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不生气了,不纳妾,东宫就你一个太子妃。”
刷的一声,被子被掀开了,里面冒出一个小小的头,陆清岚红着眼睛问他:“真的?”
“真的,我保证。”李长陵就差指天发誓了,又道:“本来想今天晚上回来跟你说的,没想到你先知道了。”
李长陵心中叹气,肯定是他那父皇说的,是一番好意,可惜就是弄巧成拙。
李长陵搂着陆清岚,低声道:“我从小就是庶子,大家都说,那个位置是大哥的,是二哥的,反正就不是我的。”
只因为他的母亲只是一介民女,当今皇帝尚没有嫡子,他的日子就已经不好过,何必让自己的孩子再受那种委屈。
而且,他这辈子有陆清岚一人,足矣。
李长陵替她顺了顺头发,继续道:“我和你两个人,再加上我们以后的孩子,刚刚好。”
陆清岚低低应了,声音里还是有些哽咽,“那会不会有人说我是妒妇啊?”
“不会,要怪只能怪,除你之外的女子,都配不上你英明神武的夫君。”
陆清岚噗的一声笑了,实在忍不住,没想到李长陵也有这么,自恋的时候。
陆清岚摸摸他的眉毛,又摸摸他的眼,最后在他脸颊上飞快的亲了一下:“你就是我的。”
陆清岚亲完后就想退回去,被他搂的死死的,听他用低沉的声音道:“该我了。”
温热的唇附上来,他捧着她的脸,轻轻的,浅尝辄止,又带着深深的眷念。陆清岚笨拙的回应着,交换着呼吸。
她被推到在床上,他单手撑在床上,另一只手来解她的衣带,用炽热的眼神望着她,陆清岚一下子意识到他要做什么,连忙去推他。
李长陵顿住,一张脸上满是疑惑。
陆清岚忸怩不安道:“我来葵水了。”
一切动作停下,李长陵翻身躺在她的身边。
听着他粗重的呼吸声,陆清岚忽然有些不好意思了,戳了戳他:“长陵,你没事吧?”
听说男人要是憋久了,好像……陆清岚不敢继续往下想去。
“没事。”李长陵从床上坐了起来,只是听着声音,貌似不太像没事的样子,解气似的掐掐她的脸,闷声道:“我去沐浴。”
沐浴,哦,她懂了。
陆清岚缩在被窝里,乖乖的等着他回来。约莫一柱香后,李长陵回来了,躺在她身边,带着一阵凉意。
陆清岚有些心疼,这个时候还是春天的尾巴,夜里是有点冷的,手从被窝里摸过去,覆在他的手上,冰凉冰凉的。
“睡觉。”李长陵沉声道。
陆清岚感受到他牵着了她的手,满意的闭上了眼睛。
第二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陆清岚睡足了五个时辰,满意的从床上醒来,心情很好,见到大大的太阳,心情更好了,甚至想哼两句歌。
阿狸伺候着陆清岚洗漱,有些好奇,太子殿下是怎么一晚上就把太子妃哄好了的啊。不过太子妃高兴,她就高兴。
挑衣服的时候,陆清岚一指正红色的宫装:“穿这件。”
她可是太子妃,她不松口,谁也别想进东宫。陆清岚今天特别的有底气,太子在她这本,皇帝在她这边,她倒要看看有谁敢来东宫。
神气了不到一个时辰。
“阿狸啊,把我常穿的那件松绿色,算了,拿那件秋香色的。这宫装穿着怪不舒服的。”
好看是好看,可这上面挂了太多的珍珠、流苏,太过笨重,一点也不适合日常穿。
换上常服,陆清岚才觉得松了口气,想坐就做,想躺就躺,多自在。比起好看,还是舒服重要。
这一天,陆清岚哪也没去,在东宫里清点着自己的小金库,这一点就点了整天。
陆清岚逐渐从惊讶变得麻木:“看来我真的是个小富婆。”
晚上李长陵怒气冲冲的回来,看到的就是陆清岚捧着账本,在滋滋的看着。看着她嘴角的笑,心底的怒气仿佛也散去了不少。
“你回来了。”听到脚步声,陆清岚放下账本,朝他这边看过来。
“嗯,我回来了。”李长陵随手解开披风,递给一边的小太监。
陆清岚把账本往他那边推了推,得意道:“我有好多好多钱呢。”
李长陵配合的暼了一眼:“我妻富贵。”
陆清岚笑着轻锤了下他,又给他倒了杯热茶:“刚刚是在生气是吧?朝里发生什么事了吗?”
李长陵端起茶盏的动作一顿,而后嗤笑道:“那些人还没死心呢,真当这东宫,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进来的?”
第51章 名单
陆清岚沉默了一下,道:“还没死心啊!”
为什么要这么执着的给她夫君后院塞人,想不通,实在是想不通。
李长陵唇边挂着讥诮的笑意,道:“一个个的,不想着自己努力给大熙做点事,都想着靠裙带关系往上爬。”
他还年轻,还不至于这么早就担心他后院不丰子嗣凋零,朝上进言的大臣十个里面有八个,家里有女儿亦或者有妹妹。再说了,他刚刚娶妻,这是要给谁添堵呢?
李长陵抬眼,握住陆清岚的手道:“你是我一个人的,我自然也是你一个的。”
他不愿把陆清岚和他人分享,他的阿岚又怎会愿同其他女子分享他呢?这么简单的道理,天底下还有那么多人不明白,真是蠢货。
在这上面,女子哪有不嫉妒的?不嫉妒只能证明这个女子还不够爱,他的阿岚是爱他的。
陆清岚心安了大半,只要李长陵在她背后就好,只不过,“那朝上那些人怎么办?”
李长陵垂眸:“大哥前些日子来信,封地上官员不够,要我拨几个人过去。”
陆清岚注意到,李长陵对大皇子的称呼又变成了“大哥”,弯眸笑道:“刚巧,这不就有人了。”
大皇子的封地不算差,甚至可以说的上很富裕,不过对那些汲汲钻营的人来说,离开京城,算得上是一种流放了吧。李长陵这种处置,再妥当不过了。
李长陵也笑了,道:“要记得跟同大哥说说,现在缺人可以用一用,等过个三年五载,大哥有了自己的班底,他们也就可以致仕了。”
想靠着裙带关系往上升的人,不值得一用。
连续三日,朝中都有人进言:“太子年近二十,后院空虚,子嗣不丰,实在不该。”
李长陵静静地等他们说完,才上前一步出列道:“启禀父皇,儿臣有事要奏。”
皇帝点了点头,李长陵继续道:“前两日,大皇兄来信,言封地官员大多年老体衰,而事务繁重。儿臣恳请父皇派几位官员过去,为大皇兄分忧。”
此话一出,朝中一时鸦雀无声,好几个大臣甚至不自觉的往后缩,都言京官高一级,能留在京城,谁想外放?
许久,皇帝颔首道:“准!具体名额太子可拟订了?”
“是,儿臣这里草拟了一分名单,还请父皇阅览。”李长陵微微勾唇,从怀里拿出一分名单,上面除了那些不干实事的,还有一些在京中被排挤的、有几分真材实料的,也算是对得起大皇子的。
张诚走过来双手接过,递到皇帝眼前,皇帝略略翻了一下,压下嘴角的笑意道:“依太子所言。”
下朝后,往日里一哄而散的官员们都没有做,紧张地、不安地围着李长陵,看着他手里的那份名单,仿佛那是他们的生死册一样。
李长陵抬眸望了一眼众人,心底讥笑,这就是大熙的官员啊!好在科举选**不少人才,十年,二十年,总会把那些尸位素餐的人给拉下去。
李长陵把名单递给了吏部尚书,淡淡道:“就按这个名单来。”
说完,他抬脚往外走,上百名官员没一个敢拦的,齐刷刷的给他让出一条路来。
等到李长陵走后,才一哄而散,争先恐后的去看吏部尚书手里的名单,看到自己名字的如丧考妣,没看到自己名字的欣喜若狂。
吏部尚书被挤了一下,气到了,连喊了两句“安静”,疯狂的官员们才慢慢停下来。
吏部尚书抖了抖手里的名单,他还没看呢,这些人急什么急。
卓岳文、常海农、曾云何、纪立、安子军……吏部尚书越念越觉得不对劲,好多的言官,而且这些名字都很熟悉啊!就是这两天在朝廷上坚持太子应该纳妾的那一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