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长丞,并非小臣刻意阻扰,这是太子殿下和尚书大人的吩咐,”刘侍郎慌张的声音传出,“未经批准不得入内。”
郑坛带的人不多,但能夜闯刑部,至少说明大司马面上松了口,刘侍郎就算胆子再大,也不敢顶着这份压力冒犯。
郑坛冷道:“我兄长因为冯侍郎的曲解至今没睁开过一次眼,一句不得入内算什么屁话!我今天倒要看看谁敢拦我!”
他话音一落,在场的郑家侍卫就立即拔刀而相,然而刀柄还没握热乎,在门口的一个侍卫就被狠狠踹进大厅内,口吐血沫,爬到爬不起来。
郑坛拍案起身,不知道是哪里的宵小之辈,等看见进来的人是李煦时,脸色倏地一变。
“郑长丞说说看,谁敢拦你?”李煦长身直立,天生一种上位者的冷酷气息,他的语气比平常还要冷上三分,连侍卫都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他一出现便让大厅冷寂下来,郑坛手臂莫名起了疙瘩,他让侍卫把刀收回去,这些侍卫赶紧照做。在太子面前拔刀,是不要命了。
郑坛面色收敛,没有刚才在刘侍郎面前的嚣张,但他也没有慌张,抱拳朝太子道:“望太子殿下恕罪,家兄重病在身,郑某只是想提审冯侍郎,未料刘侍郎百般阻扰,实在不妥。”
李煦似乎没把郑坛的恭维放在眼里,他随意招手,让后边的守卫进来把这些侍卫的刀都卸了,丢在地上。有两个郑家侍卫一脸怒意,被旁人拦下,连郑邗都不敢惹太子,旁人更没那个胆子。
“夜闯大牢,郑长丞是想劫狱?”李煦背手冷冷看向刘侍郎,“照本朝律法,劫囚者,该当何罪?”
刘侍郎感受到一丝压迫,忙回:“依照律例,轻者关押三年,重者可秋后问斩。”
“郑某并非夜闯,只是一些事情耽搁。”郑坛早有准备,他没有冲撞李煦,“冯侍郎蓄意谋害朝廷命官,天理难容,郑某实在是替兄长不值,想进去看看冯侍郎是什么狼子野心。”
“本宫倒能允你见进去,”李煦踢开地上的碎瓷杯,坐到上座,“今晚就委屈郑长丞在大牢里住一晚,明天大司马什么时候来,本宫什么时候放人。”
郑坛不是硬碰硬的人,听李煦语气就知道这事没商量,他转了话头,道:“太子殿下若秉公处理,给兄长和父亲一个交代,郑某也不会强求,不过都这等时候,殿下怎么会突然来刑部?难不成又查到了什么与宋大人有关的东西?”
李煦挑眉,“郑长丞若真想知道,这就得问问大司马和宋之康说了什么。”
宫里面有宫禁,未封王的皇子不能随便出宫,李煦贵为太子,受管教没那么严,但大晚上突然出现在刑部,说是没有猫腻,谁都不信。
郑坛笑道:“殿下着实说笑,父亲忧心兄长大病,已好几个日夜不能寐,怎么可能跟宋大人有联系?”
李煦拿起一个杯子把玩,“既然郑长丞都知道没有关联,那怎么还留在这里不走?是想去陪陪冯侍郎?”
太子说话向来说得出做得到,既不怕得罪人,也不怕招人厌。郑坛知道自己要是再耽误下去,明天就真得大司马亲自来捞人,他使眼色让人扶起受伤的侍卫,又让人捡起地上的刀,道了一句告辞,匆匆离去。
刘侍郎满脸愧疚,跪地道:“老臣无能,多亏太子殿下及时赶到。”
李煦没理刘侍郎,只是丢下杯子,站起身来,道:“收拾间屋子出来。”
他觉得自己对钟华甄太宠了,宠到竟让她恃宠而骄。
第17章
钟华甄随李煦去游湖,纵使一路什么事都没做,但以她的身子,也确实是疲倦。她睡了个好觉,醒来时都舒坦许多。
她和南夫人交代几句后,出了门。
东宫回廊游池诸多,颇有闲情逸致感,但偶尔总会有些煞风景的摆置,比如侍卫现在正在搬运的落兵台,充满肃杀之气。
钟华甄只不过几个月没踏入,这又快变回原样。
李煦就喜欢这样看着简单实用的,别的不管。
钟华甄是威平候府的世子,她父亲被世人誉为战神将军,她厌倦血雨腥风,对战场却没有抵触。可李煦的审美,她委实不敢苟同,眼不见心不烦,实在看不下去时,才会叫侍卫挪开到合适的位置。
搬落兵台的东宫侍卫见到她来了,连忙行礼,钟华甄问:“太子殿下现在何处?”
侍卫答:“殿下清早似乎出去一趟,才回来不久,现正在习武台练习射箭。”
钟华甄点了点头,心想他的箭艺已经高超至极,说是练箭,指不定是把箭靶当做她。
他的臭脾气从小到大都没有变,唯我独尊的自傲却是越发严重,同旁人不一样的,大抵是他自己的本事能撑得起他的傲气。
钟华甄拢了拢大氅,自己去习武台,她已经好几个月没踏足东宫,上次争吵导致他们冷战许久,一直都没见面说过一句话,和好后她也没怎么出门。
习武台四周多兵器,绝大部分都是重得钟华甄提不起来的。郑总管领几个太监在那边布置东西,太监端着檀色托盘,分别放有擦汗的巾布和一壶刚沏好的热茶。
宫殿的红柱高高立起,钟华甄远远就看见李煦挺拔高大的背影,她心下一叹。如果她真的是个男子,跟在太子身边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
钟华甄没打扰他,她慢慢坐在走廊的横杆上,正好能晒到温暖的太阳。
枯叶从树枝落下,郑总管眼尖瞧见她,回头对小太监吩咐几句,小跑到她跟前问:“世子怎么在这坐下?殿下才刚刚起了练箭的心思,一时半会儿怕是停不下来。”
“我不急,有件小事想找太子殿下谈谈,许久未见郑总管,都觉你气色更胜从前,”钟华甄笑了笑,“太子殿下练得认真,不便打扰,我坐这里歇会,等他好了再说。”
她说话一向好听,不得罪人,郑总管笑说:“算起来老奴也有几个月未见到世子,殿下昨日听大夫说您睡得不好导致身体不舒服,特地抽出一晚的空闲要去陪您,不过好像中途遇上郑二公子要提审冯侍郎,去了刑部,今天回来时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就来了习武台。”
钟华甄顿了顿,心中顿时明白李煦昨晚的脾气为什么来得那么快。
“我身子倒还好,”她视线看向李煦的背影,叹气一声,“天气忽冷忽热,我这种又怕冷又怕热的人有些不太习惯。郑总管还是先回去吧,待会儿让殿下瞧见你不在,又得找你。”
郑总管算是看着钟华甄和太子从小长大的,听她的话便听出了不对。比起找他,太子应当更想看见钟华甄,毕竟她已经有好几个月没踏进东宫半步。郑总管聪明地没多问,只道:“那老奴先回去了。”
钟华甄颔首。
今天的天气很暖和,钟华甄坐的位置看不到李煦的表情,可气势汹汹直冲箭靶的利箭,却感受得一清二楚。
一个晚上都过去了,他气还没消。
台阶下的杂草干枯,这里偶尔有两个端东西的婢女路过,朝她行礼时恭敬又脸红,平静的天空偶尔掠过一只飞鸟,虽然这里有个暴脾气的李煦,但日子平和又安逸。
钟华甄无所事事,低头看了会地上的干枯杂草后,觉得没什么好看的,只能看李煦,这一抬头,直接就看到李煦把箭对准了她。
她没有动,也没意外他能这么快就发现她。他是极其敏锐的人,或许郑总管刚刚过来时他就知道她来了。
李煦微微眯眼,手一松,利箭飞速而来,来势凶猛,直直钉入钟华甄旁边的柱子。
钟华甄视线朝上看,看到一片黄叶穿过箭身,箭簇没入,箭尾都在铮铮作响。
她回过头,看到李煦跳下习武台,手里握弓朝她走来。郑总管让后边太监把东西收拾好,急匆匆跟在他身后。
钟华甄刚刚张开口,李煦便哼出一声,把手上的弓丢给郑总管。郑总管怀中突降重弓,险些没抱住,旁边太监连忙扶住,几个人忙手忙脚,李煦则先一步离开。
钟华甄伸手拉住他的手臂,起身跟在他身后,李煦没管她。
等拐过回廊之时,她说:“你慢些。”
李煦一顿,他停下脚步,回过头。钟华甄视线同他对上,她收回手,往后退一步。李煦逼近,抬手横压她脖颈,将她紧紧压在回廊墙壁,“还敢来找我?”