勤也看到了李行平,就跟他打了一声招呼,“你怎么也跑过来了?不是听说,你们村里忙得很么?”
“朱老爹过生,哪里能不过来的?”李行平站起来跟朱立勤说话,“村里的事情,也不缺我一个忙碌的,大家忙得过来呢。”他看着朱立勤,感觉这一位老爹还挺健旺的,“朱老爹,您的身体不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