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外史同人)珠有泪[武林外史衍生]+番外(14)

作者:辰星之明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竹影微微冷笑,“相传茉花村中收集了兵法韬略、武功秘籍、奇珍异宝等物,更有驻颜阴阳之术。有缘人得之,或君临天下、或独步武林、或富甲一方、或长生不老。若是为此而来,贫道奉劝诸位还是及早迷途知返,莫要为一时贪念而枉送了性命。”

*

沈浪听出竹影的弦外之音,急忙澄清道:“道长误会了,日前有人送信告知在下,拙荆为茉花村中神医所救,在下此来是为了寻回爱妻,并与幼子求医。”

梅影道:“夫人倒是有缘之人,此番定能够脱胎换骨,再世为人了。”

冷二却有些担忧,“她出身邪门魔道,不祸害他人就不错了,若是学成绝世武功,只怕江湖又要一番腥风血雨……”

竹影冷笑道:“背后说人闲话,所谓名门正派,也不过如此。”

“你!”冷二闻言微怒,正欲辩驳,却被沈浪拦住。

“冷二叔,飞飞的出身又不是她自己能决定的,二叔可与三叔到附近村镇暂住,岳儿一人前往便是。”沈浪留意到冷二对飞飞的称呼变化,知道他已经认同了他们的夫妻关系,只不过对幽灵宫仍心存芥蒂。

冷三急道:“岳儿,那些人各个身怀绝技都不好惹,我和二哥怎么放心你一个人去。”

“岳儿,是我失言了,你一个人拖着个孩子总归不便,我们一起去也好有个照应。”冷二虽如此说但心里却很清楚,岳青青一个丫鬟就能重伤快活王,若真动起手来自己和老三都是白给。

沈浪点点头,又对梅竹二人道:“不知这茉花村此去如何,还望道长指明道路。”

梅影道:“相传茉花村位于知返林深处,善人若是有缘自然得见,若是无缘贫道也无能为力。”

沈浪闻言作揖谢过,又捐了些【供养金】,便与冷二冷三出门牵马往庙后而去。

竹影微微眯眸,注视着沈浪等人的背影消失在林雾之中,表情似笑非笑。

梅影见师弟如此,面露担忧神色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对离去的三人投以同情目光,但愿他们此行不会太惨。

*

*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

------------------------

注:

【辰时】相当于现在上午七点至九点,是容易起雾的时刻。传说中龙能腾云驾雾,古人将龙和辰时相联系,便有了“辰龙”。

【螭】螭龙,传说中一种无角的水龙,寓意美好吉祥、男女永恒久远的感情。

【作揖】一般信徒见道长时行作揖礼,双手抱拳于胸部以下,弯腰躬身后再直身举拳过胸。道教礼仪不分男女,皆以左手为善右手为恶,行礼时左手在外右手在内呈自然抱拳状,取“扬善隐恶”、“负阴抱阳”之意。(PS:稽首原为古代的一种俯首至地的跪拜大礼,在先秦时代特别重要,直到明朝中后期才成为出家人所行见面礼的代称。)

【善人】道士对单个普通人称呼“善人”,对施舍财物之人称“功德主”,对邀请其做法事之人称“斋主”,对普通信徒香客则称“十方善信”或“众信”。(PS:“施主”为僧人对俗世之人的称呼。)

【诚意伯】刘基,字伯温,明朝开国元勋,封爵诚意伯,其思想融会了理学诸派,又以儒道互补。明太.祖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后世也广为流传“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开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荣国公】姚广孝,字斯道、又字独闇,法名道衍,号独庵老人、逃虚子,精通佛、道、儒、兵诸家之学,辅佐燕王朱棣(明成祖)谋划了“靖难之役”,后追封荣国公。

【供养金】古代的道士靠自己的劳动自食其力,一般都是自耕自食,也可通过做法事、看风水、治病、卜卦等工作收取费用,用来修建和维护观宇。而信徒香客所捐的钱资,则被称为“供养金”,用于供养祖师神灵。

*

知返

【拾玖】知返

*

*

沈浪等人牵马入林,但见白茫茫的四下都是树木,越走树木越多,可通行之处也越发紧窄,最后只容两人并肩之距。

林中道路东盘西曲,三人三骑无法直行,不过多时便迷失了道路。

冷二到底是见多识广,对奇门之术也微有研究,几人乱走了一阵便约莫瞧出了些端倪。这树林并非天生而是人工布置所成,若是不懂其中的门道,只怕是要困上一辈子也休想离开。联系到之前庙祝所言,想那荣国公何等奇人也被困了七日方才脱险,自己三人如何比得?

正胡思乱想间,忽听得箫声远远传来,幽幽咽咽兀自萦绕耳际。

沈浪听得箫声曲调轻缓,犹如一条溪水潺潺流动,顿时心神清明。双脚下意识的迈开了步子,循着那箫声的牵引往前走去,冷二与冷三急忙紧随其后。

少时直行无路,沈浪看着眼前歧路踌躇不决,抱着侥幸心态刚往右迈了一步,箫声的调子却陡然转变,犹如惊涛骇浪似有警告之意。沈浪听闻急忙撤步回身,转向往左而行,曲调又恢复了之前的婉转柔韵。

沈浪不知那吹箫之人存的什么心思,反正自己也找不到路,姑且照其指点试试。便领着冷二冷三牵马往左走去,此后每到一次歧路岔口,总有箫声指明方向。如此曲曲折折的走了好一阵子,也不知转了多少路弯,箫声忽然便寂了。

沈浪心下大惊,急忙向前紧走几步,眼前豁然开阔,竟是到了一处空旷之地。

*

此处空地约有一丈见方,周围仍是树丛环绕,冷二沿着边沿走了一圈,发现共有八条路径,想来是对应的八卦方位。

空地正中竖着一块半人多高的石碑,上书“知返”两个篆文大字,右上一【行】小楷“【宣和】叁年柒月立”,左下亦有一行小楷“茉花村第七代不肖后人丁虹书”。

沈浪看了界碑心中疑惑:这茉花村于【先朝】中期就已传了七代,想来应是赵宋开国后所建,却不知这‘丁虹’又是如何的不肖?

“什么人?”忽听冷三大喝,随后又是“哎呦”一声,“暗器伤人,算什么本事?”

冷二见弟弟要往林中追去,急忙喝止道:“三弟,不可莽撞!”

沈浪伸手抓了冷三后领,将人拽住,“三叔,我们不识道路,万不可乱闯!”

阿飞被他们几人的说话声吵醒,便放声哭了起来。

冷二走过来问道:“老三,怎么回事?”

“我看到树后有个红影,刚问了一句暗器便到了,幸亏躲得快,否则这对招子就没了。”冷三将头皮中的暗器拔了出来,原来是两枚绣花针,银光闪闪并未淬毒。刚才他见两道寒光直取双目,急忙蹲身避开了面门,但绣针来得迅疾没能完全躲过。

红影,招子……沈浪忆起霸王庙中老人的话语,心下便猜到了来人身份。左手取了双龙玉玦举过头顶,朗声道:“在下沈浪,诚心前来拜谒,肯请秦姑娘现身一见。”

*

*

沈浪连喊了三遍,只听到阿飞的哭声和几下古怪的鸟鸣,却是无人应答。正自疑惑,旋风忽然长嘶跃立,沈浪侧头看了它一眼急忙转身,发现不知何时界碑上竟立了一人。

来人是位年轻女子,素纱帷帽红衫白裙,与岳青青的打扮极其相似。她不动不语的立于碑顶,显得十分安静悄无声息,身后隐约背着一把长剑。

沈浪抱拳行礼道:“在下沈浪,见过秦姑娘。日前姑娘拜访仁义山庄,沈某不在庄中,失礼之处还望姑娘海涵。”

来人正是茉花村的侍女秦南琴,她没有回应沈浪只是居高俯视着几人,最后目光落在了婴孩身上,朱唇轻启,“阿飞?”

冷三无辜受了暗器,又见来人如此无礼,便欲开口怒斥。冷二急忙捂住弟弟的嘴巴,对他摇了摇头,此处地形对他们极其不利,不宜轻举妄动。冷三只好隐忍不发,怒目瞪着那人。

“正是犬子。”沈浪低头看了眼胸前的儿子无奈苦笑,对于茉花村之人,阿飞可比他要受欢迎。

秦南琴从界碑上轻跃而起,悄然落于树林边际,只说了个“走”字便飘入了其中一条路径。

沈浪牵着旋风急忙跟上,林内依旧是布局复杂的狭窄小道,秦南琴在他前方始终保持着三步左右的距离。沈浪见她背影稳然不动,身子却如在水面飘滑一般,想来应是以足尖点地细碎步行,好轻功!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